闲唐——春溪笛晓
时间:2019-05-26 09:13:52

  从前后诸人的科普里,狄仁杰知道了一个自己以前没注意过的人:滕王。
  这滕王乃是当今陛下最小的弟弟,太上皇去后他年纪还小,便被当今陛下带到身边抚养。都说长兄如父,当今陛下显见是把他当自己儿子养了,到哪儿都会把他带上。滕王捣腾出这个图书馆后,当今陛下亲自题了匾额,对外开放那日还让几个嫡出的皇子皇女过来观礼!
  有人夸滕王此举造福天下读书人,有人夸当今陛下与滕王兄弟情深,当然,还有人神神秘秘地讲起“莽国王一言失美”的故事,说是如今的读书会就是那位“很有骨气的美才人”组织起来的。
  狄仁杰听得津津有味,领到号牌后往里一走,脚步顿时不自觉地放轻了。
  这地方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一个个架子上摆满了书,开馆将近一年,书没有少,反而还多了,有的被人翻阅过多、损耗过度的书也被人细心地重抄一遍摆回原处。每个踏进馆内的人都自觉地维护着这处给予读书人的宝地,书架下、过道旁都有人捧着书读得如痴如醉。
  狄仁杰家里从小不缺书,却也为这馆内的藏书之巨而震撼,他粗粗地走了圈,挑出一卷书捧读片刻,觉得比在家中读书更有劲头。思及老仆还在隔壁的千金堂,狄仁杰没有久留,读完一卷书便把它放回原位,还了号牌走出图书馆。
  老仆已看着那货郎上完药,早早等候在外面,见狄仁杰从里面出来便说:“郎君,我们出来很久了,也该回去了。”
  狄仁杰道:“等我先把馆报看了。”
  一开始狄仁杰就被勾得心痒,此时当然不会答应回去,不等老仆答应便跑到馆报张贴处往前挤。
  馆报前围了一圈百姓,旁边还有热心的志愿者给他们读报。今天的志愿者显见是头一回上阵,读得不甚流畅,也不会用大白话给人解释。不过百姓发问多了,这人也渐渐熟练起来,一句句地给百姓们解说了一遍。
  狄仁杰也听得津津有味。
  待狄仁杰听完读报随着人群散去,转身去寻守在外围等他的老仆,迎面却看见个锦衣少年郎从马车上跳下来,叫千金堂内的学徒帮着把东西往下搬。他定睛一看,好家伙,有酒,有摆件,有药材,有这样那样的新奇玩意,学徒一件一件地往车下搬,好似那车连着个无底洞,怎么搬都搬不完似的!
  这锦衣少年郎自然是李元婴。他把好东西和小伙伴分了一轮,隔天便给宫外惦记着的人送一遍,萧德言那边送了,李小圆球那边送了,姝妹妹那边送了,这会儿轮到孙思邈这里了。
  在李元婴的未来计划里孙老神医可重要了,他要笼络好才行。
  李元婴笼络人的办法简单粗暴,有什么好东西就往他们面前送!
  这不,他拉了一马车的宝贝来送给孙思邈,有些是大家都喜欢的好酒好物,有的是单独留给孙思邈的独特药材。李元婴正要入内与孙思邈说道说道这些宝贝的来处,抬头一看,也注意到了正看着他那些“礼物”瞠目结舌的狄仁杰。
  两个人年纪差不多,李元婴便朝狄仁杰笑了一笑,露出两个十分讨喜的酒窝,看起来无害得很。他抱起车上剩下的一坛子酒邀请狄仁杰:“这是从高昌那边带回来的葡萄酒,你喝过吗?要不要来喝一杯试试看?就一小杯,多了可不能喝,孙师说小孩子不能喝太多酒,要不然会长不高!”
  狄仁杰也听说过高昌的葡萄酒,只是高昌路远,葡萄酒运输不已,这酒大多时候只作为贡品送到宫中,他没机会品尝。听李元婴这么邀请,狄仁杰心动不已,上前自报家门:“我姓狄,名仁杰,今年十岁,还没取字,你叫我仁杰便好。你呢?”
  李元婴一听狄仁杰也是十岁,更觉两人挺有缘分,学着狄仁杰那样报了名字:“我姓李,名元婴,今年也十岁,你可以叫我元婴。”
  狄仁杰听了这名字觉得有些耳熟,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想不起来他也就不想了,高兴地应邀跟着李元婴入内。
  李元婴和孙思邈打了招呼,又拉狄仁杰坐下给孙思邈介绍了一番,现学现卖地把狄仁杰的姓名报给孙思邈。
  孙思邈朝狄仁杰颔首,而后对李元婴说道:“你把贵重的东西都搬回去。”
  李元婴反驳道:“我就没拿什么贵重的东西,全都不如我房里摆得半个瓶子值钱。”别人眼里的贵重,和李元婴眼里的贵重,那是大不相同的!
  孙思邈无奈地看着他。
  李元婴把戴亭从高昌带回来的药材翻出来给孙思邈过目。
  造物之奇,永远妙不可言,高昌常年炎热少雨,却有一些中原难以找到的稀有药材。孙思邈对这些当然是喜欢的,见李元婴坚持要给便没有拒绝,叫人把东西都搬进内室好好放着。
  李元婴给孙思邈送完东西才把自己亲自抱进屋的酒开封,叫人取出一套白玉杯摆到桌上给孙思邈和狄仁杰分酒。这确实是高昌上好的葡萄酒,甫一开封便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淡香,深红的葡萄酒徐徐流入薄如蝉翼的玉杯,颜色莹泽漂亮,瞧着十分诱人。
  李元婴这两天现学过不少高昌酒的喝法,装作很懂地给狄仁杰和孙思邈提醒:“刚倒出来口感可能有些涩,放一会儿就好喝了。”趁着等酒喝这一小段时间,李元婴又和新结识的小伙伴狄仁杰联络起感情来,问狄仁杰是不是长安人士。听狄仁杰说不是,他又连着问狄仁杰为何来长安,什么时候来的,路上可曾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李元婴如此热情,狄仁杰当然不会拘着,大大方方地和李元婴说起自己家的情况与一路走来遇上的种种趣事来。他本就活泼好动得很,天生是个路见不平就想为人出头的少年,两个人一聊之下竟十分投契。
  得知狄仁杰是太原那边过来的,李元婴不由感叹:“你家乡听着多好玩啊,就说了让雉奴早些去封地,这样我就能去太原那边玩了!”
  狄仁杰一听这话,顿时想起李元婴的名字为何这么耳熟了,已故太上皇李渊的儿子大多是“元”字辈,比如李元吉、李元景、李元亨等等,只是寻常百姓甚少提及他们名讳,所以知道的人不多。狄仁杰会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祖父和父亲写信时偶然提到过,他又刚巧曾看过几眼,这才有点印象。
  这么说来,李元婴显然就是太上皇之子了。
  再想想刚才那些人提及滕王时说过滕王还跟孙思邈学医,李元婴又喊孙思邈“孙师”,李元婴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狄仁杰惊奇地说道:“没想到殿下就是滕王。”
  李元婴也没想过隐瞒自己的身份,爽快地承认狄仁杰的推断:“对啊,我皇兄去年才给我封的。”这时酒已经能喝了,他便拉着狄仁杰一起尝尝从高昌弄回来的葡萄酒。
  狄仁杰还是个半大少年,见李元婴不甚在意自己的身份,自然也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端起李元婴推到他面前的葡萄酒浅啜一口,细细地品味起来。
  两个人都还小,没到喜欢喝酒的年纪,李元婴砸吧一下嘴,觉得也不是很特别,不过比起他以前喝过的要好许多。他愉快地和新认识的小伙伴说起这酒是怎么弄回来的,先讲他如何挑人命戴亭跟着大军去高昌,又讲戴亭如何从侯君集手底下虎口夺食,整个过程讲得跌宕起伏,有惊有险,听得狄仁杰心潮澎湃,恨不得自己也亲自去高昌领略一番。
 
 
第64章 
  赶得好不如赶得巧,李元婴才因为新结识一个小伙伴高兴不已,图书馆那边又来了个人和戴亭禀报说有人自称唐璿,是从骊山那一带来的。李元婴一听,马上起身走出去相迎。
  唐璿比去年见面时长高了一些,相貌渐渐显出些少年人的清俊来。李元婴十分欢喜,拉着唐璿入内给两个小伙伴介绍了一下。
  狄仁杰听说唐璿教乡里小孩认字的事,大为佩服,越发觉得李元婴和别的勋贵不一样,要不怎么认识的人都这般出色。
  李元婴问唐璿:“阿璿你怎么到长安来了?”
  唐璿道:“我祖父得了个机会,让我到长安来考国子监,我昨日来的,歇了一晚今日又要去国子监参加考核,这才得空来图书馆这边给你递个信。”他腼腆一笑,“不曾想你赶巧就在这边,立刻就见上了。”
  小伙伴记得自己,李元婴自然高兴,又亲自给唐璿倒了杯酒。他们年纪都小,不宜多饮,都是尝了一小杯便搁下。孙思邈已与人谈论医道去了,把这专门腾出来的茶室留给李元婴和新旧小伙伴坐着说话。
  戴亭在一旁为他们煮茶。
  戴亭从高昌回来后不骄不躁,恪守本分、寸步不离地跟着李元婴,得知李元婴现在爱喝茶还特地去学了煮茶之法,恭谨认真更甚从前。李元婴不叫他,他便不说话;李元婴叫他给狄仁杰和唐璿讲讲高昌见闻,他便挑拣着能说的给他们讲一遍,虽然他讲起故事来不如李元婴生动,但胜在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李元婴三人都听得有滋有味。
  不知不觉快到饭点,三人得各自归家,都有些不舍,李元婴叫戴亭记下狄仁杰和唐璿现在的落脚处,下回有什么好玩的他可以去找上他们一块玩。
  这日狄仁杰回去正巧碰上祖父归来,他上前见了礼,把今日所见所闻都与祖父狄孝绪说了。
  狄孝绪时任尚书左丞,上朝时也算能说得上话,听狄仁杰说侯君集挥鞭伤人,又听了侯君集在高昌横征暴敛之事,心头自是不满得很
  军士粮饷与抚恤自有朝廷拨给,你拿着军饷、吃着军粮,却说“想要马儿跑,不能不让马吃草”,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不恐怕是在替朝廷安抚士卒,而是在替自己招揽军心,好叫这些士卒都对你忠心耿耿,愿意跟你出生入死!
  今日陛下听了众人弹劾态度模棱两可,还特意寻侯君集去说话。这侯君集出宫后却拿寻常百姓出气,怕是对陛下不曾明言偏袒他心有不满!
  这种心胸狭隘的武人,岂能让他再受赏?狄孝绪道:“你且玩耍去,这些事你不必管。”
  狄仁杰自小聪慧,一看自家祖父的神色便知晓他不会坐视不管,当即便放心了,心满意足地自己看书去。
  第二天一早,李元婴惦记着唐璿要考国子监,溜达去找许久不见的孔颖达。
  孔颖达正襟危坐地批阅着学生们的文章,见李元婴在外头探头探脑,搁下笔斥道:“有事便进来!”
  若不是想打听打听唐璿考得怎么样,李元婴才不乐意来找脸黑黑的孔颖达。眼下有求于人,李元婴不要这点小面子了,拉了个蒲团屁颠屁颠往孔颖达身边坐下,和孔颖达说道:“这两日是不是有许多学生来考国子监?”
  孔颖达瞅他一眼:“是又如何?”
  李元婴和孔颖达介绍起唐璿来,把自己当初去寻孙思邈时遇上唐璿的事给孔颖达讲了一遍。说唐璿人聪明,心地又好,敦亲睦邻,一人学好不止,还带乡里小孩全学好,这样的好学生国子监不收,以后绝对会后悔!
  孔颖达算是听明白了,李元婴是来帮那唐璿走后门来的,这家伙走后门也不挑人,不知道他最讨厌这种行事不正、专走邪门歪道的人吗?孔颖达面上没什么好脸色,问道:“他叫你来和我说的?”
  李元婴道:“我自己想来的,他才没叫我来,他那么聪明肯定能考上!”
  孔颖达道:“既是如此,你还来找我做什么?”
  李元婴振振有词:“万一你手底下有的人太笨,看不出他这么好这么聪明、把他挡在外头了怎么办?要是他进不了国子监,就不能留在长安陪我玩了,你可一定要收下他!”
  敢情这小子就是为了让人家留在长安陪他玩!
  孔颖达差点把手里的长须拧断,他骂道:“他真要有你说的那么聪明,自然不会考不进,你少动这些歪心思。你还是看看你自己吧,你都多久没去讲堂那边了?别以为没有人报上来我们就不知道!”
  李元婴可不怕被骂,反驳道:“我去不去都没差,我又不用考科举,字认识了,剩下我自己看看书就差不多了!”
  孔颖达瞪着他。
  李元婴不甘示弱地瞪回去。
  孔颖达知道这厮是没脸没皮的,要和他讲道理根本讲不通,只好摆摆手说:“行了,唐璿是吧?我记下了,你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
  李元婴得了孔颖达这句准话,哪还愿意多留,马上一溜烟跑了。
  李元婴这边给唐璿走完后门,李二陛下那边却又一次被御史轰炸,这次还多了一条侯君集当街欺凌百姓的罪状。他这头刚和陛下说完话,那头出了宫门就开始抽鞭打人,显见是不思己过,反而对君主、同僚们心生怨愤!
  这次御史们的准备做得更足,把侯君集在高昌做的事、敛的财一桩桩一件件列得清清楚楚,还从李元婴的葵园那边请来几个人证,狠了心要压下侯君集这股邪风!
  李二陛下没办法,只能在众御史的围攻下下了诏书,命人先把侯君集收押起来,经过朝议讨论再下定论。
  侯君集是早年随李二陛下一路走来的,他还曾请李靖给他教授兵法,对侯君集算是寄予厚望。
  打发走御史之后,李二陛下揉揉额角,想了想,叫人去给几个心腹朝臣去个信,让他们想办法把侯君集保出来!这一路走来,他已失去许多重要臂膀,不能因为侯君集一时贪敛就失了这个爱将。
  李二陛下这边忙着捞人,李元婴那头却闲不住,要带着小伙伴们去见一见长得高挑美丽的高昌人。
  李元婴把宫里的小萝卜头数齐了,出宫接狄仁杰和魏姝去。唐璿那边还在等国子监的消息,暂且不能随意出门,李元婴也没去寻他,把魏姝接上车,骑着小马去狄家拜访。
  狄家人早从狄仁杰口里知道他认识了李元婴,见李元婴亲自过来相邀,言行都不带半分倨傲,便也对这个小王爷很是喜欢。李元婴装乖卖巧把狄仁杰捎带出来,叫人牵了匹小马给狄仁杰,问道:“你可会骑马?她们女孩子坐车里,我们几个骑马过去。”
  狄仁杰道:“会的。”
  李元婴给他备的是一头温顺的枣红色小母马,狄仁杰上前摸了摸它的头,它友善地回抵他手心,显见也很满意他这个主人。
  李元婴一看便知自己的小伙伴和这匹马挺合拍,高兴地招呼狄仁杰上马,几个半大少年在侍卫的簇拥下出城往葵园方向走去。李治与高阳也骑着马,高阳不耐烦坐车里,穿着男装稳稳当当地骑在小马背上踏着满路秋色前行。
  葵园这边正热火朝天地展开建房大业,房子的图纸是李元婴给的,傻瓜式图纸,不识字都能看懂,董小乙找齐人手照着起就好。
  这图纸仍是系统出品,李元婴把葵园这边的情况扫描进万界图书馆,系统就依着地设计出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寨子,其中还弄了些缆绳运输、滑轮起重、活梯起降等等新鲜的构造。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