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唐——春溪笛晓
时间:2019-05-26 09:13:52

  唐观道:“又不是头一回,习惯了。”
  李元婴觉得唐观这人真是刀子嘴豆腐心。他笑了起来,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说:“今天的月亮可真圆。”
  唐观又与唐璿对视一眼,轮到唐璿开口:“你在想齐王的事吗?”齐王一党被处理的事已经人尽皆知,他们都能猜出李元婴为什么没睡着。
  李元婴听唐璿问了,想了想,说道:“是,也不是。”他收回了看月亮的目光,和唐璿两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在想,是该好好想想自己以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要是只有他自己,他可以一直肆无忌惮地当他的混世魔王,但是他都要娶王妃了,他不能让他娘和他姝妹妹伤心,他要当给她们遮风挡雨的男子汉,不能再天天胡搞瞎搞叫人担心。
  唐观两人听李元婴竟主动反省自己,觉得非常难得,自然齐齐对他进行了鼓励。
  李元婴得了友人的支持和夸奖,非常高兴,一觉睡到天大亮。
  唐观两人觉得李元婴接下来应该会消停一段时间,这天晚上也睡得挺好。结果接下来几天李元婴就跟魏姝她们捣腾了一个实习方案递上去给孔颖达,建议孔颖达让国子监的监生们到京畿各个县衙进行实习。反正一县之地也没什么要紧事,让大伙提前去摔打摔打,将来当了官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朝廷各部处理的都是各方要务,关系重大,就不建议提供实习岗位了!
  这件事李元婴年前就和长孙无忌他们提过,这会儿他写方案自然是理直气壮地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的名字写上去,说是年前已经咨询过司徒和司空的意见,他们也觉得非常好,强烈建议孔颖达好好考虑这个建议。
  齐王造反的事孔颖达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看李元婴在这种节骨眼上还敢冒头,孔颖达真想掀开李元婴的脑袋看看里头装得都是什么!这小子难道一点都不怕触了霉头,到底谁给他的胆子?没看到这些天所有留京的宗室子弟都夹着尾巴做人吗?
  孔颖达收是收了,但一直按下不表。
  李元婴见上头没动静,每天都跑去直舍寻孔颖达,殷殷叮嘱他见到李二陛下一定要把方案递上去。他还挺嫌弃孔颖达的:“以前您不是经常能见到皇兄吗?怎么现在见不着了?皇兄是不是不想让你当国子祭酒了?”李元婴积极游说,“越是这种时候,您越要努力表现啊,您把这个折子递上去,说不准皇兄又对您另眼相看了!”
  孔颖达觉得自己是鬼迷心窍了,才会替李元婴担心,怕他撞到枪口上!
  孔颖达冷哼一声,骂道:“行,我今儿就帮你递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孔校长:这个学生没救了!
 
 
第123章 
  李元婴自从听到李二陛下对李祐的处置之后考虑了很多。最后考虑来考虑去,李元婴决定还是该干嘛干嘛,他既不会造反,也不爱揽权,根本不必担心的,他吃喝玩乐碍着谁了?
  哪怕皇兄真不放心他了,只要他没那么个心,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窝在封地上乖乖待着,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就夹起尾巴做人和那样有什么不同?
  所以,还不如先玩了再说,玩完再被圈在封地里也不亏啊!李元婴暗地里把自己的想法和魏姝、武媚她们说了,她们也觉得是这个理,人活一世,总不能做什么都畏手畏脚,那样活着有什么意思?也许李元婴闹一闹,摸出更宽容的底线,她们能做的事也会更多!
  李元婴便在武媚两人的帮助下写出了他交给孔颖达的那份方案。
  李元婴觉得自己这个想法还是挺好的,要是你当官连底下的事都没弄清楚,你怎么为民做主怎么英明处置啊?就该把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放到对应岗位去摔打摔打!
  等京畿这些上县都祸害过了,李元婴觉得还可以挑一批跟他去太原找李治,让李治安排些中县下县让他们去历练历练,再写一份分析和总结,看看下县和上县差在哪、有没有提升空间、有没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经验。
  孔颖达给了准话说要帮他把方案递上去,李元婴就放心了,喜滋滋地回去和小伙伴们玩耍。
  孔颖达话一出口,虽有些后悔,但还是依言去求见李二陛下。这事毕竟得国子监牵头,由他出面正适合。
  李二陛下最近清静了不少,一般人没事都不敢往他跟前凑,听人说孔颖达求见,很快便让孔颖达进来坐下说话。
  孔颖达没有废话,直说自己看了李元婴递上来的方案,觉得不错,可以试行。
  李二陛下对孔颖达挺放心,毕竟孔颖达是孔家传人,声名在外,还是当初早早跟着他的十八学士,国子监由孔颖达负责是最佳选择。听他又是为李元婴来的,李二陛下还打趣道:“自从元婴去了国子监,孔卿你来求见朕的次数都变多了。”
  孔颖达老脸绷着,一板一眼地回道:“臣老了,心思不如滕王殿下灵活,想不出滕王殿下这些新想法。”
  李二陛下不以为忤,叫人取来方案打开看了。这方案做得挺周全,不像是李元婴这种想一出是一出的家伙拟出来的,看看笔迹,倒像是女子的手笔,就是不晓得是武媚还是魏姝,反正总脱不了这两个人。
  李二陛下面色平和地看完,觉得只有这个想法本身以及最后几句“长孙无忌房玄龄听了都说好”是李元婴自己动手的。他说道:“这章程拟得不错,朕叫房玄龄他们过来商量商量,到时候你们选好时间安排下去便是。”
  孔颖达点头应是。
  房玄龄他们还没到,李二陛下便问起孔颖达国子监近来的情况。
  国子监最近倒没什么新鲜事,就是李元婴这家伙和女子读书科举这个议题杠上了,每次考试让他写文章,他都变着法儿往这个上面扯,每次都有不同的说法,得了末等也不恼,憋着劲要把说服所有国子博士。有人都和孔颖达抱怨过这件事,说李元婴文章越写越好,要是不扯上这个,那文章都是能评优等的!
  说到这个,孔颖达就觉得这事得怪李二陛下。李二陛下要不把三个女孩子送进国子监,让李元婴每天带着她们跟其他士子一起谈天论地,自也不会让李元婴生出这种离经叛道的想法来!
  现在好了,你还把魏征的孙女许给李元婴,李元婴自然争取得更积极,到处跟人说他家将来一准要出大唐头一号进士亲王和进士王妃,一个都不会少!
  孔颖达听到这些话时都气笑了。
  人家的科举独木桥已经够窄了,你们皇亲国戚还来凑什么热闹?
  孔颖达把这些事情挑拣着给李二陛下说了,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李二陛下管管他这弟弟。
  李元婴去考进士本就是李二陛下亲许的,李二陛下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听李元婴还要带他准王妃一起考,李二陛下倒是真觉得新鲜了,房玄龄他们过来后便与他们说起这事,关于“准滕王妃要考进士”这部分是专门讲给魏征听的!
  魏征这家伙张口不合礼制闭口不合礼制,合该让他也听听李元婴这个准孙女婿放出去的大话。
  听李二陛下拿自己的孙女挤兑自己,魏征面色平静地应道:“科举相关的律法条文之中并没有女子不得应试的说法,若是她们能通过国子监的考核,那自然也是可以应考进士科的。”魏征说完了,还看了孔颖达一眼,能不能通过国子监的考试拿到应试资格可是孔颖达该操心的事,跟他这个当祖父的反而没什么关系。
  魏征这么一提醒,孔颖达也想到了这一点。
  科举有关的律法条文只说了“不得有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刑家之子,就是指家里有犯罪记录的;工贾就是指工匠和商贾,他们的户籍上都写明了匠籍或者商籍,没资格参加科举。
  除此之外,还真没特意列出女子不得应试。毕竟这么多年,也没女子会想参加科举!
  应考是没什么,可能你天赋异禀,没到嫁娶年纪就考上了,但是考上以后呢?考上以后你跟其他士子一样去地方上当官吗?路上怕不怕遇到危险?到了地方怎么让人服众?到了野蛮落后点的地方,他们可能会觉得派个女人来当父母官是侮辱他们,当场揭竿反了!你说照顾你是女孩儿,让你留任京畿这些富庶开放的地方,可凭什么呢?千千万万读书人不服!
  而且,眼下朝廷缺人,还得多生孩子啊,要是全克服重重困难捋起袖子读书当官去了,谁来生孩子?
  要是魏姝三人没有进国子监,要从乡县经过重重考验考上来,那孔颖达就不用操心了,一准没机会。但,现在魏姝三人都被李二陛下塞进了国子监,学问还都学得挺不错,文章也写得很出色。难道真要他给个应试资格?
  孔颖达忙向李二陛下开口:“陛下,此事——”
  李二陛下今儿心情很不错,见孔颖达当真苦恼起来,倚在凭几上哈哈一笑,说道:“孔卿何必忧心,让他们考难道他们就能考上?”
  孔颖达一听,觉得也对,李元婴这群小孩虽然都挺聪慧,但真要说他们是天纵之才那也说不上,都还欠些火候。反正他这边不刻意留难,也不刻意放松,只管把他们当普通监生就是了。
  讨论偏了会题,又回归到李元婴几人拟出的方案上。
  长孙无忌已经在李二陛下面前当过坏人了,见李二陛下还把李元婴的提议拿出来讨论,他也不再提反对意见。
  房玄龄为人谨慎,鲜少自己拿主意,只挑拣几处有待商榷的细节出来讨论,几个人给李元婴的方案打完补丁,一致同意推行此事。反正这事又不费钱又不费事,还能抓批壮丁去搞搞地方工作,何乐而不为?
  最需要烦恼的反而是孔颖达,毕竟监生肯不肯去还得看他怎么动员,真以为人人都和李元婴一样喜欢胡搞瞎搞?许多读书人都宁愿埋首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孔颖达烦恼吗?孔颖达一点都不烦恼,他回了国子监就叫人把李元婴找来,说事情已经定下来了,拿着房玄龄那边拟出来的章程叫李元婴领着监生会的人去宣讲。要是没人去或者监生出去捅了娄子,全部让他这个倡议人来兜着!
  李元婴才不怂,他还安慰孔颖达:“不怕,准成的,我一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绝对不丢您的脸!”
  孔颖达见李元婴信心满满,也不多言,随他去了。
  李元婴回去后便呼朋唤友宣讲实习方案,把愿意参与的监生都按照各自的长处组好了队,摩拳擦掌等着到外面大展拳脚。有各种考虑没有报名参加的,李元婴也不勉强,万事开头难,等他们把头开好了,后面的人自然可以接着干。
  李治没赶上实习这档事,成婚后不久就被连自己带王妃被打包去太原。李元婴特地告假去给李治送行,殷殷叮嘱他一定要把太原好玩的地方都打听出来,顺便塞了几个人进李治的就藩队伍里,说是什么“龙骨专家”,到了太原后要帮他找恐龙化石提供设计灵感的。
  李治本来有点伤感,舍不得离开长安,但听李元婴没完没了地叮嘱了一点两点三点四点,那点儿离愁别绪早化成灰飞走了。他无奈地说:“行,你说什么是什么。”
  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到了分别的时候,李元婴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一个劲和李治保证下一个实习地点就定在太原,他们搞完第一轮实习马上就去太原玩。
  李治点头,转身上马,瞧着很有点当家好男人的模样了。
  兕子和衡山虽很舍不得李治,但听说李元婴过几个月就带她们去太原玩就没那么伤心了,站在原处目送李治一行人走远,乖乖跟着李元婴回宫。李元婴告假出来给李治送行,自然得回宫见见柳宝林,母子俩其乐融融地用了午膳,还聊了聊丰泰楼的事。
  李元婴在国子监里,怕柳宝林闲着无聊,就叫人每日进宫来禀报丰泰楼的情侣。柳宝林每日瞧瞧出账入账,看看众人对菜色的评价,再听听外头的逸闻趣事,日子过得挺充实。
  李元婴还从柳宝林口里得知称心最近把音乐团队管理得很好,往外招了不少伎人,每天都能变着法子表演新花样。还有一事,柳宝林提到称心招的伎人之中有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虽不是乐籍,却很愿意参与写曲编戏之事,据她说,她还与李元婴认识,是李元婴替她脱的籍。
  柳宝林本是不过问这些事的,但听人说是李元婴认得的小娘子,柳宝林就上了心,心里暗暗揣测:自己儿子不会是随了太上皇吧?先给自己招来个王妃,眼下又有个他给脱籍的小娘子,这才十三岁呢,往后还得了!
  因着有了这样的猜测,柳宝林边说边细细观察着李元婴的表情。作为李元婴的亲娘,她自是不在意李元婴风流多情的,但风流多情也得看对象,要是没娶亲就在外头养外室,别说他未来小王妃是魏征的亲孙女,就是寻常人家也要翻脸。
  李元婴不晓得这事,外头的事情他一概交给底下的人管理,自己是不碰的,他碰了可能还要挨骂!李元婴想了想,很快想起帮他搞茶叶这一块的苏大郎,苏大郎曾让他帮苏七娘脱籍,说是要接苏七娘到家里和自己的儿女一起住。
  李元婴道:“我晓得是谁了,您不用操心,我回头问问是怎么回事。”他把苏大郎和苏二娘结义的事给柳宝林讲了讲,说那苏七娘他见过两回,是个聪慧的女孩子,兴许是与苏大郎的亲眷没处好,或者像媚娘她们一样不想当个终日留守后宅的寻常女子。她既是要跟称心一起搞这个音乐班子,那就让她搞去,他叫人多看照她一下便是。
  见李元婴面上没半点心虚,也不像是对那小娘子有什么情愫,柳宝林便放心了。她笑着说道:“我这边让人传个话就好,不用你特意去经手。”
  李元婴乖乖点头。
  母子俩还要再聊,就听有人来宣召,说是李二陛下要见李元婴,让李元婴过去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
  李二陛下:?回宫咋不来见我?
 
 
第124章 
  李元婴挺纳闷的,最近自己没干什么坏事来着,怎么李二陛下特意叫人来宣召他。虽然心里打着小鼓,李元婴还是对柳宝林说:“皇兄肯定是想我了,我这就去见他!”
  柳宝林正担心着呢,听李元婴这么口没遮拦地一说,忙朝传话的内侍笑了笑,替李元婴打理好有些凌乱的衣襟。
  李元婴由着柳宝林把自己拾掇整齐,跟着人去见李二陛下。
  到了李二陛下那儿李元婴才发现有个老熟人在:阎立本。
  李元婴乖乖巧巧地上前见礼,接着都不用人招呼,自发地在李二陛下身边的空位上坐下。
  李二陛下睨他一眼,没说什么,继续和阎立本、褚遂良商量正事。原来李二陛下准备把宫里一栋楼命名为凌烟阁,将大唐立国以来的功臣画像陈列其中。名单他已经列出来,也和长孙无忌等人商讨过了,最终挑了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位功臣。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