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沉筱之
时间:2019-06-13 09:34:21

于闲止颔首:“我答应你。”
我又道:“若有违此诺,你我从此瓜葛尽断,一生绝不复见。”
于闲止沉默片刻,应道:“好,我若负你,必将烈火焚心,兵刀挫骨,所求皆不得,所盼终将失,众叛亲离,一生不得善终。”
大军自临岐起行,一路过明月关,越岑岭,入雁山。时逢初冬,张凉唯恐走得慢了遇上大雪封山,直到抵达小河洲一带,才放缓脚步。彼时已至十二月,天地间飘飘扬扬地洒着雪,遥遥一片原野上,除了错落的村户,还有驿站。
这日正午,大军正在驿站外歇脚,十六捧着一张油纸裹着的咸肉烧饼递给我,说道:“公主,您这些日子胃口一直不好,这是小的跑去驿站为您买的,刚出锅,您快尝尝。”
那咸肉烧饼油味极重,伴着腾腾热气扑鼻而来,我只一闻胃里便翻江倒海,扶着马车几欲作呕。然而早上在马车里已吐过几回,此刻胃里空空如也,呕了半晌,只是将刚饮下不久的水吐了出来。
十六见状,一时惊得不知所措,半晌,问:“公主,您病了?”又道,“我这就去告诉张将军。”
我欲叫住他,奈何一张口,胃里又是一阵不适,竟没说出半个字来。
绣姑从旁扶住我,劝道:“让十六去跟那张凉说说也好,他们这一路上只知快行军,也不问问公主的身子究竟吃不吃得消。”
我道:“可是……”
“公主不想让那于世子知道您有身子的事,待会儿等张将军过来,绣娘有的是法子搪塞他。公主原就体寒,前一个多月还好,这半月来,日日吐得这么厉害,便是您能撑得住,肚子里的孩子未必撑得住。”
听绣姑这么说,我心里一紧,顺着她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张凉急匆匆地赶过来:“听闻阿茱姑娘病了?”又问,“姑娘的身子可还要紧?”
绣姑道:“阿茱原就有寒疾,逢冬必犯,眼下赶了这么久的路,实是有些熬不住,不知张将军可否让大军走得慢一些?”
张凉听了这话,一拍脑门道:“是了,起行前,世子大人还再三提醒张某阿茱姑娘身染寒疾的事,都怪张某,急着赶路,竟没顾得上阿茱姑娘是否适应。”略一思索,“此处离慕将军接应阿茱姑娘的磬安县已不远了,这样,今日大军先在这里扎营歇上半日,明日起缓行军,余下的两百里,日行三四十里即可,走平稳些的官道,阿茱姑娘坐在马车内,也能稍事歇息。”
我应道:“多谢张将军。”
如此又走七日,总算到了磬安县。
磬安是淮安西北的军事要塞,慕央与淮安太守刘寅几日前已到县上了。为不声张,这日早,他与刘寅带兵在磬安郊外等我,我作别了张凉,跟着慕央刘寅的车马入了城,到得一处宅邸,与慕央与刘寅欠了欠身:“有劳慕将军、刘大人。”
刘寅道:“公主哪里的话,乱世战伐,公主能到淮安落脚,是臣之幸事。”
慕央道:“磬安到淮安尚有三日行程。公主一路舟车劳顿,先在磬安歇上两日,等缓过来,再启程不迟。”
我道:“听闻将军已与辽东开战,只要不要因我耽搁战事就好。”
“岁末寒冬,不是打仗的好日子,这些日子交手多为试探,真要打起来,也要等开春气候回暖。”慕央道,又笑了笑,“公主勿要挂心。”
他笑容很淡,却难得疏阔。
我曾听父皇说,人若能常做擅长而喜欢的事,心境也会为之开阔。从前在宫里,慕央总是沉默寡言,而今在外领兵打仗,虽辛苦,看起来倒是豁然不少。
我亦笑了笑:“这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卷还有一点点,最多最多一章,然后开下一卷,下一卷确实是两三年后
柿子并不知道小绿怀孕的事,这个真不是他能算计的
快过年了这几天有点忙,写文的时间少,更新时间也不太稳定,大家见谅
 
 
第124章 今我来思 19
府内已备好膳食,绣姑向人打听了膳房所在,对我道:“绣娘先去为公主熬药,公主若实在饿了,用一点清淡的粥汤即可,午膳等服过药再吃。”
我点头:“知道了。”
我虽被废了公主身份,到底是女眷,与慕央刘寅内外有别,绣姑走后,慕央刘寅也与我辞别,正这时,一名将领自外院赶来,朝慕央一拱手:“将军,有急情。”随即将两封军函呈上。
慕央打开其中一封看过,眉头一蹙,对我道:“果如公主所说,桓兵已从西里入境了。”
我问:“桓兵入境,对将军这里战事可有影响?”
“这倒不会。”慕央道,“只是我原打算趁着远南北伐军在平西,将淮安西北失守的城池夺回来,眼下桓入境,只怕这个计划要推后了。”
刘寅道:“远南既打的是与桓二分天下的主意,攻下小河洲及至平西一带,自然要引桓兵过来守,我们大半兵力已被辽东牵制,将军还是步步为营,切莫顾此失彼。”
慕央颔首:“我知道。”又打开第二封信函,略扫了一眼,脸色大变。
“焕王爷与燕争邛楼,受了……重伤。”
我脑中“嗡”的一鸣,急问:“燕此前与平西厮杀已近力竭,二哥手下有随军十余万,怎么会受伤?”
可话一问出口,我又明白过来——
北境的战事已持续两年,燕兵力钱粮耗损巨大,然而到了最后,平西竟落入远南之手,燕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徒为他人作嫁,自然不甘心。而今他们手上只余一个邛楼,是说什么都不肯让出来了,否则这一场仗岂不是白打了?
“燕虽力竭,大军仍在,与焕王爷殊死相争。焕王爷急于攻下邛楼,身先士卒,击溃敌阵,这才受了重伤。”慕央道,又拿起信,细看了一遍,“不过邛楼好歹夺回来了,焕王爷此后昏迷了七个日夜,而今……算是性命无尤,这封信是卫旻执笔,别的没有多说,只说随军虽胜,却是惨胜,燕不甘心,退守三十里,打算休整过后卷土重来,所幸月凉山萧勇、中州聂璎,接到急报已赶去驰援。”
我听慕央这么说,微松了口气,二哥从来是个硬脾气,哪怕伤势再重,知道燕还要整兵来犯,哪怕是爬,也要爬去战场带兵退敌,眼下有萧勇与二嫂驰援,二哥就能安心养伤了。
然而此一番伤神,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胃口又没了,闻着偏堂内传出来的阵阵饭菜香,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我唯恐在慕央与刘寅跟前失态,欠身拜别,打算先回屋歇着,谁知转身刚走了几步,突然一阵目眩,腿脚一软,整个人跌跪在地上干呕起来。
绣姑去了膳房还没回来,两名婢女想要将我从旁扶起。
我却觉得立不住,撑着力气朝她们摆了摆手,艰难地道:“我……这么歇一会儿,就好。”
慕央知我素有寒疾,府内早请了医婆照料,那位医婆先一步赶来,伸手在我腕间细细一探,倏然收回手去,跌趴在地上,支吾道:“将军,公主她,公主她这是……”
“你倒是说啊,公主她怎么了?可是寒疾犯了?”刘寅急道。
“公主她……”那医婆一咬牙,“已有近三个月的身子了!”
此言出,院内一片寂然。
须臾,慕央一挥手,院内一应不相干的人等都撤了出去,我呕了一阵,吃过医婆递来的温水,被人扶去里间歇息。不多时,绣姑回来了,喂我吃过药,重新替我把了脉,隔着屏风,对守在外间的慕央道:“将军放心,公主无事,只是因为得知焕王爷受伤,这才一时心神不安,好生歇两日即可养好。”
慕央“嗯”了声,却没立时离开,过得半晌,又道:“你……”
我知道他想问什么,应道:“是于闲止的。”
“这——”刘寅咋舌,勃然怒道,“远南真是欺人太甚!老臣这就去给皇上与八方将军写信,诛讨那贼人世子!”
“刘大人留步。”我道,默了一会儿,说,“此事不怨他,是我……与他私许了终生。”
隔着屏风,刘寅负手来回踱了数步:“公主真是糊涂啊!远南如今是侵我疆土犯我家国的仇敌,那于世子不日后将是远南的王,公主怎可与他——”
他说到这里,像是再说不下去,长叹一声,颓然在椅子坐下。
慕央问:“你有身子的事,于闲止知道吗?”
我摇头:“他不知道,这一路从临岐到淮安,我都瞒着远南军。”
“为何不告诉他?”
“告诉他有什么用呢?他说要守远南,要为远南争一个长久的立足之地,便是知道我与他有了孩子,也不会动摇他的信念分毫,徒增羁绊与愁苦罢了。而我是随人,是两位皇兄的妹妹,亦不会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就舍家舍国。”
我说着,又道:“还要麻烦将军与刘大人帮阿碧把这个孩子的事瞒下去,战事未平前,不要告诉远南,更不要告诉两位皇兄与皇嫂,大哥励精图治,二哥英勇善战,倘能心无挂碍,这场战乱,随一定能有善果。”
慕央点了一下头,又问:“那你以后要怎么办?”
我看向窗外,今日天清气朗,枝头的雪融了大半,只余一点晶莹。
“依将军看,这场仗还要打多久?”
慕央道:“眼下局面纷繁,各方势力混战,但越是混战,越亦分出胜负,依末将看,不会太久。”
“于闲止也这么说。”我道,“他许了我三年,说三年后,无论他在哪里,都会来见我,都会予我一个答案。”
“其实我已想好了。三年,到那时,若大随没了,我必不会独活,等他来见我,把这个孩子交给他,他一定能照顾好。三年后,若是随胜了,他为了远南,大约也会赔进自己的性命,我既已许了他,此生就不会再嫁旁人了。他为我付出良多,我从未为他做过什么,便将这个孩子养大,让他记得有这么一位父亲吧。”
我说到这里,伸手抚上自己的腹部,笑了一下:“其实我挺开心的,乱世中,高坐庙堂的帝王,在外征战的将军,流离失所的百姓,谁不是身如浮萍?可自从有了这个孩子,我的心忽然就落到了实处,觉得这辈子怎么样都不怕了。”
“好,三年。”这时,慕央道。
“这三年,公主就安心住在淮安,公主的骨肉是郡王郡主,末将会视他如君,待他如子,好生照料他,以性命守他护他,直到干戈息止,天下昌平。”
 
 
第125章 一念三千 01
(三年后)
淮安的雪来得晚,化得却早,芦花滩头的素白刚刚褪尽,窗外桃杏便打了花苞。
我坐在书房内,一封信刚写了一半,只听房门一声轻响,须臾,一颗小小的脑袋探进来,奶声奶气地唤了声:“娘亲。”
我一笑:“阿南,过来。”
阿南点点头,将门推开了些,吃力地翻过门槛,扑来我的膝头。
他今日穿得利落,一身短袄下蹬着一双墨绒靴,进屋时,手里还握着根木枝作剑,这会儿到了我跟前,倒是识趣地将木枝搁下了。
我将他抱上身,问,“你绣姨呢?”
“刘爷爷咳疾犯了,绣姨为他看诊。”阿南道,“娘亲又在写信?”
“是。”
“那娘亲写,阿南等娘亲。”
他说着,从我膝头滑下,将搁在书桌下的小杌子挪出来,端正坐好。
他这么乖觉,定是有事相求,我看他一眼,有意要磨一磨他的性子,便不作声,将手里的信续写下去。
阿南是三年前的五月出生的,早产两个月。当时恰逢夏至,烈日炎炎,我足足疼了一日一夜,身下的被衾汗湿了三层,直觉人已到了鬼门关前,他才姗姗来迟。
大约因他身上流着于闲止的血,虽然早产,却十分争气懂事,除了初初一两月有些孱弱,尔后能吃贪睡,夜里几乎不哭闹。八个月便会喊“娘亲”,喊“世叔”,学说话学走路亦学得快。
阿南两岁,我教他念诗,念到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他仰着头,懵懵懂懂地问:“娘亲,世叔是不是将军?”
又去求慕央:“阿南要当将军,阿南要打仗。”
当时慕央已快出征了,蹲下身,笑着应他:“好,等世叔回来,教你兵法,教你行军打仗。”
北境战事未平。
三年前,二哥受了重伤,燕退后三十里,重整大军,卷土重来,幸而萧勇、二嫂驰援及时,击退了燕,守下了邛楼。但二嫂离开中州,与燕结盟的辽东便有空子可钻,沈琼亲自整军,从江陵挥兵,夺下中州五座城池,慕央想自淮安分兵北上,却被沈羽阻在北道峡口。
好在二哥的伤势虽重,却未及要害,歇养三个月后,改变策略,决定先与萧勇合力击溃燕敌,由二嫂带兵与远南平西联军周旋。
这个决策其实有些顾此失彼,沈琼当时已占据了中州五座城池,若一意北上,只怕中州将彻底失守,京城一带岌岌可危。
大皇兄说:“沈琼虽深谋远虑,但素来不是一个爱冒尖的脾气,他若北上,一来无把握能取胜,二来天下乱战未平,他根基不足,这么早就攻到京师,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反而为人作嫁。”
之后果如大皇兄所料,沈琼在中州犹豫再三,最终选择稳扎稳打,一路往东,夺下甘州,攻取雁山,趁着于闲止与二嫂打得难分难解,夺下这块宝地。
谁成想于闲止一听闻沈琼来攻雁山,立刻划出三座城池给二嫂慢慢打,调兵南下,就像早就等着沈琼似的
沈琼处理起政事虽得心应手,行军打仗却远不及沈羽。
沈羽曾给沈琼去信,说战局未明,切不可冒进,沈琼见甘州得的容易,一时马虎,重军进驻雁山后,反被于闲止先一步调回来远南军围困住。
这已是去年初夏的事了。
辽东王被围,这是击溃辽东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二哥与萧勇见状,一鼓作气,将疲态尽显的燕兵撵出北境之外,随即由萧勇驻守北方,二哥二嫂带兵南下,急赴雁山合围沈琼。
沈羽得知沈琼大难当头,不得不放弃与慕央僵持,带兵赶赴雁山驰援,慕央为拖住沈羽,紧随前往。
沈琼遭各方势力围剿,最终力不能敌,三个月前,军中传来捷报,说辽东王兵败雁山,自刎于西林道。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