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爷子教人,光火候这关就是要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年,鱼汤鸡汤老鸭汤是基本,但是像这小小一碗绿豆汤也是不能放过,老爷子名言,连一碗绿豆汤都熬不好你也就别来丢人现眼了。好吧,其实老爷子没说这么的大白话,却也是这么个意思。毕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燕窝鱼翅,但是人人都吃的东西都做不到最好,也就没脸说自己是名厨了。
汉子听到沈念池的称赞更是喜笑颜开,一个劲地夸“你这张嘴呦,真是羡慕死个人”。这不是虚言,厨子靠的就是一张嘴跟两只手,一张嘴能辨万千食材百般滋味,两只手能炮制出大千世界。手固然重要,但是可以后天努力,嘴却天生,即使练得再多,有些人终究是会差着半截,别看是半截,确实隔着天与地,高下立判,这就是厨子与厨师的差别,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称“师”的。别看只是一碗绿豆汤,这个谁都能分辨,但是能辨出是谁熬的本身就是本事,一碗汤的味道不仅仅源于食材本身也源于做它的人,不然为什么饭店里大厨跟三厨的菜叫价不同呢。
更何况尝出里面加的是新的槐花蜜,毕竟像花蜜这种东西可以长期保存,大多数人是分不清新旧的,更别说是加了多少,小半勺就是小半勺,沈家的调料勺统一定制,多少就是多少,做菜的时候哪怕多了那么细细的一层都不行,老爷子的汤勺可是不饶人的。中餐里没有精确到克的概念,大多是一满勺、一平勺、大半勺、半勺、小半勺、几滴等等诸如此类的模糊概念,中餐难做也难学一半原因由此,厨子做菜靠的是经验与味蕾。
沈念池听了夸赞也不骄傲,只是笑眯眯的,看的四个小伙子更是一阵眩晕,没办法,虽然是辈分在那里,毕竟是少年,都爱看个美女,更何况自家小师姑,不仅颜正,脾气好(这是真心话,比自家师爷和师父好了不止千百倍),人爽快,没那些腻腻歪歪的,整个沈家就这么一个女的,不光是老爷子,就是他们也是拿着当祖宗供着。就是这么被一堆人哄着,沈念池也没变骄纵,大大方方一姑娘,对谁都笑眯眯的,轻易不发火,要是老爷子发脾气,更是能当灭火器使,绝对的高精准,一准能行。
汉子一看四个徒弟发呆,顿时又板起脸,大手一拍离得最近的小林(没错,就是那个刚刚一门心思想着虾虎的大个),“傻站着干什么,赶紧搬,你们师爷快打完拳了”。四个人顿时也不晕了,也不傻了,动作利索的要命,生怕老爷子练完拳看到他们还没收拾好,到时候绝对不是骂骂那么简单了,得切多少土豆丝、剁多少鱼丸子哎。
沈念池看着自家师兄训徒弟,也不多话,乖乖听着,看他们搬得差不多,就拿着瓷碗跟进厨房,仔仔细细地冲干净,转手擦干放进一个小的消毒碗柜里,当然旁边还有大的。这个也是沈家规矩,厨房里的所有用具在使用之后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方能使用。厨子做的是入口的东西,虽然说的有点夸张,但确实干系人命,不能有丝毫马虎。当然,厨子也要吃饭,沈家老老少少一共八个人,用的是自己的餐具,不能跟食客的餐具混杂,这是老爷子的铁律。在老爷子的心里,即使自己声望再高,也是本本分分一个厨子,顾客是上帝倒也不至于,但绝对是要恭敬的,不仅仅是心理上,也是形式上,当然,大多数人觉得这是老爷子的固执,只不过无人反对,大家习以为常。
沈念池擦干手,看着眼前瘦高的小林一脸的不好意思,也知道小齐他们已经跟他说了李婶子的事,对他摆摆手:“一斤虾虎加二两五花、一把韭菜,去吧!”刚刚还不好意思的小林顿时大喜,惹得旁边一众师兄弟各个怒目,弯腰九十度,谢过沈念池,麻溜地去干活了。
跟进来的汉子顿时无奈,“你呀,就惯着他们吧!”汉子显然也知道了事情的经过,知道沈念池是个爽快的,也是一阵好笑,又想起了什么,面色瞬间变了。沈念池并没有当回事,冲汉子摆摆手道:“师哥,我去看看爷爷”,转身出了房门,顺着夹道往三进里走去。
没错,沈园的三进,第一进食馆子,第二进是大厨房、仓储间外加两个二厨和四个帮工的卧室,第三进住的是老爷子和沈念池,老爷子住正房左面,沈念池住东厢。院子里搭着葡萄架子,下面一张大石桌外加几个石凳,西厢檐下种着西红柿、茄子、黄瓜,一派生机。
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显示着主人的勤劳认真。老爷子常说一屋不扫何以做大厨,虽是戏言,但是连自己住的地方都收拾不干净,谁还敢指望你做的菜能干净。世间万法不同,却殊途同归,守不住本心、耐不住寂寞、收拾不好自己,啥事都是妄言。
第3章 虾虎水饺与笨徒弟
院子里没人,沈念池知道自家老爷子已经打完拳去冲凉了。老爷子几十年如一日地臻于厨艺,也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规律,早上五点起床,刷牙洗脸喝一杯淡盐水,打一遍太极,冲洗换衣,只要出了院门,不管是往前去厨房,还是往外去遛弯,必是衣装干净整洁,这也是沈家的规矩,不管去哪,只要是出门,都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不能有一丝错漏。
沈念池拿过架子旁的水壶,开始给花花草草浇水,每茬浇多少都有定数,这是她从小学的功夫,什么食材、怎么种、怎么养、什么时候摘、怎么处理、怎么个切法、怎么个做法,方方面面全部都要学。老爷子说了,要跟食材有最近距离的接触,最好是自给自足,了解他们的生命萌发过程,才能知道食材的真味,才能做出最适合食材本身的菜品。
没错,是最适合,中餐八大菜系众多分支,做法既有如小葱拌豆腐这么简简单单的,也有如红楼梦里吃不出原味每道菜必是经过几遍工艺的。老爷子不反对繁杂的工艺,但是也认为食材本身就决定了他们命运,鲜嫩的黄瓜就是要生吃才是最美,调料都是多余,它自个就是一味美食;至于老黄瓜,那个生吃反而不美,加点番茄熬个酸汤倒是不错。萝卜白菜,各有各的美味,各有各的归宿,你把萝卜拿去用开水白菜的做法,那完全是开玩笑,拿白菜去做老鸭汤,那更是滑稽。所以,厨子除了要练刀工、练火候,更要了解食材本身,只有了解他们的习性,才能调理出世间美味,这是最难的,也是厨子的基本功。而老爷子教徒弟也是如此,各个都要从种菜开始,所以老爷子的徒弟少,不仅仅是因为老爷子挑剔,也是因为太辛苦,很多人无法坚持。
作为沈家的嫡系,沈念池打从在娘胎里便跟着她母亲一起种菜浇水,会走路了就被老爷子手把手教着浇水,十多年过去,已经分毫不差。老爷子对她宠溺,但是在厨艺上,那是绝不手软,当然沈念池也绝没有受到她那些师兄弟们那样的训斥,一是因为老爷子下不去手、开不了口,也是因为沈念池打小就聪明、乖巧、懂事,不仅仅是厨艺,别的方面也不让老爷子费心,老爷子是又欣慰又心疼,就连师兄弟、师侄们都是又羡慕又怜惜。
浇完水,放好水壶,拿起架子上搭着的抹布将石桌、石凳擦一遍,又将有些凌乱的石凳微微摆正,若是旁人见了定是会惊讶万分,别看石凳不大,但各个敦实,少说也有二三十斤,一个细胳膊细腿的小姑娘能毫不费力的搬动,真是让人无语,可对沈念池来说,这些都是小事,别看身条纤细,但自小颠勺炒沙子,臂力极好。上天总是公平的,付出了总会有回报,并且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整理好院子,走进正房,便可看见三个大字“食为天”。沈家是不供食神的,老爷子的父亲,沈念池的曾祖父说过,他能从一个孤儿小混混变成一代大厨,靠的不是神仙保佑、祖宗庇护,靠的是自个。什么神仙显灵都是骗人的,自个不努力什么都白搭,所以沈家不拜神。
“食为天”这三个大字是沈家的老食客给提的,据说是一代大师的墨宝。题字下一张木桌,左右两张木椅,桌上放着一本笔记本。沈念池走过去,拿过旁边的钢笔,在本子上写写划划,这是沈家馆子的账本。从沈念池会加减开始,每天的进出账目以及伙计们的工钱都由她负责统计并记录在册,老爷子从不插手。老爷子说了,以后这整个沈园都是沈念池的,她愿意怎么样都行,所以账本交给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沈念池写好早上的出账,又将这半个月的总账算了算,又翻去前边看了看,点了点头,这半个月的收入倒是比之前多了些。这也难怪,宣城靠海,夏天虽热,但只是中午头那阵有些闷,早晚还是很凉爽,正是夏季消暑的好去处。沈园每到夏季,尤其是八月份,外地游客多不胜数,自然收入也多。
沈老爷子掀开门帘,就看见自家孙女点头,眼光里带出一丝温柔,却瞬间消失。沈念池回过神,笑眯眯地对老爷子说:“爷爷早!”老爷子点点头,一身板正的唐装,银发打理得一丝不乱。
“师父,开饭了。”矮胖的汉子站在院里冲着老爷子行礼。
“嗯。”沈念池收好账本,小步跟着老爷子出了正屋,向院子里的石桌走去。老爷子做正中,沈念池跟汉子一右一左。
三人坐定,四个小伙子各端着一个餐盘走了过来。每人面前一盘饺子、一碗饺子汤、一碟蘸料放好,四个人行礼坐定,老爷子拿起筷子夹起一颗饺子,其他人才动筷子,这是沈家不成文的规矩,尊师重道,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也是传承上的,不仅仅是血脉上的,也是情义里的。
盘子有大有小,这也是沈家的规矩,吃多少,做多少,要多少,吃多少,绝对不能浪费一丝一毫。
老爷子刚一上嘴,就察觉到斜刺里的目光,小林一错不错地盯着他师爷,这也是师爷教的第一课,厨子做的好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食客说了算。沈念池让小林动手,小林之所以那么激动,完全是因为这是他自己单独做给师爷的第一餐。沈家规矩,凡在沈家学厨,要收拾三年饭桌、练三年刀工、颠三年勺才能上灶做菜,做的还不能给食客吃,只能自家师徒吃。至于真正的出师,那更是难如登天。
小林学厨有六年了,正在练火候,虽然老爷子也指点过他,但这次确是全程无指导,自个独自完成一餐,虽然是最简单的早餐、最基础的饺子,但是也是难得,毕竟师兄弟里,他是第一个,所以大家刚刚才嫉妒异常。
其他三个师兄弟虽然没有小林那么紧张,但也偷偷观察老爷子的表情,大家虽然感情好,但是毕竟是竞争关系,今天小林开了场,那就意味着他们接下来也有机会,先观察观察老爷子的表情,等轮到自己的时候也好有个数。
水饺,估计是全世界华人吃得最多的面食,其馅料之丰富、形状之繁多、历史之悠久,足以单独做一本食谱。虾虎入馅儿算是宣称特色,搭配三七开的五花肉加一点韭菜提鲜,就是一顿好饺子。
沈念池夹起一个,饺子状如元宝,薄皮个大,沈念池微微点了点头,起码这擀皮和包饺子的手艺还是过得去的,能打70分,虽然跟她的手艺差了许,却也不错。馅料透过薄皮印了出来,粉紫与翠绿相见,粉色的是虾虎肉丁和五花肉,紫色的是母虾虎籽,绿色的是韭菜。大概这世界上的所有虾类都有一个共性,不管个大个小,在料理前后是完全不同的颜色,之前是透明肉质,稍加蒸煮,不是红就是粉,端的是一派鲜嫩。
沈念池并不蘸料,直接咬开,鲜咸软嫩的虾虎肉、嚼劲十足的虾虎籽、多汁软烂的韭菜在五花肉的粘连纠缠下紧紧地包裹在一起,海鲜的鲜加韭菜的辛加五花肉的香瞬间在口中炸开,饺子皮极大地保证了馅料的汁水,其特有的麦香更是让各种味道很好的融合、碰撞。
沈念池吃完一个就放好筷子,对面的汉子也停手,六个人齐刷刷地看向老爷子,显然是等着老爷子发话。老爷子微微皱了皱眉头,小林顿时一阵颤栗,更是不敢大声喘气,只怕第一顿搞砸。老爷子放下筷子,端起饭碗,喝了小口饺子汤,又是皱眉。小林觉得天快塌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求救似的看着他师父。
汉子却不开口,只是恭恭敬敬地坐着。哎,这让他怎么开腔,毕竟自己的师父考核自己的徒弟,不管怎么样,都不能由他开这个口。他只能抬眼看看自家师妹,丢了个眼色过去。沈念池却只当不知道,并不接过,场面一瞬间冻住了,连那三个置身事外的徒弟都不敢动弹。
老爷子抬眼扫了一圈,最后定在小林身上,小林吓得想躲在师父背后,却不敢有丝毫动弹。“从今天开始每天包一百个元宝饺子,什么时候你师父点头了什么时候算完”,老爷子说完收回了目光,转过脸来对汉子说“小高,从今天开始馆子里所有用到韭菜的菜都让他在旁边看着”。小高,是的,就是小林师兄弟们的师父,矮胖的中年汉子,姓高名博,点点头,“好的,师父”。
老爷子说完就再不说话了,沈念池也拿起筷子开吃,弄得小林云里雾里,不知道这倒是过了还是没过。几个师兄弟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拿眼斜他们希望给点提示。高博一一瞪回去,几个小伙子只能老老实实扒饭碗,沈家规矩,食不言,师父点评也只能都放下饭碗,说完话才能开吃。
一餐饭,老爷子一顿皱眉,高博一顿瞪眼,四个小伙子迷迷瞪瞪,唯有沈念池眉眼清淡。好不容易吃完一餐,师兄弟几个收拾餐具,沈念池擦桌子,高博转去西厢房泡茶,老爷子在院子里遛弯,顺带检查沈念池的功课(就是前面的浇水)。
高博陪着老爷子喝了半壶茶,老爷子起身,三个人一起向前院去,已经早上七点半,虽然离开饭还有三个小时,但是战争已经打响。
第4章 海鲜宴与中二病
厨房里,师兄弟四个已经收拾干净,一溜的大水箱里放着今天席面要用的海货,虾虎,大虾,墨鱼,蛏子,花甲,牡蛎,扇贝。老爷子伸出手在水箱里一顿翻检,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又去旁边的食材里翻翻找找,不时拣出几样放在一边,这是每天老爷子的工作,确定食单。高博已经顺手拿起窗台旁的本子等着,小林四人也规规矩矩站好,等着老爷子指示。
老爷子翻找完,却并不开口,打眼看着沈念池,其他五个人也知道了老爷子的意思,一齐盯着她看。沈念池摸了摸鼻子,认真看了看老爷子挑出来的食材,清凌凌地开口道:“油焖大虾,清蒸虾虎,葱爆花甲,炸蛎黄,蒜蓉扇贝,西兰花炒蛏子,酱焖黄花鱼,栗子鸡,四喜丸子,锅塌豆腐,醋溜土豆丝,上汤娃娃菜,香菇木耳墨鱼汤。”
报完菜名,抬眼看看老爷子,老爷子并不看她,冲高博点头。高博听完菜名就知道自家师妹答对了,等着老爷子点头便挽袖子准备开工。老爷子虽然身体硬朗,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很少会下厨,大都是他和封白掌勺,而沈念池虽然已经获得了老爷子的认可,却从未掌勺开牌卖菜,老爷子只是说她还有的磨练,但是高博和封白两人知道,不是不够,只是不愿,至于不愿什么,哎,又是一笔债。
高博指着食材,一一跟徒弟们介绍该怎么处理,虾要清洗干净从虾背剪开挑出虾线,虾虎要在侧边剪开两节既方便入味又方便客人剥壳,花甲已经放进盐水里等着吐沙,牡蛎开出洗净抓入淀粉,扇贝用刷子刷干净,葱姜蒜备用,蛏子取出洗净,墨鱼去掉墨囊撕去薄膜。高博一一示范,然后让徒弟们分工,每人负责几项,沈念池从旁监督,厨房里瞬间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