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是科举大佬——杜卿卿
时间:2019-08-29 08:36:21

  看着他心虚不敢抬眼、面色惶恐的样子,周珩和顾问清一眼就明白了梅锦荣的打算。
  顾问清嘲讽一笑,“梅公子心思深沉,什么‘女人心海底针’,依我看,梅公子的心才是海底针。江南水乡养人,可梅公子却被养歪了。”
  “本看着梅运使的面子上,与他的爱子爱女一道上京,可如今梅公子做出了这等事情,还请梅公子收拾好行李,自行离去吧!”周珩道。
  梅锦荣咬牙切齿,太子发话了,他还能怎么办。
  他刚欲转身离去,周珩低沉的声音又响起,月辉洒在他的眉眼,在眼睑处投下一层斑驳的阴影,和着淡淡的烛光,深邃的轮廓笼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好像俊美的会发光一样,“ 希望梅公子将今夜的事情烂在肚子里,若是让我知道有一句关于县主的事情传出去,那梅公子,应当知道后果。”
  梅锦荣手紧紧攥着,心有不甘,若不是太子打扰,他早已成事,他语气僵硬,“太子请放心,今夜的事情自是不敢透露一句。”
  “终于安静了!”看着梅锦荣离去,顾问清感叹道,这几日梅锦荣如几百只鸭子一样吵闹,总是爱凑在她跟前,明明顾问清明示了好多次,可他就是像听不懂似的,逮着空就凑上来。
  周珩唇角扬起好看的笑意,清风霁月,半空的皎月也失了颜色,“方才县主说要找一个俊朗的夫君,不知可有中意的人选?”
  顾问清看的有些直,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当然有啊,就是面前的这个大美人啊!像太子这样俊朗的男儿,看着就让人开心。
  梅锦荣与太子相比,真是云泥之别。
  不过这可是太子,怎么会成为自己的夫君呢?想到这儿,顾问清有些遗憾。
  她轻轻摇了摇头,“ 我想要在爹娘身边多留几年,没有出嫁的想法。”
  太子是储君,日后的太子妃更是要各方面都顶顶好,她还是等回到京城多看一看其他俊美的公子吧,就不要肖像太子妃的位置了!
  周珩应了一声,不再提这个话题,“前方不远处是一大片的草丛,每到这时就会出现晶莹的萤火之光,不知县主可有兴趣去看一看。”
  “流萤?”顾问清自是点头同意,她只零零星星的见过几只萤火虫,还没有见过一大片的萤火之光呢!
  “好美,真的好美!” 顾问清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感叹。
  夜幕低垂,半人高绿丛里,俏皮的流萤飞舞,好似天上点点星尘落入凡间,汇聚成闪烁的星河。
  清风送来草木的清香,拂过身子,令人心旷神怡。
  顾问清眉眼如画,笑意嫣嫣,看向身旁玉立的男子,几只流萤环绕在周珩周身,宛若天上的谪仙般矜贵,让人移不开眼。
  感受到小姑娘的目光,周珩漆色的眸子与她对上,星尘璀璨,里面全是小姑娘的身影。
  绿色的流萤穿过她如瀑的青丝,在她周身飞舞,小姑娘好像脱俗的小仙女,又好似画中的美人一样。
  夜深回到驿站的时候,顾问舟站在门外等待自家妹妹,“问清,你怎么与太子一道回来了?”
  顾问清俏皮的眨眨眼,“ 方才我在树林边散步,遇到了太子,听说夜晚有流萤,怕错过了,便未来得及告诉哥哥,让大哥你挂心了。”
  周珩又恢复成那副温润却又有冷淡的样子,同顾家兄妹俩说了几句话后离去。
  顾问舟看着太子离去的身影,是自己多想了吗?太子比妹妹年长八岁,应该不会对自己妹妹抱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吧!
  顾问清他们正在赶回上京城,朝堂之中,文正帝看着御桌上摆着的新流通使用的金银元宝,脸色铁青,脖颈间青筋暴起,心头的火随时要炸出来,古往今来,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有些被富贵蒙蔽了心神的官员,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流通使用的银子上。
  敢在这上面做手脚,怕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顾问清:直女无疑。
  梅锦荣:冷吗?衣服给你披哦!
  顾问清冷漠.jpg:不冷。
  梅锦荣:看情诗谈恋爱吗?
  顾问清继续冷漠.jpg:不看,不谈,太丑了,辣眼睛。
 
 
第118章 万朝来贺
  文正帝青筋直跳,看着御案上摆放的文正通宝, 额头铁青, 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这次他气的委实不轻。
  吐出长长一口气, 文正帝语气中有些威严和冷冽, “这次多亏爱卿发现,不然, 朕就成了被人蒙蔽的聋子、瞎子,他们那些人, 有哪个真正将朕当成了天子?”
  “陛下息怒,不要因此等事情气坏了身体。”顾驰上前一步,语气中有些担忧,文正帝年纪大了, 临近知天命的年纪, 不如年轻时那样康健, 之前有几次怒气攻心,气着了身子。
  “放心,朕有分寸,不会为这等宵小之徒气坏自己的身体,朕要活的更长久, 看着这天下海清河晏、太平盛世。”
  文正帝脸色严峻,冷冽却又坚定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相比方才,眉头、脖颈间的青筋不再暴起, 他尽力让自己平息下来。
  “这次爱卿的小儿有功,发现了银币不足一事,应当有赏,爱卿的小儿今年多大了?”
  “小儿顽劣,今次也是误打误撞,发现了此事,臣的小儿已有六岁,名为问安。”
  文正帝有闲情谈论起自己儿子,估摸着怒气消了不少,顾驰语气也轻松起来,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
  “孩童都是这样,这哪是顽劣,是个功臣,若不是他发现银币不足,朕还不知道要被蒙蔽多久,六岁,也到了进国子监的年纪,改日就将顾问安也送去国子监,就当是朕给他的奖赏。” 文正帝道。
  顾驰行礼道谢,“多谢陛下,臣定会好好教导问安,不辜负陛下的恩赐。”
  每位官员无论官阶高低,只有一个可以将自家儿子送进国子监的名额,即便是一品官员,如无特殊情况,也不能破例。
  国子监作为全国最高学府,自是不是其他书院可以相比的,但顾问舟已经使用过这个名额,所以顾问安只能在其他书院读书。
  顾驰本觉得有些对不住自己小儿子,恰好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文正帝破例又给他们顾家一个进去国子监的名额。
  要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还要从顾问安身上说起。
  顾父和顾母经常领着他去买东西,见的多了,小小年纪就会看秤杆准不准,有没有缺斤少两。
  他闲着无事,找了不少鹅卵石、黄桃、梨子等大大小小的东西,认真的称量之后记录下来,最后看着案桌上有几块碎银子,也拿起来秤重。
  顾驰看着自己儿子的一举一动,只觉得憨态可掬,一直在一旁指导着他,父子俩本打算秤完最后一次便将东西收起来,可就是这最后一次碎银的重量,有些奇怪。
  按理说银子应该是实打实的重量,不能缺一分一毫,可这几块碎银有些问题,不是应该有的重量,每锭银子轻了不少,足足少了有原先的一二成重量。
  顾驰眉头皱起来,他赶忙向家中的其他几位婆子和管家们讨了几块碎银,还派人去铺子里兑了几锭银子回来,挨个秤了一下,结果每锭银子都是如此,缺了不少的斤两。
  金银在流通中,无数次的转手,有损耗是正常的,可不应该分量相差这么多,只能说,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出了问题。
  上京城天子脚下,不足量的金银肆意流通,其他行省不知又该多么严重!
  他顾不得说什么,揣着这些银子匆匆进宫,将事情禀告给文正帝。
  文正帝即位多年,市面上流通的是文正通宝,工部的宝源局和户部的宝泉局主管铸币,全国每个行省都开设的有宝泉分局、和宝源分局,由官府的人负责,私人是不能插手的。
  铸币是由统一的母钱铸制的,制出来的子币材质不掺杂其他东西,分量足又精美。
  前朝时允许私人铸币,不少人因此获得暴利,市面上私铸的银子流通的很广,缺斤少两,比官府规定的币银重量少了两三成,缺斤少两的白铜、白银、金子等等,都进了这群人的口袋,赚的盆满钵满,可百姓却被坑惨了。
  百姓们拿着银子去买东西,本来一锭银子足矣,可因着分量不足,就要掏更多的银子,最后还只能由百姓们自己承担。
  即便想追究,也无处可追究,明明拿到手的时候是一两银子,怎么转个手而已,就不再是一两银子了,最后还要自己多掏荷包。
  就这样,银子和铜板越来越不值钱,有些聪慧的人嗅到商机,赶忙趁此机会大量收购白银、白铜等等,到时候再高价卖出去狠赚一笔。
  不管怎么说吧,最后吃亏的还是普通百姓。
  是以文正帝登基后,花了几年时间,力排众议,严禁私人铸币,铸币的权力收归朝廷,一旦发现有私铸钱者,流放三千里,作具已具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皆抄家产。
  私人铸币本是巨额利润,不少官员与私人勾结,从中分一杯羹,文正帝将此废除,这些人利益受损,暗中同文正帝较劲,冲着宝泉局和宝源局下黑手,以求文正帝松口,可以继续允许私人铸币。
  虽明令禁止,但仍有些胆子大的人,暗中铸币,在市面上悄悄流通。
  对百姓来说,银子好看不好看不重要,从哪里发行的不重要,只要分量足足的可以使用就可以了,哪管什么真假!
  就这么,私人铸币卷土重来,出现了如今币银分量不足的现象。
  文正帝知道这件事,自然愤怒不已,“ 上京城众多商铺都在用这些银子,可见流传实在是广,爱卿你能发现这件事,其他臣子们不是傻子,哪能一个不知道此事?有些人自作聪明,妄图蒙蔽朕,若是事态越发严重,不可挽回,将会引起多么严重的祸乱!”
  文正帝此话说的不假,顾驰也是这么认为的,家中伺候的婆子、管家手中尽是这些缺斤少两的私人铸币,铺子里也有许多,可见已在上京城流传了不短的时间,想必其他行省更是已泛滥成灾。
  不可能没有一人发现此事 ,是那些有心人知情不报,故意将事情瞒下,趁机从中多赚些银子。
  所幸文正帝知道了此事,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赶忙下达一系列命令,严格彻查,命令大理寺和刑部尽快揪出背后官商勾结的那些人,同时朝廷用官方铸造的白银、铜板兑换百姓手中的不足值的铜板和银子,尽力的将这些私人铸币收回来,到时候熔炉重新铸币。
  顾驰也想了不少法子,比如说铸币用的母钱,上面有规律的排列千字文等字样,印制独有的标志,这样铸出来的银子难以仿造。
  鼓励百姓们发现不足量的银子时,赶快上报官府,宝泉局和宝源局更是要定期在各个行省内抽查银子,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出现。
  除了日常使用的金银元宝外,宝泉局发行一些额值偏小的纸币,不单单是像以前那样,纸币不是实打实的货币,使用的时候还要去钱庄兑换。如今的纸币和金银、铜板一样,可以用来商贸往来,不是只有大额交易的时候才能用得上,一些日常的购买也可以使用。
  大理寺和刑部的动作很快,联合各个行省的知府,在各行省严格彻查一遍,揪出不少幕后之人。
  这一系列整顿,在全大周朝引起了不少轰动,找到了这些滑不溜秋的泥鳅,接下来就是翁中捉鳖的时候,文正帝指派朝中几位有威望、有手段的大臣带人将这些人捉拿归案,顾驰便是其中之一。
  他手腕强硬,灵活多变,期间不少有人上来贿赂,他笑眯眯的收下银子,一一登记在册,待日后回京交给文正帝,趁这些人放松警惕时,转头便毫不留情的将他们一网打尽。
  期间自是有不少阻力,甚至有些人故意散播谣言,什么他贪污银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远不如表面上清高,鱼肉百姓,仗着权高势重为非作歹等等,刻意污蔑顾驰,还有些人起了歹心,想要将他灭口,朝廷派一个人,他们就除去一个,派两个人,就除去一双,倒是要看看,到最后还有谁敢接手这件事。
  不过顾驰本就在民间声誉极高,他连中六元,在不少百姓心中是个顶顶有学识的官员,生平事迹堪称传奇。
  他率先提议开辟陆路出行和海上出行,与其他小国建立了贸易往来,传进来不少稀奇的东西,国库更加充盈,许多百姓也因此富裕起来;一人主导官员偿还欠了二十来年的银子,又充实了国库;又提议给所有的贫苦人家和孤寡老人每月定时发放银子,更是给百姓造福;去年率先发现灾情,又治理了河省蝗灾,挽救了一省百姓的性命......
  顾驰做的事情太多了,随便扒拉一件出来,便能名垂青史,更何况他是实实在在的为百姓着想,大周子民自是不会被这些谣言蒙骗。
  除了顾驰,顾家其他人也是好样的,顾父研制出的风力水车、还有其他无数灌溉工具,减轻了所有百姓的负担,令粮食增产。而叶溪在国子监教授外语,学生满天下。
  顾家人的风评一直很好,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几个孩子也是个有出息的,顾驰大儿子连中三元,前途可期;顾驰女儿揪出了鱼肉百姓的史家,大快人心。
  无论是顾驰的所作所为,还是顾家其他人,都给百姓造福,是以在大周朝子民心中,不管传出来顾家人什么谣言,肯定都是假的,是有心人故意污蔑,他们绝对不会相信的。
  谣言不起作用,给顾驰泼的污水也没有用,这些官商勾结的人各个坐立难安,每日一睁眼就听到谁谁落马了,谁谁逃走未遂被抓起来了,这些人担惊受怕,东躲西藏,头上的头发没剩下几根,唯恐下一刻官府就找到了自己的藏身之处。
  有些狗急跳墙的,暗中派人刺杀顾驰还有其他负责此事的官员,许是上天都在保佑着顾驰,每到一处,虽有危机,但关键时刻总是未能得手,顾驰毫发无伤,将这些发百姓财的人一一抓起来。
  对待这些违法的官员和私人,顾驰更是毫不留情,主要负责的人判处死刑,罪名不太严重的或是流放,或是行刑,抄了所有人的家产,抄出来不少银子,库房里的白银堆积如山。
  经过浩浩荡荡的一次大规模的清洗,着实给那些心中打着小算盘的人不少震慑,最起码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出现金银、铜板不足值的事情了。
  “爹爹,我一路北上,听了不少你的威名和赞誉,爹爹真是威风极了,将这些明知故犯的人抓入大牢里,解决了不少隐患。” 顾问清杏眸中满是崇敬和自豪,看着顾驰开口。
  打她回到上京城,天天就有顾驰的各种消息传来,什么遇到杀手临危不惧,最终杀手被制服;带着官员和衙役一个府城挨一个的彻查,一个都不放过,不被繁华富贵迷了本心,不被金银蛊惑,一心坚决维护大周朝子民的利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