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孜和林海同时开口答道:“臣遵旨。”
“那么人呢?”卫诚好奇的问道:“同时修建这么多的房屋,单靠灾民的力量恐怕是不大够的吧?”当然,有一句话是卫诚没有说出来的:城中的灾民还好说,城外涌进来的灾民真的不是那么好控制的——想利用他们修建城中房屋的话。
新皇又转过头看着冯唐和贾孜:“骁骑营和京畿大营那边,能不能抽调出一部分士兵来替京中百姓修缮房屋?”当然,对于新皇来说,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省钱。
虽然新皇的话里是一副询问的语气,可是无论是冯唐还是贾孜心里都清楚:这件事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
因此,他们两个连忙点了点头,将此事应承了下来。
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第一个问题,新皇也松了一口气:虽然这么做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可是他也没别的办法了,总不能让灾民一直住在书院里吧?时间久了必然要出乱子的。
“那么,”杜若想了想,开口问道:“他们的生计呢?总不能一直靠朝廷的救济或者是大家开粥棚吧?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城外灾民呢,他们的生存恐怕是更成问题的。”这御书房里的几个人,在大雪的第二天就开了粥棚,现在已经有好几天了。虽然他们的家底丰厚,可是却也不是办法。
这也是新皇最发愁的几件事情之一:就算朝廷出资替他们建了房屋,可是却不可能管他们一辈子。而这场雪灾,却使得不知道多少人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若是不能为他们解决生计问题,他们最终还是会乱的。
“你们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新皇想了想,皱眉问道:“而且,不只是这城中的百姓;还有那些从城外涌入灾民。他们又要怎么处置呢?”
“其实,”贾孜想了想,开口说道:“臣这里到是有一个办法。”
听到贾孜的话,新皇的眼前就是一亮:“什么办法,你快点说。如果你真的能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的话,那可真就是帮了朕的大忙了。”
“陛下折煞微臣了。”贾孜抿了抿嘴角,轻声的说道:“臣只是在想,京畿乃是重地,需要的是最有战斗力的军队,需要源源不断的补充新的战力,因此……”
“这个主意好!”陈瑞文兴奋的拍手道:“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一部分灾民的生计,还为京畿各营补充了战力,真是一举两得。”
卫诚也开口道:“而且,这连城郊灾民的问题也都可以解决了:毕竟,他们大部分都是有地的,再加上家里男人的饷银,要度过这次雪灾,也就容易多了。”
林海也是点了点头:“这样一来,京城的治安也就有保障了。毕竟,有了事干,还有饷银拿,灾民也不会因为闲得没事做而惹事生非。”能入京畿各大营当兵的必然都是一些身强体壮之辈。如果他们一直都没有事做的话,倒真的容易引发纠纷。
新皇想了想,轻轻的点了点头:“贾将军果然聪明。既然如此,就按你说的办,征集灾民中身强体壮之人补充进京畿各大营。不过,你和裘良还是整理好灾民的名册。至于你说的事情嘛,陈瑞文,你筹划一下征兵之事,看看京畿各营大概要补充进多少人。”
“臣遵旨。”几个人同时说道。
又商讨了一些事后,新皇才放几个人出了御书房。而在御书房外,户部尚书已经等了半天了。
看着从御书房里面鱼贯而出的几个人,户部尚书的眼里冒出嫉恨的光芒:这几个小崽子到底有哪里好啊,新皇什么事都信这几个人,甚至因为他们几个人让他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哼,等有机会,他一定要好好的参这几个人一本,让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知道知道他的厉害。
贾孜几人自然不知道户部尚书的想法。而且,就算他们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的。在向户部尚书打了个招呼后,几个人就直接走了,边走边讨论着新皇刚刚布置下来的任务。
“阿孜,”冯唐小心翼翼的凑到贾孜的身边,压低了声音道:“我可跟你先说好了,这次征兵,你可不许跟我抢,我的骁骑营肯定是要进新人的。”
“凭什么?陈瑞文,”贾孜看都不看冯唐一眼,直接转向陈瑞文:“我告诉你,到时候人必须是我们京畿大营先选。王子腾那个废物在的时候,京畿大营什么好东西都抢不到,连武器都是最差的。这种状况必须在我这里改了。”
陈瑞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话听着怎么那么不顺耳呢——说得好像他有意为难京畿大营一样。因此,他连忙为自己澄清道:“你可别胡说,兵部发下去的东西可没有差的。”
贾孜挑了挑眉,威胁的看着陈瑞文。
陈瑞文叹了一口气,撇撇嘴:“那王子腾来领东西的时候总是最后一个过来,你总不能让我们大家那么多人等着他一个吧。”
“那我不管。”贾孜毫不在意的耸耸肩:“反正这次士兵必须我先挑。”
裘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虽然很想吼一句“你们别把我忘了,五城兵马司也是要进人的。”只不过,想想贾孜那有名的爆脾气,他还真没胆量将这句话吼出来。
卫诚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无论怎么样,禁卫军也不会从普通百姓中选人。因此,这次的事根本与他没什么关系:不管贾孜和冯唐怎么抢,也抢不到他的人。至于贾孜和冯唐争人的结果嘛:若以卫诚多年的经验来说,还是贾孜获胜的可能性要大一点。
林海看着贾孜满是活力的样子,也是露出了笑脸:统计灾民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贾孜这种性格做起来肯定是不轻松的。因此,他还是应该要想一想怎么才能帮得了贾孜。
作者有话要说: 不大清楚古代面对这种天灾时的做法,因此就采用了现代的一些方法。
小剧场:
贾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这是几个诸葛亮了
新皇:幸亏当初我那老爹出妖蛾子,让他的女人省亲,要不然这银子我用起来就更扣了
裘良:说话,统计那个东西要怎么办,我听头儿的
第92章 有人愁&有人喜
从宫里出来, 一行人就分散开来,去忙各自的事了。贾孜和裘良亦直接去了收容灾民的书院,查看了灾民的情况, 之后又去了五城兵马司的衙门,商讨着到底要如何统计灾民的详细情况。
贾孜和裘良都是军功出身, 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他们都没有畏惧过,可是提起统计灾民详细情况的事, 他们却都不自觉的感到了头疼。对他们来说,比起灾民, 敌人、山贼、强盗可能要更加的容易面对一些。
说起来,原来就居住在城内的灾民因为有户籍在, 情况可能还好统计一些。可从城外涌进来的那些人,就没那么好统计了。要统计清楚他们的详细情况, 自然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到底要怎么办啊?”贾孜悻悻的扳了扳手指, 烦燥的道:“那城门口的守卫也是个傻的,难道就不会先将那些灾民的情况统计清楚再开城门了?这可是京城,是什么人都能往里放的吗?”
大雪过后,大批的灾民涌向京城。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新皇命令城门守卫不得刁难,直接放灾民进城。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大批的城外灾民停滞在城内, 其详细情况难以统计。虽然朝中很多大臣反对开放城门放灾民入城,认为一旦灾民中混进了敌国的奸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 在新皇看来,若是强行驱逐这些灾民的话,后果会更加的不堪设想。
如果不是新皇让贾孜来统计灾民的详细情况的话,对于新皇大开城门让灾民进城的事,贾孜绝对是大力赞成的。就是到了现在,贾孜也认为放灾民进城的事是正确的——就算是混进了奸细又如何,他们以为这京城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这京城的形势是他们想打听就能打听到的吗?驻扎在附近的京畿各大营可不是吃素的。
只不过,现在新皇竟然让贾孜来统计这灾民的详细情况了,那么连城外灾民的具体人数、男女老幼、户籍地址都不统计城门守卫,自然就是犯了错的。
当然,如果让贾敏听到贾孜的话,她一定会捏着贾孜的脸,点点贾孜的脑门,牙根痒痒的说:“人家都统计好了要你做什么?再说了,灾民可是涌进来的,涌你懂不懂,城门口的守卫能统计得过来吗?”奈何,听到贾孜这番话的并不是冷静理智的贾敏,而是向来就崇拜她的她的前手下裘良。
裘良看着贾孜那副气得恨不得打城门守卫一顿的模样,郑重的点了点头,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可不是。也不知道那些守城的到底是怎么搞的?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哼,这么粗心的家伙,要是在咱们大军中,早就把自己的小命折腾没了。”
一听到裘良的话,贾孜腾的就站了起来:“我不管,具体方法你想,反正我就是个配合你的。你说怎么做,我跟着就行了。”说到最后,为了防止裘良坑她,让她一个人逐个灾民的找过去统计,贾孜还是加了一句话。
“有事,先走了。”也不管裘良的反应,贾孜挥了挥手,直接向外快步走去:“不用送了。”
“头儿,这个事到底要……”直到贾孜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裘良的话还没有说完:“怎么办啊?”
然而,看着空荡荡的门口,裘良最终烦躁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这户部的东西,我一个粗人哪儿懂啊……算了,大不了老子逐个问去。”过了半晌,裘良直接一拳头砸到桌子上,恶狠狠的说了一句:实在不行,他就拿着纸笔,一个灾民一个灾民的问过去好了。至于具体的需要统计些什么东西嘛,他可以直接问文书相公。只是,问文书相公的话,那还不如让文书拿着纸笔去逐个统计呢——对,就这么办。
解决了心头最大的难题,裘良的心里不禁有些美滋滋的:他真的是变聪明了,连这么棒的方法都想得到。
贾孜自然不知道裘良想到的办法,她只是呆呆的看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微微的有些感慨:这下子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流离失所了。这天气也真是奇怪,年后已经下了两场大雪了;反观过年前,倒是一直都没怎么下雪。
“算了,”贾孜摇了摇头,不去想这诡异的天气,而是轻声的道:“还是赶紧把灾民的详细情况统计出来吧!嘁,户部那帮小子。”
按常理来说,统计灾民详细情况的活,本来应该是户部的活计,理应由户部尚书统筹指挥、调查核实,并将情况汇总给新皇。可新皇就是不敢相信户部尚书——灾民的事毕竟不同于别的事,稍有不慎,可是会出大乱子的。
本来,新皇对于出身清贵,一脸精明能干相的户部尚书也是信赖有加的。只不过,谁也没想到,他竟然会是上皇的人。之前由于上皇病着,他也对新皇摆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一切自然也就相安无事了。
可是自从上皇的身子渐渐恢复,两代帝王的矛盾日益激化,原本还算拥护新皇的户部尚书便露出了马脚:不只拖延着户部的工作,暗中给新皇使跘子,甚至还将国库渐渐充盈一事告诉给了上皇。所幸,户部尚书并不清楚源源不断的流入国库的银子来源于京中诸太妃的省亲别墅。否则的话,新皇就又要挨骂了。
背后有这样一个随时准备捅刀子的“闲臣”,新皇自然动了将户部尚书拿下的心思,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理由罢了——随随便便的罢免了一位朝廷一品大员,还是六部尚书,上皇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就是御史们的奏折也是够新皇受的。因此,纵然是贵为天子了,新皇都还只能暂时忍着——谁让他的上面还着“天”呢。
然而,重要的事情,新皇却是再也不敢再交给户部了。因此,他便直接将统计灾民详细情况的事交给了裘良这位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谁让他天天带着人在城内巡视呢。这样一来,他肯定是比较了解灾民情况的。至于贾孜,新皇只是觉得贾孜就算是将军,可到底还是女人,心怎么也要比男人细一些。有些裘良一时想不到的事情,贾孜也能够想到。
至于贾孜,真的是不知道新皇是真的把她当成了心思细腻之人,她还以为那句话是新皇为了诳她干活而随口说说的呢!只是,这件事既然到了她的手上,她自然就得想方设法的办好。
贾孜边想着怎么做好灾民统计的事,边直接到了自己专卖石料、木材等建筑材料的铺子:既然她答应了会为城中百姓建造新房提供材料,自然得先去铺子里看看——能提供给宫中太妃省亲别墅的材料,自然都是好的。
“哼,就知道搜刮我的。”想到之前在御书房的时候,新皇那几乎是明示的眼神,贾孜的心里就有些忿忿不平,不自觉的在心里嘟囔道:“跟个土财主似的。当初国库里一穷二白、看什么都像银子的时候忘了。现在大方了。”
当然,那个时候还真的不能怪新皇见钱眼开。毕竟,上皇生活奢侈,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等到新皇接手皇位的时候,国库里的银子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因此,新皇自然就得想方设法的筹银子了。最后,他打上了上皇宫中妃子的主意,利用太妃省亲狠狠的赚了一大笔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是因为当时新皇正为库银的事发愁,而宁国府恰好在那个时候归还欠银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令新皇对宁国府的印象自然大好,这才令贾蓉还未出孝就已经成为了禁卫军的一员,所省得贾孜再费心了。
让掌柜的盘点好库房里木材和石料,以备随时需要后,贾孜又直接去了工部:这为城中受灾百姓修建房屋的事,本来就在工部的职责范围内。因此,贾孜自然得跟他们研究一下,城中受灾百姓的房子到底什么时候动工,京畿大营的人怎么时候过来……
贾孜到工部的时候,冯唐正好也在。他跑到工部来的目的也和贾孜一样,想和工部的人商量一下为城中百姓修建房屋的事。
“阿孜,”冯唐朝贾孜招了招手:“我跟李大人正商量这件事呢,你快过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这房子到底要建成什么样的。”
与工部李侍郎打过招呼后,贾孜才直接转向冯唐:“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刚刚。”冯唐笑着挑了挑眉:“我来的目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对了,你有什么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呀,”贾孜一副谦虚的模样:“看看李大人的意见吧!”对贾孜来说,这所谓的修建房屋,她不过是提供一些人帮忙罢了,别的事用不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