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杜若风风火火的带进来的文书,新皇也和杜若一样,震惊得将嘴里的茶水都喷了出来:这件事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以薛家的财力与背景,随便拉出一个下人,说那个叫冯渊的是其逼死的也不是什么难事,怎么就会任由贾雨村销了薛蟠的户籍呢?贾雨村这么做到底是别人授意的,还是他自己的主意?他这么做又有什么用意呢:难道是想捏着薛蟠的把柄,以威胁薛家?还是说,他是为了薛家背后的贾史王三家的势力?
“既然薛蟠的户籍已经销了,”新皇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那就成全他吧:薛蟠斩立决。至于贾雨村,”新皇看了杜若一眼:“先留着,朕还有用。呵呵……给大活人销户,还真是……他那个进士是冒名顶替的吧!”虽然新皇也极厌恶贾雨村,可后者现在还有点用,因此新皇只能暂时先将这件事记下,等到贾雨村的用处没了,再一并找他算账。
杜若连忙应了下来:虽然对于新皇不追究贾雨村责任的事,他并大不满意;可是对于薛蟠判处结果,杜若还是很满意的——薛蟠那小子,竟然敢和杜旭、林晖打架,还真的是找死。
在薛蟠的事情解决后,贾政也被放了出来。只不过,虽然他被放了出来,可是身上那数十年未变的从五品的官职却被没了,只剩下一个有名无实的五品将军的虚职了。
对于薛蟠被处决,荣国府的人也是满意的:薛蟠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然敢打贾宝玉,敢跟他们讨要银子,甚至还敢将贾政告到了顺天府,让贾政在大牢里呆了那么多天、吃了那么多的苦头,又丢了官职——薛蟠就算是死了,也难消他们的心头之恨。当然,表面上贾母、贾政等人还是为薛蟠的死而唏嘘了一下子,虚情假意的慨叹着薛蟠英年早逝,留下薛姨妈和尤二姐以后要怎么办之类的话。
就连薛蝌,在听到薛蟠被砍头的消息后,也偷偷的松了一口气:这下子,终于不会再有人跟他抢家主之位了。
只有贾宝玉,是真的为尤二姐的未来而担心,甚至还提出了想将尤二姐接回大观园这样可笑的想法。
而真正为薛蟠的死感到难过的,也就只有薛姨妈了。薛蟠被砍头的消息一传出来,薛姨妈当时就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薛蟠是她捧在手心里的儿子,怎么可以就这么抛下她而去呢?
迷迷糊糊间,薛姨妈听到了尤三姐对尤二姐说的话:如果不是当初替薛蟠善后的官员脑子有问题,薛蟠又怎么会被销了户籍?当初那位官员完全可以说冯渊是自己跳下去的,或者说是薛蟠的下人害死的,那样薛蟠就可以完全脱罪了,何必弄出销户这么麻烦的事情来?如果薛蟠没有被销了户籍,又怎么可能就这么死了呢?
听着尤三姐头头是道的分析,薛姨妈的心里就是一紧:可不是就是这么一回事嘛。只不过,这种事她们母子不懂,贾雨村能不懂?如果这么说的话,岂不是贾雨村就是故意害他们薛家的?可是,当初是贾政给贾雨村去的书信,让贾雨村替薛蟠解决这件事。难道……贾政一家子在那么早以前就开始算计自己家了?
只要一想到这些,薛姨妈就感到心寒得很:王夫人可是她的亲姐姐啊,就算当初他们贾家利用联姻的事将薛宝钗害成了那副样子,她也没这么恨过王夫人。可是现在……她真的恨不得杀了王夫人。当然,在恨上了贾政与王夫人的同时,薛姨妈对贾雨村这个本来尚算满意的女婿也是满怀恨意:如果不是贾雨村,薛蟠怎么会死?
而薛姨妈恨上了贾雨村,最难过的自然非薛宝钗莫属了。如果说薛宝钗嫁给贾雨村的时候是带着浓浓的不甘的话,那么婚后贾雨村对她的体贴与关怀却令她渐渐的改变了想法。更何况,嫁给了贾雨村,她直接就是朝廷官封的四品恭人了,而王夫人也不过是个五品宜人。因此,只要她愿意,王夫人看到她,都得要请安问好。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薛宝钗觉得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时候,竟然又出了这样的事。
“母亲,”薛宝钗从尤二姐的手里接过汤药,送到薛姨妈的嘴边:“你就喝点药吧!哥哥已经……宝钗不能再没有你了。”想到薛姨妈在知道了薛蟠的死讯后就一直瘫在床上,连药都不喝,薛宝钗的心里实在是非常的担心:薛蟠刚刚去世,如果薛姨妈再出点什么事,她要怎么办呢?
尤二姐将药递给薛宝钗之后,连忙畏畏缩缩的退到了一旁:如果是她来侍奉薛姨妈的汤药的话,后者肯定会把汤药全都泼到她的身上的——现在她的手上、身上已经被烫出了好几个水泡了,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躲远一点吧!
“宝钗啊,”薛姨妈拉着薛宝钗的手,哭哭啼啼的道:“母亲对不起你哥哥啊。如果不是母亲眼瞎,托错了人,你哥哥就不会遇到那狼心狗肺的东西,硬生生的被人给害死了。”
只要一想到薛蟠竟然是被人算计的,薛姨妈就能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如果当初她直接找她的哥哥王子腾,薛蟠可能就不会这么不明不白的被人销了户籍;如果当初她没有拿出银子来给贾家修大观园,如果贾家没有收了银子却又不同意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事,薛蟠怎么会一怒之下跑到顺天府将薛蟠给告了?若薛蟠没有进了顺天府,也不会遭遇这样的事?
薛宝钗到底是聪明人,一听薛姨妈的话,她立马就明白了薛姨妈的意思。然而,现在她已经是贾雨村的妻子了,自然要想办法维护贾雨村,将一切事都推到荣国府王夫人的身上。
“母亲,”薛宝钗抹了抹眼泪:“这件事说起来也是我们母女命苦。如果当初我们没有进那个府里,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若说薛宝钗最后悔的事,莫过到当初进京后直接进了荣国府:不只赔了自己的名声,还搭进了薛家的银子,间接害得自己的哥哥薛蟠失去了薛家家主的位置,现在更是连命都没了。
薛姨妈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母亲的错,怪母亲瞎了眼,轻信了人。”若放在以前,薛姨妈自然不会相信王夫人竟然会这么害她。可是现在,若是可以的话,薛姨妈真的杀了王夫人都不解恨。
薛宝钗抿了抿嘴角,轻声的说道:“还有刑部的那个杜若。如果不是他,哥哥怎么会……”
听薛宝钗提到杜若,薛姨妈又哭了出来:“别提那个天杀的。他怎么就那么狠啊,我们蟠儿到底哪里得罪他了,他为什么就非要置蟠儿于死地不可啊?”
“只恨我只是个女流之辈,”薛宝钗一副遗憾的样子:“否则的话,女儿一定亲手杀了他替哥哥报仇。”
“唉,”薛姨妈叹气道:“你如果有贾孜那个死丫头的本事就好了。”想到贾孜英姿飒爽的样子,薛姨妈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薛宝钗有贾孜的本事,杜若是怎么样也不敢动薛蟠的。甚至薛蟠还能因此而被人敬着:贾敬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贾敬不就是因为有贾孜这个妹妹,所以才是威风凛凛的宁国公吗?甚至就连他的孙子,现在都是新皇身边的红人。
听薛姨妈提到贾孜,薛宝钗的眼睛闪了闪:她最恨也最羡慕的人,都是贾孜——贾孜将她送进过顺天府的大牢,害得她声名尽毁,她自然是恨贾孜的;可贾孜却嫁了一个天下女子都想嫁的夫婿,过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幸福生活,又令她羡慕不已;况且,贾孜的长子林晖,更是她的渴望而不可得……
所幸,薛宝钗的惆怅并没有持续太久,薛姨妈很快就说出了薛宝钗想说却不能说的话。
“宝钗,”薛姨妈拉着薛宝钗的手,关切的说道:“你可一定要跟女婿说一声,千万不能放过了贾政那个老东西。还有杜若,也不能放过他。”虽然薛姨妈也恨贾雨村,可她知道,要给薛蟠报仇,让杜若和贾政付出代价,她现在只能依靠贾雨村。
薛宝钗点了点头:“母亲放心。哥哥的仇,我们一定会报的。不过,母亲,到底是谁跟你说的户籍之类的话啊?”薛宝钗还是很了解薛姨妈的:以薛姨妈的脑子,自然不可能想到那么远的事,不可能想到此事与贾雨村的关联。因此,薛宝钗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有人想要将锅甩到贾雨村的头上。
听到薛宝钗的话,尤二姐控制不住的抖了抖,莫名的感到了一阵的寒意。
另一方面:荣国府那边还没从薛蟠死了就不用再还薛家的银子庆幸中缓过劲来,就听到一个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噩耗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薛蟠也死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小剧场:
薛蟠:欠我的银子不还你还有理了
贾政:别说欠你的银子,老子就是欠国库的银子,都从来没想过要还
林海: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第133章 欠银事&尤二姐
“母亲, ”贾政坐在贾母床前的小墩上,皱着眉头沉声说道:“刚刚皇上已经下旨,说是让我们归还当初从国库借的银子。”
“什么?”虽然已经有所风闻, 可贾母还是被贾政的话吓了一跳,话语间也不由带出了几分鄙夷:“真是不像话。从古至今, 哪有当皇帝的,向自己的臣子伸手讨要银子的道理。”
对于新皇, 贾母自然是极为不满的。在她看来,贾政会被关进刑部大牢又失去了工部的官职, 就是新皇在打击报复。就因为当初在皇位争夺中,贾政以及荣国府站在了当时的甄贵妃所出的三皇子的那边, 并没有支持新皇,所以新皇才会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打压贾政, 让贾政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当然, 无论是贾母还是贾政都不会承认,贾政落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完完全全是他自己一点点作出来的,根本与他人无尤。
如果是其他人,听到贾母这般理所当然的指点江山的话,肯定是要吓得魂都没了:追讨欠银的那个是当今天子,难道还需要贾母一个连自己的子孙都教育不好的老太婆来教他怎么当皇帝吗?更何况, 新皇收回自己的祖辈借出去的银子,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再说了,新皇向贵勋世家讨要其祖上欠国库的银子, 又不是为了个人享受,完全是为了海疆的战事。因此,就算是民间百姓和后世史书,也都会说一声“应该的”,而非贾母想象中的“穷疯了”。
贾政赞成的点了点头,一脸贾母最喜欢的忠厚与信赖:“母亲说得是。只是,父亲当时借的库银,我们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贾政的心里早就有了主意,询问贾母的意见也只是象征性的。贾政为人看似愚钝迂腐,可实际上他的心里很清楚,他这个嫡次子能一直以主子的身份住在国公府的正堂,反将贾赦这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挤到偏院去住,甚至最后他还得到了祖上传下来的爵位,彻底的将贾赦赶出了荣国府,这一切都是因为贾母对他的偏爱与支持。如果没有贾母的支持,他早就和贾赦一样,灰溜溜的滚出荣国府了。因此,无论心里怎么想的,至少在表面上,大部分的事情,他都会主动找贾母商量的。当然,他要打贾宝玉板子的时候是除外的。
而贾母也确实从贾政的做法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深深的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的——这是她从贾赦的身上不曾体会到的感受。贾母也因此而更加的宠信贾政了。即使因为贾政,她与自己的另外两个子女闹到近乎决裂的地步,也在所不惜。
看着贾政那充满信任的眼神,贾母轻轻的拍了拍他的手,温柔的说道:“这件事你不用担心。这朝中欠国库银子的,又不是咱们一家,我就不信皇上那个毛头小子真敢对咱们做什么。再说了,那银子也不是你欠下的,自然也不需要你来还。”
贾母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似乎非常笃定新皇只是虚张声势,根本不敢为了银子而与所有的贵勋世家翻脸:只要所有的贵勋世家抱起团来,全都不还国库的银子,就算是新皇也是无可奈何——贾母还是很了解那些贵勋世家的情况的,大部分都与荣国府一样,子孙纨绔不争气,过着看似风光实际上却入不敷出的生活。让他们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得到了贾母的支持,贾政心里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其实,贾政本来就没想过要还国库的银子:就像贾母说的,法不责众——他就不信,新皇还能为了一点银子,将这些为朝廷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贵勋世家都赶尽杀绝了:虽然这些年来,贵勋世家没有了当年的风光,在朝中担任要职的人也不多了,可其祖辈在军中的关系却都还在。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联姻与经营,贵勋世家间也形成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令外人根本不敢妄动。如果这些贵勋世家联合起来的话,新皇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真未必能坐稳了。更何况,在贾政看来,那笔银子又不是他借的,又没花在他的身上,凭什么要由他来还?
只不过,贾政似乎忘记了一个连小孩子都明白的浅显道理:父债子还,本来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更何况,他还继承了贾代善的爵位,贾代善欠下的银子他不还,谁还?难道还能让那个被他抢了爵位的贾赦还吗?
当然,贾赦在知道了新皇开始向贵勋世家讨要其祖辈欠下的国库的银子了的时候,马上非常激动的备了一桌子好菜,又开了一坛好酒,还拉着贾琏坐陪,大着舌头猛夸自己将那坑人的爵位甩给贾政是多么的精明睿智;要不然的话,现在头痛的就该是他们父子了。只是,贾赦没想到的是,贾政压根就没打算还这笔银子。
“要我说,”贾母叹了一口气:“也是皇上年轻气盛,禁不住挑拨,才与那些蛮夷闹成了这个样子。打仗,从来都是烧银子的事情。本来事情有和解的余地,可是现在却……唉:如果当初他肯听那些老臣的建议,又何至于闹成现在这般丢人的样子。”
贾母又叹了口气,心中对新皇的抱怨再添了一层。其实,在贾母看来,南安太妃的那个让贾探春和亲的提议真的是考虑得非常周全的:两国若成为了姻亲,自然也就不用再打仗了,不只省了银子不说,还不用面对骨肉分离、妻离子散的局面;而贾探春本来就是庶女,能够以郡主甚至是公主的身份去海疆和亲,对她来说,本来就是最好的出路——就是贾探春自己,也是同意了的。然而,新皇竟然想也不想的拒绝了这么两全其美的提议,甚至还把贾孜那个死丫头给派到了海疆战场:贾孜不过就是运气好一些罢了,又哪里懂得什么轻重呢?现在好了,战事开了,国库里的银子不够了,竟然又将手伸向了自己的臣子:果然是没有母亲教导的孩子,真是不成体统。
贾政也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贾探春和亲的事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其实,贾政提出让贾探春和亲,真的是心甘情愿的。毕竟,如果贾探春真的和亲的话,朝廷这边至少也会封她一个郡主,甚至也有可能是公主。而到了海疆之地,贾探春也应该会是王妃,那么他也算有了靠山。这样一来,无论以后发生什么事,他都有了退路:就连新皇也不敢轻易的动他,更别提区区一个杜若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