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把想说的话说完之后,俞舒宁又略带着几分谨慎问道。
“我明白。”
刘煜笑着揉一揉俞舒宁的发,“你同意了,我心里有个底,才好上门。”
俞舒宁一愣:“上门?”
刘煜说:“总归是要让侯爷和侯夫人看到诚意才行。”
……
过得两天的时间。
这一日,俞通海休沐在家,刘煜和刘策一起出现在宣平侯府。
两位皇子殿下登门,哪怕一身常服,毕竟不能怠慢。
俞通海和朱氏一起招待的他们。
俞舒宁从头到尾没有露面。
她确实不方便出去,何况在自己的爹娘面前,又是这样的事,不免矜持。
只能够待在风荷院的俞舒宁却坐立不安。
派人出去打听也没能打听回来什么消息,时间过得越久,她越揪心。
他们聊得怎么样?
顺利不顺利?会不会有什么不愉快?
自己爹娘是怎么回复的……
俞舒宁控制不住,脑海里反复想着这些东西,越是想越是心慌。
“小姐!小姐!”
紫杏再一次从外面回来,听到她急切的声音,俞舒宁立马提起裙摆走出去。
“怎么样?”
俞舒宁急急追问,“没有出什么事情吧?”
“没有,是老爷和两位殿下,这会儿到书房去了。”
紫杏一路小跑着回来,喘过几口气,又说,“好像要到书房继续聊呢。”
“还要聊?!”
俞舒宁杏眼圆睁,眉头轻蹙,这个样子到底是聊得好还是不好?
“我娘呢?”
暗地里迟疑过片刻,俞舒宁又开口问道。
“夫人没有一起过去的。”
紫杏说罢,俞舒宁立刻做出决定:“我要去找娘亲。”
俞舒宁到正院时,远远瞧见红翠和几个丫鬟婆子守在屋外廊下。
走近以后,她问红翠:“娘在休息么?”
“夫人说想要自己待一会儿,让我们都出来了。”
红翠似乎忧心忡忡,“幸好小姐过来了,进去看一看夫人吧。”
俞舒宁点一点头。
她没有多问,留紫杏在外面,自己兀自越过红翠,进去找自己娘亲。
朱氏坐在窗下的罗汉床上想事情。
听见脚步声,她一双眼睛依旧透过雕花窗子望向庭院。
俞舒宁走到朱氏身边,轻轻喊得一声:“娘亲。”
片刻,朱氏缓缓回过头,俞舒宁看见的是一张泪痕满布的脸。
从来没有见过自己娘亲这个样子。
俞舒宁吓一大跳,连忙蹲下身握住朱氏的手小心问:“娘,怎么了?”
她心里生出非常不好的预感。
只是,这一刻,她已经顾不上太多,只想安抚好自己娘亲。
俞舒宁动作很轻地用帕子擦去朱氏脸上的泪痕。
朱氏一味垂眼看着她,目光近乎悲悯,带着怜惜与不舍,看着自己的女儿。
“娘伤心了吗?”
俞舒宁收回手,手心攥着帕子,佯做平静,“如果娘觉得失望……”
朱氏太过了解自己的女儿。
看到俞舒宁的模样,她便知道自己女儿在紧张、在不安。
“舒宁,你喜欢他吗?”
朱氏声音仍残留些许哽咽之意,“告诉娘,你是不是喜欢六殿下?”
俞舒宁眼帘轻抬,同朱氏对视一眼。
她没有否认,轻轻颔首:“娘说得没错,我喜欢这个人,虽然他是六殿下。”
承认这些的俞舒宁却没有办法继续直视自己娘亲。
当下,她重又垂下眼,盯着裙摆上的花纹,等待一场极可能的训斥。
对于朱氏而言,这是一个不意外的回答。
长叹一气,她用手指抹去眼角泪痕,扶着俞舒宁坐到罗汉床上。
“娘不会因为这种事对你失望的。”
朱氏对自己的女儿说,“舒宁,娘确实很意外,也不是很希望你嫁入皇家。”
“但是,倘若你们两情相悦,娘又如何会棒打鸳鸯?”朱氏叹气,“娘希望或者不希望总归没有你的幸福来得重要……能遇到互相喜欢的人,也是不容易的。”
俞舒宁看一看自己的娘亲,眨眨眼:“可是以前娘亲不是说……”
朱氏叹气:“那些话是心里话,这些也是。”
“我是你的娘亲,你是我的女儿,无论我几岁、你几岁,都不会改变。”
“做母亲的,一辈子都会为孩子操心。”
“舒宁,娘也一样。”
朱氏摸摸俞舒宁的脸哑声说,“而且,我看六殿下是当真把你放在心上的。”
“这是最重要的,舒宁。”
“一个人若是没有将你放在心上,为他做再多的事也是徒劳。”
俞舒宁看着自己娘亲:“娘是在说……爹爹么?”
朱氏闻言,反而忍不住笑:“只是一个道理,怎么和你爹爹扯上关系了?”
“我和你爹爹没事。”
朱氏摇一摇头,“你千万别胡思乱想。”
“那娘亲刚刚怎么哭了?”
俞舒宁不死心追问,被朱氏捏一捏鼻子说:“不是因为舍不得你吗?”
“吾家有女初长成。”
朱氏又一次叹气,“原以为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实则早已叫人惦记上了。”
“哎呀——”
被自己娘亲调侃的俞舒宁撒起娇,“娘怎么这样,还拿女儿打趣。”
“如今不打趣打趣你,日后想打趣也不晓得有没有机会。”
朱氏说,“好在还有些时间,多陪陪爹娘。”
“女儿也永远是爹娘的女儿。”
俞舒宁抱着朱氏的胳膊,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在朱氏这里待了许久,俞舒宁才回风荷院。
她回到房间,不多会儿便有人敲窗户,推开窗户一看,果然是刘煜。
站在窗外的人一脸灿烂笑容,看起来像是事情极为顺利而心情十分不错,俞舒宁被这种情绪感染,嘴角微翘。她小声问:“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有东西要给你。”
刘煜笑道,继而示意俞舒宁伸出手。
“你上次这么跑来找我,也是非要给我东西……”
俞舒宁口中嘟嘟囔囔,却异常老实,配合朝刘煜伸过手去。
一块鱼形玉佩落到俞舒宁掌心。
玉佩碧绿通透,浑无瑕疵,一条小鱼精雕细琢,栩栩如生,似欲戏水而去。
“这是什么?”
俞舒宁研究过几眼,方才抬起头问刘煜。
“信物。”
刘煜微微而笑,他手心现出另外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我们的信物。”
……
俞景荣放衙回府时,已经白天知道侯府发生的事。
他今天也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和他一起回来侯府的还有俞景行。
朱氏好一阵子没见过俞景行了。
他们本便不怎么有话可聊,发生过朱倩那一桩事之后,情况更加糟糕。
是以,忽然见到俞景行回侯府,朱氏免不了意外。俞景行和她请安问好,朱氏微笑道:“行哥儿回来了,留下用晚饭吧,我让厨房准备几样你爱吃的菜。”
“母亲不必麻烦,我待会回去和嘉月一起吃晚饭。”
俞景行拒绝过朱氏的好意,坦然道,“今天回来是想和您说一说舒宁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小鱼实锤~~~~~~
评论过两千了,昨天忘记了,不过我今天记得!
这一章评论都送红包,谢谢大家的支持!
虽然你们天天排队数数,也是爱也是爱(自我安慰
还有晓晓的随份子xswl,亲妈替小六和舒宁谢谢这位旁友(鞠躬
第85章 婚事
俞景行说要谈一谈俞舒宁的事情。
朱氏心中多少诧异,因为俞景行往日基本不会过问府中的大小事宜。
俞景荣此时陪在朱氏身边。
朱氏下意识看向他,俞景荣安抚道:“娘,我们想和您谈谈舒宁的婚事。”
自己儿子说的是“我们”,亦即是他和俞景行两个人。
一句话,闹得朱氏越发不明所以。
“你们是不是觉得不怎么妥当?舒宁那样的性子,不知她能否招架得住。担心归担心,虽说是有一些叫人发愁的地方,但若旨意下来,便也无法更改。”
“不过舒宁同我说,她没有不愿意。”
朱氏微微叹气,“她自己愿意,六殿下看起来又诚心,也许……”
“母亲,我们不是想说这些。”
俞景荣没有附和朱氏,而是同她道,“舒宁的事,我们心里一样清楚。”
“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我们也都知道。”
“无论如何,舒宁是我们的妹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有我们两个哥哥在。”
“所以,这件事,您还是放心好了。刚刚和您说的那些,是大哥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俞景荣含笑道,“不过听母亲方才那么说,大概已经想通了。”
俞景行也说:“舒宁既然喊我一声大哥,我定不会不管他。”
他一句话说得风轻云淡,却无半分的玩笑之意。
诧异过后,心中滋味难明。
朱氏看着俞景行和俞景荣两个人,不由得默默垂泪。
……
俞景行回到宅院。
宋嘉月已经让厨房准备好晚膳,他们往饭厅去时,聊起俞舒宁和刘煜。
前些时候,俞舒宁提起刘煜有重要的事情找她,宋嘉月便多少猜到是什么。
如今更印证她那时的猜测。
与俞舒宁、刘煜年龄相仿的小娘子和公子哥儿,大多或是已婚嫁,或是婚事早就定下。相比之下,他们至少是到了要考虑的年纪,不提发生那一场意外。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因有太多意外。
刘煜在乎俞舒宁,便不可能在发生那种事情之后无动于衷。这些意外促使想法的改变,刘煜希望俞舒宁好、想对俞舒宁好,自然会想要有一些其他的行动。
过去以为不必着急的事,亦会变得急迫焦灼起来。
这样的情况下,刘煜会考虑他们的婚事,不难理解也不难猜到。
“怎么样?”
宋嘉月晓得俞景行回侯府的事,同样晓得今天刘煜上门了。
“父亲和母亲没有意见。”
俞景行说,“他们都会给舒宁祝福的。”
“母亲之前不是十分担心么?”
“但是没有不同意。”俞景行略略沉吟道,“到底还是希望舒宁好的。”
“舒宁肯定开心了。”
宋嘉月悄悄看一眼俞景行,牵住他的手,“况且,有一个你这么好的大哥。”
“我没事。”
俞景行轻易堪破宋嘉月的小心思,微微而笑,“我也有人对我好。”
朱氏不是俞景行生母。
她对俞景行,和她对俞舒宁、俞景荣,到底不太一样。
宋嘉月担心俞景行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要难过。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归根结底,不是其他任何一种感情可以替代的。
“嗯,多多对你好。”
听到俞景行的话,宋嘉月一笑,用力点一点头。
……
刘煜和刘策一齐到过宣平侯府之后,过得数日,皇帝陛下的旨意下来了。
到得这时,刘煜和俞舒宁的婚事真正确定。
刘策和叶明珠的婚事,和他们一样在这个时候定下来。
如此,两位尚未大婚的皇子的婚事皆有了着落。
两则消息传出去,引起许多好奇。
好一段时间,他们四个人这两桩婚事都是邺京贵胄津津乐道的话题。
俞舒宁自此变成待嫁之身。朱氏说让她多陪一陪自己的爹爹娘亲,又因有许多其他事宜,便是不如以前出门方便,好在她帮宋嘉月画插画之类的事宜接近收尾。
不好出门,她待在府里,寻得空闲,按照宋嘉月的要求将插画画好,再让紫杏送过去。虽然说不如面对面那方便沟通,但不是生手,有了默契倒也不折腾。
他们这边该准备的都准备妥当,夏露那边同样准备得差不多了。
郭大和阿水跟在夏露身边一段时间,两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面黄肌瘦的模样。
最初不太信任他们的郭大,早已对他们卸下心防。
他生得力气大,人也十分勤快,常常抢着帮夏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阿水依旧性子安静。
夏露说,这个口齿伶俐的小姑娘如今最喜欢捧着书,一看便是一天。
因为计划要教孩子们读书,所以他们事先准备了不少的书籍,专门辟出个房间当藏书用的书房。这样一来,只要他们愿意看,便总是有很多好书可以看的。
这一段时间,夏露收养不少半大的孩子。
从五六岁到十二三岁,个个都是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