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杨家四兄妹用很久的,至少今年一整年的用量。
帝都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如今都有沈家开的卤肉铺兼包子铺,生意极好。每天只卖半天,就全部售罄。
姚海夫妻歇了找工作的心思,继续留在沈家做事。
沈家屋檐下,又依次排开好些炉子,一天到晚不歇气的工作着。
兰宾馆每天上午过来提货,沈清和也没有年前那么忙。
四合院大门另外一侧,也是两间半的倒座房,是古家的。
古家老太太前几日在医院去世,一家人忙活完回到老宅,也不知道怎么分,就商量着干脆卖了分钱。更加的好分,四兄弟,确实不好分那两间半的倒座房。
古家人刚露口风出来,沈清和就知道了,立即找上门 ,出钱买了下来,写上闺女的名字,姐弟俩一人两间半倒座房。
五月,沈清和请来刘师傅他们一班人帮忙改造房屋,沈清杰的房屋也跟着一起改。
媛媛的房子被改成三室一厅,两间房改成三房一厅,屋梁全换新,瓦片能用的就用 ,不能用的全部换新。
一家人以后住在那边,这边就做门脸儿,还有卤菜作坊。
也能远离即将搬来的蔡秀萍,他不想和她多来往,脑子进水,还特别拎不清。什么重什么轻都搞不明白。
改建后的倒座房,窗明几净,家里都是新式家具,淡蓝色,淡粉色的窗帘,挂着也是美美哒,客厅的沙发也是定做的皮沙发,能坐下四人,一边放着一个单人沙发椅和一个双人椅,前面特意制作的轻巧茶几,也是大家没有见识过的。
前后都开门,也不用再走四合院大门。
每天出出进进,也不用看见蔡秀萍,至少是少看见她。
不管干什么都有绝对的私密空间。孩子们也欢喜,就是还小的小远,也是欢喜的,如今说话偶尔还能蹦出来三个字。
最近几天,沈家要搬家,从大门东侧搬到西侧,新装修完的房屋,每天都敞开窗户门透气通风。
不少邻居下班以后,吃完饭,都来沈家参观,见到装修如此豪华的家,个个都感叹:
“沈二,有钱人啊,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都置办齐啦!”
“啧啧啧,好家伙,真是发财了,家里什么都有。”
“看了你家,我家都住不下去。”
“冰箱票不好弄,你怎么弄到的?”
“……”
每个人都各自感叹着,暗自猜测沈清和去年赚了多少钱。
知道的人不会说,不知道的人怎么猜也猜不到。因为沈清和的成本低廉,是大家想像不到的,除了人工煤球,租车,他基本没有别的成本开支。
沈清和有读心术,但是他很少用,至少不是级别很高的谈判时或者紧急关头,一般他不会用。
沈家的包子,最近在附近是出了大名,吃过的人都是回头客,只要兜里的钱允许 ,每天早上都要到沈家买杯豆浆配包子馒头,味道贼好。前面活的那些年,吃过的包子馒头都是“假”的吧。
沈清和没有想过开大饭馆,他没有厨艺,包子馒头,卤肉只要有卤料配方,只要有肉馅配方,就可以。
他打算以后开办属于自己的奢侈品牌,最好的就是从护肤品彩妆开始。
等过些年进军IT行业,当然是投资IT行业 ,他没有打算自己亲自去创办高科技企业。
没事的时候,他也会出去寻找废弃工厂或者即将破产的工厂,先寻摸着。
手里的钱,也还需要再积累积累。
作者有话要说: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又更明确地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同年6月,中央、□□联合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宣告住宅商品化的政策将得到正式实施。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又更明确地指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房,也可以自己建,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
中国商品房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时间是1978年9月至1978年12月。
一、萌芽阶段——1978年9月至1987年12月
第97章 知青返城生活(07)
两年后, 1982年春。
沈清和买下一座在二环的刚破产的小工厂,原来是个食品厂。
经营不善 ,加上产品单一,口味没法得到改进, 只能破产清算。
工厂占地范围还算大, 但是人不多,算上退休职工也就一百多人,是街道办的工厂。
有了食品厂, 沈清和去到工商简单变更一下执照上的经营种类。
加上卤肉,还有他新冒出来的想法, 做曲奇饼干, 做各种好吃的糖果,还能在夏天做冰淇淋冰棒。
很多只是有了想法,但还没有全部要短时间内付诸行动。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 沈清和用食品厂原有的一切,自己改造, 一个车间是卤肉车间+包子馒头车间,一个饼干车间, 一个糖果车间, 剩下两个地方暂时还没有改造,但是打扫的干干净净。
最主要的是,厂里有两辆要报废的货车,可以运货。
沈清和一个人寻摸来不少的零件,准备自己个给货车大修。还有厂里还得弄出来一个大冷库。沈清和打算慢慢来, 他一个人自己改造,不需要花钱,只需要花时空币。
食品厂已经暂时停工,一切都得等重新开工。
沈家离食品厂不远,就在两里多点路。
原来一直给沈家做帮工的人,也被沈清和提前招聘进厂,还是负责卤肉车间。
早上刚起床,万大爷就找上门,“二小子,起了。”
“大爷,进屋坐,有事吗?”
嘴里还含着牙膏沫,在屋檐下刷牙,有点不是很雅观。
“你先刷牙。”
万大爷在屋檐下踱步,有点心神不宁。
杨凤兰如今准备转半全职家庭主妇,家里的包子铺卤肉铺继续开着,只需要卖一上午。
草草的刷完牙,洗把脸,赶紧进屋,万大爷也跟着后面进屋。
“大爷,有啥事,您老就说,可不能吓我。”
万大爷是四合院内的睿智老头,人好心善,子女教育的好,家庭和睦,没有什么糟心事。
沈清和不知道万大爷找自己会有什么事。
“傻小子,大爷笑你干啥,还记得你涛哥家的大儿子东子不?”
万大爷也是没有办法,大孙子去年好高中毕业以后,死活不愿意再读书,说是读不进去,要出来工作,现在工作可不好找。
荒废了半年的时间,看着实在是没有办法,老爷子亲自找上沈清和,打算问问,他的食品厂还要请人不。
请人的话,看看自家大孙子适合不,不适合也没有关系,他了解沈家二小子,不会故意的找借口拒绝,除非是真的不适合。
“记得呀,我插队去之前,还老带出去玩儿,那时他才几岁吧?回来这两年咋没有看到呢。”万大爷不问,沈清和还真没有注意到,自己回来两年,一直忙着,很多以前大院住的人,都好像没怎么看到过。
“你去插队没有几年,你涛哥在厂里就申请到房,一家子都搬到厂里住。这两年,没次他们回来你都忙,就是过年那两天,你一家子管着门睡大觉。老大说想来看看你,我没让他来,免得打扰你。”
“大爷这就是您老的不是,怎么能说是打扰呢?我是那怕人家打扰的人嘛,东子是出事了还是找我办啥事?”
“说来,都是东子那熊孩子,去年高中毕业以后,死活不再读书,我想着没有考上不要紧,再复读一年,可是他不愿意,说是要出来工作,赚钱养家,半年来,什么工作也没有找到,我想问你厂子里还请不请人,如果请人能不能考虑下东子,那孩子老实,有把子力气。”
说到后面,老爷子的脸都红啦,他很少求人,还别说求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行啊,让东子帮我开车,他还年轻,学学手艺,以后想离开,也有门手艺。不过得等些天,还有大爷别出去说,您老能明白的。”
老爷子有点小激动忙承诺着说,“明白,不会对外说。放心吧!”
说完事,老爷子已经坐不住,背着手离开了沈家。
摸摸口袋中的毛票子,一个人走着去大儿子家,他得赶快把好消息告诉大儿子一家。
他没有说的事,大孙子之所以不愿意复读考大学是因为家里有个病人,他妈身体不好,常年要吃药打针,时不时的还要住院,家里除了东子还有三个孩子,都是东子的弟弟妹妹。
他们还在读书,靠老大一人的工资,既要治病又要顾着四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也要顾着一家六口的吃嚼,着实很困难。
他有一半的工资是补贴了老大一家,老伴儿的工资要做生活费,他不只是有一个儿子,下面还有两儿一女,闺女出嫁不需要他存钱办嫁妆。可还有两儿子,就算豁达,他也不能太过。
离开胡同,老爷子高兴,脸上都带着往日没有的笑容,乐呵呵的走着。
一路上遇到熟人,都是很亲切的打招呼,不少人都觉得奇怪。不过没有人深究,也能看的出来老爷子心情不错。
一直走到纺织厂的家属区,老爷子刚进家属区,大孙子万东就看到了,站在二楼喊道,“爷爷,怎么来了?”
“找你。”
家属区不少家属都认识老爷子,都点头和老爷子打招呼。
中午,万涛夫妻俩还有没有上学在家里给爸还有弟弟妹妹做饭的万东,听到老爷子说的好消息,高兴坏了。就着难吃的腌菜,还喝了两杯酒,没有过量,刚刚好。
他们一家都明白,人家沈清和是用了心思的,学开车,是好事啊,至少有门技术在手里。
万家人都是那种知道好歹的人,也知道人家是为他们着想。
一个月以后,家里做卤肉的家伙什全搬去食品厂。货车已经修好,冻库也改造好。
车间全部装修了一遍,粉白的墙壁,还有干净的地面,明亮的窗户,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很干净,厂里的边边角角全部收拾了一遍。
好几处旧花坛也被改造移栽来几棵果树,从时空超市买来改造液改造果树,今年就可以吃上鲜嫩甜美的果子。
厂区四周都安放不少大的垃圾桶,告诉大家按照标识倒垃圾,倒错扣钱。
关系到钱,还真没有人敢故意倒错,也没有人敢炸刺。
刚买厂子时就有人炸刺,被沈清和硬的软的,收拾的服服帖帖。如今厂里上下一团和气,厂里的职工分工,也只是简单的调整,只要愿意留在厂里继续干的,沈清和一个也没有开除。
自己不愿意干的,他也不勉强,送上祝福,希望他能在外面大展宏图。
供货也不用担心,自家就有四个店铺,还有他自己建立起来的销售聚到渠道。
瓜子仁桃酥,精致的曲奇饼干,还有好吃的花生仁奶糖,纯奶糖,销路已经进驻帝都各大供销合作社,商场。
如今产量不高,加班加点的忙活也就够帝都与周边一个省。
工厂的员工干劲十足,厂子盘活以后,正好趁势头好的时候多赚钱,他们拿的不是死工资,是绩效工资,在卤肉包子车间员工的宣传下,其他车间的员工做事不用沈清和催。 从不迟到早退,也不无故请假。
早上八点,员工们全部到岗,两辆货车轮轴转。运货送货,仓库内几乎没有积压的商品。
内仓库中,面粉,鸡蛋等储藏的库存有够用两个月的,每次进货都是沈清和自己开车去进货,从不让人跟着。
忙碌了一上午,下班铃声响起,一群人嘻嘻笑笑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
从转角走出来的沈清和,正在和厂里几位业务员一起说事,姚海如今是沈氏食品厂的业务经理,专管业务。
如今的他,手底下管着五六人,经常出差,四处走访市场,还有与客户们打好关系也为下面的业务员查缺补漏。
“沈总,如今北河省全面铺开,您看看要不要再跑跑津海市,还有南河省。”
他早就想出去跑那两个地方。
“等等吧,咱们的产量跟不上,还得等一段日子。尾款抓紧收,不付上批商品的尾款,绝对不能发新货。资金回笼一定要快,不能让客户把钱攒在手中。”
食品厂的资金回笼算是快的。
“嗯,到了下半年真的要打款再发货?”姚海有些担心,他可是知道,单位上收款慢。一但得罪他们,以后厂里的食品卖给谁。
“嗯,怎么是不是担心那些商场与供销合作社不答应。”
“肯定的呀,说起那些负责采购进货的大爷们,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每一个都不好伺候,一个都得罪不起。
“别担心,以后咱厂都是收现款再发货,东西好不怕他们不进货。”对于食品厂所有的商品,沈清和都有绝对的信心。
味道好,绝对是市面上同类食品的第一名,别的食品永远也无法超越。
“我听你的,先试试吧。”
姚海也知道没有任何食品能比的过自家食品厂出品的任何吃食。
食品厂在下半年全面实行先付款再发货,开始也有单位不干,沈清和也不惯着他们,直接取消给他们的供货资格。
现在还真不愁销量,他必须严格把控收钱这个环节,让他们都行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自己做护肤品收款做铺垫。
下半年生意更加的火爆,每天都有货车前来拉货。
刚送走一波客户,找个空闲时间,喝杯茶,歇息一下。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请进。”
进来的是街道办的主任何主任,还有一位蔫头耷脑的中年男人,看着就有四十多岁,清瘦穿着一身旧中山装 ,夹着一个破旧公文包。
“沈总,好雅兴,闻着味道就知道是好茶。”何主任进门就捧着沈清和,搞的沈清和立即提高警惕。
“哟,是哪阵清风送来了主任,快坐。”沈清和站起身来迎接何主任,至于他后面的人,还得等何主任主动介绍。
“沈总,最近生意可好?”何主任说话装的斯斯文文,其实他一点也不斯文,但是他喜欢装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