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母仪天下——微云烟波
时间:2019-11-10 09:28:41

  主要是如今工商业也开始渴望起了高素质的人口,他们开出了更高的工钱,在本地有足够的钱生活的情况下,一般人是真的不乐意背井离乡的。
  另外一点呢,就是地方太远,如果是往沿海的地方迁移,还可以通过海路,像是刘循开发交州,运送过去的移民就都是通过海路过去的,先在交州海边建设城池,然后再一步一步往里面开拓。海上进行移民时间不算很长,毕竟,吃饭睡觉的时候,船照旧往前开,路上补给也比较方便,但是如果是通过陆地向西方那边迁移,那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成本高,而且因为水土不服之类的缘故,路上也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
  海里头最大的也就是鲸鱼,只要你不没事往海里跳,就算是海中有什么鲨鱼甚至是海怪,人家也不会没事跟海船过不去。但是陆地上呢,如今往西还是比较原生态的环境,什么老虎,豹子,狼群,各种各样的野兽都有出没。路上也没有太多能够暂时作为庇护所的营地,许多队伍只能露宿荒野,这就增加了沿途的危险。
  原本一开始的时候,刘衍是想要修复当年秦人修建的直道,但是这些直道如今早就荒废了,被树木野草覆盖,想要清理出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之后呢,还得时时维护,然后,舒云就提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干脆一点,直接修建轨道。
  在秦朝的时候,秦人就开始运用轨道运输辎重器械,但是呢,那时候用的是木轨,而且仅限于关中秦人的大本营,再往外折腾,秦人那时候已经是折腾不起了。
  而现在呢,汉室如今蒸蒸日上,任何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来,那就绝不会出现什么过剩的情况,如今最麻烦的地方反而是那些大商人,有着大量的资金,却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投资。以前的时候,他们可以置办土地,而现在呢,严苛的赋税让他们只能保有最低限度的土地,要不然的话,税赋能将他们一家子坑死。所以呢,现在他们呢,年轻的一代,干脆沉迷于各种奢侈的享受,声色犬马,斗鸡走狗,什么刺激玩什么!
  舒云呢,干脆就直接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他们可以跟朝廷合资,修建轨道,直接修建铁轨,然后,他们可以进行轨道专营,也就是说,在一定年限范围之内,所有人使用这条轨道,都需要给他们掏钱,当然前提是,国家使用铁轨的时候,就得无条件让朝廷优先。超出年限之后,铁轨的所有权就会收归朝廷,由朝廷运营。
  即便是在汉室,最赚钱的生意依旧是垄断,另外就是官商勾结。何况,这些年的时候,许多做事不怎么规矩的商人,要么直接因为兼并土地,私下隐匿人口,蓄养奴婢被问罪,还有一些在地方上头名声不好的商人直接按照规矩,被迁到了茂陵和刘衍修建的昭陵周边去了,所以,不管是比较富有远见,还是真的觉得这事很赚钱的,朝廷这边才透出了风声,一个个就恨不得用车子装着金饼和铜钱跑到少府报名。
  然后少府表示,关中这边的轨道,都已经被少府承包了,你们呢,只能选择其他地方的,光是选择了还没用,还得先给少府一个保证金,保证在期限范围之内完成,要是不能完成,那么就得问罪。如果好几个人争夺同一条路线上的轨道,那么,就得通过竞价的形式来进行。
  事实上,一些往比较偏远地方的轨道,已经被少府承担了下来,因为这些地方需要铺设的轨道很长,对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最重要的是,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而唯有少府,才能轻松调动这么多的人力,完成这么繁重的工程。
  刘衍在朝中跟一干大臣商议了一番之后,最后除了关中的铁轨之外,优先铺设前往西域的铁轨,至于需要的人力,直接由军队,还有当地征召民夫来完成。少府的大匠会先估算出相应工程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呢,能够提前完成,就有奖励,民夫不光是奖励钱财,还有机会晋升爵位,而对于调动的军队来说,同样也可以充作军功,进行赏赐。
  倒不是朝中这些公卿列侯不关心其他地方的事情,一门心思只关注西域,实在是西域那边不光是资源还有文明比较吸引人,还因为那里传出了所谓大秦,大夏的消息,在古老的传说之中,周穆王拜访的西王母就住在大夏往西的地方,何况,光是看这个翻译,朝廷上这些人都觉得,那里居住的应该是诸夏的同胞,很多人疑心是当年殷商西周,甚至是更古老的先王时代,迁徙过去的人。
  尤其,在西域那边商人传来的消息里头,似乎正统的大秦,或者说是罗马人,就是黑发黑眼的形象,在汉人眼里,这自然就是同宗同种了,因此,对于汉室来说,往西真的是充满了吸引力,不管是再次与失落的同胞联系上,还是探索到先人们的足迹,都非常能够满足朝堂上这些人的需求。
  当然,这些其实就是对外宣传的理由而已,真正的理由,那其实还是利益。
  往西那么广袤的土地,大月氏人当初被匈奴人揍得找不着北了,逃到了西方之后,还能够建立起一个广袤的国度,而且生活非常富足,汉人对于来自西方的财富,其实也很缺少自制力。
  这年头流行厚葬,每年光是埋在地底下的黄金就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金矿这种东西是不可再生的,中原就这么多,谁知道往后会是什么情况,总不能轮到自己的时候,明明有着高官显爵,却连陪葬都没多少吧!
  而西域那边呢,居然正常使用黄金作为货币,可见那里黄金的数量一定很多,哪怕只是跟他们做生意呢,也能捞到不少好处啊!既然如此,自然得近距离跟他们接触,而不是只能够借助于那些胆子大的商队,往来于东西方之间,效率太低了。
  面对儿子在那里雄心壮志地表示,自己有生之年,要修建出超过十万里的轨道,舒云的态度就是,既然你喜欢,那就去做吧!
  横竖如今铁轨上跑着的车不是沉重的火车,而是相对比较轻便的马车,就算是拖的车厢比在普通直道上的更大,能够承载的东西更多,但是呢,实际上对于铁轨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何况下面还铺设了经过特殊处理的枕木呢!
  在汉室如今已经初步进入了钢铁工业化生产的现在,光是比较大型的冶炼钢铁基地就有了四五个,每年生产出来的钢铁数量并不少。虽说这些钢铁有一部分需要满足军方换装的需要,但是呢,只要愿意加大生产,还是会有许多余量的。
  钢铁这种行业,能够容纳的工业人口是真的很多,后世许多城市,根本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这种大型的重工业厂区最后形成的。横竖如今不用担心产能过剩,所以,在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好,距离煤炭,铁矿的产地都比较近,原本人口也没那么多,即便是产生工业污染,对于正常的农业生产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地方,扩大生产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还可以吸引大量失去了土地,或者是土地不多的自耕农,佃户转化为工业人口。
  所以,等到刘衍继位的时候,汉室生产出来的合格钢铁每年都有几十万吨了,以至于如今许多机械都开始弃用了木材,改用钢铁进行制作,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当然了,钢铁容易生锈,因此,用鲸鱼油制作的润滑油,防锈油如今销量也很高。
  可以说,以钢铁生产为中心,大汉如今已经初步实现了向着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跟周边的国家早就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开拓进取的心思都已经被唤醒了,对土地,对财富的渴望,原本就是铭刻在汉人基因之中的,刘衍想要通过铁轨的铺设,让大汉真正能够控制住自己的疆域,扩大影响力,即便是朝堂上那些老臣,对此也是非常赞同的。
  尤其,因为在军队之中普及教育的原因,如今,整个大汉,基层的官员几乎都有着军方背景,而朝堂上如今当家做主的,也都是那些在对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新晋列侯们,他们从扩张之中得到了好处,如今只恨自己所知道的世界不够大,哪里会反对各种能够增加朝廷战争潜力的事情呢!
  面对这样的潮流,舒云却是觉得,应该收紧一下扩张的风潮了,好歹得花个几十年的时间,将现有的地盘巩固一下再说。
  因此,虽说刘衍已经亲政,但是住在长乐宫的舒云,依旧保持了在朝堂上相当的影响力。
  尤其,舒云这近十年的执政生涯,带给大汉的变化就在这里,谁也不能否认她的功劳,最重要的是,舒云这个太后,又不为娘家谋福利,也没成天想着偏向小儿子,对下一直表现得非常公正,如今朝堂上许多大臣根本都是舒云提拔起来的,在这之前,他们很多根本就是一文不名,但是,是舒云这个太后给了他们机会。这让他们对舒云都是比较感激的,而刘衍呢,对于自己的母后,虽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顾忌,但是他心中却也明白,自己虽说已经亲政了,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不能摆脱母亲的影响的,甚至,就像是母亲明明早就不爱先帝了,偏偏在许多时候,依旧要打着先帝的旗号做事一样,他这个做儿子的,在以孝治天下的汉室,也必须尊重生母的意见。
  好在,舒云并不是什么喜欢弄权的人,她如今担任的角色,就是大汉这一辆正在一条大路上一路狂奔的车辆的刹车的角色,在大汉的速度过快,快要飘起来的时候,她就需要适时地踩一下刹车。而对自己的儿子呢,舒云就差不多从指引者的角色,变成了合作者的角色,母子两人正常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递大棒,一个给甜枣,以此维持朝堂上的某种平衡。
  可以说,终舒云一生,她一直在政坛上担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一直活到一百多岁高龄,才溘然长逝,最后几年仍然神智清醒,还能够召见群臣。好在比起老刘家其他人来说,刘衍是个非常长寿的皇帝,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依旧精神矍铄,也因为如此,他才算是熬过了自己的母后,等到舒云这个太后过世一年之后,刘衍才在未央宫驾崩,传位给了第五个儿子刘晫,谥号武帝,庙号世宗。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番外,后天就是进入吕后篇了!
 
 
第102章 陈阿娇(番外)
  汉历927年,关中发生特大地震,大汉前面十几代帝王的陵寝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地质上头的断层。自从君主立宪之后,除了依旧掌握兵权,其他的权力都已经移交给了内阁的大汉皇室终于同意,对先代诸位先帝的陵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后来人终于有幸可以看到原本只在史书上寥寥几行的各位先帝的陵寝的原貌。
  事实上,从七八百年前开始,皇室对于陵寝的态度已经出现了变化,在之前的时候,汉家风俗,事死如事生,因此,即便是有几分家财的平民,往往为了孝道,甚至会倾家荡产,为先人厚葬,以至于有一阵子,盗墓成风。即便朝廷对此出台了严厉的律法,也无济于事。
  那个时代,主动要求薄葬的帝王并不多,头一个呢,就是孝文皇帝刘启,这一位做皇帝的时候,就极为仁厚,轻徭薄赋,将田税下降到了三十税一,后来又废除了肉刑,可以说,孝文皇帝在世的时候,天下人心才算是真正向汉了。
  第二个呢,就是孝敬皇帝的皇后陈皇后,陈皇后一生都是一个传奇,虽说她是皇后,但是呢,她在汉室历史上的地位,几乎超越了绝大多数的帝王。因此,陈皇后过世之后,她成为了诸夏有历史一来,唯一一个有谥号的皇后,而且谥号是史无前例的圣字,号称孝敬圣皇后。与孝文皇帝活着的时候就非常简朴不同,陈皇后在世的时候,算不上简朴,相反,她其实一直追求生活上头的舒适,甚至为了自己起居舒适方便,还发明了许多东西。
  比如说,后来汉室建筑中,在墙壁隔层或者是地板隔层铺设铜管,夏天的时候,在铜管中注入井水,冬天的时候,注入热水,以此保证室内的冬暖夏凉,一开始就是陈皇后的发明。要知道,那时候的铜就是货币,汉室那时候的建筑又非常高大,为了保证室内四季如春,需要使用的铜的数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可以说,后来汉室生活之中,许多美食,还有一些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器具,几乎都跟陈皇后有关系,按照后人开玩笑的说法,陈皇后让汉朝的饮食休闲文化起码提前了三百年。
  但是,在陈皇后晚年,就明确表示,自个死后,不许厚葬,根据野史记载,她当时的语气非常讥讽,表示自己要是真的也陪葬了各种金银珠玉,只怕回头全天下的盗墓贼都要惦记着自己的墓葬了!
  之前的时候,似乎大多数人都觉得,人死之后会生活在地下的国度,因此,各种陪葬品可以让人死之后依旧能够过上如同活着的时候一样的生活,甚至是更好的生活,所以,就算是那些穷光蛋,死之前也要想办法弄上一罐子的五铢钱跟自己一块下去,可是事实上呢,舒云又不是没死过,除非她愿意将那些财富全塞到自己那个越来越大的空间里头,否则的话,钱财这种东西,那真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但是舒云本能地除了将知识记在脑海之中之外,每离开一个世界,几乎从来不会将任何东西带走。
  当然,后世的史学家呢,都将陈皇后此举神化了,毕竟,陈皇后本身从少年时候开始,就是一个传奇。
  相比较于她那个存在感不是很高的丈夫来说,陈皇后简直就是皇室历史上女性的巅峰与偶像级人物,等到汉室实现了君主立宪之后不久,就开始有人对陈皇后的一生开始了反复的研究,陈皇后的传奇被搬到了电视电影上头,大家都对此乐此不疲。
  而皇家呢,也跟着凑热闹,将一部分的档案解密了。
  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陈皇后与她那个英年早逝的丈夫堪称是帝后情深了,毕竟按照结果论,孝敬皇帝的两个儿子都是陈皇后生的,唯有长平侯的姐姐卫夫人生过两个女儿,其他人都无所出。所以,由此可以证明,孝敬皇帝与孝敬圣皇后感情肯定非常深厚。而且,孝敬圣皇后执政期间,反复将孝敬皇帝的遗志拿出来说,又多次前往孝敬皇帝的庙堂祭拜,如果不是两人之间感情深厚,何必如此呢?
  但是等到皇家解密了一部分当时的帝后起居注之后,顿时真相就出现了。事实上,这对夫妻在孝敬皇帝登基之后,就貌合神离。即便这门婚事,实际上是孝敬皇后的生母王太后当年一力主张求来的,甚至一度留下了所谓金屋藏娇的佳话。
  事实上,所谓的佳话,根本就是假话,孝敬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不过就是四岁,这还是虚岁,实际年龄刚刚两周岁多一点,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孩子,才刚刚能够完整地说出一句比较长的话来呢!所以,按照常理推断,这句话就是王太后反复教给自己的儿子的。
  而之后呢,情况就很明显了,陈皇后的生母窦太主当时可是窦太后和孝景皇帝身边的红人,她得了王太后母子的承诺之后,立马付诸了实施,在自个的母亲和弟弟那里拼命说栗姬和栗太子的坏话,虽说孝景皇帝废太子之事不能完全说是因为自己姐姐的缘故,但是很显然,窦太主在栗太子被废,孝敬皇帝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皇后的年龄足足大了孝敬皇帝六岁,孝敬皇帝十五岁就大婚,陈皇后成为了太子妃,在这个阶段,两个人还算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亲密,因为这个时候,孝景皇帝在世,作为儿子的孝敬皇帝立足不稳。可是呢等到孝敬皇帝登基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