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母仪天下——微云烟波
时间:2019-11-10 09:28:41

  按理说,那时候,刘如意就该去封国了,但是刘邦舍不得,硬是留着,好在刘盈不是什么小气的性子,跟刘如意呢,关系也不坏,因此呢,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若是换个小心眼的,只怕早就对刘如意不满了。
  但是如今情况不一样了,等到自个过世了,刘如意要是还想再赖在长安,那可就比较碍眼了。既然心爱的儿子要就国,那么其他儿子凭什么还能继续留在王宫里头呢?都滚蛋算了!横竖到了封国,都是他们自己的地盘,到那里反而轻松自在。
  刘邦一向偏心偏得理直气壮,舒云也懒得为了其他那些庶出的皇子来争取,实际上,这些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或者说,原本姓刘的这些男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至于刘邦下了这个诏令之后,宫中那些妃嫔们是个什么想法,舒云也懒得理会。
  戚夫人呢,对此倒是挺高兴的,她其实很有自知之明,她之前盛宠,在宫里头得罪的人多了,皇后腰杆子硬,自己有本事,娘家得力,儿子的太子之位也非常稳当,所以不跟她计较,但是其他的妃嫔呢,或多或少都受过她的欺负,刘邦真要是过世了,大家都留在宫里的话,回头难免要被其他那些妃嫔下绊子。而儿子就国之后就不一样了,她会跟着过去做王太后,到了那里,她就是真的当家做主了。
  同样松了一口气的还有薄氏,她呢,原本是跟着魏王魏豹的,魏豹死后,她们这些原本魏豹的姬妾就被送入了未央宫。
  问题是,薄姬那时候年纪也不能算是很年轻了,刘邦宫里头美人多得很,哪里会记得薄姬。
  薄姬不过就是偶然刘邦兴致上来了,结果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心意的人,然后就临幸了她,结果,她运气非常好,就那么一次,薄姬就怀上了,生下来的就是刘恒。即便如此,薄姬至今也没个明确的位份,要不是舒云定下了宫里头的规矩,生了儿女的妃嫔都会提升一定的待遇,薄姬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因为这份运气,薄姬在宫里头,其实很是小心谨慎,生怕惹了别人的眼,如今听说可以就国了,哪怕封地是代地,薄姬也是松了口气。
  说是代地,但是其实比起当初刘喜的代国,可是缩水了不少。原本代地是个比较苦寒的地方,好在舒云后来在代地推广大豆种植,前两年从匈奴人那里得到了棉花的种子之后,又叫人在代地推广种植棉花,以经济作物为主,又减免了那里的赋税,代地附近还有一个欈市,这也导致那边经济变得发达了许多,如此一来,比起十年前,代地可是繁华太多了。
  不过,薄姬可不知道啊,她一直以来,就是个没多少见识的深宫妇人,对于宫外的印象还处在当年还在魏王宫中的时候,因此,依旧觉得代地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能够当家做主,总比留在未央宫好。
  至于其他妃嫔,倒是想继续留在长安,倒不是贪恋长安的繁华,实在是她们多半没什么根底,也没有得力的娘家,像是刘长,他生母是当年张敖身边的姬妾,刘邦路过赵国,宠幸了她,然后呢,张敖就将人供了起来,后来有人告张敖造反,自然她们这些姬妾也跟着下狱,那个时候,赵姬就已经怀孕了。
  就算她怀的不是刘邦的孩子,对于孕妇,也是有优待的,因此,舒云听说之后,就叫人将人放了出来,又叫人查询了当时的记录,确定是刘邦的孩子之后,就将人接到了宫里。
  赵姬当年也就是张敖的姬妾,就算有点心机,但是呢,她没有靠得住的亲信,也没有娘家,就算是生了个儿子,可是刘邦呢,对她几乎没什么印象,后来也没宠幸过她。但是,能够留在宫里头,起码不会有人欺负他们母子,可是真要是去了封国,那就不一样了,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这一次,刘长可没混到淮南王这个封地,那里可是好地方,英布造反失败之后,淮南国就被直接收归朝廷管理了,少府派人过去开采煤炭,现在南方那边,许多地方使用的煤炭,要么就是出自那里,要么就是出自丰沛附近,这等财源滚滚的地方,如何能让诸侯王掌控。
  因此呢,刘长的封地却是在江都那边,离南越不是很远,距离海边也不算远。那里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常年都会有台风,如果不能够好好治水的话,洪涝灾害也是三五不时会发生的。
  赵姬愿意跟着儿子去江都那才叫奇怪呢,她本来就不是吃过什么苦的人,不像是薄姬,原本在魏豹那里就不算受宠,而赵姬呢,生得美貌,本来在张敖那里,就是有几分恩宠的,而后来呢,张敖被问罪,降为南宫侯,就这还是看在他老爹是张耳的面子上,要不然的话,就跟魏豹,英布他们一个下场了!
  因此,哪怕一开始下狱的时候吃了一点苦头,但是在她表示自己有孕之后,赵姬就得到了妥善的照顾,等到被接到宫中之后,生下了皇子,她的日子只会更加好过。
  江都那边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赵姬委实是不乐意过去吃苦的。
  其他的那些妃嫔想法其实差不多,刘邦呢,给儿子安排的都不算什么太好的地方,过去都是要吃苦,好好建设封国的,毕竟,按照舒云的说法,这也是皇家子弟的责任,你们这一代人要是不好好吃苦,将封国建设得富裕完善起来,轮到你们的儿子的时候,日子只会过得更加糟糕。再加上他们那时候孤儿寡母的,未必指挥得动那些属官,还不被人架空了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哪里愿意远离长安,面对一个不可测的未来呢?
  问题是,他们再不乐意,刘邦下了决心,他们也只能一个个在长乐宫表示,自己会遵从天子的旨意,等到天子归天之后,老老实实前往封地就国。
  刘邦安排好了其他的儿子,然后呢,就轮到太子这边了,刘邦琢磨了一下,也没留下舒云,只是留下了刘盈,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太子你长这么大,朕管过你的时间并不多!不过,你将来也是天子了,许多事情自个得心里有数才可以!作为皇子,乃至作为天子,你本身就得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你能够真正依靠的,你能够依靠的,唯有你自己!”
  “你母后是个聪明人,有想法,有手腕,也有能力!”刘邦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道,“朕知道,比起朕,你更信得过你母后!毕竟,你算是你母后一手抚养大的,小的时候呢,你性子稍微弱了点,但是如今,也算是掰过来了!这样很好,但是,这还不够!”
  刘邦拍了拍刘盈的手臂,咳嗽了两声,然后继续说道:“你母后如今看起来没什么私心,毕竟,她就你们一双儿女,对吕家那边呢,也没有多少照顾的意思,可是,你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你母后没有私心上头,作为帝王,如果不能有自己的权柄,那么,还要做什么皇帝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盈自然也明白刘邦的意思了,做天子的,就要有一颗唯我独尊的心意,权柄这种东西,唯有皇帝才能有,太后的权柄,也该建立在皇帝身上,而不是能够越俎代庖。只是,刘邦这般说着,对于刘盈来说,一时间也没有太多的体会。毕竟,他并没有真正坐到那个位置上,因此呢,只是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刘邦看刘盈的眼神,就知道他不过就是应了一声而已,但是他却知道,如今刘盈想不到,但是等到他真正做了皇帝,就知道不能让其他人掣肘自己了。
  像是刘邦,他还是开国皇帝呢,刘太公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有的时候想要多插几句嘴,刘邦都要生气的。何况,舒云如今掌控的权势和资源,即便是刘邦,也有些心惊了。
  汉家皇帝,不介意跟妻子,跟母亲分享权势,但是前提是,这要在一个度内,刘邦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不用担心自己的妻子盖过了自己的权威,可是,儿子就不一样了。刘盈比起来,并不是非常强势,回头真要是让自个的妻子掌握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儿子当做是傀儡,那刘邦觉得自己到了地下,也是不会安心的。
  这辈子,刘邦没搞什么白马之盟,实在是因为如今异姓王已经好几个了,推恩令下,异姓王顶多也就是三五代的王位,之后也便就沦为寻常彻侯,之后更是会没落下去。
  越是品味这个推恩令,刘邦越是品出了其中的妙处,一方面呢,也能给予这些功臣相应的富贵,五代绵延,不成问题,这已经算是不少了,须知始皇帝打下了天下,也就穿了二世而已。皇家尚且不能千秋万代,何况是下面的臣子呢!
  如此一来,这些臣子想要保住自己子孙后代的富贵,就得继续努力,好好立功,再不济,也要想办法继续抱老刘家的大腿,别的不说,拍马屁总是会的吧。要不然的话,他们的地位就会被新兴的功臣所取代。
  刘邦一点也不意外会有新的功臣出现,别的不说,像是南越内附之后,西南那边,又有几个小国似乎是起了内附的心思。虽说有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但问题是,跟大汉比起来,那些小国连鸡都不算,所谓的国主,原本就没有多少权威可言,他们更像是部族的首领,茹毛饮血,披发文身,压根没有所谓的文明可言。因为朝廷的政令,这些小国呢,女性一直在外流。如今中原这边娶妻成本是越来越高了,因为女性会受到教育,她们呢,也能掌握一定的经济权利,毕竟,她们有手艺,哪怕不去作坊,在家弄个纺织机,也能够带来不错的收入。
  官府呢,对此也非常鼓励,甚至允许百姓分期付款,或者是租赁少府淘汰下来的一些纺织机,只要每年为少府,为官府提供一定数量的布帛或者是丝绸,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纯收入了。
  娶了个媳妇,就能每年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完成家庭资产的增长,如此一来,这样的女性出嫁,娘家自然需要更高的彩礼,女性也需要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条件不那么好的人家,自然不可能给每个儿子都娶一个合适的妻子,有的干脆就直接掏钱,买一个来自于那些边陲小国的女性做妻子。
  而那些小国的百姓呢,也乐于出卖自家的女儿,甚至有的人家,举家外逃到汉朝境内,汉室这边,针对于所谓心慕王化的异国百姓,也有相应的移民政策。那就是如果家中有女儿嫁给了汉家儿郎的,可以得到居住权,之后呢,在汉家作坊里做工五年到十年不等,根据工作的勤勉程度和繁重程度进行打分,分数够了就能得到汉室的户籍。而如果是参与到汉家的一些政府工程,比如说修路搭桥,开挖渠道运河什么的,那么,最少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得到汉室的户籍,享受到正经汉人的待遇。有授田资格,当然,这个田可能会在非常偏远的地方,或者是,进入作坊劳作之后,就不像是之前一样,只能拿到只有汉人三成到五成的报酬了!
  即便如此,对于这些移民来说,他们的生活也比在本国的时候幸福太多了,在自己的国家,他们从事着最辛苦的工作,偏偏别说是温饱了,连水饱都混不上,家里的地窖里正常没有什么粮食,一天只敢吃一顿饭,还得吃了上顿愁下顿。
  而到汉朝那边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一天两顿饭都能混个肚圆,哪怕干活比较多,却能得到相应的报酬,何况,辛苦个五年十年的,一家子就能堂堂正正自称汉人了,何乐而不为呢?
  原本这种事情,这些小民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架不住如今作坊里头,那些老板想要降低成本,毕竟,正常竞争,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少府,少府的机器更先进,少府的工人更专业,那些手艺比较高的,自然更乐意去少府,尤其,少府算是正经的政府机构,是为皇家做事的,如果能够在少府那边立下功劳,他们还能封爵,还能荫封子弟为官,这让那些寻常的作坊怎么做得到。
  因此呢,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他们自然会选择更廉价的劳动力,本国的工人工钱高,那就只让他们从事技术含量更高的环节,技术含量低,完全可以用人工来补足的,那就采用移民吧!
  之所以不是用奴工,那也是因为朝廷对蓄奴有着严格的规定,超出一定的数量,征收的口赋就要翻倍,谁家也承受不起这样的赋税,而移民就不一样了,口赋只有汉人的一成,薪水也只需要给个三成到五成,而且他们干事还卖力,农忙的时候也不需要赶回去务农,可以说,立马就将成本降下来了。
  当然,少府那边很快也反应过来了,他们也开始雇佣移民,主要是让移民承担一些高体力,相对也比较危险的工作,也省得在民间征发徭役。
  五年左右的时间,这些移民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成为了正经的技术工人了,这样的人加入大汉的户籍,自然也是会继续为大汉做贡献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汉并没有吃亏。
  因此呢,以前的时候,不过就是民间的一些搞人口买卖的商人,跑到那些小国搞人口买卖,而如今呢,有了朝廷的许可,这些商人胃口就大起来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买卖女性了,干脆直接巧言如簧,让这些小国的百姓自卖自身,直接打包带走,他们几乎只需要付出路费,将这些百姓带到汉室境内,交给那些作坊主,或者是交给少府的那些工程队,然后呢,就可以数钱了!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人口交易,而私底下呢,这种人口外流更加严重,尤其一些靠近汉朝边境的,哪怕各国派出军队巡逻,严防死守,也有人偷偷摸摸翻越边境跑到汉朝这边来,哪怕为此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毕竟西南那边,一直就是有名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千年之后,那边起码还经过了一定的开发,如今这里呢,那些没有经过开发的地方只会更加危险。
  就像是后世总有难民因为战乱之类的缘故,不得不冒着落海的危险偷渡一样,如今在西南那边,俨然也有了偷渡潮,大汉对此来者不拒,偏偏那些小国拿大汉一点办法也没有,眼看着人口外流越来越严重,越是严刑峻法,越是不可收拾,而如果想要让那些贵族降低对底层的盘剥,更是跟要了他们的命一般,甚至一些贵族私底下,也玩起了捕奴交易,他们暗中带着私兵捕捉山野中的野人生番,直接打包卖给那些人口商人。而在见识了大汉的繁荣之后,甚至除了一些活不下去的小民之外,一些还算是生活过得去的人,也开始盘算着跑路了!总之,根据那些地方官府的报告,有几个小国已经有些撑不住,想要内附了!真要是内附,到时候还是得许出几个诸侯王和彻侯封君的位置的。
  总之,通过推恩令,可以有效实现权贵阶层的更新换层,能者上,庸者下,不至于让上层的权力都被那些功臣之后垄断。见识了妻子的政治智慧,刘邦自然就担心自个儿子玩不过她!
  诚然,妻子年纪也不小了,可是她看起来依旧年轻,而女人呢,正常总是比男人能活,想想秦代的时候,那几位有名的太后吧,哪怕她们的确是向着自己的夫家的,但是呢,终归让刘邦有些想法。偏偏刘盈对舒云这个生母颇有些依赖之心,这也让刘邦觉得有些顾虑。要是刘盈跟生母有些理念上头的差异,有些隔阂,那么,他也没什么好担心,偏偏刘盈对生母的看法很重视,而且在情感上头也极为依赖,这就让刘邦担心妻子对皇帝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操控了!
  只是,他却没想到,他虽说让舒云去了偏殿,但是舒云耳聪目明,五感敏锐,只要她愿意,百米内的动静压根瞒不过她,因此,刘邦跟刘盈说的这些话,都落到了舒云耳中。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