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去六零当家做主——我是一颗小小草
时间:2019-11-23 08:42:08

  不过这样的东西也是有时效性的,特别是这几年的政治方针,因为改革开放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变,再说高考嘛,一年一年总会有点不一样,过个三四年就彻底过时了,所以莫小林给他大哥是时候特地叮嘱了,别藏着掖着放放就没用了,特别是这两年,堆积了十多年的考生,需求特别大,绝对能大赚一笔。
  知道莫小林是特地拉拔他,而且明年长富也要参加高考,所以莫大林也没有跟自家亲弟弟客气,就是莫大嫂对回家小住的莫小林一家人更亲切热情了。
  不仅把下蛋的老母鸡杀了,本来准备养到过年还没长肥的猪也提前叫人宰了,又是炖排骨又是炒肉,还做了不少熏肉腊肠,非要他们带首都去。
  虽然莫小林给出去的复习资料比在家里吃了点儿鸡呀肉的有价值多了,但莫大林这个当大哥的是真的挺好,干活儿老实,照顾弟妹,孝顺爹娘。就连莫大嫂这个当大嫂的,也夫唱妇随当的挺称职。
  老莫家能像现在这样家庭和谐,多亏了大房这厚到的夫妻俩,而且莫小林刚穿来的时候,莫大林对他照顾颇多,直白的拿钱又不太合适,所以莫小林才想出这么个办法贴补大房。
  而且明年侄子也到了高考的关键时刻,他又在首都上大学,肯定不能给长富亲自复习,不过只要把复习资料认真过一遍,不说首都的名校,考个省城或者市里的大学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这,莫小林在家这几天一直把长富拘在屋子里又是考题又是讲解学习方法的,临走之前还指导他怎么使用那份儿复习资料。
  莫小林对长富的用心,莫大嫂一直看在眼里要不然不识货的她可不会这么大方,而莫大林刚开始也挺感激,可等莫小林要带着爹娘一起走的,老实人也忍不住翻脸了。
  老莫村这个地方有点儿封建,长子嫡孙继承家里大部分家产,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给年迈的爹娘养老那是天经地义的。
  不过这个年代家家都穷,也没有田地,最大的家产也就一个老房子,而老莫家几个兄弟都有了出息,搬出了家里的老房子,得了房子的莫大林本来责任心就重,兄弟们都自然而然的分了出去,他便理所当然地把给爹娘养老的责任扛在了肩上,这时候莫小林要跟他抢爹娘可不就得翻脸了吗?
  莫大娘虽然想跟小儿子走,可种了一辈子地的莫老爹却不太想离了土地区人生地不熟的城里给儿子添麻烦,于是先是他们两兄弟吵,后来老两口也闹上了别扭,一家人这么些年还真没有闹这么大矛盾过。
  后来各退一步,莫小林在首都读书那几年老两口去帮他们带孩子,他毕业了爹娘就得回家让莫大林这个老大养老,至于给多少孝敬,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和心意了。
  其实自从他们兄弟几个搬出去以后,莫大娘就没有强硬规定过他们上交工资,给多少她就收多少了,不过老莫家几个儿子都挺孝顺的就是了,即使爹娘不说啥也一直上交着一半工资,不过他们只是交了自己一个人的媳妇那份都没管。
  拖家带口的在首都读书,有穿越过来的莫小林在,买房子那是肯定的,不过不管哪个年代才首都安家落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个特殊的时代管理的一点儿也不比后世宽松,莫小林早早就找曲红星打听好了,在首都房子,首先就得还解决户口的事儿。
  所以,一家人风尘仆仆刚到了首都,把爹娘孩子安顿在招待所,莫小林就带着媳妇儿提前去学校报到,把户口落在了学校,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开始找曲红星牵线的熟人看房子。
  在北京买房,对穿越者来说,还有啥需要考虑的吗?肯定得是四合院,所以那些洋房楼房莫小林看都没看,目标明确地直奔人家介绍个几套小院子而去。
  莫小林这些年投机倒把赚的钱有将近五千块再加上这些年存下来的工资和给人写文章赚来的外快有两千多,还有考大学得来的一千来块得奖金,买个两进三进的四合院都是绰绰有余的。
  这时候卖的院子的大多都是以前被抄家下放的人,平反回来以后国家返回的房产。
  有些人被这十年的动荡给吓坏了,也害怕国家政策啥时候又变了,再把他们打倒把房子收回去,于是纷纷变卖家产想要出国去。
  再说这时候的人都等着厂里给分房子,分房的条件除了立功评先进,都是家里条件困难急需的优先,所以有工作单位的都不想当这个傻瓜自己买房子,没正经工作的有哪里买得起?
  特别是两进三进的大房子,一般都是一间一间拆开卖,这时候楼房可比平房院子吃香多了,有实力买大院子的都买楼房去了,可看不上这老土的平房。
  莫小林带着媳妇儿跟人走了一看了好几个院子,除了那些被分给个人,赖着不走的,其他三个产权明确的院子,他都想买下来。
  不过算了算自己手里的钱,不得不放弃了那个从革委会领导手里收回来保存的最完整的三进院子。
  最后我花了将近六千块钱,买了一个
  破破烂烂的三进院子和一个保存的不错还算清幽的两进小院儿。
  手里就剩几百块钱的存款了,学校虽然有补贴,但老人孩子却没有口粮,得他们自己掏钱买高价粮养着,存款一下缩水这么多的秦小慧很不适应,当惯了富婆,忽然手里没钱了,就心里慌慌的,逮着败家的莫小林念叨了好一阵。
  连莫大娘知道他买了两套房子,也心疼的不行,加入了讨伐败家儿子的行列,让莫小林无奈极了,不能暴露穿越的事儿也不能说的太肯定,虽然解释了首都的房子越到盛世越值钱,但那眼皮子浅的婆媳俩还是心疼钱。
  最后还是莫老爹的支持,才结束了这场争执。
  既然莫小林伤心的是莫老爹支持他也不是因为认同他的观点,预测到房价会涨,只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土地情结在作祟。
  从古至今,中国的小老百姓有了钱不是买地就是盖房子,现在地都是国家的了,有了钱就只能卖房子了。
  虽然买了两套房子自家也住不了,但有好几个儿子的莫老爹,一直都觉得多子多福,小林他们夫妻还年轻,总是还要生孩子的,早点买房子也好,等孩子们长大结婚的时候,不会没有新房慌手慌脚。
  被莫老爹的高瞻远瞩说服的,莫大娘婆媳俩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终于放过了莫小林,随便把那个保存的还算完整两进院子收拾了一下,幸好他们家睡炕还算习惯,床都不用买,就先对付着搬进去住了。
  按照格局,前面一进是待客的,莫小林他们自然是住的是内院,把正房让给了爹娘,等开学了,他们还要上大学,这个房一排好三间大房子呢,孩子们就跟着老两口住在正房,他们夫妻选了采光不错的东厢房,虽然现在西厢房没人住。
  莫小林想着反正都要收拾房子,就干脆一趟就都收拾好了,不然以后老家来人了没地儿住还得现收拾,单独给西厢房捡瓦片刷白灰还不够麻烦的。
  安顿好了,一家人这才开始修一下灶台补一下坑,在陆陆续续往家买锅,买煤,米面油盐,还要添置被子碗筷,打听黑市,熟悉街道邻居,忙了好几天才算理顺了,这才能正经过日子。
  之后闲下来的莫老爹还把前院荒废的小花园开出来,撒上种子种了菜。
  城里一颗青菜,一把葱都要钱,莫大娘还好点儿,在省城住过,虽然心疼首都的物价,接受的还算良好。可莫老爹一辈子在农村种地,一年到头也花不了几次钱,这么贵的菜价可把他心疼坏了,跟他说这几天收拾房子累了让他歇一下,都不行。
  哪怕农时不对,也顾不上了,着急忙慌的就先种上了小白菜,小香葱,念叨着省点儿是点儿,买房子几千块的大钱都不心疼,这点儿一分一毛的小钱倒是斤斤计较上了。
  小老头儿固执起来怎么劝都不听,跟他相处了一辈子地莫大好都没有办法,莫小林也只有由着他了。
  自我安慰的想到:家里开一小块菜地也好,找点儿事儿做,免的老爹无聊的吵着要回老家。
 
 
第106章 大结局
  四年后,莫小林大学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还有以前好几年报社当记者的经验,直接就在实习单位的人民日报当了主编,同一届毕业生好些有背景的都没有他厉害。
  莫小林自己也对工作挺满意的,穿越了这么久,他早就没有了刚来的时候那种,趁着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发大财,赚大钱走上人生巅峰的雄心壮志了。
  这时候虽然国家允许做生意了,但个体户,不仅累人还受人歧视,安稳惯了的莫小觉得现在岁月静好很是舒心,不想让一家人跟着忧心受累。
  虽然不想沦为金钱的奴隶,但刚穿过来那段时间没钱的窘迫,莫小林也不想再经历了,所以他用大学期间投机倒把赚来的钱,又买了两个带铺子的小院子,再加上刚来首都的时候买的两个四合院,别说他自己了,连几个孩子以后也肯定会比大多数人都过的好。
  觉得钱已经够用的他不想再劳累冒险了,上次出去用空间当二道贩子还差点儿被人盯上了,常在夜路走,哪有不是湿鞋的?
  随身空间这样神奇的东西不被人知到还好,一旦让人发现端倪绝对是要命的事儿。
  那次差点儿被人看见的惊险,让莫小林吓破了胆,觉得现在日子过得挺舒服,没有必要冒险,大不了以后攒了钱再继续买房,没有了生活压力的莫小林,现在也没有动力起早贪黑的拼命赚钱了。
  再说现在去报社投稿又恢有了稿费,莫小林的文采本就不错,又在大学刻苦学习了四年,稿费比以前只多不少,他们夫妻俩又有正式工作,工资福利也很可观,所以莫小林毕业以后老老实实的按照学校的分配安分的上着班,偶尔写写散文,编个小故事投出去赚点儿小钱儿,或者继续他的长篇。
  闲暇时候跟爹一起种种地,陪娘买个菜逛个街,或者带着毕业留校当老师的媳妇儿约个会看个电影儿,有空的时候再逗一逗孩子。,给他们检查一下作业,补补课,日子过得温馨悠闲,别提多自在了。
  本来莫老爹他们老两口这一年该回老家养老的,但秦小慧即将毕业的时候莫小林想趁着计划生育严格起来之前再生个孩子,这时候已经揣上宝宝养胎了。
  而且莫大林家的长富长贵也都考到首都上大学来了,毕业以后以莫小林人脉肯定能让他们留下来的,所以被他花言巧语忽悠的找不着北的老两口自然而然的就留下了。
  莫大林夫妻俩要不是在老家包了山,弄了个果园,莫小林都想把他们一起弄到北京来。
  上辈子亲缘淡薄的莫小林,很喜欢这辈子爹娘兄弟,侄子侄女堆在一起的热闹日子。
  说起莫大林家的果园,这还是秦小慧学以致用成果之一呢。虽然因为底子不好又要挤进首都这样热门的大城市,被调剂到了冷门专业,但运气不的秦小慧错歪打正着让她遇到了感兴趣的专业,学得相当不错。
  毕业以后虽然在学校做着助教老师,但经过莫小林的鼓励,不仅给娘家的茶园,提了不少技术性的支持,还在莫小林出钱出力的窜缀下,跟老家莫大林家一起出资包了山,种了果树。
  为了这,每年寒暑假回老家跑的可积极了,两家出一样的钱,一边出力,管理果园。一边出技术,找果苗,联系买家,合作的还是很愉快的。
  而且从去年开始果园的果树已经结了果,卖了钱,别说吃到红利的莫大林他们了,就连莫老爹和莫大娘那一阵子也红光满面的,走路都带风。
  莫小林他们兄弟几个,对莫大娘他们老两口来说,以前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莫小林这个早产体弱的书呆子了,不过现在他却是最不用让人担心的了。
  娇妻幼子,儿女双全,过人的学历,清闲体面的工作,不仅有好几套房产,还有出租的铺子收租金,偶尔还写篇文章出个书赚点外快。
  莫大娘他们又跟着小儿子住了几年,见识了他家远超一般人的生活水准和略微奢侈的生活作风。这日子舒服的,就连莫大娘这个偏心眼儿偏的没边儿的老娘都可以放心的跟邻居老太太去活动中心跳舞了。
  莫二林现在日子也起来了,遇到一个有背景有能耐的领导,还喜欢他沉默做事又听话的性格,下了大力气培养他,不仅给他争取了福利房,还让莫二嫂也进政府当了清洁工,就连孩子们都解决了户口问题变成了城里人。
  现在跟着人家一路升迁,现在虽然还只是县政府里小领导身边的小跟班,但对一个老农民来说,已经算是带着一家人飞黄腾达了。
  而早就带着媳妇儿进城的货车司机莫三林,也早就不满足偷偷摸摸带点儿货赚外快了,发现商机的他鼓动了好几个厂里的货车司机,一起辞了职,买了小货车,干起了货运买卖。现在过也是有车有房人人称羡的富裕日子了。
  就连莫大妞也在厂里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的时候,靠着莫三林在车队有关系,拿了很多紧俏的南方货,当下家帮着卖货,跟着赚了不少钱,今年也买了房,分了家,搬出来过起让人羡慕的小日子了。
  现在老莫家一家子好几个兄弟姐妹,也就莫大林这个不知变通,却始终不愿占弟弟们便宜的大哥,还死守在农村老家种地了。
  这情况,不仅让莫老爹和莫大娘这当爹娘的忧心不已,几个日子过好了的弟弟妹妹们也想尽办法贴补着。
  但是怎么说呢?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莫大林又习惯了当大哥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们,现在被兄弟姐妹们接济让这个付出型人格的大哥很是挫败,精气神都萎靡了。
  也幸好莫小林很快找出了原因想到了办法,两家合作的果园种起来以后,莫大林又重新发焕发了青春,每天严格按照秦小慧的技术指导小册子,浇水施肥,修枝剪叶跑的可欢实了。
  果树第一年挂果成熟的时候,不仅亲自给同在县城的二林三林和莫大妞家送了不少果子,对远在首都的莫小林,他都不嫌麻烦的坐了两天的火车把果子送去。
  第一批果子出来要往外卖的时候,更是兴奋的跟个孩子一样,缠着莫三林啰啰嗦嗦一大堆,非要跟车送货去。
  莫小林到现在都记得,那晒得黝黑的庄稼汉子,咧着嘴笑得开怀的样子实在是晃眼,比莫小林送复习资料给他卖钱可要高兴的多了!
  这让莫小林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