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之心[综](上)——百里冰烟
时间:2019-12-09 10:37:20

  秦王摸着手册,颇为惊奇:“政儿,此物非绢非帛,是为何物?”
  “禀父王,此物乃纸,作书写之用,以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寻常之物制成。儿臣命人实验多时,已经在咸阳城外建起了一座造纸作坊,可批量生产。”嬴政笑道,“我大秦既有此物,可效仿稷下学宫,建一座咸阳学宫,广邀天下名士齐聚咸阳,父王以为何?”
  “此法大善!”秦王欣然道。
  “孩儿已经派人去邀请邹衍等各学派大师前来咸阳共襄盛举。”嬴政继续道,“若有此物在手,我大秦就可以掌握百家学说,父王也定然能够名垂千史。”
  “哈哈哈~寡人有政儿,当真是如得臂膀。”想到前日官员奏报曲辕犁果然对提高耕作效率颇有成效已经在大秦全面推广,而《鲁公秘录》中许多攻城器械更是被作用于此次攻打赵国,大大降低了攻城伤亡,秦王大悦。
  不仅同意了嬴政开办学宫的提议,还当即指点了一处别宫加以改建以作学宫之用。嬴政才派人去邀请邹衍,没想到邹衍倒是先一步带着干女儿琴清到了秦国。
  邹衍精于星相,早于星相之上推断秦国将一统天下,然帝国在统一之后只会存在十五年。没想到近来,星相却有所改变,不仅新圣人难以揣度,就连秦国国运也多有变动。怀着好奇心,邹衍一路往咸阳而来。
  嬴政收到消息,立即派了房和甘罗亲往咸阳城外迎接。学宫已在筹建,邹衍的到来让嬴政很是高兴,力邀邹夫子主持学宫事宜,然邹衍却以年老体衰推拒。
  石慧于是亲自出宫拜见邹夫子,说动了邹夫子的干女儿琴清主持咸阳学宫,邹衍也答应留在学宫讲学。琴清虽然年轻,却才学过人,且与邹衍一样不拘泥于一家学说。有琴清主持学宫,想必能够不偏不倚,让百家学说在咸阳学宫绽放。
  秦国通过使臣和商队,将秦国的纸传播到各国,又放出邹夫子和琴清于咸阳主持咸阳学宫的消息,不过两三月,便从者云集。就连出过权臣李园等也带着厚礼眼巴巴前来秦国出使。
  李园等人虽然是冲着琴清而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然这些人的出现却大大提高了咸阳学宫的知名度,一时间咸阳学宫热闹非凡。通过咸阳学宫的议学、论政等,大秦选取了一部分人才。
  石慧为了教导嬴政,花费了无数心血,最重培养他的大局观,嬴政的目光自然而然也比较长远。这次秦国攻克赵国三十多个城池,嬴政不过数日就抽掉了大量基层官员前往这些城池主政。然也意识到大秦统一路上将要面临的许多问题。
  这次开设学宫,便是有意借学宫大量培养人才,为将来一统天下后治理地方做准备。然各国贵族显然都没有意识到秦国的野望,如李园等还在咸阳学宫大抒己见,如开屏孔雀一样急于表现自己。
  赵国被连克数城之后,秦国又陈兵于边境,韩王每日惴惴不安,担心韩国成为秦国下一个目标。于是韩国君臣苦思许久,想出了一个疲秦之计,送来了一个精通水利的郑国,帮助秦国修筑水渠。
  嬴政一面扣下郑国,一面派使者去韩国质问韩王,直言韩王不安好心。一番危言恫吓,吓得韩王在王位上两股战战。最后使者言明将公子韩非送到秦国为质,或许能平息秦王之怒。
  于是,全无骨气可言的韩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此事,将韩非打包送去秦国了。嬴政很是高兴的将郑国丢到下面修水渠,又将韩非扔进学宫主持法学院。
  所谓法学院却是项少龙的建议,学宫建立初期,各派多有争执。项少龙就给出主意将学宫分为法学院、儒学院、墨学院、兵学院以及杂学院等等。
  韩非虽然忠于韩国,难忘故国,不过他对学问是再严谨不过。将韩非留在学宫潜心治学,不让他干涉秦国政事便可。当然嬴政也安排了人在韩非身边伺候,谨防他做出危害秦国利益的事情。
  咸阳学宫建立的第二年,甘罗以十二岁稚龄出使赵国,巧妙地利用秦、赵、燕三国关系,从赵王手中为秦国得五城,进封上卿。后赵国攻下燕国三十城,将其中十一城赠秦。如此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了十六座城池。甘罗十二岁拜相,秦国重才之名更是广为传颂,咸阳学宫也越发兴旺。
  咸阳学宫的开设为大秦培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才。而《鲁公秘录》以及被收拢的墨者行会更是大大提高了秦国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因为工具的改进,郑国渠的修建工期更是大大缩短。
  这一切都让大秦蒸蒸日上,秦国兴盛之势锐不可当。
  如此到了秦王中毒的第三个年头,嬴政十六岁,秦王的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到了年底已经食不下咽。
  石慧请动华阳太后出面提议秦王提前为嬴政举行冠礼。这几年,嬴政辅政,行事果决,秦王也颇为满意。
  秦王也担心自己死得早,太子登基却无法亲政,以至于大权旁落。此事并非没有先例,秦武王嬴荡十八岁即位,还有宣太后把持朝政之事。如今,王后亦是身体孱弱,且鲜少参与政事,可没有太后把持朝政,也可能出现权臣。
  如今华阳太后的提议正得秦王之心,秦王当即令人为太子准备冠礼。提前行冠礼之后,一旦秦王驾崩,太子登基便可亲政。大秦既然有个十二岁的丞相,如今有个十六七岁的大王也没什么好奇怪了。
  于是为太子提前行冠礼的决定在少数人反对无效之后,就被定下了。
  秦王终究没有熬过这个冬日,嬴政的冠礼结束后第三日,秦王便辞世了。
  当看到那个挺拔的少年,穿着黑色的冕服登上王位,石慧明白她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秦王政三年,生母姬太后病逝,秦王哀痛不已,竟至晕厥。
  赵国趁秦国国孝出兵秦国,秦王政奉太后遗命,以王翦为主帅,令秦军征赵国。赵国权臣巨鹿侯赵穆为楚国奸细身份被揭穿,杀死赵王及屠杀赵王室成员逃反楚国。
  秦太傅项少龙率领墨家高手乔装进入赵国,趁乱劫走李牧家眷族人。李牧降秦,赵亡,秦王政收编赵军抵御北部匈奴。
  秦王政五年,郑国渠修筑完成,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次年秦国灭韩国,俘韩王安,设颍川郡。
  秦王政八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荆轲被秦王亲手斩于剑下,秦国以王翦领兵攻燕,次年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
  ……
  秦王政十六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王政创建皇帝尊号,自称始皇帝,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姬太后追尊为帝太后。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命改为制,令改为诏。
 
 
第106章 天下一统(番外一)
  作为墨家矩子,元宗一直坚持遵守师祖墨翟的反战宗旨,无心参与各国之间的纷争。然乱世之中,一人想要独善其身尚且不易,更遑论是整个墨者行会。
  遇到石慧和嬴政,对于元宗来说是个意外。嬴政虽然只是一名质子,不过母子二人对于元宗来说依旧是谢敬不敏的人物。元宗认为一旦与各国王室的人扯上关系,代表的就算无数麻烦。
  墨者行会就像《鲁公秘录》一样,一直是各国争夺拉拢的目标。
  然无论是造福百姓的曲辕犁、影响重大的造纸术还是在邯郸城外的救命之恩,都让元宗无法拒绝石慧的要求。石慧的目的直白而没有遮掩,用的是阳谋,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元宗遵从约定带着手下墨者到了咸阳。
  到了咸阳后,石慧也遵守了她的诺言,并没有强迫元宗必须效忠大秦,帮助大秦征战各国。不仅如此,石慧将大量赵墨的墨者带回咸阳,帮助他实现了二墨的合并。
  元宗欣慰于此的同时,也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二墨合并,墨者行会虽然依旧少了齐墨,也是一件幸事,可墨者行会的墨者并非每一个都如元宗一样淡泊名利。
  墨者行会虽然有严格的规制,墨者们也素来有组织性。可墨者们也是人,凡人总是少不了各种欲望。
  这些墨者或身怀技艺或是武功高强,自然也会渴望追求名利和权势。追求名利和权势谁又能说一定是错呢?
  他们有的不过是想要发扬墨家学说,有的是想要养家糊口……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元宗做不到,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一味的阻止,最终只会让墨者行会四分五裂。
  于是在元宗的默许下,墨者行会的墨者也开始选择自己不同的道路。精于机关术和制造的墨者投身研究《鲁公秘录》以及许多石慧送来元宗都没有想过见过听过的创意和设计草图。
  对于这些人,石慧并不干涉他们研究内容,还会为他们准备一切所需材料,当然研究成果也要呈现给秦王政。
  而那些武功高强的墨者则组成了大秦的情报组织,直接受命于太傅项少龙,专门负责刺探各国情报,营救被秦王看重的各国人才,执行一些特殊任务等。
  比如赵国大将军李牧的家眷就是被高手墨者趁邯郸大乱带出赵国。李牧对赵国忠心耿耿,原不肯投降。然赵王和王室被赵穆屠杀一空,自己的家眷落到秦国手中。秦国又派了甘罗和李牧的干孙儿赵盘为使者终于说服李牧降秦。
  各国之中,秦国、赵国和燕国常年都会经受犬戎、匈奴等关外游牧民族骚扰。李牧便是赵国抗击匈奴最有名的大将,对匈奴极为熟悉。秦国以李牧防卫匈奴,便可以调配更多战将征战他国。
  元宗不愿意墨者行会参与战争,可是墨者行会终究还是没有独善其身,墨者行会或直接或间接为秦国统一天下做出了贡献。
  而当咸阳学宫出现后,各学派纷纷赶来著书立传,墨家更不能看着自己学派被人超越走向没落。在这种百家学派争相向秦王表达自己学派优势的时候,墨家自然也是积极向秦王表现自己学派的价值所在。
  可是参与其中,元宗又觉得有违自己的原则,心结难解。直到在墨者行会的努力下,看到无数先进的农具、生产工具纷纷从被制作出来,随着秦国统一步伐的推进,扩大到各地,改变着百姓的生活,元宗才彻底改变了想法。
  大秦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或许过了二十年三十年再也没有人记得自己是韩国人亦或是魏国人,一样都是大秦百姓,就连墨者行会也实现了真正的合并。各国之间再没有征战,百姓开始安居乐业,元宗突然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已经年迈的元宗坐在摇椅上,看着不远处的小徒孙握着羊毫笔笨拙的描红,倦意突然涌了上来。迷迷糊糊间梦到了很久之前与那人的谈话。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元矩子觉得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咸阳宫内,渭河桥上,面容苍白的女子望着滚滚河水问道。
  那个时候,秦庄襄王刚刚驾崩,秦王政登基尚在丧期。她从王后成了太后,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却是命不久矣。冷风吹过,她低声咳嗽了两声,嘴角溢出一律鲜血,本就没有血色的脸孔越发苍白。
  她看起来是如此虚弱,可是元宗却不敢小看分毫:“许多人多说墨家主张乃是空想主义,莫非太后想要说这个?”
  她笑着摇了摇头:“墨者行会一分为三,三墨尚且为了争做老大,勾心斗角又何况是国与国之间呢?想要彻底结束战争,唯有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
  元宗睁开眼睛,看着蓝天白云,心想或许那个时候他已经承认对方是对的,所以才会默许墨者行会的改变吧!
  无论是进入乌家堡,冒充秦国人帮助乌应元寻找营救质子,还是其后护送石慧母子回咸阳,义无反顾的站嬴政一边。项少龙都只有一个目的,等嬴政登基回家。
  可是他到了咸阳,嬴政却没有如历史上一样在十三岁登基。他每天都担心历史改变自己消失,最后却发现历史是改变了,自己好像也没有消失。
  等啊等,终于等到秦王驾崩,嬴政登基了。可是项少龙却又不愿意走了,原来不知不觉他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这么深的羁绊。无论是两位义弟还是对他依赖满满的赵倩又或是其他朋友,他都舍不下。相较于现代只有一个琵琶别抱的前女友,这里有太多让他留恋的存在,于是项少龙最终选择了留在秦国。
  虽然留在了秦国,项少龙却也无心追求仕途。原想带着已经成亲的妻子赵倩和义弟们归隐山林,最终却在姬太后的劝说下留了下来。
  虽然历史有所改变,项少龙依旧担心秦王政会变成那个有名的暴君。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姬太后留了一样东西给他。告诉他只要有此物,他日只要不是谋逆,都能保他全家全身而退。但是条件是要项少龙留在秦国,待秦王政始终如一。
  项少龙其实不太明白姬太后的意思,所谓始终如一,莫非是让他始终效忠秦王?他虽然不解其意,但本性乐天,倒也没有太过纠结。而姬太后留给他的保命符,最终也没有派上用场。
  说起来,项少龙这个太傅不过徒有虚名,他的剑法受教于元宗和姬太后,而秦王政的剑术乃是姬太后亲手传授,哪里真需要项少龙指点?不过,秦王政也一直以太傅之礼相待,对他信任有加。
  先是将一部分墨者高手交给他,组成了玄衣卫,专司刺探情报、营救等。后来项少龙无心主持玄衣卫提出组建特种部队,秦王政竟然也允了。
  玄衣卫转手交给了副手善柔负责,秦王政又允项少龙按照自己的标准于军中挑选士兵组建他心目中的特种部队。正是秦王政的这种信任,让项少龙这支不过区区数百人的特种部队,为大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善柔,她是在秦王政登基前一年来咸阳的。虽然晚了三年,善柔最后还是带着信物前来投奔了石慧。石慧安排她做了项少龙的副手管理玄衣卫,又将善柔收养的孤儿接来咸阳送到了乌庭芳主持的育幼院。
  后来项少龙无心玄衣卫,善柔更是成了玄衣卫的指挥使。咸阳城不仅有个主持咸阳学宫的琴清姑娘,太子身边也有女卫和女性侍从官,如今再来一个玄衣卫指挥使,倒也不惹眼。
  善柔杀手出生,武功才智都非常出色,由她主持玄衣卫,甚至比项少龙时更让嬴政放心。后来,秦国统一了天下,玄衣卫的职责也发生了改变,从刺探情报变成监督地方官员和原各国贵族。
  玄衣卫唯有调查、取证的权利,但没有审判的权利。不过遇到谋逆之事却可便宜行事,权利很大,又有一定限制。善柔能够一直坐稳玄衣卫指挥的位子,可见君王信任。
  善柔一生都没有嫁人,除了玄衣卫,空暇之余就喜欢去育幼院看看那里的孩子们,便觉得很开心。
  至于乌庭芳最后也没有与赵倩一起嫁给项少龙,并非赵倩不愿意,而是乌庭芳选择了放手。到了咸阳不久,乌庭芳就受命于姬王后,在咸阳城开办了育幼院,收养战争孤儿。
  当她一点一点将育幼院办起来的时候,就明白了石慧当初说她的心太小是什么意思。心胸开阔以后,乌庭芳反而不愿意与闺蜜二女侍一夫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