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吃?”李氏把幺儿给自己的饺子放在最后,一口口的吃着自己面前的水饺。
“娘做的太好吃了,儿子吃多少都不够!”谢锦山学着谢锦秀恭维着李氏,想着自家娘看着自己是养老大儿子份上,是不是会把自己盘子里的饺子分给自己几个,这么想着,那眼神自然从李氏身上落到了李氏面前的饺子盘里。
“你是想着这个吧?”李氏把自己的盘子往前推了推。
“那不能,娘先吃,吃饱了,儿子帮你清盘子。”谢锦山自以为讨喜的说着。
“我呸,谢锦山,你是觉着我这盘子比你脸大么?还是我的饺子出奇的大,我是小家雀吃不了?饺子我能剩很多么?”李氏一脸怀疑谢锦山智商的样子看着他。
以前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贪吃,没想到贪吃到自己份上了,老二憨傻老实,不知道孝敬爹娘也就罢了,这一向有些滑头的大儿子,居然惦记上自己盘子里的吃的,李氏都想拿扫帚疙瘩抽他了。
看看自己身边乖巧的幺儿,再看看饿死鬼投胎一般的其他儿子孙子,李氏郁闷了,同样养大的孩子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谢锦秀看着谢锦山的表演也是心里乐了,不过他也知道谢锦山没有什么坏心眼,就是嘴巴贪吃了一点,有点不像是家里老大的样子。
“大哥,别惹娘生气!”谢锦海看着不对,赶忙把自己盘子的饺子给谢锦山拨出来两个,然后用筷子示意大哥快点吃。
谢锦山脑袋就是一懵,自家这个二弟,这次上的眼药真的好啊。
“都给我好好吃饭,闹什么闹!”谢明陈看着谢锦山,那叫觉着一个不成器。
“水田那边要夯土,老大,等下你自己去负责那边的水田,我和老二去旱地那边看看,看看豆子怎么样了。”谢明陈这话一出,谢锦山就蔫吧了,吃着谢锦海送过来的饺子也不香了,水田六亩,旱地四亩,爹这是要累死自己啊。
谢锦秀使使劲,也就将将把一盘水饺吃掉,这些日子不缺油水,倒是让饭量下降了些,以至于李氏都担心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等他好说歹说才把李氏安稳下来,剩下的那盘子水饺直接被李氏锁到了碗柜里,其他人想吃,美的上天吧。
早起那会儿既然说给家里三个小子开蒙,谢锦秀并不是说说,饭后,谢锦秀直接在书房里,让他们练习数字一二三,之后循着记忆,仔细研读着童文开解,然后就是有些懵了。
这方世界,没有千字文,没有弟子规,没有三字经,所有的开蒙,都是由一本叫做童文开解的书开始的。
有点类似十万个为什么,以孩童发问式的方式写就的一本开蒙书籍,有童趣,也有教学性,但是要让谢锦秀来看,还是没有千字文,三字经来的朗朗上口,主要有的句子长,尤其是回答的句子,年龄太小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熟记,这也怪不得开蒙初期就要有六七年,所以谢锦秀在教了几人数数的一二三四后,就看着有些空空的书架发呆。
每个文字启蒙到发展,都有它的规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以前想要把这方世界书籍看到的,尽量收集到图书馆中的想法,让谢锦秀有了轻微的转变,也许,作为另个世界的外来客,他也可以给这个世界带了一些文化上的改变,有进有出,才是平衡规律。
想到这些,谢锦秀不再浪费时间,给侄子们开蒙,能让他很好的了解使用这方世界的文化知识,并且融会贯通,在两厢对照下,谢锦秀把千字文慢慢的修正了一下,确定了没有了纰漏才自己拿了穿针线把千字文装订了起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稚童的读书声从谢锦秀的书房中传了出来,就看着在院子里做着针线活的柳氏和钱氏脸上都笑开了花,付出有了回报,她们手下给谢锦秀做的鞋帽也加快了几分。
“嗯?”谢明陈去了旱地回来,就听着了与开蒙完全不同的书文,要知道谢明陈可是对孩童开蒙熟悉的很,因为他从那个时候过来的,要不是家道中落,因为父亲应试耗光了家财,他估计现在也在求考的路上。
“不是童文开解?”谢明陈有些疑惑。
只是透过窗户,看着儿子和孙子们都在读书写字,谢明陈只能压下来疑惑,想着等中午午休前再询问老儿子。
谢锦秀揉揉手腕后,将人间美话的第一册手稿的纸张一一晾干后,才仔细的收起来放到一个竹编格子小箱子里,因为是手稿在没有交到书店时,不能装订,他要打起来精神好好收着。
第一册总共是六万字,他昨天写了一部分,回家写了一部分,对于这个速度,他是十分满意的,而且就是想想六两银子将要到手,这对于一家一年也就12两银子的人家来说也是巨款,何况他才用了多久?
这次回来,他并不是为了和家里要盘缠,而是为了为原身给家里回报一二,只是这个家里要给盘缠,他也不会不收,因为这是这个家一直以来的生活规律,他不能一下子破坏掉,即使想要这个家里变得富裕起来,也要潜移默化,而科举的一步步,就是他改变门庭的步伐。
“休息去吧!”看着几个小侄子念的都舔嘴唇了,还都不敢懈怠,谢锦秀心下很是满意,就给三个孩子放了出去。
一听着孩子们的动静,谢明陈带着一脸疑惑的走进了书房:“三儿,刚刚你没有给你侄子讲童文开解?”
要知道童文开解可是公认的开蒙书籍,谢明陈怕老儿子不懂,耽误了孙子和老儿子的时间。
“有教,只是孩儿给谢家写了份私塾家书,所以想要侄子们学学,以后慢慢修正。”谢锦秀眼睛很是明亮的看着谢明陈。
“私塾家书?”谢明陈听了脸都涨红了起来。
“是的,不过儿子还太小,什么都不太懂,所以幼稚了些,怕让人笑话。”谢锦秀赶忙低声说着,他没有功名,也没有别的才子名声,要是让自家爹出去宣扬了,会闹出来笑话。
只是谢明陈不那么想,他想起来李氏曾经跟自己说的话,自家老妻可是说过文圣庙祭拜后,正好怀了幺儿,想想才十二岁的老儿子,就能写出来家书传承,这让他怎么能不脸红心跳。
古宋国,言情书网,耕读世家,必然都要一位翰林博士的私塾家书镇着。
第15章
古宋国及其重视农耕。此时正值二月初,谢家村的村民们早出晚归基本都在往地里使力气,所谓春来多锄一遍,秋来多打一面。
而春来春去换薄衫,是一年中换季的重要时节,厚重的衣物慢慢换成薄衫,让布匹的需求量大增。这个时候凡是家里会织布的农妇,都会抓紧时间多织几匹麻布出来,要是之前家里有种植棉花的,也会想着多织几匹棉布出来,然后让当家的男人带着拿到镇上或者附近县城那边的染布坊里,用以换取最大量化的银钱。
此时将近午时最热的时候,谢家从田间地头回来的男人们则修理着农具,为接下来越来越繁重的农事儿准备着,而两个儿媳妇在做了一会儿女红后,就连忙在两台织布机前忙活了起来。
谢家之所以能够供养一位去私塾上学的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家底有多么厉害,相反由于谢锦秀的爷爷多年科考童生都没有考上,反而让本来有些富裕的家里一贫如洗。
谢锦秀经过观察和回想,才发现原身能够上私塾,一个是因为方先生的一些照顾,更重要的反而是谢明陈和李氏都是有成算的,他们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经营谢家几十年,靠着两人,家里积攒下几十亩田地,而李氏除了厨艺以外还有一手好的织布手艺,因着没有女儿,她的一手织布手艺没有藏私的全交给了儿媳,好在两个儿媳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手还算是不笨,能够学会织布手艺的,现在几年过去,两个儿媳也都成了会织布的好手,这才让在谢家添丁进口的情况下,还能几年如一日的供养着小书呆。
织布机的声音咣当咣当的响,本来今日谢锦山要去镇上换银两的,但是由于谢锦秀的回来,直接改成了明日,这样正好借了胖叔家的牛车一起。
想着劳逸结合,能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谢家这个小农家庭,谢锦秀难得的和家里的父兄在院落里坐在了一起。
谢明陈是典型的老家长,闷着头不说话,就只盯着手里的活计,要不就是让谢锦秀回屋里去读书,好在劳逸结合这话,谢明陈也听的懂,他索性就让小儿子坐在旁边,看着自己父子三人修理农具。
修理农具的工具十分的简单,就是家里用惯的斧子和砍刀,但是都是用的十分老旧生锈的老铁打制的,在农事上,铁制品管制严格,所以一般能够打制农具的铁匠都是必须在官府挂了名号备案,而且十里八村的铁匠数量都要有限制,虽然属于匠户,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因着稀缺倒是比普通的农户要好上很多。
磨掉的木掀要重新换个木掀板子,而这种板子需要铁桦木这种耐度坚硬的木板,这个不是说随便从山上砍个就能对付的,一般都要从木匠那里购买,然后一般由木匠加工好了后,让农户们自己回来安装。
谢家的木掀在谢明陈看来,还能用,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修,虽然已经有了四五个豁口,现在就是要把豁口都去掉,然后用石头磨磨给开着锋刃。
从河里捞来的大块的粗糙面的石头摆在谢锦海面前,他拿着用斧头去掉豁口的木掀磨着,呲呲,碎屑翻飞,再配合着仓房那边传来的织布机的嘎吱嘎吱声,让谢锦秀听着有些牙疼。
“这可小了一大块,二哥,你们使起来不得劲吧?”谢锦秀看着大木掀在父兄手里变成了小木掀,不由得疑惑着。
“我们不用,这个家乐用着正好。”谢锦海呲牙乐着,一点也没有觉着让自家五岁的小儿拿着农具做农活哪里有什么不对。
而谢锦秀听了则瞪圆了眼睛:“啊?家乐也要下地了?”
所说的下地就是能用农具翻地等等,这样子的活儿最费力气,不可想象五岁的小孩能干起来么?
“那是自然!咱家的哪个小子不是四五岁就下地!”谢锦海笑的一脸骄傲。
“你在胡说什么”谢明陈看看二儿子,就呵斥道。
谢明陈心中对这老实头子的老二真是犯了难,你这哪个,就有个例外,你亲三弟好不?
谢锦海本来还骄傲自家小子长的好,看着就壮实,以后就是个好壮劳力,但是听着老爹呵斥,才想起来家里还有个小弟从来就没下过地。
“额,爹,三弟,不下地挺好,下地也挺好,哎哎,我不是那个意思。”谢锦海越说越乱,越乱越说,他都有些发毛,谢锦山看着二弟犯蠢,嗤的笑了一声,不想收获老父亲白眼一枚,想着上午一个人在水田里面的忙活,谢锦山赶忙静声,集中精神收拾着自己手里的农具。
谢锦秀那边听着,脸上就是一囧,原身自小就是李氏带大的,长到三岁就由谢明陈开了蒙读书,每日里李氏忙活他就读书:李氏织布,他读书,李氏下厨,他读书,李氏下田地,他就在旁边树荫下读书。
脑子里的回忆,都是别人背景墙下,一个小儿拿着一本童文开解读着的画面,小书呆这个称呼在谢家村里,那实在是实至名归。
这般又仔细的研究着原身记忆,谢锦秀不得不感慨原身对于农事的了解还不赶一个孩子,当然也包括自己这个非原装的。
“三叔,三叔!”刚说完谢家乐,人就从院门外冲了进来,似乎眼里只有谢锦秀一般,直直的冲着谢锦秀跑了过去。
一上午的教学,让谢家乐对谢锦秀更是敬畏了几分。
“嗯?”本来还想要问问家里田地情况的谢锦秀,不得不抬起来头看看这个小侄子,“怎么?你不是和你兄长们玩去了么?”
“嗯嗯,玩去了!三叔,你看!”谢家乐点着小脑瓜,裂开着嘴对着谢锦秀献宝,只见他直接伸出来手,就看着手里一左一右的拿着一二个绿皮的野鸭蛋。
“哪里来的,就知道叫三叔,没看着爷爷在么?”谢锦海看着皮小子乖觉的往自家三弟身边凑,先是有点嫉妒的打了一下小儿子的小脑袋瓜,但是一看着儿子手里拿的野鸭蛋,瞬间跳了起来。
“你们这些皮小子,不是不让你们去水边么?”
谢锦海一下子紧张起来,因为大儿子谢家海命中缺水,在成人前忌讳水,为了压住命格,才特意从他的名字里分了一个水字意义的海字给儿子,这叫假名压真名,防止孩子长不大。
“爷爷,爹爹,我没去,大哥和二哥去摸小鱼虾,我就在边上给守着笼子,跟着他们走,我走着走着,就发现了一窝三个!”谢家乐边说边比划,在岸边的小子们不少,但是捡着野鸭蛋的就只有谢家乐一个,也难怪笑的这么开心,加上早上三叔给教好玩的字,喜欢三叔的谢家乐就想第一个拿回来给三叔看。
“嗯,家乐很棒,不过你们摸小鱼虾?”谢锦秀眉头就皱皱,这项娱乐,前世的她没有,这世的他也没有,只是不知道水深水浅,几个孩子都不大,他怕孩子淹着水。
同样的,谢锦海也担心,尤其是担心大儿子。
“爹,我去瞅瞅!”谢锦海放下农具就要跑出去。
“二哥,等等,你别急,我跟着去看看,正好看书乏了休息下!”说着谢锦秀就从矮凳上站了起来,让谢家乐把野鸭蛋递给谢锦海后,他就让谢家乐带路去找人。
“爹,我也去看看,三弟还小!”谢锦海不放心的说着。
“算了,老二,老三是稳重的,放心吧!”谢明陈难得看着自家小儿子能够出门,不由得叫住了想要跟去的二儿子。
“三叔,这里,你走这边田埂就能过去!”五岁的小儿跑动起来还很灵巧,起码在十二岁的谢锦秀看来,比自己要灵巧多了。
趁着出来的功夫,谢锦秀顺便就往田里看着,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都是什么地?”谢锦秀问着谢家乐。
不过想起来后,就觉着好像是白问了,一个小儿能懂什么。
但是显然他被打脸了,小儿也是有田地常识的,当然除了他。
“三叔,这边是咱家和胖叔他们家的水田啊!”谢家乐有些怀疑的看着三叔,三叔这个都不知道么?自己从记事起就跟着父母在这边下过地,拔过草。
“咱家的?水田?”谢锦秀脑子里有些懵,就是自己没有种过地,但是也在前世在电视上也看过水田,更是看过鱼米之乡是什么样子的,那可是水汪汪的田地,和现在看到的完全不能联系起来。
“这是都种好了么?”谢锦秀有些不认识的看着密密麻麻的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