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穿梭——心有期待
时间:2020-01-28 10:34:40

  之后,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教授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科学》上的某篇论文作者署名竟然是他们学校物理学院的某某某,一时间震惊不已。
  然而他在学校从未听说过这位“方教授”的尊姓大名,按理说,能在《科学》上发表论文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寂寂无名才对,于是他连忙捧着杂志去找物理学院的同僚确认。
  结果,物理学院的老师直接被他问懵了,个个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Lian Fang?
  他们学院并没有姓方、房、访、放的老师,不过有个叫方立安的学霸学生!
  可是一个大四的学生在《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
  开玩笑的吧?
  不会是哪个老师署名署错了吧?
  结果等院长把整个学院的老师召集起来开会,里里外外问了个遍,才发现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个课题目前根本没有人组织研究。
  而方立安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高教授指出,方同学前不久提交的开题报告似乎就是杂志上的题目,他刚看了个开头,还没有和她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所以,这篇论文是方立安同学独自撰写的?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老师辅导参与?或者提供任何帮助?
  老师们集体失声了,心里疯狂地怒吼着:这年头学生已经这么厉害了吗?这真的是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学生吗?有点不敢认啊!咳咳……怎么还有点……咳……自豪啊!
  慢慢的,老师们的嘴角纷纷翘起,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还有人鼓起掌来,拍手叫好,这学生真给咱们长脸!
  之后,学院用最快的速度派车把方立安接了回来,老师们与她就这篇论文进行了长达几个星期的讨论研究。
  消息一出,学校内外传的沸沸扬扬,到处议论纷纷。
  方学霸之前在学校里大小也算个风云人物,后来又因为实习单位滑铁卢事件惨遭各种白眼和冷待,如今竟然上演了惊天大逆转!
  《科学》在科学领域的盛名学术圈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在上面发表论文的人十个有八个得了诺贝尔奖!
  自建国以来,方立安是第一个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这在某种程度上足以说明她的学术价值,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在某些物理研究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最重要的是方立安现在才十九岁,还没到她的巅峰时期,可谓是前途无量啊!
  一时间,全校同学看她的眼神都变了,钦佩有之,仰慕有之,艳羡有之……
  那些曾经疏远嘲讽过她的同学表情和眼神更加复杂,只不过方立安根本不会去理会其中的含义,因为她从未把他们放在心上。
 
 
第57章 
  因着论文的发表,方立安在华国学术圈内狠狠地火了一把,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知名的不知名的研究所纷纷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但方立安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她不过是知识储备超前几十年,占据了先知(外挂)的优势,拾人牙慧而已。
  这种时候去人家研究所,进入一些高端实验室,不说她根本没有属于她自己的思维研究模式,未来很有可能发展为吃老本。
  所以她十分冷静地拒绝了各家研究所提供的优厚的福利待遇,回到国家图书馆,继续实习,投身于浩瀚的书海中。
  对于方立安的选择,外界的评价好坏参半。
  有人认为,她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是个有想法的人;有人觉得她不识趣,认为有眼力劲儿的人就该趁着这个机会搏个高位才对;还有人觉得她崇洋媚外,喜欢舔外国人的臭脚,心心念念的都是国外的空气。
  然而流言蜚语并没有对她产生丝毫影响,毕竟又不是第一次受到质疑,习惯就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已经能做到对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她现在的状态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当然,在这些招揽人才的研究所中,不乏想从其他方面下手的人,比如试图说服方立安的父母,结果却意外地让“方家饭馆”红了起来,生意一度火爆整条街。学校内外从上到下都知道这是方立安家开的店,慕名而来的老师和学生络绎不绝。
  只是前来劝说的各方人马全部铩羽而归,方家父母竟然觉得女儿怎么选都好,无论如何夫妻两都举双手双脚赞成,他们半点也不干涉。
  后来还有通过方立新和方立平想办法的人,奈何这家人对方立安都有一种迷之信心——小妹说的都是对的,最终只能偃旗息鼓,退而求其次,希望她能够就发表的论文给大家做几个讲座。
  方立安当然不会拒绝,于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就在穿插各色讲座和漫游图书馆中过去了。
  中途她陆陆续续收到了三封录取通知书,分别来自当初申请的三所大学。他们提供的条件非常优越,除了全额奖学金,还有学费减免等等。
  方立安最终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决心专注于理工科专业研究。
  由于M国大学存在春季入学,方立安在大四毕业前就开始着手办理各项出国手续。打算这边一毕业,那边就可以拎着行李去上学。
  走之前,她把自己的可见光收入全部兑换成了美元,用她的隐藏收入偷偷购买了许多年代品,包括缝纫机、电视机、自行车、搪瓷盆等等。每样东西买一点,连小孩子看的连环画和贴画纸都没放过,寻机会放进了空间。
  下次回来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这些有年代特色的东西随时可能被淘汰,反正她现在也不缺钱,买点东西留作纪念吧。
  方立安将空间商务写字楼腾出一个房间专门存放这些东西,房间门上贴了张便利贴,上面写着“7080”,算作自己的第一个收藏室。
  另一边,方三山夫妻两和方立新兄妹三人知道方立安即将出国,归期不定,心里俱是不舍,但是孩子长大了,总要飞走的,只能对她细细交代,殷殷嘱托,为她收拾行李。
  这一收拾就不得了了,看着眼前堆放的大包小包,方立安心中一片哀嚎,这是搬家去的还是逃荒去的?
  可怜她一个年方十九的妹子,就算再怎么身强体壮,面对这八个包裹也分身乏术啊……
  于是,她当着大伙儿的面直接精简掉了六个包,只留一个她在首都百货商场买的行李箱和一个新的书包。
  行李箱里面只塞了几件换洗衣物和几件常用的生活物品,书包里放了一本看了一半的书、一本用来写写画画的本子和一只圆珠笔。此外,还有一些零食,比如糖果、饼干什么的。
  方立新和方立平觉得自家小妹怕不是对出国有什么误解吧?这可是要飞到地球的另一端生活好几年,怎么被她弄得比暑假回老家还简单?
  方立安把身上的钱掏出来,放到书包里,对面露不解的亲人们解释道:“我身上有钱,缺什么到那里再买就是了,这七八个包我拎着也不方便,回头丢了还不得急死。等到了学校还有奖学金,三千美元一年,换成人民币有五六千呢,够我用的了,你们就别担心了。”
  怎么能不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眼看着方三山和许巧梅这几天都愁瘦了,饶是方立安再怎么扮演贴心小棉袄也于事无补。
  临行前,她和父母一起回了趟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人家年纪大了,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看一眼少一眼。
  在老家呆了一个星期后,三人回到京城。接着在家又呆上两天,方立安就踏上了飞往M国的飞机,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
 
 
第58章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早上六点,方立安和一家子送别的人来到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这个航站楼刚投入使用一年多,各项设施都新的很。
  尽管这时候坐飞机新鲜,但想要坐飞机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一般买机票,需要凭单位介绍信和本人工作证购买,要是“阶级敌人”或“审查对象”,是肯定开不到单位的介绍信的,方立安的介绍信是学校给开的。
  八十年代初乘飞机几乎没有安检的概念,只是在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旁边有一张告示说明哪些东西不能带。
  寄行李时工作人员问了一下是什么东西,但没有检查,更没有安检仪器或设备。对带茶水登机也没有限制,方立安就眼睁睁地看着有的乘客拿着装满茶水的大玻璃瓶施施然地走了进去。
  乘国际航班办理登机手续时,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托运问题,因为超重费等于天价,所以在装行李时精打细算,随身行李用足政策,办托运手续时软磨硬缠,实在不行时就让等候在旁的亲友带回去,付费是绝对舍不得的。
  办好登机手续,方立安挥手告别一众亲友,独自一人去登机。
  登机时,有的旅客带的东西实在多,为了登机后能有地方放,大家争先恐后,在登机廊桥上挤成一团。
  方立安的随身行李就是一个书包,箱子已经托运,上飞机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系上安全带。
  坐她旁边的是一名白人男子,看起来二十几岁的样子,见她主动系安全带,目露惊讶地瞧了她两眼,然后对她竖起大拇指。
  方立安微笑点头,对方便用英语解释,他坐飞机,很少见到华国乘客主动系安全带。
  确实,这时候在安全带的问题上,很多乘客不以为然,空乘也不严格检查。而且乘客中很多是领导,空乘常用“首长”相称,也不敢检查。
  飞机起飞后,有空姐贴心地提供各项服务。有免费的绿茶,咖啡和糖果。有的糖果放在一个推车拖盘上,多少由己,自持身份的一般用手指撮三五颗,有些人就抓一大把,空姐也只是笑笑。
  除了一些常见的零食饮料,比如红宝橘子汁、奥林匹克可乐,飞机上还免费供应特供茅台酒。百货商场里特供茅台售价大约十块钱,是大多数人月工资的几分之一。
  不过,因为坐飞机已是“天价”,很多人便认为飞机头等舱、甚至普通舱上供应茅台也不足为怪。
  方立安乘坐的航班,早上八点从北京出发,途经上海、旧金山,飞行十四个小时,当地时间中午十一点半抵达纽约,整个行程长达十六七个小时。
  为了确保到达目的地时精神满满,飞机起飞后不久,方立安就开始酝酿睡意,试图让自己睡着。她早上起的太早了,再加上这几天各种杂事缠身,累得不轻,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等她一觉睡醒已经是四五个小时后了,坐着睡觉,睡眠质量略差,脖子酸痛无比。
  邻座的白人男子见她醒了便试图小声跟她搭话,方立安闲着也是闲着,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人家聊起来。
  白人男子叫丹尼尔.布鲁克,他是纽约《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在圣诞节前请了年假来中国旅游,在首都玩了一个星期,现在回去过年。
  当得知方立安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时,他整个人瞬间化身小迷弟,赞美之词接连不断。
  之后强势地把自己的名片塞给她,要求她收好,强调以后来纽约一定要联系他,他会是最好的向导。
  没想到自己会遇上如此热情的外国人,方立安有些吃不消。但她还是很礼貌地把丹尼尔的名片收到书包里,并掏出自己带的零食和他分享。
  一路上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倒是很快。
  飞机落地前,方立安又强迫自己睡了三个小时,勉强算是调整时差了。
  下飞机后,她并没有在纽约逗留,而是找到了一辆前往波士顿的大巴,直接乘车前往波士顿。
 
 
第59章 
  M国的东北部冬天很冷,洋洋洒洒的雪花飘个不停。大巴车一路摇摇晃晃,在下午四点终于到达波士顿。
  下了车,看着略显阴沉的天空,方立安打了个冷颤,冷,实在是太冷了。她赶紧拦了辆出租车,马不停蹄地往学校赶,希望能在天黑前把所有的手续办妥。
  此时正值圣诞节放假期间,学校里人烟稀少,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回家过节去了,校园里只剩小部分值班的老师和个别没回家的学生。
  方立安一路见人就打听,很快找到了物理学院的办公室,然后在值班老师莫尼拉.海瑟薇的带领下,来到了学生公寓。
  莫尼拉介绍,有三种学生公寓,主要区别在于几人同住,分别是一人间、两人间、三人间,价格方面自然是一人间的最贵,三人间的最便宜。
  莫尼拉知道方立安是华国来的学生,还知道一般华国来的学生住三人间的居多,所以她只是例行公事地把单人间和双人间的大概情况说一遍,然后具体介绍了三人间。
  结果方立安在听她说完后,毫不犹豫地选了单人间,让她差点以为自己幻听了。
  说好的华国人都很穷很节俭呢?看这个学生的穿衣打扮,确实很土很乡村,不像是有钱人啊。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说话的语气态度却明显比之前好上许多。
  麻省理工学院的宿舍条件非常好,设施齐全,冰箱空调洗衣机暖气什么都有,还通了燃气,可以自己做饭,只是锅碗瓢盆这些东西需要自己准备。
  宿舍离主教学楼在十分钟步行范围内。学校在城市中心,治安状况比那些在郊区镇上的学校不知道好上多少。半夜两三点回宿舍的都是大有人在,没听说过有什么暴力的事件发生。
  方立安缴纳了住宿费后,领取了一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套厚棉絮,只是今天根本来不及洗干净晒了。
  不管怎样,先把房间卫生打扫了再说。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房间怎么也要住上几年吧。
  既然要常住,当然要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安排。
  她去了宿舍楼下的超市买了扫帚、簸箕、抹布、拖把、消毒液、洗衣粉、肥皂等清洁用品。回到宿舍后,埋头大干,把整个宿舍整理一新。
  接着把学校发的床单被套洗了一遍晾在阳台上,把整个阳台挡的一丝缝隙不留,同时也遮挡了一些奇怪视线。
  “她不会是发现我们了吧?”对面宿舍楼楼道里有两个人正举着望远镜向这边眺望,其中瘦瘦高高的那个看见方立安把洗干净的床单被套展开将他们的视线挡的严严实实,忍不住怀疑他们是不是露了什么马脚。
  “不可能,我们做的很隐蔽,她一个小女孩怎么可能发现。”矮胖的人回答道。
  “你说我们是不是得罪了哪个大佬,不然组织怎么会让我们来监视一个还在上学的小女孩?”瘦瘦高高的那个有些自暴自弃道,“你看其他组,跟的不是政要名流,就是商业大亨,还有世界著名科学家。怎么到了我们这里就成了华国来的小姑娘,听说她还不到二十岁。”
  胖子被他说的有点烦躁,其实他心里也有这种猜测,只是生活如此,他还指着这点工资养家糊口呢,厉声道:“闭嘴吧,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然这点工作都保不住。”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