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丽在这个世界第一次坐上电车,稀奇了一会儿只听得叮的一声,他们到站了。
卫家现在住的是一个小院子,青砖黑瓦盖起来的,经过雨水的冲刷稍显年代感,就是有点小,只有几间房,像是从大院子里隔出来的一角。
他们过来时正值上班时间,家里没人,钱宝丽就瞧见卫斯年熟练地从门边的院墙洞里摸出一把钥匙,三两下就打开了院门。
“他们应该还没下班,先进来歇歇脚吧。”卫斯年说着当先一步走进去。
现在算算刚年后初十,有些单位已经让职工回去上班了。
还有的过年都不歇息的,比如他们坐火车遇到的那些火车上的乘务员、列车长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等等,不然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这么快到地方。
钱宝丽跟着进入扫视一圈,发现小院布置简单,院里正好有一副石桌石凳,收拾的挺干净的样子,她拿出帕子垫着就坐下了。
卫斯年同时将带了一路的行李放下,而后在院子里鼓捣寻摸片刻,很快打开小耳房的门,进去烧了壶热水出来。
最后,两人转移到暖和的耳房里待着,一边喝茶吃点东西,一边等人回来。
钱宝丽此时才知道小耳房是作为厨房来用的,里面空间不大,但是东西搁的却不少,有煤气炉子、锅碗瓢盆、橱柜之类的,真正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他们早上下的车,大约九点多的时候来到这里,等到晌午时分,小院里终于有人回来了。
来人是位有些年纪但依然能看出年轻时风姿绰约的妇人,一身蓝呢子大衣,微微烫着短卷发,人看上去大方又贤淑,显得很有气质,就像是旧时候从那些大宅门里走出来的大家闺秀。
对方本来狐疑紧皱的眉头,在推开小耳房的门看到里面的人时又惊又喜。
“……斯年?”
“妈,我回来了!”卫斯年立马站起身回道,神情看上去同样高兴万分
钱宝丽还在猜测眼前突然出现的美妇人就谁,就听卫斯年喊了对方一声妈,心里窘然的同时也有种理当如此的感觉。
能生出卫斯年这种样貌的,除去长相只是威武端正居多的卫父,也就只有这般姝色的卫母了。
那方母子两人叙过旧,卫斯年回头连忙拉过钱宝丽给两人做介绍,如同当初去看卫父时初见面那样。
只是相比卫父的宽和包容,卫母的态度有点叫人看不清。
“妈,我叫钱宝丽,初次见面,您好。”钱宝丽依照卫斯年的示意,微笑着鞠躬说道。
卫母的目光将她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轻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没多问什么,也多说什么,因为她随后又将注意力投注到亲儿子身上,对于被儿子带回来的儿媳妇则有种可有可无的漠视感。
钱宝丽本就集中精神地应对着,察觉了对方的态度后,一腔的热情和忐忑瞬间被泼下一盆凉水,来之前想好的怎么和婆家其他人友好相处的心思淡了下去。
她是来看丈夫的家人的,又不是来热脸贴冷屁股,人家不乐意亲和,那她就保持距离呗。
随后的时间,钱宝丽识趣地退到一边保持安静,看着卫母对儿子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将近一年的情况询问了个清楚。
卫斯年抽空朝钱宝丽看了眼,神情中包含安抚之意,后者笑了笑表示没什么。
过了片刻,卫母终于能够缓过来,自觉在小辈面前失态,转身去开了屋门上的锁,先进房间收拾去了。
这时候,卫斯年走过来抿了下钱宝丽的头发,将人轻轻抱住问她,“没事吧?妈一向认生,等熟悉就好了。”
钱宝丽垂下眉眼,拽住他的大手揪了揪小声闷闷道,“没关系,可能我不是她想象中的好媳妇人选。”
婆媳问题自古就有,况且还是离家不到一年,回来就带了个小妖精的。
更何况两家看起来差距不小,门不当户不对,卫母能给她好脸色才怪,不把人撵出去而是勉勉强强接受都已经不错了。
即便是看在亲儿子的份上,对方也不会太为难她。
再说,现在只是忽略冷漠点而已,她自己如果不在意,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虽然是这般开解自己的,也尽量对此看开些,但钱宝丽仍旧不免有点郁闷不开心。
“如果真的呆着不习惯,我会尽快安排回程时间,不会让你多受委屈。”卫斯年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保证。
钱宝丽知道他不好当面维护她,私底下却是偏着她的,心里的小郁闷顿时不翼而飞,浑身轻松不少,她觉得卫斯年都这样表态了,自己怎么也得体量点,换位思考什么的她又不是不懂,身在这个年代谁都不容易。
她抢了卫母辛苦养大的儿子,人家给她点脸子看怎么了,只要不过分,随便就好了,反正有卫斯年回头关心她。
因此,她想了想摇头说,“不用这样,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也得在家过元宵吧,趁此好好陪一陪妈……”
卫斯年将她抱的更紧,最后深吸一口气道都听她的,之后若是有什么不舒坦的一定要跟他讲,不要闷在心里不说,平白生出误会。
钱宝丽点头应下,依在他宽厚的怀抱里,心头渐渐平和而宁静。
耳房外,重新梳好头发洗把脸回来的卫母靠墙站着,听着里面的谈话没推开门打扰那两人,最后叹口气又回屋去了。
晌午饭是卫斯年和钱宝丽一块做的,用的是卫母捎回来的蔬菜,还有他们带过来的一些腊肉菜干之类,做出一顿比较丰盛的饭菜,算是变相为两人接风洗尘了。
城里人用的煤气罐和乡下的土灶不一样,好在钱宝丽有后世用天然气的经验,煤气灶用着也熟练,不到一会儿就上手了。
卫母在中途过来了一趟,靠在耳房门框边看着他们在里面忙碌,蒸米的时候提声让多放点,家里还有一个人要吃饭。
钱宝丽不明所以,但是顺着她的意思多放了一份米,而后从卫斯年口中方才得知他还有个妹妹。
据他所说,一年前京都风云变幻,卫家被波及,作为男人,他和父亲自动被‘发配’出去暂时避一避形势,也算是韬光养晦,但是因为外面条件艰苦,就想法子让卫母带着年幼的女儿留下了。
现在卫母在政府里挂着文职,卫小妹刚读高中,有以前的家底撑着,生活还算可以。
平时两人都是吃单位和学校食堂,但是之前收到卫斯年的信说最近要回来,卫母因此在中午时会回家看看人到了没,顺便做点饭自己吃,再给女儿送去一份,毕竟食堂大锅饭总没有自家做的油香味好。
说着话的空档,饭菜很快摆满了桌。
第187章 嫁给知青男主后19
有了午饭探路,再有卫斯年在吃饭时从中调和,之后的气氛渐渐融洽。
卫母虽说仍旧是不冷不热的,但对钱宝丽的态度明显是软和下来。
毕竟做母亲的总归拗不过孩子,何况两个小年轻已经领证结婚,事实已定的情况下,接受比反对来的容易。
一桌吃过饭,显然是一家人了,卫母终于同儿媳妇说上两句话。
钱宝丽谦逊应对,有问必答,将自家情况大致说了说,然后把卫斯年在钱家村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仔细地讲过一遍,让卫母的脸色好看不少,听的很是认真。
婆媳俩这般初次接触的过程中,卫斯年就坐在一边看着,时不时给她们添杯茶,看上去倒没什么担心她们会一言不合闹遭了。
好在当事双方都因为体量他的原因而互相尽量迁就着,最终不约而同地达成一副和谐亲睦的友好画面。
由于卫母下午还要去上班,这次谈话时间不长,很快就结束了。
随后,卫母要回单位了,顺便提着打包好的铝饭盒,准备途中先去学校给女儿送饭。
卫斯年果断收揽了这活,让母亲直接去上班即可,他带着小媳妇给妹妹送饭去,反正他们两人在家也没事可做,不如到学校让媳妇见一下妹妹,也让母亲省点事儿。
儿子想着孝顺自己,卫母哪有不应的,欣慰地将这件事交与他去办。
等卫母出门后,卫斯年提着饭盒锁上门,带领钱宝丽一块坐上电车朝卫小妹就读的学校而去。
他们到时,学校门口人来人往,旁边却正有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俏丽小女孩在东张西望,看样子十分着急。
卫斯年下车向其挥了挥手示意,对方看见他后眼睛顿时一亮,惊喜地几乎要一蹦三尺高,欢呼一声迅速冲了过来。
“哥!你回来啦?!”
小女孩冲到卫斯年面前眼神晶晶亮,十分可爱,年龄上尚幼,身高却已经长到有钱宝丽那么高了,而且看着还有更高的空间,面容上更是同卫斯年有几分相似,一看就是亲兄妹。
因为这个的关系,钱宝丽见到小女孩的第一印象就很好,在对方目光好奇地扫过来时莞尔一笑,态度友好。
卫斯年和妹妹说过两句话,拍了拍妹妹的肩膀以示亲昵鼓励,然后立马拉过身边人介绍道,“这是钱宝丽同志,你叫她嫂子就成。”
“嫂子。”卫小妹十分听哥哥的话,立即朝钱宝丽脆生生喊道。
钱宝丽笑起来,嗳了一声应着,下意识摸了摸身上,迅速从随身小布包实际上是小空间里掏出一对蝴蝶发夹,送给小姑子当见面礼。
那发夹也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只是因为是有机玻璃材质,且小小一个做的栩栩如生,蝴蝶翅膀上还点了亮闪闪的彩纸屑在里面,在阳光下那么一照耀,晶莹剔透闪闪亮亮的煞是好看。
不论什么时候,小女孩家没有不喜欢打扮的,这样出彩又不高调的小首饰正符合现下的流行趋势,也得她们的心意。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卫小妹看见蝴蝶发夹后眼睛更亮了。
“送、送给我的?”她指了指自己,而后眼巴巴地瞄了眼大哥。
钱宝丽笑着点点头,将小蝴蝶塞过去,让她径直拿着就行。
卫小妹在卫斯年的应许下开心地接过去,高声喊着谢谢大嫂,比刚才那一声有诚意的多。
见了面,人也认到了,卫斯年随后将饭盒交给她,催着欢喜异常的小女孩快点回去吃饭,下午好好上课。
“大哥,大嫂,那我先进去啦,咱们晚上回家再见。”卫小妹告别后甩着马发辫跑走了。
钱宝丽和卫斯年站在学校门口看她跑进校园,直到没影了,两人方才打算离开,却不是回家,而是到周围去走走看看,顺着回家的方向慢慢逛回去。
京都城里比钱家村那边的小镇县城热闹繁华,也干净整洁有规划多了。
不过对于钱宝丽来说,即便如此,恐怕她熟悉的永远还是那个现代化的二十一世纪。
但是那里没有卫斯年,也没有了疼她宠她的父母……
卫斯年察觉出小媳妇的心情莫名低落,还以为是因为家里人的事让她烦忧,于是就带着她去百货商店买买买了。
他还记得,每当去镇上购买一通的时候,她总是分外高兴。
有着他的纵容,钱宝丽在逛过几个柜台买了些东西后的确开心了起来,幸好她还保持着理智,没有乱花钱,买的大都是对钱母卫小妹有用的,其中也包括卫斯年和她自己,不过总体来说属于后者的少。
至于最后的付账嘛,当然是卫斯年给他媳妇来买单咯。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陆续回去,卫母收到儿媳妇的礼物,再加上儿女在其中做润滑剂,小院里难得多了不少欢声笑语,让她终于露出了笑脸,对钱宝丽也友善起来。
卫斯年的房间还留着,小夫妻俩晚上就住在那里,卫母还帮忙给烧了锅炉取暖。
钱宝丽来到这个世界过了大半个冬天后终于用上了一次暖气,虽然是土法烧出来的,但也比点炉子方便舒服。
接下来的时间里,卫家母女两人正常上班上课,而卫斯年则和钱宝丽继续逛着京都城,外加将小院子整理修缮了一遍,把家中收拾的格外干净妥当,顺带还去学校帮卫小妹镇住了一些说她坏分子没人管的家伙。
与此同时,卫母也知道了他们之前去过陕北,得知卫父的状况真的还好,令她不禁松了口气。
不知不觉间,几天就过去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到。
元宵节本是吃元宵团团圆圆的时候,但因为卫家还少了个主要人员,这个节日,卫母他们都没心情认真过。
但因为今年家里还添了人,有儿媳妇在,卫母也不想因为自己而扫了兴,索性在当晚跟别人家一样煮了锅汤圆,吃完后就把三个孩子赶去街上玩了,自己在家独自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街上摆了花灯,出来玩的人挺多,热闹的气氛很快吹散了大家心头的阴霾。
卫小妹毕竟年龄还小,即便因为父亲不在身边一起过节而难过,也在诸多花灯的诱惑之下渐渐忘记了烦恼,高兴地左顾右盼起来。
摩肩接踵的人群里,卫斯年柔和了神情,在暗影下悄悄牵起钱宝丽的手,一起朝前走去。
钱宝丽侧头看了他一眼,灯火中的男人五官深邃,十分有魅力,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万般倾慕。
但是这人已经是她的,别人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她莞尔一笑,突然听见后面传来一声惊叫,随即混乱声传过来,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事。
人群因此有一瞬间的停滞,没等大家发应过来,后方猛地冲进来一个人,左闪右突地在人堆里乱窜,后面还紧紧追着一队身穿制服的卫兵。
钱宝丽察觉不对,及时拉住探头探脑想要瞧热闹的卫小妹,和卫斯年一起退到一边看情况。
他们刚离开原地,下一瞬,那个流窜的人就跟一阵风似的从那个地方跑过去,踉踉跄跄中不知撞到了多少人,等人蹿过后,一时间抱怨斥责声此起彼伏。
然而这还没完,追着的卫兵们紧随而至,呼啦啦一群人过去,又跌撞到不少人。
发生了这样突发的事件,众人逛街看灯的兴致不免大减,纷纷就此议论起来,有消息灵通或者对此熟悉的人就透露道,说刚才那是卫兵队抓盲流呢,让大家伙不要惊慌,跟他们没甚关系。
盲流一词,对当下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指的是某些没有通过正规途径私自回城留下的知青。
有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下放的地方活不下去或者坚持不了了,就会想办法回城私自留下来,而过年探亲期间正好有这样的机会,抓盲流事件多会发生于这个时候。
刚才那一出就是这样,令看到的人或是鄙夷不耻或是唏嘘感叹。
卫小妹听到众人的议论,神色惶惶地看向她哥,也许是因为家里也有个知青,她听到那些有点感同身受的担心害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