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破产危机——轻云淡
时间:2020-02-26 09:25:18

  谁家有了养老保险,还死赖着非要儿子养?听都没听说过。
  知道子女经济一般,出去找活干,帮儿子养家的父母倒是不少。
  条件已经摆出,这回轮到蒋国云犹豫不决。
  他抓了抓头皮,表情苦闷,“以前的日子不都这么过?怎么现在不行?”
  朱秀华心想,说的不是废话?从前一年挣30万,未来一年挣20万。收入少了,能挥霍的自然少了。
  而她挣的那份……儿子、女儿上兴趣班不用花钱吗?哪来那么多闲钱让老人旅游!
  双方你来我往,据理力争。
  局面僵持不下。
  最后,蒋国云败下阵来,“最近手头紧,爸妈是该省着花。等以后环境好了,收入涨了,我再多补贴。”
  这还差不多。朱秀华总算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
  美国经济危机时,普通民众——
  I know 3 trades(我熟悉三个行业)
  I speak 3 languages(会说三种语言)
  Have 3 children(有三个孩子)
  And no work for 3 months(失业三个月)
  BUT I ONLY WANT ONE JOB(只想要一份工作)
  **
  奢侈品行业:主营香水、皮包、服装等耳熟能详的大品牌,销售额基本能稳住。
  休闲娱乐产业:这两年电影产业其实不错。质量过硬,票房都爆了,口红就更别提了。
  平价产业:拼多多快速发展,国外的优衣库当年也是这么起家
 
 
第三十章 中年危机6
  降低期望后, 找工作容易多了。没几天,朱秀华找了份汽车销售的工作。
  蒋国云接到猎头电话,对方邀请他去一家新开不久的公司上班。虽说工作繁忙, 经常加班, 但蒋国云一个月没工作, 受够了真空期,最终答应前往。
  值得庆幸的是, 新工作待遇不错, 年薪21-24万。
  找到工作后, 夫妻俩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只出不进的日子终于结束,以后再不敢大手大脚。不管怎么样, 银行卡里都得留一笔存款, 以防不时之需。
  情况稳定后, 朱秀华催促丈夫跟公公婆婆摊牌。
  蒋国云不知道怎么跟父母开口。犹豫再三,硬着头皮坦白, “爸, 妈,我换工作了。”
  起初蒋母万分不解,“上一份工作干的好好的, 干嘛跳槽?”
  想到某种可能,她眼睛一亮,“难道新工作年收入更高?!”
  “不。”蒋国云苦笑,语气艰涩, “上个公司效益不好,部门裁员, 把我给裁了。”
  “我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新工作,年薪20万出头。”
  晴天一声霹雳。
  蒋母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她怎么都没想到, 儿子那么优秀,居然被人给辞了。
  蒋国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话,“经济不景气,员工降职、减薪、被裁员很正常,最重要的是有份工作先干着。等以后经济回暖,我再找机会跳槽。”
  蒋母呆立在原地,半天回不过神。
  其实不止一人跟她讲近几年经济不景气、生意难做,可她从来不放在心上。在她看来,自己儿子能力强,绝对能不受环境影响,逆流而上。
  可现在才发现,原来儿子也是普通人,也会被波及。
  一时间思绪紊乱,不知道该说什么。
  倒是蒋父反应过来,“收入少了,怎么养家?”
  蒋国云露出一丝羞愧,“我正想跟你们说这事。每个月要还房贷,要养两个孩子,要赡养老人,压力实在太大。我打算给你们补交养老保险,以后每个月拿退休金过日子。”
  说着,他把补交的事详细描述了一遍。
  听说生活费骤减,一个月只有七八百,蒋母暴怒,“行啊!翅膀硬了就不管娘老子了!一个月七八百,你打发叫花子呢?!”
  过惯了没钱随便要的日子,她怎么都没办法接受,以后靠几百块钱退休金过活。
  “妈,我不是说了,以后退休金每年会涨?”蒋国云解释,“另外,每个月会给你们两千块钱补贴。有了这些钱,足够吃饭、买衣服。”
  “我要是想出去旅游呢?钱不够怎么办?你就不管了?”蒋母不肯罢休,“养你这么大,你就负责让父母吃口饱饭?自己倒是住大房子,天天大鱼大肉!”
  蒋国云想说,他最近为了钱的事大把大把掉头发。大鱼大肉?不存在的,愁的饭都快吃不下了!
  可惜不管他说什么,他妈都嫌弃他不孝顺。
  蒋国云呼吸一滞,头脑发昏发涨,心里满是绝望。
  他那么努力地加班加点工作,身体几乎被掏空,赚的钱还是不够养家。人生,怎么就那么难呢?!
  收入高的时候,好日子大家一起过。收入降低,世道艰难,需要一家人一起勒紧裤腰带,他妈却不肯吃苦,还要跟以前一样风风火火。
  他又不是年赚上百万,真的办不到……
  蒋母不知儿子心中焦躁,仍在数落,“亏我还在外人面前夸你能干,结果你就这么点本事!经济稍微差了点,就被人给辞了,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再说说月支出。我跟你爸一个月花你多少钱,把你心疼的迫不及待把我们两个老家伙扔开?”
  “国云,你问问自己的良心,你对得起我们含辛茹苦地把你养大吗!”
  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蒋母陡然想起什么,登时脸色一变,“国云,你跟妈说实话,这事是不是你媳妇儿撺掇的?”
  她儿子孝顺听话,从来不对父母不恭敬。一定是有人在儿子耳边说了什么,他才被带坏。
  想到这,蒋母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即把媳妇儿拎过来臭骂一顿。
  蒋国云没吭声,好半天才幽幽道,“妈,你是想逼死我啊。”
  “怎么会?”蒋母急了,“你可是我亲儿子,妈怎么可能害你?”
  蒋国云:“我除了是你的儿子,还是家里两个孩子的父亲。”
  蒋国云:“环境不好,收入不高,我是真没办法。目前就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死命加班,工资也不见得更高。”
  蒋国云:“您一点不肯体谅,分明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
  蒋国云:“难怪被辞退后,有的同事想不开了,跑去自杀。”
  说完,他自嘲地笑了笑,“死了一了百了,是清静。”
  活着要为周围所有人考虑,要让所有人满意,太难了。
  父母、妻子、孩子,都指望靠他挣钱。而他,谁都依靠不了,只能孤军奋战。
  这种感觉相当糟糕。
  蒋母听的越发着急,“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我不就是让你跟以前一样,给父母养老?怎么就成逼你去死了?”
  “这事别赖我身上!我一点没那想法。”
  “行了。”蒋父打断,斥了一句,“孩子收入快不够养家,你还指望他给钱让你旅游,还说没给压力、不逼他?”
  蒋母理直气壮,“孩子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帮交保险,每个月给补贴,足够你吃饱饭了!”蒋父瞪了一眼,“你当你儿子是大老板,一年赚几百上千万,能可着劲地任由你花?”
  “有什么能耐过什么样的日子。赚的多就多花点,赚的少就少花一点。以前每个月收入比现在还少,难道日子过不下去?不是活的好好的,还把儿子养大了。”
  蒋母嘴里嘀嘀咕咕,表情分外不悦,可态度明显软化。
  儿子还在,多少有些指望。
  儿子没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蒋父看向蒋国云,安慰,“她就是以前太穷,看你如今有出息,想过好日子想疯了,别理她。”
  “手头不方便不用补贴,我们有存款,再不济可以出去打工养活自己。”
  “不要怕,咱们齐心协力,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话语虽然朴实,却给了蒋国云莫大安慰。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一家人。
  蒋国云眼中闪着泪光,“爸,谢谢你。”
  “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蒋父摆手,不以为意。
  **
  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蒋国云借了十五万外债,终于帮父母把保险补交上。
  这么一来,父母总算有了基本保障。
  只是作为代价,小家背上了不小的外债,每个月还款压力更大。
  “等到车贷还完,应该能轻松一些。”抱着这样的念头,蒋国云全副精力放在工作上。加班不敢喊苦,不敢好累。
  现如今,没有什么比保住工作更重要。
  另一边,朱秀华心知自己远离职场太久,因此工作格外拼命,一心想跟同事缩短距离。
  然后她发现,不努力下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入职整整半个月,一笔销售没做成。
  她不适合这行,还是离开职场太久,整个人已经退化?朱秀华情不自禁怀疑人生。
  一连几天,朱秀华都心不在焉。她在犹豫,要不要辞职,换份工作。
  销售底薪都低,大多靠提成吃饭。做不出业绩,月收入太低,根本没办法养家。
  这时,一位好心的前辈告诉她,“别着急,最近经济不好,大家都难熬。”
  朱秀华苦笑,“像我这种半个月没成交一笔的,应该是少数。”
  “环境原因,不是你的错。”前辈说。
  朱秀华不信,觉得对方故意安慰她。
  “没跟你开玩笑。”前辈认真道,“仔细观察下就知道了。”
  “店铺三个月换一批,开不长久。生意不好,创业的人变少,店面租不出去,空店越来越多。”
  “年景好的时候,顾客上赶着买车,合约说签就签,贷款说贷就贷。现在呢?今天把生意细节谈妥,明天就改主意不买,这样的事我遇上几回了。”
  “还有公司,过去效益好,讲究人文主义关怀。要是员工家里遇上了什么事,假期肯定批,除此以外还会酌情提供帮助。今年开始实施末尾淘汰制,不管家里有什么事,反正不能影响工作。”
  “月销售额明显下滑,领导让员工每周写总结,为什么利润下滑,一天不如一天。其实能为什么?因为经济不景气,大家都不乐意花钱呗。”
  对此,朱秀华感触颇深。
  从前当全职太太,丈夫工资高,她特别敢花钱。
  如今吃过没钱的苦,丈夫也降薪换了新工作,她再也不敢没心没肺、大大咧咧。
  又要还房贷,又要还车贷,还要还外债、为一家人留足生活费,每个月工资尚未到手,就已全部安排好去向,一点不剩。
  就算有盈余,她也倾向于把钱存起来,而不是花出去。
  ……她一资深剁手族都被吓怕,硬生生改变消费习惯,别人没道理继续大手大脚。
  直到此刻,朱秀华深切地意识到:生意真的难做。
  往常别人跟她说,她总不相信。如今参加工作,站在销售第一线,她极为明显地感觉到,过去与现在,情况是不一样的,差别很大。
  她似乎远离社会太久。
  如果一直上班,没有当全职太太宅在家,别人提起裁员潮,她绝不会不当一回事。
  要是早有准备,自家不会遭此一劫,甚至差点被击垮。
  说到底,中年遇到的危机,都是年轻时决策失误埋下的祸根。
  朱秀华想着想着,不由恍了神。
 
 
第三十一章 中年危机7
  时光飞逝。
  三个月后, 朱秀华不断恶补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业绩终于达到平均水平。
  这时她才明白, 为什么系统建议她找销售类工作。
  第一, 不管什么时候, 顶尖的销售类人才都呈紧缺状态。只要她愿意投递简历,用人单位就愿意试用。换言之, 门槛低。进入简单, 转正困难。
  第二, 销售是少有天花板较高的行业。只要有能力、肯打拼,卖的越多, 收入越高。
  一想到身上背负着众多债务, 朱秀华不敢有片刻松懈, 牟足了劲地埋头苦干。
  努力是有回报的。
  试用期结束,朱秀华顺利转正。扣除五险一金, 月收入三千七到四千三。
  收入不算高, 跟丈夫没法比,也没达到预期,可多多少少能减轻些家庭负担。
  另外, 截止上个月,车贷终于还清。
  想到今后每个月必要开支少掉一笔,朱秀华立时觉得浑身上下一轻松,就连呼吸都比以前顺畅多了。
  “这就是其他人说的降杠杆(减负债)。”她的眸中浮现出若有所思之色, “给的建议确实有几分道理。经济不景气,收入不高, 工作不稳,负债的确越少越好。”
  过去, 朋友多次提醒。可朱秀华不觉得有道理,所以从来左耳进右耳出。
  如今吃够了苦头,才发现别人早就告诫过。要是当初肯听劝,有些坑不必踩,有些罪不必受。
  ……
  朱秀华每次回想起来,都恨不得穿越过去,把那个固执己见、不听人劝、自以为是的自己痛揍一顿。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她只能暗自庆幸,过程虽然艰难,好歹撑住了。要是撑不住,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光是这个月,就有两个中年人被辞退,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
  **
  傍晚。
  朱秀华下了班,到公公婆婆家吃饭。
  自从她开始工作,蒋父便把接送孙子、孙女的活揽到自己身上,这会儿正在客厅陪孩子玩。
  按照朱秀华的意思,大宝、二班该启蒙了,有空得学唐诗宋词、算数英语。
  可蒋父不这么想。
  孙子说想玩遥控车,他乐呵呵购买。孙女说想要洋娃娃,他兴冲冲掏钱。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