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她当年自诩聪明人,自诩福气深厚,信誓旦旦的进宫,最后不也一个浪都没翻起来便沉了下去。
人呀,永远不要将自己看的太重,将别人看的轻。
皇贵妃闻言脸色陡然一变,然后见元春并没有奚落她的意思,心里刚刚升起来的气恼也渐渐的压了下去。
说起来她至少还得过宠,可面前这位……也怪不得人家这么说了。
皇贵妃深吸一口气,认真对元春保证:“你将这孩子教养的极好,不似那等心里藏奸的。本宫也知道你无意留她在宫里。若你同意,本宫可以让娘家收养这个孩子,以本宫娘家侄女的身份纳进宫。”聘娶为正继,纳为侧。
将彤语绑到自己这条船上,也让元春在后宫有个依靠,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皇贵妃不认为元春会不答应。
然而皇贵妃没想到,元春想了想后,竟然还是摇头拒绝了。
她又不图什么,何必呢。
元春有救驾之功在那里,皇贵妃这几年儿子出息,但她自己却渐渐失宠了,若元春真的豁出去请来当今做主,这事不好办不说,还会给当今留下一个四皇子贪恋美色的罪名。
虽然这个美色有些打折扣,但不得不说那是元春的丫头,元春好歹也是四皇子的庶母。
将心思打在庶母身边,那又能是什么好名声?
于是皇贵妃见元春死活不同意,只能先行离开了。
一离开,皇贵妃就将她儿子叫了过来,将元春的意思说了。又说那小姑娘好像也没将你放在心上。
人姑娘有没有将自己放在心上,自己还能感觉不出来?
只四皇子心里明白,可他就是想要她。
也不知道是因为彤语身上不同于其他宫中女人的鲜活娇憨烂漫还是因为男人的征服欲想要让彤语爱上他,总之就是不想放手。
皇贵妃见此,心里明白的点点头,又将儿子打发走了。转天找了个由头将彤语叫到跟前,准备不通过元春,来个釜底抽薪。
彤语是元春教导出来的,虽然元春有意无意的将人教的有几分像绯歌,但这孩子到底不是绯歌那等真正没心没肺的。
皇贵妃又是个老谋深算的,几番许诺到是叫彤语同意了这件事。
说来也是好笑,若不是四皇子还得要名声,宫里又有新进得宠的各路美人,还有几个千防万防终于长成的皇子,皇贵妃也不会如此顾虑,束手束脚。
其实皇贵妃也知道她许诺的侧妃,收养和娘家侄女的身份都没能打动彤语,真正打动彤语的是自己答应的送元春出宫这件事。
而是彤语看来,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娘娘教过她,拦不住也就别拦着了,只别叫自己失了自己的心就成。既然宫外的男人是这样,宫里的男人也是这样,那嫁谁不是嫁。
而且嫁给四皇子,还能报答娘娘的养育之恩。
这买卖,值了。
第172章
元春虽然一把年纪了, 但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单一’, 她其实对一些事情并不是很懂。彤语出身布衣人家, 对普通小老百姓的苦难和无奈却再清楚不过了。
她家原是卖豆腐的, 在街口摆着个豆腐摊子。小本经营不过是挣个糊口钱,然而街面上三教九流各种各样的事,见的太多了。
就说这个婚事吧, 彤语之所以会同意的那么迅速, 见好就收, 还不是因为她知道这件事情无论怎么样吃亏的都是她和元春。
元春请来当今做主确实是解了眼前的危局,她也可以顺利出宫。但那之后呢?
之后的日子不过了吗?
皇贵妃一直没熬成皇后, 但却是摄了六宫事,是后宫真正说一不二的主子。元春在人家手底下生活, 不夹着尾巴还要跟她对着干不成?
如今内务府那边总是捧高踩低,跟红顶白, 每每送来的份例虽然等级还是那个等级的份例, 却都是别人挑剩下的。这要是得罪了面前这位皇贵妃, 怕是以后的待遇更不如之前了。
元春在宫里会受的苦,彤语一想就能想到,元春自然也能想到这样的后果。但她却仍然坚持这么做, 这份心意彤语明白, 但却不会叫元春熬这个苦。
再一个, 这个苦, 元春就算是吃了, 那也是白吃。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彤语很清楚, 就那位大叔,哦,是四皇子,就四皇子的性子,她接触过的和听说的一些事,也不像是那种容易放手的人。
元春希望她能嫁到家世清明的人家,最好夫婿是那种秀才举人的。可问题来了,就四皇子插在那里,她出宫后真有人敢娶她?
旁的不提,只要放出风声去。一是没人敢和四皇子,当朝的隐形太子抢女人,二来怕是也不会有人觉得她还是什么清白姑娘了吧。
就算有人不介意,敢顶风‘做案’,那得罪的四皇子,将来要是顺利登基为帝,娶她的人前程不要了吗?
估计不用四皇子做什么,给他穿小鞋的人就能从东城门排到西城门。然后在外面气不顺了,再回家朝她撒气。就像小时候前院姓张的那户人家。
那家的情况跟她现在也不差什么了。哦,若说错了,她这里碍事的是四皇子母子,前院那家得罪的是某个有点家底的有钱商户。
有钱商户尚且能让人吃不少哑巴亏,更何况是皇子了。
……
所以摆在彤语面前的其实就只有一条路可选。
既然只有这么一条路,那就必须让利益最大化。
将她当女儿一样教养的娘娘最喜欢听她说宫外的事……她应该是极想要出宫的吧。
元春幼时除了亲戚家里便只去过几回城里的观音庙,之后进宫,除了那年避疫出去了一回,仿佛就没出去过了。对于外面的世界,进宫前听绯歌真真假假的胡说一通。之后便是听彤语回忆了。
绯歌专注吃喝玩乐数年,她能说的以及她会关心的,几乎都不离这几样。而彤语那里,她进宫时年纪并不大,就算是家常里短,能说的也有限。可就是这样反反复复,东扯出一句,西扯出一句的宫外往事也叫元春听得津津有味。
哦,抱琴也会说几句。
不过抱琴这个元春的贴身大丫头也没比元春好到哪去。毕竟这位的功课不比元春轻松。她所能说的不过是从荣国府的角门到后街荣国府下人聚居的这条路上会遇到的事罢了。
彤语有了必须留在宫里的觉悟后,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要送元春出宫。但后宫里的事瞬息万变,她得宠还罢,若不得宠自然也会牵连到元春。这样一来,元春还要留在宫里跟着她一起过提心吊胆的日子,那这辈子还有什么盼头。
若有办法……能出去一个是一个吧。
于是彤语旁的要求没有,就是希望皇贵妃能够送元春出宫。
送元春出宫的方法有很多,嫔妃带发出家,避居皇宫寺庙或是其他有名气的庵堂都可以。
当然了,一般情况都是犯了事的嫔妃才会有这等待遇。反之若是啥事都没有,嫔妃还想要弃皇帝而去,那绝对是让皇帝脸上无光的事。
彤语的意思是希望皇贵妃想办法用极有身份和体面的方式送元春去一处远离京城的庵堂修行。
宫里每个月都要给元春发份例,一应侍候的宫人太监侍卫也不能少了。再有元春到底是皇妃,也是一宫主位,有救驾之功的人,所以庵堂那边不能对元春不敬,不能失了尊卑秩序……
彤语想只要远离京城,远离皇宫。夜里宿在庵里,白日出门逛逛也便宜。至于将来……反正时间长了,想做什么还不是元春自己做主。
想法很好,也很周到。在彤语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说完,就连皇贵妃都有些羡慕元春了。
这小算盘打的,不似亲生的更似亲生的了。
行叭,对于元春主仆来说难于上青天的事,对皇贵妃来说却不并为难。哪怕如今她渐渐失宠,但对当今的了解也比旁人多得多。
更何况她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跟小姑娘争宠,让人看了岂不是笑话她有失尊重。
……
时间一晃而过,彤语看着皇贵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展示了一回手段后,先是彻底对皇贵妃服气了,然后才跟着收拾了行李的元春一起出宫了。
元春早就没了恩宠,所以住在宫里还是住在宫外于元春来说都是深闺空寂。而住在宫外至少不用见天的面对宫里的各色人等,心里还能宽畅许多。
说不定对自己狠一些,深闺也许就不空寂了呢……
再一个,住到庵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见见家人。至于彤语说的出门溜达……受大家规矩教养长大的元春还真没敢往那方面想过。不过此话过后,时间一长,心到是活了。
彤语是在元春出宫的旨意传出来后,才将皇贵妃找她的事告诉元春的。
不但将这笔交易说了,也将她担心顾虑的事也说了。元春闻言好半晌才找到声音,抱着彤语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话来。
又是心疼她,又是感谢她。最终却全都化为满腔的担心。
一个年老色衰的宫妃奉旨修行虽然不是大事,但按着彤语的要求,皇贵妃的指示,也有要一定的排面才行。
所以内务府提前去选好的庵堂那里铺宫,然后礼部再挑了出行吉日启程……总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彤语是要跟着元春去庵堂看着元春安顿下来后才会去皇贵妃的娘家备嫁,所以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元春身边接受婚前教导。
元春的婚前教导,挺别开生面的。
她早前就教过彤语如何管家,如何管理下人和田产庄子。当初教她这些以想着彤语嫁人正妻,总能用到这些东西。如今这些元春都不教了,开始教彤语怎么精致的淘气,以及更精致的吃喝玩乐。
元春这些年有意无意的将彤语教的跟绯歌的性子有些相似,如今更是全盘按着绯歌的性子来。
那丫头吃喝玩乐,没吃半点亏,哪怕是在荣国府当丫头,也没亏待自己半分。彤语是要进皇子后院当侧妃的人,将来怕是跟她一样都是皇妃的命数。
皇妃,哼,说的好听是妃,可到底还不是个妾室。
除非熬成皇贵妃那样,不似皇后却也掌着凤印。不过那些事情的前提还是要这丫头会经营自己的生活才行。
既然没办法在容貌上出色,那就在性情上来个与众不同吧。
悦已也愉人。
.
翻版的绯歌,比绯歌更适应这个时代和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血腥生活。
有些事情上,绯歌被现代教育捆绑的束手束脚。但土生土长的彤语却没那些顾虑。
然后一个宫女的奋斗崛起,成为整个天.朝最尊贵的女人的故事也从这个时候慢慢的生芽……
皇贵妃给元春挑的庵堂在直隶,环境不错,离京城也不远。
元春自己独占整个庵堂的东侧,修葺间隔出来的五进大宅,将庵堂最出名的桃花林子都隔进去了大半,更别说原来就在东侧的莲花池子和半个花园了。
东侧的面积比元春的凤藻宫还要大一半,元春转了一圈心里又是一番感慨。
嫁给皇帝的待遇好像没有出家修行好诶~
休整一番,传了庵堂的主持过来说话,也赏了一笔香火银子后,彤语拿捏着大宫女的气势对着庵堂里的尼姑和跟来的宫人好一番敲打,这才放了他们各自散去。
安顿好了元春,彤语才依依不舍的跟着皇贵妃娘家的人回了京城。不过在回京城的时候,还顺路给探春捎了话。
彤语想,元春能让探春安排自己,那在元春心里一定是跟探春亲近的。如今元春搬出宫来,让探春上门看望一番也能解解烦闷,有个说话的人。
之前,她总以为自己出了宫门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进去了。她和元春会隔着一道高高的宫墙此生再不复见。
没想到,这种情况却洽洽反着来了。
她可能再也出不来了,而待她如珠如宝的娘娘却被送出了宫。
造化弄人,不过如是。
.
彤语是侧妃,备嫁的日子并不算长。
因彤语是四皇子的侧妃,如今又是这个家上了族谱的女儿,所以皇贵妃的娘家更是给准备了极体面的嫁妆。
一来这份嫁妆没便宜外人,二来也是给皇贵妃和四皇子长脸面,提高他们家姑娘的身份。
其实对于这件婚事旁的还好说,让皇贵妃娘家人一直想不通的还是四皇子的审美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这就传说中的审美疲劳?
就在彤语备嫁和新家人培养感情的时候,元春出宫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贾家和一干与元春有旧的人家耳中。
先上门的自然是先收到消息的探春,探春不知道其中根由,只以为她那位嫡长姐在宫里混不下去了,或是犯了什么要紧的事被打发出宫了,于是直接带了不少小面额的银票和各种衣食用度就去了直隶。
到了直隶,本就因年纪相差好多岁,又因嫡庶之分,多年分别而有些生疏的姐妹俩先是互相客气了一番,然后在互相试探了几句后这才彼此交了底。
原来是彤语不放心自己才唤了探春来做伴的呀。
原来是那个叫彤语的丫头反哺送元春出宫呀。
“大姐姐到是养了个好丫头。”
“当时不过是见她投了眼缘,性子又有些像绯歌才多照看了几眼。”元春似是没听出来探春话里的意思,表明道:“竟是无心插柳了。”
真的是无心的?
难道你真没照着绯歌的性子教养那小姑娘?
心里仍有些猜疑,不过探春却没问出来。毕竟姐妹俩相隔数年头一回见面,询问太多,多少有些交浅言深。
将带来的东西让抱琴拿下去整理,探春又陪着元春说了一回话,便起身告辞了。离开前,还对元春表示她回去后,王夫人等很快便会过来礼佛。
听到这话元春却摇头拒绝了,“过阵子再来也未为不可。”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刚出宫就大波大波的见娘家人到底让人看着不像样子,等过些日子安顿下来,不引人注目了,再见到也不妨事了。
探春闻言,颔首表示明白。
.
等探春离开这处庵堂,上马车里时看了看天色,又垂眸想了一回,便叫人赶马去了黛玉的庄子。
最近这一阵子,绯歌和惜春都赖在黛玉庄子上泡温泉呢。
俩人拉着黛玉一起折腾,住在那里都乐不思属了。最近还玩出花样来了,大冬天的头底冰茬子在室外的池子里泡温泉,也不怕冻出好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