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手上的事最近大多已经告一段落,平时便与张良他们通通信,了解了解小伙伴们的近况。
张良三人虽然都挺年轻,不过出发时带了一整套班子出发,地方上全安插了自己人,进展还挺顺利。
今年的春耕进行得还算顺利,海边圈起来的盐场也建好了,随着天气转暖,陆续开始供给渔阳郡的用盐。
开春之后,张良还以渔阳郡的名义出使了齐国一趟,主要是去齐国借书。他带着一批空白书册到齐国求见齐王,表示自己想要借阅齐国藏书。
齐国藏书连自己的大臣都不一定有资格看,哪有可能随便外借?可张良还真借到了,并以借书名义在齐国暂住,原因很简单,齐王和他一见如故。
张良这人出身好,长相好,很容易让人倾心交好。
齐王一见到张良,感觉自己过去那么多年白活了,怎么就没见过张良这么好看的人?
齐王十分喜爱张良,要不是想着自己和嬴政是好兄弟,他都想挖秦国墙脚了。由于没好意思挖人,齐王便分外珍惜张良在临淄的日子,时不时召见张良聊聊天,只差没拿政事征询张良的意见。
张良表现得非常知进退,从不对齐国的事指手画脚,只和齐王聊吃喝玩乐之事。
这可太对齐王的胃口了,经常带着张良吃喝玩乐,交流各种新鲜好玩的新事物。
张良每日抄抄书,见见齐王,不时还和扶苏通通信,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秦楚那边就快打起来了。
战事一起,连齐国王都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齐国朝臣可不是傻子,想想看,秦国和楚国关系也不错,现在还不是撕破脸打起来了!楚国真要被秦国拿下了,齐国岂不是成为东方六大国之中硕果仅存的独苗苗?
想都知道,秦国不会放他们逍遥自在!
很多人开始劝谏齐王驱逐秦人,免得这些人将来和秦军来个里应外合!
家门关得再严,抵不住有人给外头的人开门啊!
张良听到这种风声,很自觉地去和齐王辞行。
齐王十分不舍,愤怒地斥责了一批提议驱逐秦人的大臣。
张良表现得更加自责了,表示自己不愿让齐王与朝臣生出嫌隙,坚持要回渔阳郡去。
齐王不舍地把张良放了回去,转头就彻底否决了那些大臣提出的驱逐秦人提议。
真要怕有人要给秦军开门,赶走秦人就完事了吗?照齐王看来,只要好处给得够,有些个人说不准卖国卖得比秦人还欢。
别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他只是不想和他们掰扯罢了!
人生短短几十年,他以前就没摸过几件正事,以后想来也做不成什么千古明君,天下大势关他屁事,谁爱管管去。
齐王怀念了张良几天,又开始乐呵呵地召人陪自己吃喝玩乐。
相比齐王的悠哉悠哉,楚王就比较不安了,他最近饭吃不好,觉睡不好,甚至开始后悔听项燕他们的话对秦用兵。
项燕攻打秦国,也没见拖延秦国攻燕的脚步,现在秦国召集二十万大军杀回来,叫他怎么能不担心!
楚王屡屡召见项燕等人,希望项燕他们尽快商定抗秦之法。
项燕结束一次议事,面色沉沉地回了家。明日他又要披甲上阵,这次他其实还有点把握,因为秦国大军已开拔,密探传信说主将是李信。
李信这人项燕了解过,是个颇为悍勇的猛将,但到底经验不足,他还是有办法对付的。只是秦国兵强力壮,即便挡住了这一回,未必挡得住下一回。
项燕想想朝廷如今的情况,忍不住叹了口气。
自从大王联合舅家杀了春申君,楚国便有了衰微之相,也不知还能支撑多久!
“祖父!”一声脆生生的童音拉回了项燕的思绪。
项燕抬眼看去,只见孙儿项羽抱着自己新得的小木枪噔噔噔地跑过来,稚气的小脸上满是得意之色:“祖父,我练会我们家的枪法啦!”
项燕敛起忧色,乐呵呵地笑道:“这么厉害吗?耍一遍给祖父看看!”
“好!”项羽兴冲冲地把项燕往里拉,自己跑到空地上嘿嘿嗬嗬地耍起了小木枪。
还真别说,虽然他才六岁,动作居然十分有力,出枪挥枪都很有将门虎子的气势,哪怕偶尔出个错,他也丝毫没感觉,仍是信心十足地把整套枪法耍完,累得小脸上汗涔涔的。
项燕认真看完,指出他的几个小错误,见项羽一张包子脸皱了起来,便叫人取出自己的长枪,亲自给孙子使了一遍。
项羽两眼发亮,目不转睛地看着项燕把一套枪法使完了,激动地跑上去说道:“祖父,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和你一样厉害!”
项燕抬手揉揉他的小脑袋,饱含期许地说道:“你以后要比我厉害。”
在项羽眼里项燕就很厉害了,听项燕说自己要更厉害,项羽觉得这话听来叫他浑身是劲,不由神气起来:“好,以后我要比祖父厉害!”
项燕逗了一会孩子,便去做出征准备。
哪怕是为了让可爱的孙子日后能快快活活长大,他也不能叫秦人打到他们王都来!
这些年楚国被逼得一再迁都,已经退无可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马上要大干一场!
扶小苏:摇旗呐喊.jpg
第114章 大雪
嬴政最近的心思都在秦楚之战上,不过别的事也没拉下,每天仍是勤勤恳恳地处理一堆政务。
因着扶苏的提醒,嬴政早早派人盯着项燕,最近负责盯梢的人还真盯到了大事:项燕和昌平君两人在秘密通信。
自从在“搞不搞掉楚国”这件事上进行一场激烈的讨论之后,嬴政就把以昌平君为首的楚系官员边缘化了,昌平君也已经被软禁起来。
不过既然是软禁,嬴政其实还给了昌平君自由活动的权利,毕竟当初平定嫪毐之乱时昌平君曾经坚定不移地站在嬴政这边,立下过不小的功劳。而且昌平君还是华阳太王太后教养长大的,哪怕是看在华阳太王太后的面子上,嬴政也没有真对昌平君做什么。
结果项燕和昌平君居然联系上了。
两人之间的联系非常隐秘,要不是这次派去的人盯得紧,说不准嬴政还不会发现。
这两人要是勾搭在一起,问题就有点大了。
因着华阳太王太后的关系,秦国上下本就有不少楚系官员,而昌平君又是楚系官员之中的头脑人物,官位最高,出身也最高,还曾领过兵,号召力很强,要是回头打起来了,昌平君完全可以策反一批人直接反了秦国,和项燕来个里应外合!
到时大秦派出的攻楚大军两面受敌,说不准就要吃大亏。
战场上的事,往往只需要一个信息就可以推演出许多可能性。作为一个搞得了明战、玩得了暗计的野心家,嬴政不惮于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每一个人会做出的选择。
嬴政盯着舆图许久,叫人先别切断项燕和昌平君之间的联系。他倒要看看,有多少人靠着秦国的俸禄吃饭,心却不在秦国!
朝廷上下都在为攻楚之事忙碌,扶苏能做的事便少了,只能专心完成少府衙门的各种事务,争取不让后方供给掉链子。
即使楚国国力日渐衰微,朝中仍是有不少骁勇善战的能将,两边开打之后进展并没有攻打赵韩燕魏顺利。
李信与蒙恬分两路进攻,从出发到开打就耗了挺久,到真正打进楚国时已是入秋,楚将许是察觉秦国这次的决心,全都奋力抵抗,战况始终胶着!
项燕早前已经做过一轮动员,他们已经一退再退,再退下去,后世子孙再无立足之地!哪怕是死,也要堵在城门口死,绝不让秦人轻易踏入楚国任何城池半步!
看看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那就是前车之鉴!
只要不死战到底,就得当亡国奴!
正是因为所有人都有了已经没有退路的共识,所有楚人空前团结,基本没有前面几国那种未打先降的情况出现。
李信和蒙恬都发现这一场仗打得格外艰难。
许是因为前面拿下赵韩几国太过容易,让他们心里有点着急。不过楚国这种全民战意盎然的情况,他们压根不敢冒进,只能稳打稳扎地往楚国境内磨。
嬴政每天跟进前面传回来的消息。
二十万大军每天光是吃就不少,哪怕秦国这几年粮食产量略有提高,持续不断地完成对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还是有点吃不消。
一开始嬴政也挺着急,等天气逐渐转凉,他心情就平静许多了,秋收一结束,各地新粮便缴了上来,他们还可以继续打!
这个时节扶苏很忙,秋收之后他得把督促地方上缴赋税,也就今年的新粮和新布匹。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邯郸郡开始复缴赋税了,前头因为饥荒免除了两年的赋税,同时还挖了渠修了路,使得邯郸郡的百姓逐渐安定下来。
一开始还有人觉得嬴政这是在拿朝廷的钱来给扶苏做脸,不过今年邯郸郡上缴的粮食布帛一统计上来,质疑的人彻底没声了。休养生息两年的邯郸郡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上缴的粮食布帛格外多,连商税都是一笔大进项!
没办法,扶苏在邯郸郡修了路,还搞了个青瓷窑。青瓷这东西,和玉一样好看,比玉好买到,虽然贵那么一点点,但买了可以整天用,咬牙买一套也不会太心疼,所以青瓷在哪里都十分畅销。
作为官窑,青瓷的买卖基本是官方运营的,每个月都有人负责押运青瓷到各郡售卖,在燕国和魏国没有被秦国灭掉之前甚至还搞出口。
现在也还有一个重要出口国:齐国。
这种莹洁美丽的青瓷,可太对齐国读书人的胃口了好吗!尤其是青瓷文房套装,摆到书房里感觉整个屋子都不一样了!
官方运瓷商队每个月定期往各地运瓷,其他小商小贩本来不敢往外走的,怕路上遇到劫道的盗匪,现在可以跟着官方运瓷商队走,他们心里就踏实了,积极地往来各地搞各种大小买卖。
这就使得邯郸郡的商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连带给朝廷带来了一大笔商税。
众所周知,为了压制过分频繁的商业活动,商税是收得很重的,从比例上来说基本上是朝廷拿大头、商贾拿小头。前两年邯郸郡免交赋税还没感觉,今年邯郸郡的税一收上来,不少人都有些大吃一惊,看向那些个商贾的目光仿佛在看肥羊。
当然,目前来说还是农事比较重要,商人肯定得到处跑,多了太难管,万一他们偷税漏税,岂不是肥了商贾,损了国库?
扶苏对于今年入库的税收还是挺满意,秋收之后他拿着报表去给嬴政看。
嬴政早已习惯扶苏那具体又直观的统计表,接过来看了几眼,很快发现邯郸郡那边远高出其他地方一头的商税。他对此没说什么,只默不作声地把报表看完,在心里盘算着有了这些新粮还能打多久,能不能再给李信他们增兵。
扶苏也不插嘴,安安分分等嬴政思考完。
嬴政说道:“这个青瓷是不是可以开新窑了?”
从邯郸郡的发展模式来看,光修路还不足以带动地方发展,还得那地方有点搞头才能行,要不然修了路没人走不是白瞎?
眼下少府衙门这些生意,竹纸白蜡石磨之类的都已经按照当初的规划陆续在各地开了作坊,以满足地方上的需求,唯独青瓷还是邯郸郡独有的。
邯郸郡出产的青瓷运回咸阳耗损可不少,市面上的青瓷又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嬴政觉得可以考虑多开几处瓷窑,反正从目前的煤矿储量来看,烧几个窑还是够的。
嬴政的目的很简单,把天下的财富尽量集中在朝廷手里。先把朝廷能正常征收上来的那部分都征收上来,再把那些征收不到的也骗出来,这样民间的余财自然就少了,朝廷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
商人要是胆儿肥了也好办,不听话就宰,宰完后他们囤的那些宝贝和钱粮不一样归朝廷所有了吗?
所以,对于多建三五个瓷窑拉动地方经济,嬴政是乐见其成的。
扶苏点头记下嬴政的吩咐,麻溜地抽调一批专业人士到各地查访适合发展制瓷产业的地方。想要建瓷窑,得有适合做瓷坯的原料,还得有适合开采的煤矿,得派制瓷熟手亲自到各郡去走一遭才能确定选址。
打仗的事扶苏插不上手,便专心忙碌嬴政交待的事。结果入冬没多久,扶苏就听人说嬴政派人把昌平君关去云阳大牢了!
与昌平君一起入狱的还有一批楚系官员。
朝廷上下噤若寒蝉,都不明白嬴政为什么突然发作。
扶苏倒是隐隐猜到几分,跑去问嬴政是不是查到了什么。
嬴政没立刻答他,而是让他先把折子过一过,自己横躺在坐榻上闭目养神,应该是处理完一轮政务有些疲惫了。
扶苏坐在一旁给嬴政看各地奏报,看了大半,也弄清楚了昌平君的事。原来昌平君与楚将项燕暗中联系,传递了不少关于秦国攻楚的谋划不说,还准备联系一些楚系官员搞事情。
这就不能怪嬴政把他下狱了。
不过,昌平君本就出身楚国王室,心系故国很正常,前面秦楚交战时昌平君就曾力劝他父皇别和楚国全面开战,明显是想保全楚国。
扶苏记得前世昌平君也反了,还曾被项燕拥立为楚王继续与秦国对抗,只是没想到如今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加快了不少,昌平君却还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这位昌平君,过去也曾是坚定不移站在他父皇这边的人。
扶苏不由看向嬴政。
嬴政许是休息够了,又许是察觉了扶苏望过来的目光,睁眼瞅向坐在奏折堆里的扶苏。他坐直身体,说道:“看完了?”
“差不多了。”扶苏乖乖答道,顺便把一叠比较要紧的折子推到嬴政面前让嬴政批示。
嬴政随意拿起一份翻了翻,接过左右递来的笔批复了几句。他瞥见扶苏没再动了,安安静静坐在一边不知在想什么,不由问道:“又怎么了?”
扶苏仰头看嬴政:“知道昌平君要反,父王会不会难过?”
嬴政对上扶苏关切的双眼。
这小孩年纪还小,脸庞看起来稚气未脱,明明得了“仙人授梦”的机遇,性情却还是天真得很。
嬴政曾经对那“仙人”越过自己选择扶苏很有些不满,后来则想这把“仙人”教给扶苏的东西都给骗出来再说,至于将来骗完了要怎么样,嬴政是没拿定主意的。
只是这小孩性情太软和,软和到叫嬴政怀疑他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种。
听到扶苏问出这样的问题,嬴政就知道他又犯傻了。
别说昌平君只是个外臣,就算昌平君曾经是他曾经信任有加的人、就算昌平君曾经帮他扫平叛乱又如何,和一统天下比起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