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最佳男配——传山
时间:2020-04-02 10:15:27

  等南都(现在的京城)的官员以后随皇帝迁移过来还要十来年,西城可不能空着。
  还得有人住,有些人气才行。
  张家的两套大宅子就在西城,虽不是中心位置,但也不是西城偏远的位置。
  八月,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北都城外的郊区,张君越来到庄子上,查看田地里的情况。
  佃出去八百亩良田,还有二百亩全是张家人请长工耕种。
  张君越在心腹提前购买好田地时就交代过,今年的良田除了种水稻还得储水养鱼,稻花鱼。
  带着遮阳的大帽子,走在绿油油的田埂上,周围水稻已经开始抽穗。田里蓄满水,还能清楚的瞧见跳动的鱼儿。
  巴掌大的鲫鱼,还有半尺长甚至更长的鲤鱼,鳊鱼。
  “少爷,今年的稻谷虫子很少。真是奇了,还有田里多了一笔收入。
  看抽穗的状况,今年的收成估计能高两成。”吴大是张家的老人,跟着张家从莱城来到北都。
  张家在京郊一共有三个庄子,两个三百亩的庄子,一个四百亩的庄子。都有张家的老人在管事,也不是固定的,暂时决定一年一换管事。
  等几年再仔细挑选人管事,但几年一换是肯定的。
  “嗯,看着不错,收割晒干以后准确的记下每亩有多少石?”
  “是,少爷,每亩都要嘛?”
  “不需要,找出来十亩收成一般的田纪录就成。”张君越没有什么别的提高产量的办法,他没有高产的种子,只能多施肥,再用新颖一点的方法。
  他不怕未来的穿越女知道,知道也没有什么,那人也不敢说出去。因为她自己也是,有更大的秘密不敢让人知道。
  庄子上建造的不错,灰砖黛瓦,三进的宅子,周围的防御措施都做的不错。
  筑的高高的围墙,还有防野兽的壕沟,十多米深的壕沟,有一座结实的吊桥,白天放下,晚上收起。
  这座庄子座落在灵山下,野兽多,时常半夜下山骚扰农户。
  “少爷,已经全部转了一遍。天气热,进屋去歇歇吧?”
  吴大弯着腰,殷勤的在一边伺候着。
  “也好,日头是有些晒,回去歇歇。”
  青色长衫在绿色的稻苗中飘动,后面跟着的一群人,羡慕的望着走在最前面的青衫男子,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那么的优雅。
  张家在一个劲的备粮,未来七年八年,全国各地都会缺粮食,未来几年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频发各种自然灾害。
  在北都虽然没有自然灾害,也一样缺少粮食。只是比灾区要好一些,不需要“民食蝗,人相食”。
  包括曾经的家乡莱城。也是出现自然灾害的地方。
  回到北都城的张君越,每日的夜里,在他居住的院落里悄悄的挖地窖。多出来的土,混入外边运进来种花种树的土混合在一起,不是太打眼。
  庄子背靠大山,一阵阵的微风夹杂着一丝热气,吹来,不算很舒服,但也比没有风吹来要舒服一些。
  翌日上午,张君越一个人也没有带走上庄子后,一条小道,一个人上山了。
  这还是庄子建成以后,他第一次上山,想上去看看。
  小五在庄子上跺脚,生气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少爷真气人,又一个人偷跑。
  从身体好了以后,少爷出门常常一个人偷跑,也不带着他。
  漫步在小山头,大部分都是杂草荆棘,高大的树木不多越是靠近山下,高大的树木越少。
  走了一会儿,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看看周围,杂草少的可怜,怎么看也不像是人为拔走的,也不像是牲畜啃的,像是本来就不长草一样。
  张君越很好奇,站起来,走在不远处那寸草不生的地方转悠,明显这地方比别的地方热,空气中的热气更多,一点也没有山林的凉意,反而热气腾腾。
  不用灵光乍现,他也能明白是什么原因,带着激动的心情,继续朝周围走。这下不是漫无目地,带着不错的心情,有目地的感受每一寸土地,下午用脚步丈量了周围的每一寸土地。
  他决定买下灵山中两座相连小山头。
  事不宜迟,回城的事要推迟几天。
  “吴大,你去问问村里的里正,庄子后面的两座小山头有主没有?”
  下山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吴大,交代事情。
  吴大一脸茫然,少爷又是要干什么,怎么又打上山头的主意,不过人家是主家,让他去问就去问呗。
  “是,就去。”吴大一刻也不敢耽搁,拿着烟袋,就走了出去。
  离的不远,也就两里多路,一来一回很快。
  第二天一早,张君越亲自跟着里正去到衙门办理地契。
  两座小山头可不小,地方大着呢。
  张家从买下山头的这一刻,忙碌了起来,张君越忙着赚银子,山上忙着规划建别庄。
  转眼就是几个月,田里丰收,鱼卖了不少银子,田里收成真的高了两成,大丰收啊。
  张家囤积的粮食越来越多,山上植树挖出来温泉的事情,被“老实秀才”张君越报告给县府的大老爷。
  灵山的山头一下子值钱了,不少富商要买。县府的县令郑大人也出手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买了几座小山头。
  他对张秀才的印象就更好了,本来迁移过来的张家就有他们当地县令的评语,自愿报名迁移时,说的那番话就特别漂亮。
  让郑大人的印象特别的深,北都作为未来的新京城,地方本就大,他这位北都县令,未来也是不可小觑,当然等那时,他可不会只是一名小县令,早就升迁。
  如今的北都县令上面还有北都府,都在一座城中,但衙门可不在一起,北都县衙门靠近城门边,府衙在城中心位置。
  就一下,不只是郑大人记住了老实的张秀才还有知府范云东也一样记住了他。
 
 
第32章 古代酱油男配(03)
  迁移到北都的第二年, 去年只是有很少几个县有自然灾害。
  可从永安四年的春天, 南方很多地区一直下雨, 下啊下,开始没有人在意, 以为就是梅雨季节, 淅沥沥的下也正常。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淅沥沥的小雨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大暴雨,然后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
  许多堤坝决堤,不少百姓的家园被淹没, 不要说种田了。流离失所的百姓们, 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这时候还想不到种田上面去,有些村落住的高的还行,家里没有被淹,好歹日子能混过去。
  南方涨洪水的消息传到北都已经是被淹的二十天以后。
  不少粮商瞬间反应过来,立马囤积粮食,等到下半年能大赚一笔。
  张家去年靠着高温大棚种菜, 小赚了一笔。春天时又提前种菜种水瓜, 年后家家只能吃菘菜时节,张家的新鲜蔬菜又赚上了一笔。
  五月底, 天气刚热起来,张家的水瓜(西瓜)已经上市开始卖,价格奇高。
  可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前来购买, 都是大户人家前来购买。
  张家的银钱紧张之患, 总算是缓解不少。
  范知府家的嫡子范文涛与张君越是灵山书院的同窗。关系还不错, 休息日,几位同窗相约一起品茶小聚。
  灵山是北都最有名气的山脉,绵延几百里,大气磅礴,最高的山峰雾灵峰,更是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看不见山峰到底有多高,还有关于仙人的传说。
  北都最大的书院,因此以灵山为名。
  六人小聚,约在一家环境清幽的茶庄,这座知一茶庄据说是大皇子韩承逸的私产。
  是当今皇帝私下赏赐给他,赏赐时,皇帝还不是皇帝。
  知一茶庄是一座有着北方建筑独特韵味的北方园林。
  每一处园子都四四方方,很是对称,没有南方园林的精致,但有北方建筑的大气。
  他们六人在一处水榭之中品茶赋诗,其中赋诗最差的还是张君越。他没有抄袭知道那些名人诗作,不是不屑这么做,只是不想这么做。
  他不介意做文抄公可做了文抄公把他送上天才之名,对于他不是什么好事。
  他没有什么大志向,也不是多想做官,只是想平静度日。
  古代官场,他并不想多触及,除非生在这样的家族,不得不这么做。要不他并不多愿意,当然如果得个虚职,爵位啥的,倒是可以。
  赋诗完毕,六人也没有评比谁第一,出来聚会,赋诗只是助兴而已。并不是主要目地,倒是范文韬开口询问道,“君越,你家的那水瓜味道真好,今年赚了不少吧?”
  “还行,就前面的那一批能赚一些,后面的到了应季时节,价格肯定会回落不少。
  到时赚的也不会很多。”
  “君越,你的点子最多,给我参谋参谋,干点什么能赚点零花。”说话的是宣抚使家的嫡次子周文远。
  他的手上的银钱永远不够花,用钱那个大方哟,是北都城的贵公子中最出名的。
  这话还真不好回答,在座的几位都不会嫌银子多。给他一人出主意,其余人都会有想法,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沉吟片刻,想了想说到,“文远,想赚银子,咱几位可以一起赚,我的点子都是好运气而已。真心不多。”
  “一起赚,怎么赚?”插话进来的是范文韬,他也需要银子啊。
  在座的六人,除了张君越出身差一些,还有一位也一般,但他起点比张君越要高。
  人家的亲姐姐,如今是和郡王的侧妃。被和郡王来北都时在大街上一见钟情。
  之后的一切不用细说,也知道结果,平民家的姑娘,一位郡王要查找起来很容易。
  没多久,就被和郡王纳回府中带回京城(南都),不到五年生下一儿一女,如今已是侧妃。
  在北都的娘家也跟着沾光,如今在北都也是家有良田几百亩的小地主。还有宅子铺子,以前是啥,就是普通百姓,没有几两存款的普通人家。
  和郡王是先帝堂弟的儿子,虽是皇族,但离皇位很远。与和郡王有关系的人家走的近也不是要紧事。要不其余四位官家子弟怎么会愿意与董帆往来。
  他们这样人家的子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是非常谨慎的。
  “以前在老家莱城时,在一本杂记中曾看到一记秘方,关于怎么做香胰的。
  只是当时思虑最多的是如何读书,考取功名,并没有放在心上。
  前不久在家休息,忽然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秘方,看书外的闲暇时间,自己用秘方记载试着做了一些,前日试着用了用,还挺好用。
  文远一问,倒是想起来了,如果诸位有兴趣,咱们不妨合伙做香胰的生意。”
  张君越的话一出,其余几位的眼神都亮了几分,胰子他们府上都有用,可香胰却没有用过。
  再说光是胰子就能赚钱,香胰更能赚钱。
  都是行动派,范文韬当即表示要去张家,试试香胰,其实都着急看效果。如果好,还能带回去一两块孝敬母亲。
  张君越没有说谎,确实在前段时间休息的时候,做了几十块香皂,还不完全是现代的配方,是古代配方加现代配方的混合版。
  成本低廉,还有香味更持久,洁净力度更好,他能开发出来洗脸香胰,洗手香胰,洗衣裳专用的香胰,还有洗头发,沐浴用的,每一种都会有不同的功能。
  看似产品单一,其实不是。
  家里用的香胰种类齐全,任君试用,不怕穿帮,原本是想自家做这门生意,现在想想拉进来五位合伙人也不错。
  有官家人入伙,以后能开拓外地市场还不怕大富豪打压。
  一个月后,东城一座大宅子内,人声鼎沸,一天到晚都有人说话忙碌着。
  东城,西城都有一家香胰店,胭脂面脂也卖,但香胰是店中的特色,在别的店可没得卖。
  这家的香胰,与其他家的胰子不一样,除了有香味,还有不同的功效,外观也精致,上面有图案还有字迹。
  可不是外面的那些粗糙的胰子能比,侧面还光滑细腻,其余两面是图案与店名。
  忙碌中,粮荒到来。
  大半年来,全国范围内有一半的地区,水灾,瘟疫,干旱,蝗虫,像是商量好的轮换上。
  各地的粮食都紧张了起来,北都的粮价飞涨,已经过了百姓能承受的范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北都各地没有遭灾,大部分的百姓家中的口粮,勉强能度日。
  特别是迁移来的那些人家,不需要交赋税,开垦的荒地多,虽然荒地产量低,一样也能吃个六分饱七分饱。
  甚至有些人家还能悄悄卖上一点粮食,存点银钱。自家的粮食混着野菜将就着也能吃的饱。
  因为粮荒,书院放长假,书院没有多余的粮食,让学子半月去一天书院,交功课再让夫子们讲评一二。开学等来年开春以后再说。
  学子们勤奋刻苦的也可以住在书院中,方便就近找夫子们询问学问。但书院不供应吃食,想吃什么自己出去买。
  张君越一放假就回了家,他住的院子中,挖了两处地窖,用灰砖砌墙砌柱,底下铺了几层灰砖还有木板,除了一个小角落放了一个木架装别的东西。
  其余的地方满满当当全是粮食,这是以防万一的存放的粮食。
  张家平时都是紧闭大门,现如今更是紧闭,就是平时供人出行的侧门,角门,都是一样。
  天气越发冷了起来,位于北方的北都更加的干冷。最近几日,张君越一家四口都住在郊区的灵山上。
  两座山头一共有东南西北四处温泉眼,他一共建造了四座别庄,一处是自家居住过冬的地方。
  还有三处都是赚钱的地儿,土大棚,种菜种瓜。冬天也种瓜,本地有种夏天时种的小儿拳头大小的果子,植株不高,不到一米,但是结的果子味道极好,消暑解渴,味道清甜。
  张君越种了不少,在每一株清果下面还种了水瓜。
  他是不浪费每一寸大棚内的土地。
  “小少爷,慢点跑。”跟在小少爷身后的柱子,急的一头大汗。
  小少爷太调皮,只要不认字不锻炼的时候,就坐不住,到处跑。
  他,太难了,遇上这么一位小主子。
  “柱子哥,快来啊!”一溜烟的功夫,阳阳跑到庄子外面去了。
  背着身朝前走,人还看着后面追赶自己的柱子哥哥。
  “啊,怎么退不动啊?”快五岁的阳阳,发现自己退不动,好似被什么堵住了前面的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