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暗墨沉香
时间:2020-04-07 09:21:34

 
 
第十三章 
  老村长干了好多年村长,村民经常找他断官司。
  有的公婆喜欢抓家中大权,死咬着不分家,家里整天发生乌七八糟的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事根本不好处理,有时让老村长很作难。
  有的公婆不爱管闲事,儿子一结婚就分出去,麻烦少很多,都清心。
  各有各的盘算,程家分家算正常事。
  程家兄弟看到爸把老村长和队长叫来了,不禁想家里有什么大事得请这二位。
  程茂林暗喜:看来分家的事定了。
  程爷爷把老村长请到上座坐下,程奶奶赶紧上茶。他把儿子儿媳们叫到跟前。孩子们也凑到跟前,不过都不敢闹腾。
  程爷爷吁了口气才说:“今天我把村长请来,打算分家。”
  程茂才一听,立马反对:“爸,咱家过得好好的,分家干啥?我可没想过要分家。”
  程茂田也赶紧表态:“爸,我也没想过分家。”只是媳妇私下跟他提过想分家的事。
  程茂林:“我听爸的。”
  程爷爷暗自瞪了小儿子一眼:臭小子,不是你先提起分家的。
  刘玉香想到自家三儿子,不高兴分家,脸上不好看,“爸,我可没闹着分家,这不是过得好好的吗,干嘛分家?”
  赵英子和李秀珍一听分家,心里都很高兴,但是脸上强忍着没表现出来。可是眼里带着笑意。
  程爷爷看了众人,咳了两声表示:“我们老两口平时算是比较公平,就算分家也不会亏待你们哪个。既然我把村长和队长请来了,分家的事就定了。你们不用多说了。”
  他扭头都对程奶奶说:“老伴,你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先给他们仨分了。”
  老村长不由提了一句:“那你们家老二呢,分家没他的事?”
  程爷爷解释:“老二在新疆程家立业了,离得太远,回来一趟不容易,以后可能回来的次数不会太多。他早就说过,家里的东西不用给他留着,都是他兄弟仨的。”
  “既然老二说过这话那就行,你看着安排吧。”老村长示意接着分。
  分家的事只不过请村长和队长做见证,主要还是程爷爷和程奶奶分。
  “家里总共六百多块钱,是这些年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我们打算跟老大住,让老三和老四出去盖房,所以这钱得多给老三和老四分点……”程爷爷这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刘玉香一听着急了,“爸,立宗可是上高中了,眼看过两年就得盖房娶媳妇了,把钱多分给老三和老四,到时候立宗咋娶媳妇?”
  她知道公婆平时最看重大孙子,才拿大儿子当借口。
  程爷爷颇为威严地看了老大媳妇一眼,“先听我安排完了你再提意见,要是不太离谱,我会考虑你们的意思。”
  刘玉香心里再急,有外人在,她也不好意思闹腾。在村干部面前丢了人,以后咋露脸?
  “本来我看老大家有仨儿子,想把这个老院留给他,要是老大两口子不愿意,也可以拿钱出去盖房。谁要老院谁就给我们养老,剩下那两个每年给点粮食孝敬,逢年过节买点东西来看看我们就行……”
  一听这,刘玉香赶忙表示:“茂才是老大,肯定得给爹娘养老。”
  刘玉香不傻,老院三间北屋,可是用砖和石头盖的。想出去盖这样的房子,不好盖!
  出去盖房费心费力不说,关键是钱够吗?一两百块钱能盖几间房?出去盖房最多盖个两三间先凑合着住,还不如要老院合适。老院盖的年头不算多,房子看着还好,等儿子结婚的话,把旧房刷大白墙收拾一下,住着也不差。
  程茂田没儿子,根本不会跟大哥争老院。
  程茂林只想分家出去过,他也不想争。因为他知道,左右也争不过。他爸总不能不顾老大家三个儿子。
  程爷爷看老三和老四没意见,接着说:“我跟你妈商量过,老三和老四出去盖房花钱多,每人分二百,够不够的,就这些了,不够你们再借点。你俩什么时候盖好房,什么时候从这家里搬出去。对了,咱家准备的盖房材料,茂田和茂林一人一半。”
  “剩下那两百多,分给老大一百,剩下一百多是我和你妈的养老钱,也是我们的棺材本。”
  “家里现有的粮食按人口分,以后工分分开算,各家归各家的。养的猪等年底杀了分钱或分肉,鸡每家分三只。还锅就没法分了,是老大家的,老三老四自己置办。碗按人口分,盆每家一个……”
  破家值万贯。家里的东西都是零零碎碎置办的,算下来花了不少钱。老三和老四两家想要置办齐全家用的东西,还得费不少事和钱。
  所以程爷爷说分家还算公平,其实还是偏向老大家。
  不过,老三和老四没意见就是了。他们的孩子还小,再说老大干活早,大嫂来程家早,给家里赚得肯定比他们多。亲兄弟,没啥好计较的。
  赵英子和李秀珍作为儿媳妇,心里颇有微词,但是跟分家另过比起来,那都不算啥。以后日子长着呢,只要分家后好好干,他们就不信给儿女置办不起一份家业。
  农具啥的不用分,分也不过是一张铁锨和?头啥的。像耕地的犂、种粮种的小耧等大件农具,现在都归队里管。剩下鸡零狗碎的东西,到时再细分。分家章程大体就这么定了。
  程奶奶把提前准备好的四百块钱,给赵英子二百,又给李秀珍二百。说实话,这些钱分出去,程奶奶也舍不得。可是为了孩子们过得好,她还是咬牙分了,自己并没有留多少私房钱。
  老村长一看程家分家这么平静,儿媳妇除了老大家的多说了几句,那俩都不争不抢的,不禁夸了一句:“老程,还是你管家有方。”
  程爷爷:“是孩子们懂事。我就盼着他们兄弟几个分了家还能亲近点,有啥事,都别只顾自个,兄弟们该帮就帮。”
  在老村长和林队长的见证家,程家正式分了家。程奶奶把炖的兔肉端上,还炒了几个别的菜,吃了分家饭。
  当天晚上,李秀珍跟丈夫商量:“盖房的事得赶紧准备了,早点盖好,早点搬出去。”
  程茂林大包大揽说:“这事交给我,我先把材料备好,你管钱就行,买啥我找你拿钱。”
  “行,就这么办。”
  七彩:等房子盖起来,更有我发挥的余地了。
  七彩还提醒她爸:“爸,等盖新房,找个离南山近点的地方。”
  “那边偏,为啥选那边?”
  “就喜欢呗,那边清净。”七彩想,如果在山脚下盖房子,她抓只猎物回来,下山就可以弄到自家去;如果离山脚太远,让别人发现的可能性就大点。
  “我跟你妈商量一下再说。”程茂林已经在考虑闺女的意见,看山脚下有没有合适的地基。
  第二天,程茂林叫上三哥,一起去老村长那里批地基。
  老村长倒是没有为难他们,可以马上给批地基。可是村子中间的闲置地基,大多数都是有主的。他们想要地基,只能在村子周围找。
  程茂田拿不定主意,他知道四弟一向主意多,便说:“茂林,你看哪块好你决定,我在你旁边要一块地基,以后咱们当邻居。”
  程茂林没有多想,他早就跟媳妇商量过这事儿,决定选地基不能离老院太远。因为三兄弟不管谁家有点啥事,叫人方便。所以,程茂林把地基选在靠近山脚下的地方。他选的这块儿比较偏了,周围是荒地,没有人家,跟最近的那家还隔着一个水塘。
  老村长问:“决定了,就在这块儿?”
  “嗯,村长叔,就在这儿了。”
  程茂田犹犹豫豫,最后选了一块更靠近村子的地基,并没有跟四弟当邻居。
  “茂林,你选的地太偏了,要不往里挪挪。”
  程茂林摇头:“不用了,我就选这儿。”这块地是媳妇和闺女都同意选的地方,就这儿了。
 
 
第十四章 
  程奶奶没有把分家的事通知嫁到本村的闺女程燕飞。本来一个出嫁的闺女,嫁人后管不着娘家分家的事。
  分家第二天,程燕还是听别人说闲话,才知道娘家已经分了家。她抽个空赶紧跑回娘家问咋回事。
  “妈,我咋听人说咱家分家了,真分了吗,为啥分的?”程燕这么问,是怕哥嫂之间起了龌龊才闹着分了家。
  “分了。不为什么,这不是下一辈都长大了吗,你大哥家立宗上完高中就快娶媳妇了,你三哥四哥家有闺女,大了跟爸妈一块儿住也不太好,家里住不开,我和你爸就做主分家了。”
  “我还以为是因为给程叶看病闹的。”
  程奶奶:“给程叶看病那是应该的,谁家孩子病了,我能不给出钱看病?”
  程燕:“妈,我又不是说您,我是说我几个嫂子。”
  “行了,家里没啥事,你就甭管了。”程奶奶的意思是不让闺女掺和娘家的闲事。她是怕因为闺女管得多,惹儿媳妇嫌,等闺女在婆家遇到啥事了,几个当嫂子的会拦着儿子们不给闺女撑腰。
  “分了家更省心了,不用管吃管喝操那么多闲心。我现在啊,有空就帮你大嫂做做饭,没空就让她自己做,剩下那俩不用管了,也不都找我要吃的了。”程奶奶戳了戳闺女问:“你婆婆啥意思,透露过啥时候分家吗?”
  程燕嫁到本村林有水家,林有水有俩儿子,程燕嫁得是小儿子林长河,生了个儿子叫林玉军,是个三岁的奶娃娃。
  林有水家住房情况和程家差不多,可他家里只有俩儿子、三个孙辈,目前足够住的。所以程燕想分家单过,一时半会儿好像找不出好理由。
  程燕冲一边翻个白眼:“分家,我倒是想分,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可她很快又说:“我再熬两年,等军子大了,我也说家里住不开分家。只有军子还不够,我还得再生一个。”
  程奶奶教育闺女:“你公婆还算讲理,要不当初也不能把你许给他家。只要他们不太偏心,不许你闹腾。”
  程燕:“老大家俩孩子,我就一个,他们就算不偏心,我也吃亏。算了,我还是赶紧怀一个吧。”
  程奶奶:“就军子一个,是单了点,趁着年轻赶紧生吧,人家县城的大夫说过,年龄大点的女人生孩子危险。”
  “嗯。”
  程燕临走时,程奶奶给她塞了俩自家种的甜瓜,“拿回去给军子吃。”
  程燕:“我拿东西回婆家,嫂子们看见愿意吗?”
  “就俩甜瓜值啥,我还做不了主?拿着吧,看你这小心眼劲儿。”程奶奶挥挥手让闺女回婆家了。
  第二天早晨,老村长举着大喇叭里喊:“从明天起,生产队成立大食堂,以后家家户户都去大食堂吃饭。按规定,以后不许在家里做饭,谁要是不按上级说的办,就是反对党,抵抗共产主义政策……”
  吃大锅饭听起来是好事,可老村长打心底觉得这事儿不妥当,可是他无能为力,只能按照上级部门说得做。就连那些威胁的话,都是他从大会上学来的。没办法,上级怎么说,下面就得执行。跟政府对着干,能有啥好处?
  “当然,上级还发话,以后在食堂顿顿有菜,吃饭不限量,能管饱。这就是吃大食堂的好处……”
  整个河上村老老少少几百口子人,一起吃饭真不是个容易事。
  起码锅得够大,要不不够吃。需要的桌椅得够多,这些大队提供不了,只能各家各户凑齐。
  等正式吃大锅饭这天,村委可是真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大队部墙上贴着大红标语: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生活集体化,食堂如我家“。院里摆满了八仙桌和长条凳,比谁家结婚还热闹。
  大锅饭头一次吃的是大白馒头,比成人拳头还大的大馒头,一人能吃好几个,那种很能吃的,十几个馒头都能填进肚子里。
  饭桌上,每桌有四个菜不说,其中还有肉菜,吃完还能再去盛满。饭菜一端上桌,大家伙儿没空说话了,个个赶紧吃饭,生怕吃晚了会少吃似的。
  林长生因为能吃出名了。他吃了整整八个大白馒头,比有些大人都吃得多。
  有人笑着说:“长生,你别把肚皮撑破了!”
  林长生埋头吃着回答:“我饭量大,肯定撑不破。”好不容易吃顿饱饭,不吃才是傻子。
  林奶奶替孙子描补:“我家长生力气大,吃得多不稀罕。你们看看哪个吃的不多,老盯着我家长生干啥?”
  可不是,在坐的所有人几乎都在埋头猛吃。
  有的人怕吃了这顿没下顿,可不就得猛吃。因为吃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因为李秀珍本人干净利落、做饭好吃的名声在外,还被安排在食堂干活,她最近心情特好。在很多女人看来,厨房那点活不叫活,起码比下地轻快。
  李秀珍忙完,抽空过来嘱咐儿女:“今天饭食好,多吃点,可是也被撑着了,要不肚子也难受,吃饱点就行。”要是吃撑了,再吐了,还不如不吃呢。
  程立国刚刚听到李长生比他吃还多,不禁说:“妈,我想多吃点。”
  “那也不能撑着自己。难受我可不给你买药。”
  程立国只能乖乖点头。
  七彩笑眯眯地说:“妈,我吃饱就不吃了。”
  赵英子:“弟妹,好不容易吃顿饱饭,你还不让孩子们多吃点。”然后她扭头对程柳、程叶说:“这样的好事可不多,你俩多吃点。”
  刘玉香附和说:“可不是啊,都多吃点。”边说边给俩儿子碗里夹菜。
  像刘玉香和赵英子这样的人很多,反而是李秀珍这种只让儿女吃饱就行的少。
  最后大家伙儿吃得是红光满面,吃得肚皮溜圆扶墙走,吃得心满意足。
  饭后,还有专门的人管洗碗,大伙吃完后,把碗一放,再一抹嘴,啥事没有了。回家该歇歇,该玩玩,别提多轻松了。
  这时大家伙儿感觉,吃大锅饭简直是好到没法再好。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