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遗忘li
时间:2020-04-08 08:29:42

  “上一世,朕的长子早已出生……”嬴政不赞同的说道。
  都已然弱冠之年了,还是没有子嗣诞生,和周围十七八岁就已然当了父亲的秦人相比,已然落后了一大截。
  “……可见终究还是你我之因,朕还需多多宠幸才对。”嬴政若有所思的说道。
  明夷“……”
  明夷将被衾掀过自己的头顶,懒得理他。
  等到第二天起床时,周围服侍的宦官宫女心情都很激动。
  整整一整个冬日,陛下都冷着一张脸,连带着他们这些人都心惊胆战,到现在终于恢复正常了!
  关于在统一之后,无法再靠打仗来拥有爵位田地,到时天下之人该怎么拥有上升渠道这件事,明夷向嬴政提出了可以各地创办学校和科举制。
  虽然到清朝末年以后,用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因为八股文已经彻底僵化,但这套方法能从隋朝一直流行到清末,自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科举制推行开来以后,可以有效防止像魏晋时期一样让士族做大。
  对此,嬴政冷静说道:“你所说“学校”秦国已有,名唤作学室,所有的秦国官吏皆从学室学习而来,无需再多费心神,明夷,并非所有后世之法度皆适用如今。”
  “我自然知晓,但学室所学都太过死板了,况且只教导少数要当小吏的孩童,应当加以改进。”明夷同样平静地说道。
  提出改进意见,当然不能头脑一热就来。
  明夷提前了解了整个秦国上下的学室制度以后,才来到嬴政面前提此事。
  若论起治国学说,秦国不是魏国齐国那般有的是百家名士,这么多年也就出了一个商鞅的法家而已,但要说起秦国上下识文断字、懂得数学、甚至擅长骑马驾车舞剑的人,那恐怕比六国还要多一点。
  而在法家的愚民政策里守住这最后一点文化之火的,就是秦国的公立小学——学室。
  学室遍布在秦国的各地郡县,意在培养精通秦国法律的小吏,把小孩子聚集在一起以后,全部都交给狱吏教导文字、数学和最基本的军事,最后分为文吏和武吏,每隔几年就流水线的出上一批毕业生,然后投放到全国各地当小官。
  “你想怎么改?”嬴政说道。
  “放宽教导,让秦国上下不分贵贱,但凡有志学习又有能力者,不论成人孩童通通进入学室学习文字计数,让秦国上下的识文断字之人不再局限于官吏。除此之外,将学室设为初学,在长安学宫设立高学,等灭了齐国以后,聘请来百家之士、各家工匠,让他们自行教导收徒,到时从初学学出的孩童入高学需要进行考核,考核过后进入高学。”明夷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些还只是初步,以后再看着更改。
  嬴政听的直蹙眉头。
  若是说出这些话的是朝堂大臣,他就直接让人拖出宫去了,但既然说话的是明夷,也……只能慢慢说服她的想法了。
  嬴政没有直接反对,而是提起了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
  “百余年前,中牟县令王登向赵襄子举荐两位学识渊博的名士,赵襄子慕名而授予二人田宅,庶民见状其仅凭学识便不劳而获,纷纷效仿,卖田宅土地而拜士人学私学,半城之人如此,当年中牟农商几近荒废。”嬴政平静说道。
  “你担心秦国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明夷疑惑道。
  没道理呀,以庶民如今的生活状况,有家境还过得去的人家愿意把孩子送进去学文断字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群起而效仿。
  嬴政微微点头,紧接着只用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原因。
  “进入学室学习者,皆免除四年杂税服役。”
  嬴政在疯狂暗示明夷,对于这些未来的秦国小吏,国家在上学期间是有补助的!如果让秦国上下有意去学室学习的人统统前去,恐怕少府今年就要破产。
  “这还不容易?改免除服役为要收束脩即可,说不定还能给少府多加点收入。”明夷不以为意说道。
  论起国家收入,秦国根本比不上魏国和齐国,因为连年的打仗,少府一向很穷。
  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没道理嬴政想不出来。
  明夷怀疑地打量着他,怀疑这是嬴政为了搪塞而找出的借口。
  见没有拿这个理由忽悠住她,嬴政也不露声色,若无其事的继续说道:“此乃其一原因,其二,若让百家学士教导无数弟子,到时候各家各派无事生非,在街巷之间造谣秦国法律,庶民容易被煽动,岂不是又要凭空生出祸乱。”
  “虽然有可能如此,但如稷下学宫一般百家争鸣,再将工匠物理之道全部精益求精,方可以……”话说到一半,明夷突然想起嬴政上辈子做过的事情,瞬间警惕的眯起了眼睛。
  “……陛下,你将来是不是还想在烧光民间所有的《诗》、《书》还有百家学说,只留下医药占卜的书籍,然后只让学室教导出的小吏识文断字,管辖庶民?”明夷缓缓问道。
  嬴政“……”
  见被拆穿,嬴政尽量口吻平静的反问道:“是又如何?”
 
 
第154章 
  见嬴政毫不犹豫承认,明夷几乎要被气笑了。
  “你——你前不久才同我说要使治下大秦家给人足、民安物阜!”明夷说道。
  “是。”嬴政说道。
  “那陛下还想着焚书愚民?”明夷扬声反问道。
  说出这话才几天啊,这才几天嬴政就又想着焚书愚民了!
  后世为了扫盲,费了多少心力,到了嬴政这里,却要将文字数学捂的死死的,不给庶民灌输!
  嬴政似乎很不解明夷为何突然恼怒,想了想,平静说道:“千人之中,只要有一人精通诗书,便足以带动这千人不再安心耕种打仗,久而久之,国家必乱,因此文字计数者,有小官狱吏通晓足矣。”
  明夷听到眉头紧蹙,满脸不赞同,说道:“别说笑了,如果一国民众有九成都只知道埋头耕种,出门打仗,连计算一年粮食多收了几斗、市上多花了几钱都想不明白,那还谈什么富强,若想富强,自然要大开民智,最好连诗书礼乐也全都安排上,好培养秦人爱国之心!”
  “无需知晓,自然有小吏相治。至于诗书礼乐,那不过是六虱而已,久而久之,纵然国富又如何,庶民贪婪于偷生安乐而不善战,必定受外辱于敌,如同今日之齐国。”嬴政说道。
  黑袍青年那神色之间振振有词,尽显理直气壮。
  这是商鞅在《商君书》里提出的理论。
  六虱是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发强,如果一个国家倡导这些,只会导致国富而不战、只懂得偷生于内。
  如今的齐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把剑,只有时常磨砺才不至于生锈。
  “哈~,按照陛下的想法而行,秦国恐怕会食古不化,成为一滩死水,不说别的,仅仅是工匠制作,若无有学识之人加以对百工生产的大加改善,人们至如今,恐怕还是如同商周之时一般草屋骨箭。”明夷反问道。
  “明夷就事论事,不要无理取闹,秦国最好的工匠皆在咸阳工坊,若有百工改善利器,朕自然会命令工匠广而宣之、告知天下。”嬴政不悦的说道。
  “陛下觉得一群目不识丁的工匠,能在总结知识方面胜过士子?”明夷奇道。
  她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嬴政这么顽固呢。
  嬴政也很惊奇,说道:“莫非爱妻以为那些诸子百家的士子可以想出办法改善农器之流,那些人终其一生连耕田都没下过!”
  他以前怎么就没发现明夷这么异想天开?
  “好,先不说这个,陛下想以后禁了百家学说又是什么意思?”明夷问道。
  “那些诸子百家皆是乱流,不曾统一六国之前,只知道游走在各地诸侯之间,成为座上宾客后为自己牟利,统一六国之后,只知道空谈政事而扰乱民众,况且其中诸如墨子、孔子一般的有识之士甚多,若是几十年后暗中生乱,岂非祸患?”嬴政解释道。
  “陛下真能觉得自己禁的住各家学说?”明夷反问道。
  感觉到了被爱妻小瞧,嬴政瞬间感到了怒火。
  “你觉得朕做不到?”嬴政冷淡问道。
  这一生,除了在求仙问道和子孙不孝上屡次跟头以后,治国方面他一向无往不利,不管是怎样艰难曲折的目标,什么长城直道灵渠,他最终总会成功达成。
  明夷若是说一句他做不到,他明天就罢黜百家、独尊法术给她看。
  见嬴政已经有火气上来不管不顾的意思,明夷立刻说道:“陛下若是想,自然做得到……”
  百年后汉武帝都可以做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比汉武帝更加强硬的嬴政若是真想这么做,恐怕百家典籍真能被他烧光。
  嬴政脸色这才微微缓和。
  “……只是陛下当真觉得可以禁锢住人心?春秋战国四百年,纵然你烧光这批百家,接下来百年总会有其它学说重新诞生流传出去,堵不如疏,倒不如将其聚集在长安学宫中,任其百花齐放,再挑出适宜理论用以治国。”明夷说道。
  嬴政广袖一挥,傲然说道:“乱世,方才有孔子,墨子之流思索治国强国之道,等到朕治理天下之后,纵然有有才华之士,也不必再思索了。”
  一切都照着他定下的规矩来就行。
  明夷气的在殿内来回渡步几圈,简直不知道对嬴政这种自信到狂妄说点什么好,半响才说道:“陛下,万一子孙不孝,亡国去家呢?”
  嬴政微微蹙眉,数息才复又展开。
  “朕之前六代皆是当世明君。”嬴政平静说道。
  所以以后只要用心挑选继承人,再让继承君主一切依法治国,就不会出现太烂的国君……吧?
  听出嬴语气里的心虚气短之意,明夷看准时机,毫不犹豫追加了会心打击,幽幽说道:“你之前还觉得自己的大秦能传至万世,结果如何?”
  结果胡亥那个败家子三年搞定一个大秦帝国,成功完成了多少六国之人前仆后继都想达到的壮举。
  每次想到上辈子,就如同一盆凉水浇在心头。
  嬴政沉默一下,瞬间不飘了。
  见明夷神色微微冰冷,站在窗棂边上默然不语,特别是手指已经下意识按上剑柄,嬴政垂眸思索一息,立刻走到她身边。
  青年双手揽过明夷的肩,微微低头,在她耳边平静说道:“方才所说不过是脱口而出罢了,岂能当真,你我先休息片刻,再来详谈。”
  “……好。”明夷说道。
  既然嬴政都率先表示和解,那也不用再拔剑对着打上一架了。
  毕竟长期吵架和家暴对感情不好。
  寝殿的窗边就摆放着一张黑漆红底的凤纹矮榻,上面不仅铺了皮毛,还摆放了她让宫女做的抱枕,里面塞满了来自巴蜀之地的柔软棉花。
  半躺半卧在棉花抱枕上,闻着不远处青铜香炉里传来的馥郁气息,明夷的心情都渐渐和缓下来,开始重新平和聊起这些事情。
  “先不说学室和百家之事,陛下,你觉得科举制如何?”明夷懒懒问道。
  嬴政将手穿入她后脑乌黑秀丽的长发中,然后低头吻上,缠绵片刻后才分开说道:“甚善,朕先前还在忧心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庶民无战可打该怎样晋升,有此计足解。”
  嬴政在心里盘算着。
  除了之前明夷所说的,以写策论来判断是否是治国的有才之士外,还可以再加上武举,考校兵法、骑马、剑术等。
  不过为了防止出现纸上谈兵之辈,最好下令来参加这科举的,必须是已在秦国当过底层小吏、了解民生之人。
  还有武举,也应当先是在北地长城待过,立下功劳之士兵才可参加。
  嬴政将这些想法以吏为官、以兵为将都和明夷细说,成功得到后者的连篇夸赞。
  明夷是真的佩服嬴政,他真是天生的治国人才,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也就算了,还思绪转的飞快,只要确定某一件事有利后,就能想出最好的对策,将利益最大化。
  就好像以前在韩国看到的豆麦连种、一年两熟一样,短短几年,就已经推遍了秦国各地。
  夸完嬴政之后,明夷说道:“还是现在的秦国好,推行科举之事,陛下一人即可决断。”
  “此话怎讲?”嬴政问道。
  明夷就大概给他讲了讲土地兼并、世家做大,把握做官权力后限制皇帝,皇帝推行科举好收罗天下英才和限制世家等事情。
  所谓世家之所以能做坐大,都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土地奴隶够多。
  而如今的秦国在这方面就非常棒了。
  土地某种意义上全是国有,从高官贵族里面来讲,任一个人官当得再高,得到的土地再多,子孙一没出息就全部收回,从平民百姓里来讲,因为秦法规定某户人家一旦人数过多,就要收双倍税,所以秦人但凡一成年就急着分家,根本无法形成像样的宗族势力。
  就好像甘罗的大父甘茂当年也是秦国相国,却因为父亲没用而收走土地爵位,几乎沦落到了庶民的地步,又因为甘罗有才华才又重新拥有富贵权利。
  所以后世的宗族势力坐大而导致皇权不下县,在如今的秦国根本没有。
  秦王的权力,是真真正正的足以下达和影响在每一个荒僻村庄里。
  听她讲完以后,嬴政则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那“土地兼并”上。
  “后世之人都再无行过秦法?”嬴政问道。
  “当然没有,陛下,你的大秦帝国已经成了天朝典范,后世之人都推崇儒家的天地君亲师。”明夷无奈说道。
  黑色王袍的青年低头思索片刻,突然一声轻藐的嗤笑。
  “若土地任由庶民买卖,久而久之,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穷者为活命而入富户为奴仆,后患无穷,上使各地家族做大,下使庶民饥寒交迫,最终连起而反……”看着明夷越来越惊叹敬佩的眼神,嬴政心中越发得意,“……朕可否说对?”
  “全对。”明夷夸赞道:“陛下你怎么这么才智过人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