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沙柳273
时间:2020-04-09 09:35:28

  “不是有公共坟场吗。挖坑埋了就是,估计孙家事后一定会迁坟”......
  冰兰和两个堂哥又做了一个简易棚。临来的时候将能带来的东西全部带来了。几个孩子很快睡着,冰兰找了一个地方迷糊过去。可能这几天太累了,一觉居然到了天亮。不知道事事的几个小孩子一起玩起来。
  冰兰帮着周桂敏做饭,夏志川带着两个侄子和几个村民去坟地挖坑。回来做了简单的送葬,所有人跟着去了坟地。那里新添了很多坟,都是这次遇难的人们。
  大家好像司空见惯,人入土就算完成了人这一辈子最后的程序。孙大娘被拉倒另一处地方安葬下来。柳河的河水多,苇塘多,坨地也多。小堂妹剑兰很快成了小大姐,带着一群小不点跑到苇塘边折蒲蓬棒,冰兰知道那个晒干了可以点燃驱蚊。
  事后冰兰从两个堂哥嘴里才知道他们哥俩能幸免是因为那晚实在太热,哥俩一商量就跑到了房顶去睡。夏家盖的是平房,平房的房顶是平的,村里只有有条件的才会盖的起。夏志信在铁路上赚的不少,每月都会给家里一些。
  加上儿孙们都大了,每年分红加上养猪养鸡赚的,盖上平房合情合理。
  “那晚我跟大哥睡不着就跑到房顶,天色亮的很不正常,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大哥拉我说是要下雨了,赶紧下去。我一看果然天上有闪电了,我们顺着梯子刚下去,地就开始晃动。我们根本站不稳,很快摔倒,感觉哪儿都在晃,我们想站起来却是不可能。随着断裂声和倒塌声,房子就那么在们眼前倒了。我跟大哥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救人。爷爷奶奶我爸妈还有弟弟妹妹都在里面了!
  那些房顶上的礁子(做房顶用的)我们搬不动,随后又一波地震,房子塌得更厉害。我们找钢镐找棍子,随后三叔他们过来了。
  那晚他们一家在老院,鸡和猪闹腾地没法睡觉,一家子就在院子那块晒台上睡了一晚,也就躲过一劫。等我们扒开屋顶,只有奶奶幸存下来,其余全没了”以前没心没肺的二堂哥哭着说了那晚的事,随后谁也没再提起。
  冰兰他们现在在新院子,地方宽敞,院子里种了很多蔬菜。随后就是清理房子,新建的房子东西都是新的。那些砖石还可以用。冰兰每天跟着周桂敏清砖,将上面沾的灰用瓦刀刮干净,男人们将废物往外清,下面的石头地基都是完好的,椽子和房梁几乎没怎么断裂。
  清理出来的地方用砖垒墙,先是一间,然后是二间,三间。除了没有窗户门,简易的住房在夏志信能站起来的时候起来了。村里发了救灾的碗盘子,压缩饼干,衣服.....
  程斌依旧没人过来认领,孙大爷一家倒是来了一次,给夏家带了很多实用的东西。还带了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冰兰姥姥家那边让人捎来消息,许家本来不多的人口无一幸免。老张氏都跟着掉了眼泪。
  孙大爷说大儿子在煤矿井下一星期后被人救出来。家里人都伤了,有的被送到了外地。外地赶来的二儿子要将孙大爷接走,临走过来说一声。
  “市里正清理废墟,说是要建简易房和结实的楼房。你们有时间回去了帮我留心一下,有事就给我大儿子家捎信”
  孙大爷走了,去儿子家,也要去看看小儿子夫妻怎么样了?冰兰等夏志信拿主意,是留在村上还是回城里。夏志信走路应该没问题了,需要再锻炼锻炼就能如常人。
  夏志信决定回去看看,孩子们先留下。冰兰和夏建国陪着一起去的,夏志信还是要坐车子。城里到处都是简易房,铁路正在恢复,根据夏志信的实际情况,铁路让他回乡养两个月再回来。
  两个月后就是冬季了,一家人住哪儿?当时下雨,有些东西根本没办法要。一家人怎么过冬?
  最后回去的只有夏志信,冰兰带着小孩子留下来。村里特殊照顾了一下,多给夏家分了粮食。秋收的时候冰兰跟着天天下地,村里的人口减少,劳力少了很多。那些红薯地根本除不干净,几个小孩子天天去捡红薯。
  回来冰兰都晒成干,然后是捡豆子,捡白菜,捡玉米、捡稻穗.....周桂敏都没想到这群孩子那么能干,居然捡回那么多粮食。足足五百多斤,本来还发愁这么多人口怎么养,这下子全解决了!
  夏志信每个星期都来,将单位发的东西全都带回来,将自己的工资也给了老张氏。
  “志信啊,你看能不能把建国带出去,在市里找份工作?眼看着都十九了,没了爸妈以后有事还是要你们当叔叔的上心了!”老张氏操心大孙子的事了,找不到工作就要在村里或周围找。那就需要盖房,可是用什么盖?全家的钱都用在了新房上,没想到地震将一切毁灭了。他们家没能力建房了!
 
 
第253章 大姐 5
  夏志信觉得还是可能的, 现在哪儿都缺人,找份工作应该很容易。要是以前想都不要想!于是夏建国很快去了城里上班,开始算临时工,每月二十块, 市建筑队小工,很辛苦。试用期一年,如果表现好就能转为正式的建筑工人。
  那就是有了饭碗, 还能将户口拉进城里。建筑队属于市政下属单位,虽然累,对农村小伙就是前途一片光明。
  冰兰在老家住到开春,夏志信过来说单位分房了, 他们分到一座小院。冰兰是要回去, 回去上学。雪兰和程斌也要上学。那么程斌怎么算?
  “我没找到他的家人亲戚,经手的人都离开了,现在打听都打听不到从哪儿扒出来的。”夏志信道。
  “那这孩子怎么办?”老太太问。
  “我也不知道, 就当缘分吧, 既然带回来了就当家里人,就当建立没走”夏志信想到自己死去的儿子眼睛红起来。
  “嗨!随你吧!”老张氏知道儿子失去大儿子很难受,只得停住不问。
  冰兰家要收.养.孩.子, 政府支持,不然那些孤儿就要政府养。
  “你不说你爸妈是谁在哪里工作我们就不能收养你, 不收养只能送你去孤儿院。你想好了啊!”冰兰带着威胁恐吓。
  这孩子也太有主意了, 就是不说, 她知道六七岁的孩子不可能什么也不知道, 何况这孩子已经能读书认字了。
  “我爸爸叫程鸿业,我妈妈叫邱淑娴,本来还有哥哥姐姐的——”程斌快要落泪,冰兰知道他想念他的家人了。“我没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爸爸说他们都死了!”小家伙最后补充。
  “你爸爸妈妈在哪儿工作?”冰兰觉得那些亲戚应该在国外,所以程斌的爸妈不让儿子说出去。
  “我爸爸在机械厂,我妈妈在卫生院,就是机械厂的卫生院”
  “你们住哪儿?”
  “在家属楼房”
  冰兰松口气,在小屁孩脸上掐了一把,“真是乖孩子,以后你可以正式叫我大姐了”
  “大姐”程斌红红脸,还是很诚心地叫了一声大姐。冰兰后面的雪兰漏出少了一颗牙的牙齿,朝着程斌眨眨眼。一招手,两个孩子跑了。
  有了线索后,夏志信去找程斌爸妈的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区民政局办理收养手续。这样冰兰就多了一个弟弟。
  新房不算小,相对原来的住处。起码这次是自己单独住了,夏建国也住了进来,叔叔家有房子总不能让侄子住外面吧!
  孙大爷一家与他们还是隔壁,孙少林夫妻已经回来了,孙少林走路只是有点跛,但是李红却是高位截瘫。进出靠轮椅,两个孩子只能跟着孙大爷。
  家一下子夸了,孙少林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妻子,养两个小的。幸亏有孙大爷的退休金做补助,不然奶粉钱都不够。
  冯焕喜一家与他们住一条街道,冯老四失去一条腿,冯老三治疗后没留下任何缺陷。隔壁刘立军家齐齐整整的一家五口。对门的赵大娘家将大闺女接回家,据说他大闺女一家只剩下娘两。婆家容不下,不得不回来。
  冰兰进进出出认识很多街上的邻居,看到了拄着拐杖的冯老四,偶尔被丈夫推出来的李红。冯老四拿着拐杖喜欢打看他的人,喜欢发脾气,大吼大叫。冰兰他们经常绕道不走他家门口。她现在去上中学,雪兰和程斌去上小学,建华去幼儿园。一家人生活步入正轨。
  冰兰负责家里的一切开支,夏志信将工资都是交到冰兰手里。每月要买米粮油盐和孩子上学的书本学杂费,一家人的衣服穿戴等等。夏志信每月三十六块,给老家五块,剩余的就是冰兰做主的三十一块。
  加上大堂哥每月给的五块伙食费,冰兰手里每月还是三十六块。生活很有规律,每周吃两顿饺子,一荤一素。一顿鱼,一顿红烧肉。其余的就是白菜土豆大萝卜等等。偶尔弄块猪骨头炖一锅汤。加上冰兰在院子里养的鸡,一家子的日子过得是很不错的。
  要知道现在猪肉才七毛二一斤,鸡蛋五毛五,买一盒烟九分钱,当然别抽好的,夏志信没有吸烟的喜好,这笔钱省了。菜几乎是堂哥每周回家带过来,买菜的钱也省了。偶尔冰兰跟回去还能带回一些鱼来,给左右邻居送上一条。
  一年后冰兰推回一辆飞鸽牌的的自行车,这样夏志信上班,夏建国回家都方便了。夏志信更佩服闺女的持家有道,就连对门的赵大娘每次看到孩子们都是笑眯眯的,特别和善。在冰兰看来,那笑容很伪善。
  大堂哥转为正式工后,工资开始三十一块了,还有粮本各种票。老张氏看到了希望,随即二堂哥也到了建筑队。现在到处都在建设,缺人,实在是缺人,尤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冰兰家又多了一口人,三个大男人开始在院子里加盖两间小厢房。院子一下子窄了。就连鸡窝都到了窗户下面。
  夏志信回家的时候老张氏提起孙子的婚事,“建国的事还是你要费心,是安排在城里还是村上你们拿主意。村上已经有人上门问了”
  夏志信犯难了,建筑队刚去的人别想在十年八年内分到房子,两口子结婚住哪儿?在村上结婚,意味着侄子要跑家,那样会很辛苦。
  想到对门的赵大娘每次见面都很热情打招呼,夏志信回来后便去拜托老太太给侄子找对象。“姑娘踏实过日子就行,这事不着急,您老慢慢打听着,我侄子刚二十”
  “你侄子的事我记住了,有合适的一定帮他留意。倒是你有没有想过再组一个家庭。一家子都是大老爷们,就一个小姑娘进进出出忙活,这家啊没女人哪成?”赵大娘早就打着夏志信的主意了。
  她大闺女比夏志信小五岁,带着一个闺女,只能找丧偶的男人。夏家孩子多,眼看着大闺女就要赚钱,两个姑娘嫁人,收养的难道还养一辈子不成?家里也就剩下一个男孩子,等闺女再生一两个这个家也就是闺女当家了。
  老夏老实厚道,闺女跟了不吃亏。等夏志信走后,赵大娘将闺女叫出来:“你看对门的老夏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李锦绣被问得莫名其妙。
  “难道你住娘家一辈子?你嫂子的脸色可是越来越难看了”
  “妈,我知道,可是我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就嫁吧!”李锦绣今年三十二,地震带走了丈夫和儿子的生命。这次分房被婆家占去了,小叔子顶替了丈夫的工作,房子也就给了小叔子。
  她没地方去,只能回娘家。她知道娘家也不是久留之地,一个是人多,再有时间长了嫂子也会有意见。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她愿意再嫁,不让老娘操心。
  “你别除了干活就是闷头呆着,对门的老夏,有空你看看,他家院子收拾的可干净了,我是经常能闻到那家炖肉的味道。日子过得应该是不错,主要是老夏老实厚道,那群小孩子你别看多,都很懂事”
  李锦绣嗯了一声,知道自己越来越不受待见了,开始对对门上起心来。一早这一家人全都走,三个男人上班,四个孩子上学。中午叫冰兰的带着孩子们回来,做饭吃饭,下午上学放学。做饭买东西几乎都是冰兰,三个小的帮忙。
  院外偶尔能听到里面欢快地说话声。晚上男人回来几乎就是进家吃饭。自己女儿已经六岁了,按理说应该上育红班了,明年上一年级,如果能跟那几个孩子处一起应该会很好吧。
  老夏人一看就很老实,比自己大五岁。李锦绣观察了两个月后,在嫂子无理由发怒后终于点了头:“妈,你找人说说看,咱们不强求”
  赵大娘笑了,就说嘛哪里不合适?赵大娘拜托了隔壁的李大妈,李大妈去找孙大爷,听说两家关系好,先探探口风,别到时候被回绝了面子不好看。
  “这事我看应该去老家跟他老妈说说好,有年纪人在,小辈多少要听老人的”孙大爷提议,李家的闺女他经常见到,是个老实厚道的。夏家那群孩子的确需要一个女人照料。
  “那他老家您知道?”
  “知道,当初我老婆子就被埋在那边,后来我们得空才迁回老家的。夏家的人好啊!”
  “我看锦绣那闺女也很老实,这个家没女人就没家的味道,你看天天都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主家,这像什么话?”
  “对,老夏还不到四十,我看这事成!”两个老的搭车就去了柳河,老张氏一听这是好事!问了问女方的情况,带一个女孩子,比儿子小,还不嫌弃他儿子一群累赘。“成,我跟你们去,这事包成!”
  冰兰被这个意外打击了一下,随后释然。她老爸刚三十七,怎么可能不找?对门的那个住家闺女?她好像见过,身边还有一个小女孩。她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事根本就没人跟他们商量。
  最后老张氏将几个孩子叫来通知了他们一声。几个孩子有些紧张地挨着冰兰,他们觉得大姐才是最靠谱的。一个个眼睛盯着张氏。
  “你们都不要紧张,新来的妈妈很好,会给你们做衣服,做饭,你们以后上学回来就不用做那些家务了,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工作。”
  “我能不能问问我爸爸什么时候结婚?”冰兰道。
  “就腊月吧,总要准备准备,冰兰,家里还有多少钱?你爸爸说钱都在你那里”
  “还有两百块,本打算去买煤。”
  “是少了点,这个聘礼不能不给吧!你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省着点花!你爸爸也是你刚多大就让你当家!”老张氏唠叨着,要过钱来,自己手里还有一些,怎么也要给女方二百,还要买衣服做被子。
  老张氏有些犯难,女方虽然没提彩礼什么的,但是也不能太寒酸了!看到程斌心中更是不爽,一家子养活着都费劲还要什么养子!
  只能动用大孙子的钱了,建国的钱基本上都让老张氏收着,本打算结婚用,眼下只能救救急。好在结婚还有几个月,儿子的工资不能乱花了,酒席是要办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