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像小旗子一样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表示这一代有风,旗子的方向也指示着风的方向。”
“风向?”燕帝没想到旗子居然是这个意思,他还以为是把大燕的旗子插到了那里。“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表示?”
晏卿有些不好意思道,“草民以前出海时,经常遇到海风,打渔最怕遇到大风天气。因此就记着哪一带有风,是什么风,下一次避开,或者是顺风出海,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危险。”
燕帝点头,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智慧,没想到这少年看起来老实憨厚,脑子还挺灵活。
在海上打渔的人多了,其他人可没人想到这种方法。可见还是这少年心思灵巧。
“我听说,你们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全靠你辩星识位才找到了回来的路?你还精通星象之术?”燕帝似是不经意的问起。
“回皇上,草民常年在海上打渔,海上危险,因此有一些自己琢磨的土法子来辨认天气和方位。并不算精通,这次能回来,也是运气好,正好离陆地不远。”
燕帝点了点头,“莫要谦虚,你一个渔家少年,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在不容易。虽然是土办法,但确实有独到之术。”
燕帝又问了几个不明白的地方,晏卿一一解答,燕帝越听越觉得这少年不一般。虽说他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却很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种与他外表不相符的聪明机敏,只可惜出身贫寒,没有被好好培养。
舆图问完,燕帝又问起了晒盐的事。
晏卿便把对家里人都那套说辞又说了一遍,然后还加了一句,“草民回到家之后,跟家里人又试验了几次,发现确实能行,便把这方法教给了村里人。”
再一次验证了这少年脑子十分灵活,仅仅从海水蒸发结出盐晶,便研究出了晒盐法,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到的。
燕帝对他越发欣赏了。
“不过你研究出来,为什么要教给其他人?自己发财不好吗?”
晏卿似是犹豫了一下,才回道,“草民与同村的水生和栓子三人,一同出海,结果栓子死在了海上,他哥哥和父亲也在出海打渔时遭遇风浪,人和船都没回来。家里只剩下春香婶和一个孩子,草民觉得她们可怜,因此教给他们这样一个手艺,也算给他们找一条活路。
这是其一,另外,草民从桃花村的事迹中学到了一些浅薄经验,团结全村甚至是附近村子,才能把生意做大,赚更多的钱。人人都需要盐,比酒还需要,所以也不怕大家都晒盐,会卖不出去。”
晏卿觉得燕帝应该已经调查过他了,因此也不隐瞒,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交代了。
“不错,不错,聪敏良善,宽厚仁义,不忘乡邻,守望相助,你很好!”
燕帝对晏卿的评价十分高,聪明人他见多了,聪明又仁厚的倒是少见。
第116章 在海上刷淘宝10
在晏卿献上了指南针之后,燕帝对晏卿的欣赏达到了鼎峰。
“这也是你做的?!”燕帝震惊不已, 没想到晏卿还给了他这样一个惊喜。
“这东西不错, 甭说是海上, 就算在陆地上行军打仗也用的到, 没想到你竟然能做出这样精巧的东西!”惊喜之余, 燕帝实在忍不住问晏卿,“你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回皇上,草民是从司南中得到启发, 想做一个在船上也能用的司南, 用磁石多番实验, 才意外得到了这个成品。”晏卿答道。
燕帝忍不住感慨,这少年当真有几分运道,不, 可以说是天赋异禀。毕竟不是谁都有这样灵巧的心思,就算是意外,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运气。
燕帝显然对晏卿十分满意, 进宫面圣后的第二天,他就给晏卿下了嘉奖圣旨。
除了赏赐他一些金银和田地之外,还给他封了一个官职。官职不高, 从九品,隶属于工部司务厅。
具体是做什么, 晏卿暂且不知。因为按照惯例, 在他上任之前有一个探亲假, 可以回去告别父母亲友, 回来之后再上任。
晏卿自然要回去一趟,把京城的事告知家人,然后把父母安置妥当。
回家之后,他把京城发生的事告诉了家里,家里人都很高兴,惊喜于他被皇上赏识封了官。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打渔的渔民,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入朝为官,即便只是一个九品小官,也足够家里人津津乐道了。
就连村里人得知后,也纷纷过来道喜恭贺。
“晏卿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从他教咱们晒盐我就看出来了,这孩子以后肯定有大出息。这不,还真被我说中了!”
“可不是吗,要是换个人,肯定不会把这么好的生财之道教给外人,晏卿心善,合该有这样的造化!”
“对对,好人有好报,晏卿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
连水生也来了,“我早就知道晏卿你很厉害,但没想到这么厉害,竟然被皇上封了官!”
晏卿笑道,“也是运气,李达贪墨功劳的事暴露了,这才被皇上注意到。”
“哪里是运气?本来就是你的功劳嘛!”
水生很是为晏卿高兴,不过丝毫没有嫉妒晏卿的意思。在他看来,他现在能在家晒晒盐做做虾酱就已经很好了,能这样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已经是托了晏卿的福了,其他的他也没想过。
从京城到海西县,来回一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即便有探亲假,晏卿也不敢耽误太久。因此他只在家待了两天,就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所幸他在进京之前已经做了不少事了,家里有鱼露和晒盐这两种生意,安安稳稳的生活是没问题的。父母身边又有两个兄长照顾,所以他也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
进京之后,他就去工部报道了,不过依然不知道自己的职位是做什么的。每日点卯之后就无所事事的看别人忙碌。上司只告诉他,不要急,皇上自有安排。
既然这样说了,晏卿也就不急了。皇上赏赐给他的金银不少,他给家人留下一些,又在京城安置了一处小宅子后还剩余不少,因此他给自己请了个教书先生,来教他“启蒙认字”。
他以后要点亮的科技树不少,总不能一直装文盲。识文断字之后,有些事就方便多了。
一晃三个月过去,晏卿都快以为皇上忘了他这号人时,冷不丁的皇上再次召见了他。
“朕听说徐爱卿这些日子在读书认字?可有收获?”
“回皇上,微臣愚笨,只堪堪能识得一些字,至于作诗写文章却是一窍不通。”
“哈哈,爱卿谦虚了,你短短三个月就能识文断字已经进步神速了,至于作诗写文章,那些不学也罢。”
他这段时间忙着陈王叛乱之事,一时忽略了晏卿这个人。虽然并非有意冷落他,但没想到此子竟如此沉得住气,一朝富贵却不张扬,忽遇冷落也不慌张,反而静心读书,弥补自身不足。
这让燕帝对他愈发欣赏了。
“这段时间朕一直没有给你安排工作,你可知是因为什么?”
“微臣不知。”
其实晏卿知道,是因为陈王叛乱的事。但知道也不能说,不然就是妄自揣摩圣意。
燕帝不知他的心思,笑道,“朕打算成立一个海事清吏司,隶属工部,以后交给你负责,你意下如何?”
海事清吏司?从字面上看就是负责海事相关事务,大燕之前从来没有专门的处理海事的部门,难道燕帝看出了海洋背后的巨大利益,才特意成立了这个部门?
晏卿猜测的没错,燕帝就是从他们出海带回来的东西上,滋生了一种名为“征服”的野心。
大燕发展到现在,已经处在鼎盛时期,国内海晏河清,盛世太平;边境和平,无人敢犯;除了几个兄弟为了权利而叛乱,大燕基本上没有什么忧患。
但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帝王,是不甘心只做一个守成君王的。
在位期间无功无过,没有丝毫建树——燕帝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得到这样的评价。
因此在看到晏卿带回来的海舆图之后,燕帝忽然被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原来,在海上还有这样一片宽广的天地。
原来,大燕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天朝大国。
在他们不曾踏足的地方,原来还有其他人类生活的痕迹。
……
这些东西激起了燕帝极大的兴趣,因此他打算专门成立一个海事清吏司,来为他探索这片未知的领域。
至于人选,还有比眼前之人更合适的吗?
晏卿也想明白了燕帝的打算,他立刻答应下来,“但凭皇上吩咐,微臣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一个开拓进取的帝王,总比一个墨守成规甚至是闭关锁国的帝王要好的多。他这一世本就要点亮海洋相关科技树,正好碰到一个目光宏远、愿意支持海洋事业的帝王,还有比这更幸运的事吗?
他答应的如此痛快,让燕帝十分高兴,只觉得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好!朕明日早朝就下旨封你为工部海事清吏司郎中!”
工部郎中,正五品官职。
晏卿从九品小官一跃成为正五品官,这升迁速度跟坐了火箭似的,也不知道会不会遭人眼红。
事实上,他是多虑了。燕帝刚宣布要成立一个新的清吏司时,各方人马算盘打的啪啪响,都想从里面分一杯羹。但一听是海事清吏司,工作内容是出海航行,所有人立刻偃旗息鼓了,没一个人敢吭声的。
开玩笑,出海那是什么好差事吗?上次出船三百多人就回来了不到一百个,死了足足两百多人!
并且这工作还跟其他工作有所不同,其他工作有危险时,自然有属下挡在前头,领头的一般没什么事。这个就不一样了,连领头的王方士都命丧大海喂了鱼!可见这危险有多么的难以预料,跟官大官小没关系,能不能活着全靠运气。
是京里的生活不够安逸了,还是京城的富贵享受够了?傻了才会接这要命的位子!
所以,晏卿预料中的别人眼红他给他使跘子的事,完全没有出现,反而大家都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他。
得知原委后,晏卿哭笑不得,虽然他也知道海上危险,但只要做好准备,这危险便可以大大降低。
更何况他有淘宝在手,这就比其他人多了许多便利,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燕帝野心勃勃,既然要做,便不是一时兴起,他给了晏卿许多支持,让他需要什么尽管说。
晏卿也不客气,首先就是海船,必须进行改造。这个时代的帆船,船上的风帆竟然还是固定的,这样就没办法充分利用风力。所以晏卿跟造船办的人一起研究,怎样把风帆变成可活动的。
他已经事先从淘宝上买了资料研究,所以不经意的提点着,很快就研究出了方案。
另外还有水密隔舱技术。把舱与舱之间严密分隔,这样在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船舱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船舱,导致沉船,增加了航行的安全。
之前出海时,那四条船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故才沉船的,只要破了一个洞,整条船就废了。
所以这样的改造是十分有必要的。
除了海船的改造外,还有几样十分重要的工具也需要研究出来。
比如,望远镜。
在远洋航行中,望远镜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他要制作望远镜,首先得先烧出玻璃。
这就麻烦了,他一个渔村少年会的东西太多,会不会显得太妖孽?
第117章 在海上刷淘宝11
晏卿思来想去, 最终还是暂时放弃了制作玻璃的打算。他的身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渔家少年, 晒盐、做鱼露虾酱、研究指南针……这些还勉强说得过去, 要是再弄出玻璃,肯定会让人怀疑。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水泥的事隐而未发,虽然他当初烧制水泥只是为了建造盐田, 但时间一长, 水泥的其他用途也会渐渐被人发现。
又是水泥又是玻璃的, 他告诉别人都是意外发现的,谁会相信?
所以玻璃是暂时不能弄出来了,最起码短时间内是不宜弄出来。
没有玻璃,就只能找玻璃的替代品了。水晶虽然昂贵,但好在晏卿现在不需要量产, 只需要做出一两副望远镜供自己使用即可。
除了望远镜,还有六分仪,这是一个可以在海上测量所在地经纬度的仪器。先前是因为碰巧了, 正好在帝王蟹产地附近,所以晏卿能大概判断出自己在什么地方。
但以后的航海中,可未必有这样的幸运。所以这样一个可以测量经纬度的仪器, 是十分有必要的。
除了鼓捣一些工具外, 晏卿还对出海人员进行了训练。这些人员包括士兵、文官、大夫、厨子、舵手、船员等等, 但凡是要上船的人, 就必须接受训练。船上条件艰苦, 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 很容易丧命。所以出发前多做一些训练, 才能尽可能的保证随行人员的生命安全。
还有出海要带的货物、药品、干粮、武器等等,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光是准备工作就用了两年多。
一共七艘海船,最大的七十多米长,小的也有三十多米长,可载人数超过两千人,浩浩荡荡的看起来十分威武。
即便如此,他这个船队也只能算小规模,比不上他那个世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但是比起哥伦布来,要强的多。
不过晏卿也有他的优势,不说淘宝,光他掌握的后世资料,就已经等于给他开了天眼了!
临出发这一天,燕帝亲自送他到京城外,为他践行。
“爱卿此去,前路未知,危险重重,还望爱卿千万保重。”
晏卿拱手一揖,郑重道,“微臣定不负皇上所托,此行必将扬我大燕国威于天下!”
拜别燕帝后,晏卿领着两千多人的队伍,出发去洛河渡口。他们要先坐河船去往海西,再从海西换成海船出发。
也因此,晏卿才有幸在出发前回了一趟家。
徐家人虽然担忧他此去凶险,但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也不好劝晏卿别去,只能满含担忧的送他离开。
其实晏卿自己是不太担心的,这一趟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连航海路线都计划好了,因此只要不是运气太背,应当是出不了什么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