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痒痒鼠
时间:2020-05-16 09:42:09

  “弘晙说得对。弘晙和玛法说说,你阿玛还和你说什么了?”
  …………
  皇上和乖孙孙一番谈话,弄明白四儿子这封信的意思,气得来。第二天听到十三儿子笑话乖孙孙“弘晙的阿玛来信,一定让弘晙好好读书”,乖孙孙特理直气壮地显摆说“阿玛说弘晙要劳逸结合”,更气。
  皇上觉得四儿子又和老父亲耍心眼,哄老父亲开心,但是四儿子不在眼前,皇上气得不想搭理,回信也不回。
  四爷……回信是什么?皇上日理万机,谁敢去等皇上的回信?
  四爷当然不知道汗阿玛和他闹脾气,他原本因为广东的情形打算在广东实施的改革,因为汗阿玛的动作,不得不重新思考。
  改变书籍编辑格式,下令在京的八旗子弟开始学习杂学,学习技艺,经商之道,在扬州给黄履庄家送去银子,在苏州正式送出明显是根据黄履庄的二轮车改进的二轮车……
  这一样样的,无不是在告诉天下人,皇上不光是继承华夏文化,还要改进中原文化,这简直就是一枪打中保守派汉家人那颗敏感不安的神经。
  从中原政权正统,满洲蛮夷不合礼制,到大华夏一国大统,中原文化正统,汉家遗民们刚刚开始意识到“国家”和“朝代”的不可同论,但其主张还只是在顾炎武等宋儒文化“叛逆”学派人的口中传播,现在皇上的动作一出,简直……
  说一句全国沸腾不为过。
  各家小报上纷纷报道,都猜测皇上是不是因为要派人出海,要和西洋人做贸易,所以才安排出洋的人--八旗子弟,学习技艺和做生意?
  他们都不敢相信,也不想去相信,一辈子致力于儒家“内圣外王”,辛辛苦苦开辟庙堂程朱理学的皇上,会去给“工”者证名分。
  肯定是小四阿哥喜欢这些物事,喜欢这些杂学,皇上才会对黄履庄改变看法。
  嗯,就是这样,皇上老人家可是一贯主张八旗子弟不得“与民争利”,爱好文人士族的英明皇上。
  什么你说小四阿哥喜欢杂学?小四阿哥一个六岁的小娃娃,喜欢杂学怎么了?小四阿哥读书那可是一直没丢下,门门优秀,《百家姓》《千字文》初学书就不说了,《大学》《中庸》这些四书,我们小四阿哥也会背了。
  而且我们小四阿哥还武功高强,打趴下俄罗斯大力士,你比小四阿哥还大年岁,你能不?
  老百姓自己给自己找到好理由。
  大清国的文人们……苦笑连连。
  皇上当然知道一滴水落到刚刚表面安稳的油锅里,会引起的轰动,这也是他最近一直严厉简直乖孙孙看小报的原因。
  但是皇上拘束着乖孙孙读书,玩乐项目也是推积木,玩“小钱钱大哼哼”等等,皇上又有了新烦恼。
  皇上听完张廷玉的禀告,和张廷玉一样发愁,不对,应该是比张廷玉更发愁,皇上还记得乖孙孙那句“让满洲的女子和男子一样进学,学技艺……”
  乖孙孙对“男女有别”,只停留在表面,在他的内心里,男女根本没有分别,就好像在他眼里,小哈巴,小猫儿也是他的好朋友一样,皇上按按眉心,一时实在没有好办法。
  夏季即将来临,南方的雨季也即将来临,一连好几天细雨连绵,皇上一点儿也没有欣赏烟雨江南的心情,午后休息用茶,和张廷玉对坐,对着发愁。
  张廷玉大人沉思片刻,慢慢说出他这两日琢磨出来的一个原因。
  “臣是认为,小四阿哥的一颗‘初心’,并没有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
  “小四阿哥学习了‘男女有别’的规矩,知道他大姐夫大白天和侍女亲密接触不合礼仪,于名声上有大碍,所以他直接上拳头,然后众人的注意点,就落在小四阿哥打了他大姐夫的事情上,臣认为……”
  张廷玉大人越琢磨越觉得小四阿哥聪明,经过小四阿哥的动作,其他人就是知道了,说起来,也是最多说一句乌拉那拉家没照顾好郡主,没人会再说星德郡马不规矩的事儿。
  “臣认为,小四阿哥有一种天生的直觉,面对问题他直觉知道该怎么做……”这很好,这就是天生的明君圣主的潜质,可越是这样,越是让人担心他的看法和思想变化。
  皇上听得点头,他当然知道乖孙孙的聪明,所以他一直很是小心翼翼地教导,就连关内人和关外人几千年积攒下来的矛盾,他面对乖孙孙,也给“美化”一番。
  乖孙孙能认可男子纳妾,因为他玛法,他阿玛,叔伯们……都这样,但他不能接受别人说他大姐姐不给纳妾就是小气。
  太后娘娘疼小弘晙,疼孙女儿,直接下谕旨表扬一大波京城的大家夫人,女子做慈善,关心被抛弃女婴,就是女子的“大气”之举。直接让四九城的一帮子大男人目瞪口呆。说实话,皇上自己也是目瞪口呆。
  皇上也没想到,会成这样。
  现在四九城的老少爷们都在心里埋怨是十四阿哥瞎折腾,才引起太后娘娘出来护短。皇上一面“同情”十四儿子,一面想笑。
  太后娘娘出身关外蒙古,关外的女子,真的是样样不输男儿,也没有什么关内人“男尊女卑”的讲究。
  生存条件太艰苦,谁有力气谁使,男子们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
  至于关外的三妻四妾,那也是为了族群的发展,无关关内人的妻妾制度,什么女子“醋不醋”,嫉妒不嫉妒,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给丈夫纳妾添个家务帮手,一切为了家族的壮大,吃饱肚子要紧,哪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
  这样一想来,皇上倒是真的觉得,关内汉人说关外人是蛮夷,挺有“道理”的。
  皇上想着想着,还笑出来,没有了以往每一次一想起“蛮夷”两个字的那份不甘、不平、不忿……
  “衡臣,你若是没有好的办法,就直接把中原几千年来,男女制度的演变历史,和小四阿哥讲讲。”
  乖孙孙的认知不同于常人,但他很讲道理,只要他知道,这个“男女不同要求”不是程朱理学的首创,他就不会再去反对程朱理学的几位大家。
  张廷玉大人听懂皇上的暗示,立即大喜过望,但随即他又苦笑。
  “臣担心,臣和小四阿哥讲了,小四阿哥后面还有其他的‘为什么’。”
  皇上……哈哈哈,皇上也爱莫能助。
  运河水缓缓流淌,各种事儿纷纷绕绕,小四阿哥兀自快乐地过他的小日子。这不,随着龙舟慢慢南下,弘晙阿哥没有了背书的任务,正趁着阳光正好,流水潺潺,两岸绿树成荫,白墙青瓦的江南建筑时隐时现……
  盘膝坐在甲板上,捧着有关杭州的书籍看得入迷,
  杭州,传说中圣人之一的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在此造舟以渡,“杭”是舟的意思,于此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时光慢慢,格外眷顾此风水宝地,钱塘,西湖,灵隐寺……陆续出现,到隋王朝建立后,废郡为州,“杭州”之名正式出现,有了最早的杭州城。
  凿通苏州到杭州段的江南运河,自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大约九百里水路,杭州“咽喉吴越,势雄江海”,成为整个钱塘江下游地区的交通枢纽,“水牵卉服,陆控山夷”。
  “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江南列郡,余杭为大’。下辖的地方从六县到八县,再到九县,端的一派物宝天华、繁华兴旺的景象,人口在江南列数第一位,每年交上去的税收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
  魏珠小太监拿着最近的小报上来,轻轻唤一声“阿哥”。
  弘晙阿哥听到呼唤,立马抬头,看到魏珠手里的小报,眼睛一亮,夹上书签放好书本儿,开始看他的小报。
 
 
第105章 
  知道玛法不让他看小报, 弘晙阿哥特有义气地挥挥手, 让魏珠退下, 这样万一被抓到,玛法也也不好罚其他人。
  还为了防止被人看到,专门在船后头找了一个好地方,出来甲板上的拐角处, 视野盲点,俗称“灯下黑”, 不专门留意谁也注意不到弘晙阿哥。
  弘晙阿哥一切安排完毕, 捧着几份小报,眼观八路,耳听八方,小心谨慎地看起来。
  这样看小报当然没有悠闲自在, 可是玛法越不让他看,他越是好奇, 一目十行地快速翻阅。
  然后他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越看越不舒服。
  他知道儒家文化的好处,可是说其他农工商的文明都是都是低贱, 说儒家文化可以代表几千年的整个中原文化……
  满纸面的戾气。
  即使有一些看似公正理智的言论,也是带有一种压抑,不甘心的“优越感”。
  弘晙阿哥俊俏的眉眼全皱巴,实在是不明白,文人的一张嘴, 一支笔,居然可以这样……
  小系统发现主人的情绪变化,立即冒出来,“主人,主人,别看这些。”
  “主人,小系统和主人讲一个笑话。法家: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众家:呸!众家:乱世必出侠,盛世必崇儒。法家:滚丨”
  弘晙……还真的笑出来。
  小系统说的太对了。
  现在的儒家,还是秦汉时期的儒家吗?
  弘晙阿哥抬腿就要去找玛法,玛法看到这些,一定很生气。
  …………
  一身儿初夏的天青色长袍出现在眼前,弘晙阿哥先低头看脚,判断出这是十三叔,立马扑到十三叔怀里。
  “十三叔--”
  十三叔冷哼一声,“弘晙阿哥倒是躲得好地方。”
  弘晙阿哥立马装乖,“十三叔,你找弘晙,有事情吗?”
  “十三叔有事,弘晙立马去做。”
  十三叔气笑了,瞧着小侄子手里还抓着小报不松手,又是一声冷哼,“不让弘晙阿哥看小报,弘晙阿哥做到了吗?”
  弘晙阿哥……
  赶紧讨好。
  “十三叔,这小报写得好没有道理。十三叔,弘晙要去安慰玛法。”
  十三叔抬手捏捏他的胖脸颊,问道:“先说说,哪里没有道理?说不好……”
  说着话,十三阿哥胤祥的视线落到小报上。
  弘晙阿哥的小胖手下意识地抓紧,急切地说道:“十三叔,他们说儒家文化才是正统,可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伏羲氏出现的传说之地,炎帝和皇帝逐鹿天下的地方,不是黄河流域的中上游?”
  “现在的宁夏甘陕地区,藏人、汉人、回人、蒙古人……混居的地方,这也是他们口中的蛮夷之地吗?还有西洋国家,西洋人不是蛮夷,他们有自己的文明,曾经他们被称呼‘蛮族’,文明程度低于当地人,可现在已经完全融合。”
  骄傲于自己的文化弘晙喜欢,可他很不习惯这种歧视性的说法,“十三叔,他们说治国就是儒家文化,儒家人就是高人一等。”
  十三叔哈哈哈大笑,“弘晙说得对。”
  “十三叔也觉得,儒家文化不能代表华夏文化,也不再是秦汉时期的儒家文化。可是这些事儿,你玛法当然也知道,不用你去安慰,弘晙也无需生气。”
  弘晙听了松口气,玛法和十三叔都知道,他们都没有在意,可是,
  “十三叔,弘晙生气啊。”
  弘晙依旧气不顺。他读书时间不长,但已经隐隐约约地发现当前文化的一个问题,自从宋朝时期“与士大夫共天下”开始,儒家文化开始脱离单纯文化的范畴,类似国外的天主教一样,想以道德约束人,以所谓的道德文化治国。
  “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这话不好论断,但是不论如何,哪个文人能一定肯定,他的“道德”就是真正的“正道”?古往今来这么多的文人,有多少按照正统文人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
  “十三叔,他们自己不修身养性,以德服人,念叨什么‘士农工商’,自觉高人一等。”
  弘晙阿哥气鼓脸,认为那些文人都是为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利益,不是为了什么道德。
  十三叔挺乐呵。
  也只有天性善良纯真,不识人间真面目的小孩子,会对世间的不平事发出愤怒的呐喊。
  “十三叔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文人抱成团,结成各个党派,都是为了利益。武人,商者,工者也一样。文人对治国有用,我们就用,其他人,要想争取自己的利益,首先要证明自己有用,明白吗?”
  弘晙阿哥点小脑袋,“弘晙明白。”
  “像西洋国家的英吉利一样,商者和工者争取自己的利益,是因为他们给英吉利做出巨大贡献。”
  英吉利……十三阿哥胤祥板着脸教导,“和其他人不能说起英吉利的事情。”
  弘晙阿哥小鼻子皱巴,乖乖点头,“弘晙只和玛法,十三叔,十四叔说?”
  一副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的样子,惹得胤祥又是笑。
  “十三叔刚刚玩积木,推到后面进行不下去,我们先去看积木,晚些去找你玛法。”
  “好。”
  自从弘晙得到老匠人的积木玩具,他玩几次就弄明白,大多是当成礼物收藏起来,哪知道皇上、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都有了兴趣。
  积木中包含江南的几位数学大家的学问,其中的奇门八卦,机关小术,更是多不胜数,父子三个虽然有之前研究大水法打下的底子,他们的知识比其他人都丰富,但毕竟不是专精,不大熟练。
  有空就坐下来研究,就当是锻炼学习一样的推一推。所以等到弘晙阿哥将他的小报收好,叔侄两个来到船前头的甲板上,就看到皇上正在和十四阿哥胤祯推积木玩。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