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老头子,你说是不是大虎在保佑我们?自从他去了之后,我们家就越来越顺。”
“你又开始说胡话,我们家现在这一切,都是老大媳妇,拼了命挣来的。你怎么老是忘记这一点?你是不是对老大媳妇,有什么不满?”
“我总觉得老大媳妇,有什么事情满着我。”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谁的心里没有,不想让人知道的小秘密。难道,你的心里就没什么满着我的事吗?”
齐氏被赵二江问得哑口无言,在心里想到:难道我把私房钱拿回娘的事,被自家老头子知道了。想到这里,心虚得不敢看赵二江的脸。
赵二江看齐氏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对了,自家老婆子果然有事情满着自己。不过,自己也背着老婆子,存了一些私房钱没让她知道,两人算是打了个平手。
作者有话要说: 我听说留言多,积分就会高,可不可以请小可爱,留下你们珍贵的字迹呢?
会有惊喜哦!
第52章 052
君玲连着卖了半个月的嫩蚕豆, 现在地里的蚕豆已经老了,就没再继续卖。
这天,君玲先到官府去把地契和房契更改过来。庄子连同庄子上的院子, 君玲放在了自己的名下,作为自己的私产。把镇上的院子放在了赵安平的名下(现在家里的地、房子, 在赵大虎死后,就转到了赵安平的名下了)。
办好这些之后, 就想着去庄子去看看。庄子在往县城的方向走一百里左右的刘家村旁边, 叫李家庄,很是直白的名字, 看来以后还要改个名字才是。一看这庄子的名字,就肯定夏晨飞是从别人手里买来送与自己的。
君玲站在庄子的大门口,看见那大大的‘李家庄’几个字,在心里小小的嫌弃了一番,同时又疑惑, 怎么庄头还没牌匾取下来?
然后看见足有六米宽的大门,两米高的围墙。在大门旁边还有一个侧门, 宽度在能让一辆牛车通过。在心里猜测这侧门, 估计是让庄户走的,果然等级分明。
君玲前去敲门, “碰碰碰”的敲了几下,然后听到里面有人在问:“请问是哪位?”
君玲想了一下,回道:“告知庄头,就说主家来人了。”
“原来是主家来了, 小人这就开门。”
接着看到大门缓缓地打开,然后从里面跑出来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对着君玲行礼:“小人李三/李四,见过管事嬷嬷。李庄头交代过,这些时日若有自称是主家的人过来,就领到厅里去,仔细接待,嬷嬷请跟我来。”
君玲一听他们的称呼,便知道他们把自己,当成当家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了。低头看看自己今日的打扮,确实像当家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就没跟他们俩计较,并耐心的解释道:“我不是嬷嬷,这个庄子在我的名下,换句话说,就是我是你们的新主家”
两人愣了一瞬,然后跪下“夫人赎罪,夫人赎罪,是小的们眼拙,没认出夫人来....”
见他们俩的反应,君玲感觉自己在欺负孩子似的,还没等他们说完,就说道:“你们俩起来吧!是我先前没讲清楚。”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俩人重重的给君玲磕了几个头,然后才站了起来。
君玲挥挥手说“带我进去吧!”
“好的,夫人。”两人恭敬的回道,然后站在一旁,让君玲先走。
李四跟在君玲身后,李三先把大门关上,然后去给李庄头通报主家来了。
君玲随着李四进去,穿过青石铺成的院子。看见院子里种了好几棵石榴树,还有一棵松树,一棵柏树。松树和柏树有君玲家磨盘粗细,长得郁郁葱葱的。在院墙的东边的花圃里,还有好几个品种的菊花和一株月季花。
李四见君玲在看花圃,机灵的给君玲介绍,“夫人,这东墙边的花圃里种了好几个品种的菊花,还有一株月季花;等月季花开了之后,就会有一整面墙的花墙,可美了...”
君玲对着青砖墙,幻想了一下,月季花开的景象--确实挺美,肯定也很招虫子吧!
进到厅堂里,随便选了一个位子坐下“夫人,您先在这里坐一会儿,小人去给夫人端杯茶来。”
“行,你去吧!”
君玲坐在大厅里,打量着厅堂里的环境。整个大厅很是宽广,目测长宽都在二十米之上。在大厅里的正中间靠墙,摆着一张条案,条案前摆了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两边摆了两把太师椅。在厅的两边摆了六张高腿茶几,每张茶几的两边配有两把椅子。君玲此时,就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在座椅背后,还挂了绛紫色的帘子,分别绑在两边的柱子上。
过了一会儿,李四便端着一茶杯过来道:“夫人,请用茶。”
“好,放在旁边就好。”
李四闻言,便把托盘里的茶杯放在君玲的旁边,然后退了出去。
又等了一刻钟左右,从外面进来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估计就是李三李四嘴里的李庄头,旁边还跟着先前在大门口见过的李三。
李庄头在来的路上,已经从自家侄儿--李三的嘴里知道,眼前这个看着很普通的妇人,就是自己以后的新主家,于是恭敬的向君玲跪下行礼“小人来迟,请夫人赎罪。”
“没事,李庄头你起来说话。”君玲温和的回道。
“谢夫人”接着李庄头便站了起来,立在君玲的下首等着君玲问话。
君玲问:“李庄头,你可是在地里安排春播事宜?”
“回夫人,是的。”
“那你把庄里的情况,跟我介绍一下。”
“回夫人,庄里一共有八百五十亩地,其中水田二百二十亩,旱地四百亩,山地两百三十亩,六个小山头,一个六十亩的小湖。沿着湖边的浅水处栽有荷花,湖里还养有鱼,一座二进的院子。我们现在站着的这个地方是会客厅,是庄里会客理事的地方。”
“庄里庄户有十六户,一百七十六口人。成男子有六十人(十六岁到五十五岁),成年女子有五十五人(十五岁到五十岁),老人有二十六人,孩子有三十五人。牛有二十头,大牛十五头,小牛有五头。还有三头的母牛肚里怀有崽子,再过三个月左右,小牛就能增加到八头了。再就是还有一座磨坊,供庄里人使用。”
君玲没想到,庄子上还有这么多人口,自己以后是要当山大王了吗?
又问:“那庄子上可建有仓房?”
李庄头回道:“回夫人,有的,就在二进院的后面,一排有十四间仓房。现在仓里存放着,去年收上来的粮食。”
君玲听到庄里还有存粮,小小的欢喜了一下,又问:“今年庄里的地,你是怎么安排的?”
李庄头:“回夫人,还是按照往年那样种的。二百二十亩水田种水稻,四百亩旱地,种一百亩玉米,一百亩麦子,一百亩红薯,五十亩豆子,五十亩高粱。山地上种有一百亩的花梨木,一百亩枣树,十亩桃树,十亩石榴,十亩橘子。”
君玲听到庄里居然还种了果树,很是惊讶!同时又很疑惑,建的如此好的庄子怎么会卖?
“那庄上可有养猪和鸡?还有庄上种的水果树可都在挂果期?”
“回夫人,有的,猪养了五十头,另养了一头种猪,两头母猪;鸡有一百三十只,八十五只母鸡,四十五只公鸡。还有,果树已经结了好几年的果子了。”
“你们之前是怎么处理庄上的出产的?”
“回夫人,之前的主家,庄里的出产一般都是四六分,主家拿六成,庄户拿四成。主家的粮食一般存一年,在下一季秋收前卖掉,猪和鸡,荷塘里的鱼,在年底卖掉,枣子在庄里晒成干枣卖,其它几种水果,除去主家送人和自己吃之外,一般都是让我安排庄里的人运到县城卖。”
君玲听他汇报完,觉得李庄头挺有能力的,把这么大一个庄子,管理的明明白白的。看来之前的主家规矩极严,自己以后还是让他,按照之前的章程执行就行。想了想又问道:“李庄头,能带我去地里看看吗?”
“回夫人,可以的。”
“那好,你带我到地里去转转。”
“好的,夫人,您这边请。”
君玲走在前面,李庄头走在君玲身后三尺的位子,不远不近的跟在君玲身后。
两人穿过厅堂往里走,经过一个小花园,再穿过一个回廊,便看见一座二进的院子,此时院子的大门锁着。
李庄头见君玲往那边看,赶紧介绍到“夫人,这院子就是庄里的主院,夫人可要进去看看?”
君玲对院子兴趣不大,左右庄子都是自己的了,院子又跑不了,以后再看也是一样的。于是回道:“不用了,我们去地里看看。”
“好的,夫人。”李庄头恭敬的回道。
再往前,便看见那一片小湖,湖里的荷叶刚冒头。围着湖边修了一条三尺宽的青石路,湖边上还建了两个四角亭子,供人赏荷。想必夏日,此处的景致一定不错,不然也不会在这里,专门修了一座亭子。要是沿着湖边,再种一圈垂柳,就更美了,不知道这湖底可有泉眼。
君玲好奇的问道:“李庄头,这小湖可有干过?”
“回夫人,没有。小人的父亲那一辈,跟着前主家在这里建庄子后,这个小湖从没干过,小人的父亲说,湖底有泉眼。”
“那真不错。”
走过小湖不远,就是一大片水田,这会儿水田有人在犁田。
君玲指着那一片水田问道:“李庄头,庄里的水田都在这里吗?”
“回夫人,不是的,这一片只有一百二十亩,还有一百亩在山地脚下。”
“嗯!”
再往前,走过水田,看见一个小山头上,几个孩子正在打猪草。身上穿得比村里最穷的人家,家里的孩子还要差,衣服短得手腕和脚踝都露出好长一节,于是指着孩子们问道“那几个孩子是庄里的孩子?”
李庄头顺着君玲指的方向看过去,看见山头上是自家的孩子,回道:“是的,夫人。可要叫他们过来问话?”
“不用了,让孩子们忙自己的吧!我看那山头上空着,可是有什么缘故?”
“回夫人,小人也不甚清楚,前主家不许我们在山头上种树,也不许我们开荒,一直都是这样荒着,现在上面长满了杂草和荆刺。”
“我记得你说过,庄里有六个山头,那这几个山有多大?”
“回夫人,这六个山头,有两个两百亩以上的山头,还有三个在一百亩以上,两百亩以下,剩的就是眼前这个,只有八十亩左右。”
君玲没想到,这几个山头还挺大,不过暂时没想好要做什么,就让它维持原状,以后想到要栽什么再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06 15:08:52~2020-04-07 17:22: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娃娃 2瓶;龙女晓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053
两人往前走了一会儿, 君玲看到前面不远处的石头围墙,问:“李庄头,整个山庄, 是否都是用石头围墙,围了起来的?”
“回夫人, 是的,整个庄子只有一处可以进出, 就是大门处。平时我们进出庄子, 都是走大门旁边的侧门。”
君玲听见整个庄子都围了起来,庄子里肯定没有河流之类的, 种这么多的水田的水从哪里来?君玲实在好奇,于是问道:“那你们平时浇地用水怎么解决的?还有水田的水哪里引来的?”
“回夫人,浇地用水是在小湖里,用牛车运的。至于两块水田里的水,是两块田的边上, 各有一处泉眼。这两处泉眼终年不干,把这泉眼里的水引到水田里, 再加上下雨的雨水, 这样两块水田里水的就够了。”
“原来是这样”。
难怪能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开出这么多水田出来。又突然想到要是发生旱灾, 水田岂不是要颗粒无收了?
于是,君玲又问李庄头:“现在庄子里有几口井?”
“回夫人,庄子里现在有三口井,主院有两口井;还有一口井在磨坊旁边, 供我们庄户吃喝用水。”
“能带我到你们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吗?”
“可以的,夫人,就怕污了夫人您的眼。”李庄头虽觉得诧异,但还是老实的带君玲过去看了。
君玲淡淡的回了两字“无事。”
庄子里的庄户,集中住在磨坊不远的地方。远远地看见两排房屋,面对面的排成两排,每家房屋后面,都开了一小块菜地。
走进一看,才发现,整个房子除了承重的柱子,是用的碗粗的树干。墙壁竟是用玉米秆夹成的墙,房顶上面铺的是稻草,比村里最穷的人家都穷。至少人家是竹子夹成的墙,又在竹墙上糊了一层泥,比这个玉米秆的墙要保暖一些。
这会儿,院里坐着一些老太太,在选种稻种,或者是玉米种,旁边还有一些小孩在帮忙。她们也知道庄子已经易主,这会儿看见李庄头陪着一个妇人过来,纷纷在心里猜测,这是不是新主家身边的管事嬷嬷,过来视察庄里的情况。
“李庄头,庄里是不是没有竹林?”
要是有,用竹子夹墙,再糊上一层草泥,也比玉米秆夹的墙保暖。君玲没想到,如此大的庄子,庄户的过得还没有当初的赵家好。要想让庄里的庄户过好日子,君玲顿时觉得压力山大,同时又佩服李庄头,住得如此差,还这么尽心尽力的管理庄子--好人+老实人啊!
“回夫人,庄里有一片大约十多亩的竹林,在竹林中间还建有一座小竹屋,用来夏季乘凉。”
君玲听到他的回答,就更其怪了。随即又想到,肯定是前主人不愿意他们用竹子建屋。这些竹子,于自己无用,还不如施恩于李庄头他们,允许他们用来建屋子住,只要不把竹子砍绝种就行。
君玲在庄里大致看了一圈,回到会客厅坐下,对站在下首的李庄头道“李庄头,水田还是按原来的计划种水稻,旱地略做一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