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四个大佬的亲妹妹——何案灯
时间:2020-06-17 09:14:29

  饭菜上桌,他却只能看着!
  这是何等的折磨?
  -
  团年饭开始,春生点燃了炮竹,噼里啪啦的声音里,旧年去,新年来。众人围着圆桌,一同举起了酒杯。
  “敬国泰民安。”江敬武说。
  大伯江敬文想了想,说:“你们先说。”
  三叔便说:“敬……”似乎是没想到,临时想的词,“敬升官发财!”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
  四叔也高兴,眉眼弯弯的,沉静道:“敬身体健康。”
  “好。”大伯江敬文拍一拍桌子,“那,我敬:家庭阖睦,家和万事兴!”
  吉祥话谁都爱听,大伙儿纷纷叫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只有胖墩哭丧着脸,怎么都开心不起来——肉都不能吃,过的什么年嘛!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十几里路以外的小井村、刘桂云的娘家,此时就没有丝毫的过年气氛,只一片愁云惨淡。
  桌上是寒酸的蒸红薯和野菜汤,甚至连个合面饼子都没有。
  本来,按照惯例,在过年之前,女儿们就会往家里送些银钱、吃食。但今年,她们为了捞刘贵,实在花了太多银子,夫家震怒,坚决不让她们再回来了。
  仍以为能收到年货的刘家二老自然不会去买,而等她想买的时候,又发现根本没钱!
  别人家吃香的喝辣的,肉味顺着烟囱飘到他们家,就跟故意笑话他们似的,手里的蒸红薯顿时变的没滋没味起来。
  “红薯红薯,天天都吃红薯。”刘八妹气得大哭,“我都快成红薯了!”
  刘老汉横她一眼:“你若嫁了人,便不用在这儿受罪了,可你嫁了吗?没用的东西,好好的亲事怎么就能让人给退了?!”
  “我被退亲是因为谁?!”瞪着刘桂云,怒吼,“你还吃的下去?”
  刘桂云怕得浑身哆嗦,却什么都不敢说。本想装作听不见,闷头吃饭的,刘八妹又哪里肯罢休?
  直接一巴掌打掉了她手里的红薯,无理取闹地大嚷:“吃,让你吃!你把我一辈子都毁了你有什么脸在这儿吃!”
  刘桂云头发都被扯乱了,都不敢还一下手。
  她本就是寄住娘家,若和未出阁的八妹起冲突,爹娘可能真的会把他们赶走。
  忍忍罢。
  等阿贵回来,挣到钱,他们就能吃上好东西,过上好日子了!
  至于今年……就这么稀里糊涂、得过且过罢。
  -
  初一、初二两天要挨家挨户登门拜年,大人之间互道一声“恭喜发财”,孩子则要给糖。
  蜚蜚今年刚会说话,正是闲不住嘴巴的时候。
  江敬武则打算找人帮忙修房子,便带着讨巧的小闺女,挨家挨户问候过去。
  村民们朴素直爽,纷纷表示:只要管饭,随意使唤。
  江敬武当然不可能让他们白忙一场,便定下了每人一天两文钱的辛苦费。
  这下,想来的人就更多了。
  江敬武只挑十个。
  村上本就有会泥瓦匠的手艺人,专门拿钱看地的,很快去看过了破庙,并给出了几个修葺的方案。
  江敬武觉得可行,泥瓦匠便让他先去买砖瓦、木材还有粘性高的黄土等。
  山神庙不算小,加固、隔间,都需要大量的材料,整体下来,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好在江敬武先前攒了一些钱,又幸运地捡到了金疙瘩,因此负担不算太重。
  叫上人,兵分几路去买材料,最后由他过去给钱。
  村口就有烧窑的。
  木材也有村民专门砍伐、售卖。
  只黄土难些,要到地里去挖,而且一趟肯定不行,要许多趟。
  江敬武怕人手不够,于是去了挖土的队伍里。
  来回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推够了足量的黄土,正打算喝口水之后,就去卖砖瓦和木材的地方给钱。
  没想到,那两队人却先哭丧着脸,空手而归了。
  “二哥,出事了。”跟他熟悉些的石娃子讳莫如深地问,“你最近得罪了什么人没?”
  江敬武皱着眉:“怎么说?”
  “咱们连隔壁村的砖窑和木材市都去了,”石娃子手背磕手心,做了个一拍两散的动作,“——没货,全让人给买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巳正:上午十点整。
  ②申正:下午四点整。
 
 
第33章 
  买空了?
  江敬武冷笑一声, 难怪石娃子要问他有没有得罪什么人。
  “那你们有没有打听清楚, 谁那么大手笔?”他心里早有答案, “连隔壁村的砖窑都挖空了, 得花不少钱罢。”
  石娃子如实道:“说是罗二柱家买的。”
  “他家要起多大的房子?”人群中有人酸溜溜地道, “大陶家砖窑厂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囤积的砖能有几千块, 竟还不够他们用的?”
  花江村人不多,谁家有点儿什么动静,半天不到就能传遍了, 先前他以为罗二柱并不知道他们和四房换了名额。
  如今看来,他不仅知道,而且专门在这儿等着他呢!
  几乎在一瞬间,他就想起阿瑾先前说的那个,用来对付赵县令的法子。他当时就觉得不妥。
  若不是阿瑾刚醒过来,又跟他非亲非故,自己没立场去教训他。否则,非得好好说道说道那个熊孩子不可。
  ——做人哪能这个样子?
  断别人后路,把事情做绝, 对方就彻底没法子了吗?
  当然, 像老夫人那种亟待救命的情况, 县令确实没其他法子,这不就更加显得阿瑾这小子,忒狠。
  如此说来, 罗二柱竟然连个几岁的孩子都比不上。
  江敬武心里直想笑,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孙子还是半点长进都没有。
  “二哥,你怎么还笑得出来?”石娃子慌得不行,“买不到东西,你不是白白亏一天工钱?而且,你不是快回郡里去了吗?我都替你着急。”
  大伙儿纷纷附和,言语间多有不忿。
  “又不是没法子,急什么急?”江敬武仍笑着,反而安慰他们,“莫慌,我先去砖窑厂看看,能不能让他们临时赶制一批出来。”
  石娃子忙说:“我和你一块儿去。”
  “好。”江敬武说,“那辛苦大伙儿把里头废弃的东西都清理一下。”看了看正殿岿然不动的山神像,特意交代一句,“莫把山神像损毁了,最好能抬出来,找个空闲的地方搁着。”
  大伙儿应声,二人便出发往砖窑厂去。
  砖窑厂在很偏的地方,因他们日夜兼程地烧窑,动静大,只能盖在偏远处。
  除了烧砖,还额外制些盆盆罐罐之类的。这些东西都比较重,遇上量大、离的又不远的买主,砖窑厂都会给送上门。
  隔壁村情况也差不多,再远的,他们就不送了。
  罗二柱显然是认准了这一点,才会选择把这两家的东西都买空。
  “二哥,要不然找下罗二柱,同他商量商量?”石娃子建议道,“请上几个长辈。他辈分低,总不能不给长辈们面子。”
  花江村大多姓江,许多人户都还没出五服,所以对辈分很有讲究。
  像石娃子和江敬武是平辈,见面喊他一声二哥就成。而罗二柱年纪虽然和他差不多大,却足足比他低了两个辈份。
  认真算起来,罗二柱得喊他一声二爷爷。
  所以石娃子才会有这个想法。
  “得了罢,他擎等着我去找他呢,我岂能自降身价?”江敬武完全把他当个笑话看,“他既然有钱,就让他囤,看他盖那么大房子给谁住。”
  罗二柱常年不在家,江雨兰又是独女,加上他们家九代单传的一个儿子江宗义,平时也才四个人。
  而他却囤了数万砖瓦……打算起行宫不成?
  ——房子越大,需要的相应的人力、财力就越多。他就没想过,自己若不去找他,剩下的砖瓦他要怎么办?
  在家码长城玩儿?
  “可是,不让他挪让的话,你家房子咋修啊?”石娃子替他愁的很,“山神庙杵在那儿都百来年了,内里怕是早蛀空了,总不能直接搬过去住。”
  江敬武气定神闲的:“法子总是有的,莫要太过忧心。”
  说话间,二人到了砖窑厂。
  砖窑厂是大陶兄弟几个合开的,这会儿还在忙,二人等了片刻,老六才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同他们道歉,连说久等。
  二人说明来意,老六又是一阵犯难:“二叔,娃子叔,实在不是我不给你烧,而是、唉!罗二柱除了现有的砖瓦,还预定了一千块,一共四千块。咱们地方小,每天能烧一百已是多的了……”
  “什么?”石娃子瞠目结舌,“他失心疯了不成?”
  说完,才总算明白江敬武刚刚所说的话。这个罗二柱,可真是不厚道!
  老六也说:“我也劝他少定一点儿,可他态度坚决的很,定金都交了,一口气给了一贯钱。”
  “估计是钱多烧的。”石娃子冷哼一声,没多说什么。
  他下意识地看向江敬武,本以为江敬武会和老六打打商量,让他先给一批,解解燃眉之急什么的,却听见他说:“行,知道了,你忙去罢。”
  说完就走了。
  “二哥!”石娃子连忙追上,小声问,“就这么走了,砖怎么办?”
  思考片刻,问道:“去县里买?”
  “太远了。”江敬武说,“来回路费都不止,若去县里,还不如像你刚刚说的,去找罗二柱,打他一顿。”
  石娃子嘿嘿直笑:“我可没要打他。”
  “那去隔壁村?”石娃子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他若成心想为难你,隔壁村一定也和大陶家一样。”
  江敬武点头:“不错,别浪费那个时间了。”
  他也不说别的,石娃子干着急也没办法,干脆闭嘴了,等他想出法子来再说。
  -
  二人再次空手回来,大伙儿忙迎了上来,问他情况。
  “砖窑厂没货。”江敬武把大伙儿聚集到一块,说道,“只能再辛苦各位了。这样,辛苦费给大伙儿翻倍,也就是四文钱一天,大伙儿最长在这儿耽误到做什么时候?”
  众人茫然片刻,纷纷说明自己的时限,综合下来,两个月是不成问题的。
  “成。”接着,江敬武用众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了句震惊全场的话,“砖瓦、木材,都买不到新的,眼下只有黄土,显然是修不成房子的。所以,就不修了。”
  不修了?
  那刚刚问什么最长时间,还给工钱翻倍?
  大伙儿不明白他的意思,但也知道是罗二柱暗中捣鬼,才导致他做下这个决定的,不由恨恨然,都在心里暗骂那孙子。
  然而,下一瞬间,却听江敬武说:“咱们把这山神庙拆了,用原有的砖瓦,先打地基。等大陶家忙完,再找他买。”
  众人蒙了。
  拆、拆山神庙?
  山神庙都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里面怕是早已经蛀空了!
  拆下来的东西还能用吗?
  他们将这疑虑说了出来,江敬武却说:“那就更应该拆了——若真的蛀空了,咱们还往里住,多危险?”
  “我觉得可行。”石娃子说道,“山神庙这么大,哪怕折损一半的砖,也能剩个五六千块,盖三间瓦房,绰绰有余。”
  江敬武点头,又说:“拆房子需要时间,木材就另找几个人,到山上现伐。等房子垒好,需要吊顶的时候,也差不多能干了。”
  还不忘挤兑罗二柱一句,“他总不至于把砖窑厂一年的砖都给包圆了罢?”
  “这样一来,成本钱能省下不少。只是费些时间。”石娃子先是欢喜,后又操心道,“可你不还有十来天就要回郡里去了吗?”
  江敬武只跟东家告了一个月的假,只剩下十来天,年前东家就写信来催他了。
  原本以为能在走之前修好的,现在看来,最少也得两个月。
  江敬武沉默片刻:“先拆,其余的再说。”笑了笑,有些恭维地说,“都是熟人,我还能不放心?”
  他这样一说,大伙儿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一天四文钱的活计,哪里找去?
  是以,当即由泥瓦匠分工,并让徒弟从家中拿来了工具,开始拆房、重建!
  泥瓦匠名叫江三伏,在家行三。今年四十多岁,有几十年起房子的经验。
  他干活利索,为人正直。就算江敬武人不在场,有他监工也放心。
  先前他给江敬武看过修房子的方案,现在是起房子,情况又不一样了。
  本来,他以为江敬武是想用原有的砖瓦,盖三间瓦房。但找他一问,才得知自己还是太抠门了,完全跟不上有钱人的想法。
  “既然要重新起房子,就不在乎这一星半点了。”江敬武说,“家中几个孩子,一人一间,省的以后还要再给他们盖。”
  说完,特意强调了一下,“对了,还得给山神像也准备一间,毕竟是他老人家的地盘儿。”
  江三伏:“……”
  -
  他们这边风风火火地张罗了起来,干坏事儿的人自然就坐不住了。
  “看看!看看你干的好事。”罗二柱在家和江雨兰吵架,“九千六百块砖,两千片瓦,一共四贯七百文钱,你去给罢!”
  原来,这馊主意不是罗二柱想的,而是他夫人江雨兰的手笔。
  罗二柱这些年奔波劳苦,瘦得像把人干。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