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全村穿越啦——林跃然
时间:2020-07-20 09:07:19

  要是得了绝症,在这个时空,可是没法治的啊!
  本来她过着这样的田园生活,教几个孩子,脑子里不想那些琐事,都觉得也挺不错的。
  谁知道天不从人愿啊!
  耿老二瞄了站在一边的老罗,咳了一声,问方老师,“感觉像是怀上了,约莫有两月了,你这日期啥的,自己算算,对得上吧?”
  就老罗和方老师这年纪,头一个孩子都该上小学了吧?
  方老师和老罗都是一僵。
  “不,不可能吧?”
  耿老二脑子里,立马闪过的是那些绿帽接盘之类的盆盆狗血,可再一想,这两人看模样应该也不是那号能搞出新闻的呀。
  “有什么不可能的……”
  都是成年人了,不至于连这个都不懂吧?
  方老师两只手捏成拳头,又放开。
  “耿大夫,我们结婚快十年了都没要上孩子,去了好多家医院,最后有一家王牌医院,给我俩做了检查,说我俩在一起,基因不和,就不容易要孩子,我们俩,其实都准备……”
  老罗突然插了句话,“耿大夫,要不您再给把把脉?确认确认?”
  他站在那儿,不承重的那条腿都不自觉地抖了起来。
  这要是真的!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耿老二郑重其事地给方老师又把了把脉。
  “应该是没错了,你们回去注意下饮食,反正准不准的,过几个月不就知道了么?”
  耿老二起身在他的药柜里翻了一阵,这才在角落的位置找到了本孕期小手册。
  “这个拿回去看看,多注意啊!”
  要是没错的话,这可是他们朝圩村自穿越以来,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第40章 开启地图
  “谢,谢谢耿大夫,我,我媳妇这个情况是不是大龄产妇了?我有什么要注意的没有?等等,我先拿个笔记一下。”
  耿老二哭笑不得,他只是一个农村医生,他不是妇产科的大牛啊!
  但这个时候,他也不敢说什么露怯的话,本来家属就够紧张的了,他不能再雪上加霜啊!
  “没事没事!也不过是三十出点头,不算啥,人家大城市还有四十生的呢!过去的大龄产妇危险,有的是营养跟不上,有的是不注意科学饮食,咱们现代人就没这么多说道了,身体素质普遍都不错,应该没啥问题……嗯,这个叶酸片拿上……照着说明书吃就行。”
  耿老二这番话其实也水平不咋地,跟人家那些王牌妇幼医院根本没法比,可是老罗他不是不懂嘛,他还真拿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来了,而且还千恩万谢的。
  还一个劲儿的掏摸口袋想包个红包给大夫。
  完全忘记了钱在这儿已经不是钱了!
  还是方老师提醒了他一句,“刷工分!”
  “哦,哦,对对对,刷工分!”
  老罗傻兮兮地把自己的手机递过去,脸上还挂着做梦一样的笑容,那架势就像是拿了个白金卡,恨不得马上刷爆也没关系的样子。
  耿老二笑呵呵地给他刷了一个工分。
  他这个小诊所是村委名下的,工资由村委给开,其实一天看多少病人,他的工资都不变,不过他一点都不觉得这不够按劳分配。
  他觉得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从前,大伙见了他,就喊一声耿老二。
  现在,谁见他不笑眯眯地尊称一声耿大夫啊!
  老罗兜里揣着药片,小心翼翼地扶着方老师,仿佛扶着一个老太后似的,两人慢慢慢慢地走回自己住的小院。
  路过的村民们还以为怎么样了呢。
  “哟,方老师这是怎么了?”
  老罗骄傲的不行,“我媳妇怀上了,嘿嘿嘿。”
  “哟,那还真是大喜事啊!”
  别看村里这么多人,小孩可是真没几个。
  能听见娃娃的哭声,都成了奢侈。
  走进小院,老罗扶着媳妇慢慢坐下。
  夫妻两个互相望着,突然就抱在一起哇地大哭起来。
  这些年,他们容易吗?
  婆婆嫌儿媳妇是个不生蛋的母鸡,先是找偏方特效药求神拜佛,后来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闹得婆媳跟仇人似的。
  丈母娘总怀疑女婿才是那个没用的,总想给自家女儿找个更好的,甚至还安排了相亲……
  “呜呜呜,真的有了!老罗!”
  “真的!媳妇,咱不离了!咱好好过!啊!”
  说不定,老天让他们来到这个小村,就是为了赶上这一趟穿越的列车的!
  穿越了,就再也没有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仇怨,他们夫妻俩就可以重头开始,过完下半辈子!
  这不是,还送来个小天使吗?
  方老师怀孕这件事,被当成朝圩村公告的喜事发布在官网里。
  村民们一点也没觉得管理员小题大作,有好几个热心肠的婆婆和大嫂还专程上门去探望,带着自家的吃食,什么酸菜和小咸菜啊,新鲜瓜菜和草莓啊,米糕和红薯饼啊……
  就连小村长,都代表村委带着东西上门来慰问。
  村委出手那阔气得很,居然是一箱子奶粉和纸尿裤!
  这种妇幼用品,村委的库房里当然不可能囤,这都是从老石的杂货铺子里收来的。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是用一件少一件,如果能流通到外头去,说不准翻百倍的价都有可能。
  但老石也很清醒。
  首先他老两口要这些没用。
  时间长了还过期,既然这样,不如换成工分,还能落个人情。
  这纸尿裤和奶粉都不是什么出名的大牌子,如果还是在现代,这种礼就很一般,可这是在古代啊!有银子有工分都没地方买去啊!
  老罗和方老师感动得眼泪花花的。
  司娓娓还说了,“方老师你现在的工作要不就暂停一停,在家里休养,上课的事情村委再想办法……”
  要说硬要赶鸭子上架的话,她其实还是有两个人选。
  比如说崔小强和玛丽姐。
  这两个虽然没教过书,资格证是肯定没有的,但好歹是大学毕业啊!
  方老师赶紧摇头,“可别,我这才刚开始,没什么感觉呢,孩子们也挺乖的,教他们一点都不累。”
  村里的孩子跟城里的真是不一样啊。
  没有那么娇气,也能听得进话去……她这教了一个多月,都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了。
  既然方老师表示能坚持,司娓娓倒是更乐意不换人。
  毕竟崔小强实在不是个靠谱的,而孙玛丽虽然能说会道,可没当过老师的跟当过的就是不一样。
  现在她的精力主意集中在两件事上了。
  一个是制盐,一个是造船。
  湖水虽然是咸的,但咸度并不高,只能通过大量的暴晒得到粗盐。
  之后再加水过滤,加石灰水去毒,再加热过滤,最后的确能得盐,但是这种办法弄出来的盐,效率不高,而且品质跟现代的盐还是差不少。
  司娓娓在试验过后得到了两大桶的盐,应该是够全村人吃上一个月的了。
  随后她就打算将这制盐这个活儿先放一放,完全可以等到盛夏时节,利用阳光制出一年用的盐来。
  造船的话,村里就算有几位老汉曾经做过木匠,但因为朝圩村地处内陆,周边也没有大江大河,对船这个东西完全没概念,还是边商量边做,才算弄出了一条不太像船的小船来。
  湖里的大鱼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凡是一米五以上的,都成了村民们的美食。
  治安队的人已经连着三天没有捕到过超过一米的鱼了。
  朝圩村民们捕大鱼,不光是为了吃,而是想要把这个湖当做和外界联系的通路,因此就不能留下安全隐患,在感觉清理得差不多之后,就停止了诱捕。
  但即使这样,也没敢冒然让活人试验,而是扎了个木筏子,绑上只羊,用绳子系住一头,将筏子放到湖中心……
  用羊试验过几次感觉湖中生物再也不构成危险,这才让村民上船。
  夏日炎炎的三个月,治安队的一帮人几乎都轮流泡在湖水里。
  本来就会游泳的人水性更佳,旱鸭子也能在水里扎几个猛子。
  司娓娓会游泳虽然是在游泳池里学的,但她身体素质好,有运动细胞,很快就在湖里畅游来去,甚至碰上了一米长的凶猛鱼类,也能拿着刀子来个水中搏杀。
  她是要打算坐着船沿着水路去探险的先遣队员,如果不会这个,怕是还没出大湖就船翻人亡了。
  治安队的汉子们肯定不会让司娓娓把他们都甩得远远的,不但得学会,还得比村长练得久一点,不然这张老脸往哪搁?
  落日下的安远城,巍峨雄壮。
  两行等待入城的队伍缓缓前行着。
  就离着城墙二三百米远的地方,却搭着大大小小的窝棚,窝棚里的人都是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灰色短打扮的汉子站在自家的骡车前,打量着窝棚那头,仿佛看得入了神。
  就有那窝棚里的贫民,远远地就跪下,嘴里念叨着听不清的词儿,不用细琢磨就知道是求乞。
  站在那灰衣汉子后头的入城客都忍不住直撇嘴。
  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路人啊!
  在这省城的城门口还敢盯着那些流民们看,是真嫌自己的的荷包太鼓了,钱没地方花了怎地?
  这些五县流民,把本县县城都洗劫一空,一路所到之处,那就跟蝗虫一样,不是抢劫就是传播瘟疫,据说三个月里就死了数十万人。
  好不容易瘟疫压下去了,朝廷也派兵去清剿流民匪了,这些从五县里逃出来的灾民却都滞留在省城安远城外,让省城的平民百姓,出入都远远避开,压根不敢去招惹。
  “金顺,到我们了!”
  一把清朗的声音叫醒了正在发怔的灰衣汉子。
  这汉子正是朝圩村村民孔金顺,他在一个月前做为第一批探险队员,跟随司村长,坐着村里自造的四不像小船沿着大湖的支流水路,离开了山区,来到了平原地带。
  果然跟田草儿说的一样,沿岸村子十村九空,萧条荒凉……司娓娓根本没敢上岸逗留,就加速离开了。
  一直到了能看到人烟的地方,司娓娓他们才敢下船登岸。
  他们坐的船本来质量就不怎么样,一路上跌跌撞撞也快报废了,司娓娓他们随便找个了地方把船藏了起来,也没抱着太大期望,丢了再造吧。
  这帮人下了船之后,也去了几个有人烟的村镇……
  这些村镇虽然没被流民冲击,但本身就不繁华,别说大商铺了,有的地方就连个客栈都没有。
  最后司娓娓他们决定进省城。
  朝圩村是可以闭门发展,但总要知道外界倒底是个什么状况。
  进安远城的入城费,一个人二十文。
  以司娓娓目前所知的物价,一文钱能买一个糙面饼,足够一个流民活上一天的口粮。
  这也难怪城墙外有那么多住窝棚的灾民了,有那二十文,都够活上二十天的,哪里舍得入城?
 
 
第41章 省城见闻
  司娓娓他们这一队共三个人。
  司娓娓,孔金顺,王大军。
  他们从村里出来的时候,除了带了点自己的随身用品,还带了一批物资。
  当然了,这些物资要放在现代来说,都不是什么值钱的,在现代的一元店三元店里,都要清仓才能卖得动,由杂货店老石个人提供。
  除了这些轻便便宜的物资之外,他们还带了一点启动资金,就是一点金银和铜板,这个由民宿老板娘孙玛丽和杨进提供。
  司娓娓临走前特意找杨进换了一点方便流通的铜板和碎银,打听了下外头的物价行情。
  有了启动资金,司娓娓他们还带了一些耐吃能放的猪肉脯,鱼肉干之类的,在经过一个小县城的时候,卖出去一大半,现在手头上有一百多两银子。
  没错,东安省南边还完好的县城里,物价畸形,金银古董不值钱,值钱的都是能吃的,尤其是那些带着咸味能储存的,比如腊鱼腊肉之类,而司娓娓他们这些外乡人手上的吃食,味道比腊鱼腊肉还要强得多呢。
  而司娓娓他们,也因为身上带着食物,曾经在城内被盯上,一路尾随着他们出了城,准备在半道上杀人劫财,也得亏司娓娓他们看着是无依无靠的外路人,内里却是有高科技武装过的战斗小队,衣内皮甲穿着,身上工兵铲和军刀带着,还有无人机探路,让想要宰肥羊的都扑了空。
  可惜的是无人机掉电太快,他们出来的时候带了两块备用电池,到现在用得已经只剩下一块半电池的电量了。
  在离省城安远城还有两天的路程时,三人雇了一辆牛车,这样看上去三人也像个正经的行商了,没错,这帮外路人不光弄了全套本地人的行头,还伪造了身份文书。
  这个文书是借了杨家人的文书仿造的,在文盲率奇高的古代,都用不上什么高科技就能弄个高仿,再加上南边五县流民四起,就算编出来的身份不对,也没法查去。
  交了高价入城费,三人跟着牛车入了城。
  找了个不大不小的客栈住了店,卸了行李,结了车钱。
  赶车的汉子姓钱,他们村离着安远城不算太远,来回赶车运货接人也是常事。
  他一路上就觉得这仨客人有些怪异,说是去省城做买卖,可就那轻飘飘的几个麻包的东西,他一个人就能扛得动了,还用得着雇车?
  还有在半路上吃的喝的,那是真舍得啊!
  有回递给他一个,他咬了两口就悄悄塞怀里准备带回家哄孩子了……人家那干粮饼子,都是纯白面的,松软香甜,感情里头还掺着糖!
  就他们这样吃不得苦的小商贩,去省城能做什么生意啊!
  好容易到了省城吧,那大脚店里花个几文住个通铺也就算了,这仨却要住正经客栈……那得花多少冤枉钱啊!
  倒是他,得了二两银子的车钱,可得赶紧去粮铺里买些糙米。
  如今米价飞涨,就是陈年糙米也都是抢手货,贩回家去,运气好还能再挣个半两银子。
  像这帮人那样,大手大脚地住店是不可能的,他就在车板上窝一宿也使得,明儿去城门口等着看看能不能碰上老乡结伴回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