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回村搞事[八零]——己亥之冬
时间:2020-08-21 09:05:14

  “怎么能说让人骗呢。”季小冬现在一通百通:“是你们不知道正确方法,拿回来就熬着喝。先堆在那里不要丢,我教你们怎么用。”
 
 
第53章 
  中药先堆到了那里。反正不管“药效”如何, 都不影用。
  目前季小冬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先把大棚盖起来。
  跟王荣花和季海明“商议”——季小冬单方面输出——之后,决定先从季小冬家的地里开始盖,先给大家“打个样”。
  工钱也定了, 每天1元, 工资日结。
  “一人一天一块钱。”
  季海明嘬了嘬牙花子, 有点心疼。
  季小冬翻翻白眼:“给钱少了你好意思使唤乡里乡亲的吗?”
  我好意思!
  季海明心里想想, 没说话。因为他突然想起来, 上次季小冬回家的时候, 把钱都给拿走了……
  失策, 太失策了。
  季海明懊恼的连拍大腿。
  季小冬特意找来一个新本子给王荣花, 让她把每天支出和工期详细记账。
  季海明在村里大喇叭上一喊, 全村儿又一次沸腾了。
  每天一块钱!每天, 是每天!
  季海明喊完大喇叭回到家,发现自家家门已经被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堵的严严实实。
  他闺女季小冬站在堆成一座小山一样的钢管上, 一点儿没有他当时被堵在村部时的局促。
  唉,季海明心里有点骄傲有点酸, 这闺女比她老子也强太多了吧。
  季小冬抽了根短的钢板, 弯腰对着脚下的钢管“哐哐”猛敲。
  势大力沉,敲的脚下的钢管连同周遭的空气一起发出嗡鸣。
  季小冬心里忍不住想,在农村搞事情竟然忘了配一个大喇叭,简直太失策了。
  “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被钢铁敲击震得耳膜“嗡嗡”作响的牌坊村老少爷们儿,被季家这个“泼辣”的闺女给镇住了,一个个目瞪口呆看着季家这个看起来白白净净文文弱弱的小姑娘站在高高的钢材垛上,把手里的钢板挥舞的呼呼作响。
  季海明趁大家愣神儿的功夫,从人群外挤进来。
  “让一让。”
  “让一让。”
  看到是季海明,人群自动分出一条道儿。
  季海明走到钢管搭起来的“小山”底下, 抬脚踩了踩……钢管稀里哗啦乱动。
  “二哥,你可来了。”
  “二哥!”
  “队长!”
  “老二,快说正事儿,让一个小丫头片子发什么疯!”
  “呃……”
  季海明当了民兵队长,成立了合作社之后,在村里的威信日渐高涨。
  但是吧,大家显然都对季家内部的“权力结构”没有清晰的认知。
  季小冬?谁啊?
  哦,海明家那丫头。
  季小冬之前搞事情,当的都是“幕后黑手”,没有走到台前,进入大众视野。
  村里的人,对季小冬的所有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季家那个到成立读书的姑娘。
  “呃……”季海明看着大家热切的眼神,踩了踩钢管……还是不结实,明显撑不动两个人。
  季海明瞅瞅“雄姿英发”的季小冬……
  “咳。听我闺女的。”
  众人的目光从热切变成了疑惑。
  “我……我还有事儿,待会儿再出来跟大家说话。”
  季海明找了个借口匆匆跑回院子。没那脸,没脸再在外面待了。
  关上大门,季海明把耳朵贴在门板上,听季小冬在外面给大家“讲话”。
  “工钱日结,每人每天一块钱!每天干活之前先到我妈王荣花那边领个红牌,干完之后,我检查的工程合格了,会给你们换牌。凭牌登记领钱。”
  季小冬大声说:“记住了!认牌不认人!都把自己的牌拿好,丢了被别人捡了,自己负责!不要来找!”
  “明天开始正式开工,想干活的,早晨八点到我家领牌,每天发20个牌!”
  “20个?!”
  “才20个!”
  安静的人群骚动起来,现在在场的,也不止20个人。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周围的人,都是竞争对手。一天一块钱呢,你拿了我就不能拿了。
  季小冬为了赶工期进度,想了想,又说:“五十岁以上的不收,二十岁以下的不收。”
  这一句话,又让很多打算明天拖家带口来排队的人息了心思。
  “女的收吗?”人群里一个没娶媳妇的后生大声道:“女的也不收了吧!只收壮劳力!”
  “对!只收劳力!”
  此言一出,得到了不少人应和。第一个出声的后生在心里盘算,村里的青壮加起来一共才多少,不收女的,大家就不用抢了。
  我在这里干一个月,多挣三十块钱,加上原来攒的,娶媳妇还能更宽裕一点儿。
  他越想越美。
  “收女的。女的正常收!”
  季小冬的声音跟桶凉水似的,一下子浇在他发热的脑袋上。
  “女的能干多少活!”这后生不满意。
  “就是!就是!”
  没娶媳妇,自家没女人的,不想让别家的女人挣这份钱,一个个嚷嚷起来。
  “你这女娃不知道吧,公社时期,男女工分都不一样。”
  “对对!男的一天10工分,女的一天5工分!”
  “你这丫头赶紧下去!让海明老哥出来说话!”
  砰砰砰砰!
  季小冬又弯下腰,死命敲了一阵儿,敲的人人捂耳朵!
  她不跟这些讲什么男女同工同酬,讲了也听不懂,只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拿着钢板往底下一指。
  反正钱在我手里,我掌握生产资料我说了算。
  “谁!谁在哔哔!再说我全招女的,一人一天一块五!”
  “那不是傻嘛!”
  有人小声嘀咕,让季小冬听了个正着。
  “我们村边那大河怎么来的?老话儿说不是古时候富家子弟撒钱玩砸的吗?!钱在我手里,我撕了玩儿你们也管不着!”
  季小冬有力有据的“撒泼”,怼得底下一群人干瞪眼。
  很多人在心里想,季海明太惯他闺女了,小丫头片子跳这么高,早晚有季海明哭的时候。
  季小冬说完,怕底下这帮人心里不服。拿大棒子砸人的时候,一定要狠狠砸到底,切记砸一半留一半,让他们既不怕你,又日渐惫懒。
  要砸,就要一棍子狠狠械死!
  “我是看在乡里乡亲的面子上,让你们过来干活。要是不想干,我相信,十里八乡其他村里的,很愿意过来挣这一块钱!”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缩了缩脑袋。
  生怕脖子太长,入了季小冬的眼,让她大手一指,清除出“招工”队伍。
  季小冬这话,点在所有人穴上了。
  可不么,谁不想挣这一块钱。人,可不少,而且源源不断。
  但是钱,只在人家手里握着。
  门板后面的季海明听了,也忍不住缩缩脖子。
  自家闺女,也太“杀伐果断”了。他原来还担心,季小冬提议给大家钱是因为“乡里乡亲抹不开脸”,瞧瞧这样,哪里有一点抹不开脸的样子。
  季小冬打了一棒子,还得给个甜枣儿。
  干活,肯定是越熟练,越有长期性越好。
  季小冬说:“如果谁能连续十天在我这里领牌,每十天之后,再多奖励一块钱!”
  一块钱?!
  这句话像一块冰扔到滚锅里,人群又沸腾起来。
  “工期大概多少天?”
  “正常工期二十天。”季小冬笑眯眯的说:“超过二十天后,剩余工期去外村找人。”
  没有人想干看着外人赚自己的那份钱,即便外人不赚自己也赚不到。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虽然问话的人可能没想到,但季小冬还是要防患于未然,一句话堵死了故意拖工期的可能。
  门板后的季海明脑子已经跟不上了,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季小冬又要给村里人加钱,又要去外村找人。
  农村人能吃苦,干活的熟手可不少。
  季海明对季小冬一句话又要多给出去的那些钱满心肉痛。商量的时候没有说啊,你咋净擅自做主。
  “我这是随机应变。”
  人群散去之后,季小冬对叨叨叨的季海明说:“哪里有事前一事不漏的计划,将在外君令还不受呢!”
  “对对对,你说啥都对。”
  王荣花也凑过来问:“冬冬,你说的号码牌,要有人仿怎么办?”
  “不会,一时半会儿仿不出来。”
  季小冬说着回屋找出来两幅拼图,这是她放假前特意到新华书店买的,专门挑工艺精美价格高,到货数量少的。
  牌坊村里的人,能有的不多。
  即便万一真的有一两个人脑子抽筋儿买过这东西,也影响不了大局。
  自从成立合作社之后,她一直都在想干活的时候怎么调动大家积极性的问题。
  人民公社解散不久,这批人都是吃惯大锅饭的人,习惯了磨洋工,出工不出力。不然也不会把集体生产改成家庭联产承包。
  现在她的合作社,很多时候需要把大家集中起来统一干活。
  怎么才能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她开始想过“计件”,按工程量的方式结工资。后来仔细一琢磨,又把这个想法推翻了。
  这些人,加入到合作社里的人,虽然所有的土地都流转到季海明手里,确切的说是季小冬家的地。但很多人,不,季小冬从来不从“淳朴”的角度去考虑自己村里的人。
  就怕这些人,在自己家原来的地上干的时候认认真真,到了原来别家地上的时候,稀里糊涂得过且过。按工程量“计件”,呼呼啦啦干的挺快,结果干完全是豆腐渣。
  这样每天按天结工资,不要求工程进度多快,但每天你把你干的活,都老老实实给我干好!
  之后的日子,季小冬白天去“监工”,系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每天叮叮铃铃的给插好的钢管打分,把不合格的钢管标红。
  季海明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季小冬提议每天给大家发一块钱工钱,不然“乡里乡亲抹不开面”。
  因为季小冬那些“苛刻”的要求,一点儿小小不严的毛病都要求返工,她亲爹听了都想揍她。
  这一块钱给的,一点儿都不亏。
  晚上回来,季小冬咬着笔头趴被窝里“写书”,准备再搞个“兼济牌坊村”的大事儿。
 
 
第54章 
  刚开始几天, 每天大家排队领号的时间越来越早。夏天天亮的早,有的恨不得半夜三四点就到季小冬家大门口排队。
  起得太早排队,号是领到了,结果白天干活没精神, 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季小冬只好让季海明出面当恶人, 硬性规定时间, 每天七点开始正式排队。季海明六点五十搬个板凳坐到大门口, 早来的这些人, 一律不给号, 从七点来的那个人开始发!
  第一天这么搞的时候季海明差点挨揍, 所幸七点之后来的人都一个个撸袖子挺季海明。
  到了七月末八月初, 大棚的建设越发步入正轨, 工期也接近了尾声。
  八月二日, 是季小冬的中考成绩放榜的日子。
  季小冬告诉季海明,自己要去学校看榜。
  八十年代, 中考高考成绩还没有后世的电话查询和网络查询,成绩出来后, 由考试院根据准考证号把成绩发到各市、各县, 中考时的成绩一般会分发到各学校。高考时,有时一个学校考不来几个人,为了脸面上好看,通常直接由县里直接发布——用毛笔在红纸上誊抄,张贴在县教育局大门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从此鱼跃龙门,成为天子骄子。
  不得不说,国家包分配,考上大学即是国家干部的八十年代, 多少有些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影子。
  如果以此类比一下,中考大概和考秀才的府试相当。
  季海明俗人一个,同时对季小冬有盲目的信心,听了要去看榜的消息,问:“你是不是能当秀才老爷?”
  季小冬翻翻白眼,这都哪儿跟哪儿。
  “是不是能考第一名?”
  按季海明的想法,如果季小冬能考第一名,不论家里如今多忙,哪怕停工一天,都得陪季小冬去学校看榜!
  考秀才考个第一名也不得了,搁古代都得有人来家报喜。现在没报喜的了,自己一定得去感受下孩子“中举”的喜悦和荣光。
  “不知道。”季小冬看着季海明跃跃欲试十分想跟着去的样子,跟他说:“人家都是学了两三年的,我才上了一年初中,能考上就不错了。”
  也是。季海明听了季小冬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自己看自家孩子好,说不定人家都不赖呢。
  家里这么忙,万一耽误一天工夫,去了一看没考上……
  “你把我送乡上车站就行,我自己坐车去。”
  季小冬虽然跟季海明说不一定能考上,她自己心里却有数。
  这次上城,她主要目的也不是看榜。
  趁季海明发动三轮车的功夫,季小冬回屋掀起床铺,把藏在褥子底下的手稿抽出来,严严实实藏在书包里。
  她写这些都是偷偷摸摸写的,印的时候也不打算属自己名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