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去,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这世道我们王家能不能熬过去还两说呢,要不然当年北方那些顶尖世家也不会跑到南方去避祸了。”
“与其被这世道耗死,还不如趁着有家底的时候好好拼一把呢。”王若澜道。
在父亲和儿子面前,他可以袒露自己的心思,在族人们面前却不行。
因为他是老族长的儿子和族长的父亲,是王家嫡支,一定要给下面的族人指明道路。
如果连嫡支的气势都弱了,那么很多不如嫡支的旁支心中的气只会更虚。
所以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他一定得装足了。
听到王若澜这话,王若来等人心安稳了一些。
关键时刻,有人能够坚定前行,那对他们这些后面的人来说就是勇气的来源。
王淳之给王若澜挑选了一批家族子弟过去给他帮把手整理县衙,也把县城的律法也一同带了过去。
事实上朝廷的律法可谓是十分完善的,关键在于执法的人员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有人图名,有人图利,有人图色,更有本性昏庸者,各种各样的人性,才无法对犯人做到依法处置。
王淳之给王若澜加大的就是执行力度。
只要执法到位,政治就没有不清明的。
王若澜也知道王淳之图谋甚大,怎么可能会给儿子拖后腿。
他是文人出身,虽然不会像儿子一样直接提剑杀人,但是只动动嘴皮子,要过的人命并不在少数。
只是以前审案问案,耗费时间长,在这里只要罪证确凿,很多步骤都可以省了。
就在王若澜赶赴琅琊县城,收拾阶段,王淳之带着人去了镇上。
王若澜去了县城第一时间就是整顿县城高昂的粮价,不按照律法规定的价格卖,家中所有的粮食通通没收。
原本还想默默对抗排斥琅琊王家的那些粮商或者有点底蕴的人家见到王若澜携民意大刀阔斧,丝毫没有手下留情,并不想进监牢或者菜市场走一圈的他们只得默默的把自家的粮价给调回去。
王若澜还没有处理完县城的事,自然无法分心到镇上,王淳之过来就是解决这件事的,同时也是确认镇长的新人选。
王淳之对王三道,“以后好好干,可别偷奸耍滑啊。”
王三只觉得自己头顶被天大的馅饼给砸中,不由诚惶诚恐道,“族长,镇长一职我怎么能做的好,族中不是还有那么多的叔伯么。”
那些有过为官经验的长辈们还在王家堡闲着呢,他一个晚辈,怎么好越过那些人去。
“我选你成为新镇长也是深思熟虑过的。”王淳之对王三道。
“首先是你在镇上已经有一段时间,和镇上的百姓们都了信任基础,你成为新的镇长,百姓基本不会太过排斥,再来你也不看看族中的那些长辈们,他们以后有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你不觉得一个小小的镇长对他们来说有些屈才么?”
王三有些赞同的点点头,等回过神以后,他睫羽开始乱颤,只低头看着地面,不敢再看王淳之,这个比他小一点的族弟。
因为王淳之的话透露出来的东西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
那些还在堡内的叔伯们以后最少也得执掌一县,这其中透露出来的意味着实惊到了他。
王三不敢往里深入探究。
新的镇长诞生,镇上大部分的百姓都能接受,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三儿这彩票店还开不开了?粮食还卖不卖了?”
“店铺照开,粮食照卖。”已经接受自己身上重担的王三道。
直到成为镇长之后,他才发现日子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两样。
主要是这里离王家堡太近了,近到王淳之确定了自己族人为镇长后,那些挑事提高粮价的人又赶紧把高昂的粮价给调了下去。
别的地方王淳之暂且管不到,他的地盘中必须得按照他的规矩来。
伴随着县城的王若澜和镇上的王淳之大力执法,琅琊县城和其周边生活的百姓们日子很快就安稳了下来。
等忘川那边的电表告一段落,又从前线回来了几位道长。
他们是回来拿武器的。
从山东到边关这一路上路程不好走不说,光是时间就需要耗去九成的时间,所以道长们每次都是风尘仆仆来,风尘仆仆去。
跟随在忘川身后的道长数量不少,就算是为了安全也不可能一波全都一起离开,而是分批行动。
“这些是棉衣和棉鞋,王家堡做了不少,你们这次带一批过去吧。”看到有的人鞋底都被磨薄了,忘川心里不由酸涩道。
反倒是当事人们,对自己的衣着并不在意。
在没出道观之前,他们从小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身子骨被打熬出来,所以才在冬天,这个外敌都会歇息的时节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此时道长们正有声有色的给忘川说着前线的事,谢小天和王沛良他们也听的入迷。
“忘川先生的武器一加入,很快就扭转了边关的战局,武器不仅能伤人,还惊马,不管使用几次,他们的马也会受到惊吓,阻了他们不少次。”道长们道。
人的适应能力强,不代表马儿们也能在巨大声响下保持着自己的冷静,没有了马,就是人腿和人腿比速度了。
“武器数量不多,边关的百姓们就会省着点用,有不少百姓都想在临死前给自己身上也来一下,说是不想把自己的肉留给那些敌人吃。”说到这里,道长们的声音低落下去。
忘川的武器极大的减少了边关百姓的伤亡,却不可能零伤亡,依旧还会有跑的较慢的百姓会被外敌捉住。
“……等到后来,就专门有跑得慢的百姓把武器藏掖在怀里,被外敌抓住后,他们就会和外敌同归于尽,这样几次下来,那些外敌就对跑的慢的百姓们心中充满了忌惮。”
这是边关百姓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
哪怕道长们已经尽量的报喜不报忧,听上去依旧惨烈无比。
“现在是冬天,那些外敌不得不退去,我们就想趁着这个时候多跑几趟。”道长们道,没说的是那些外敌害怕寒冷,边关的百姓们也怕,至今为止,已经有不少百姓死在了冬天里。
冷的,饿的,累的,病的,这些他们都不敢说。
边关能得到王家堡的帮助已经是万幸,他们却不能把王家堡给拖垮掉。
“边关后来又来了不少有志之士,他们也带过来了不少东西……”只是比起庞大且没有任何人性的外敌们,中原过来的援助只是杯水车薪。
真正有能力的不把那些外敌当回事,对于少数而零散的有志之士和普通的边关百姓们,外敌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王淳之已经站在外面听了有一会了,经历过末世的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边关的百姓们真正缺的是什么。
他想了一下,而后走进去,对那些道长们道,“我这里有一笔交易,不知道长们想做不想做?”
“贫道等人见过王家堡主,不知道堡主说的是什么交易?”道长们问道。
在他们心里面,王淳之是一个不亚于他们最尊崇的忘川先生的存在。
更别说他们还接受着王家堡的支持,对王淳之自然很尊敬。
“北方边关的百姓之所以打不过那些外敌,是因为他们大都松散,道长们可以试着把他们给聚集在一起反击。”
“我们王家堡可以给前方提供衣食,还有能够治病的草药,道长们只需要把我们王家堡的名字说给他们听就行了。”王淳之笑着道。
道长们有些愕然,道,“堡主和忘川先生的大恩大德边关的百姓是知道的。”他们并没有隐瞒武器真正主人的存在。
但是很快,道长们就反应过来王淳之说的并不是这个。
第150章
以前王淳之让忘川制作武器送往前线, 是出于人道主义、国之大义。
是不求回报的那种。
但是这次不同,王淳之包衣包食包药,是想要边关的百姓成为他的人。
是求回报的, 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回报。
“王家堡主,你是想让北方边关的百姓们为你所用么?”道长们问道,没有想到王淳之居然也有这样的心思。
“没错, 现在天下大乱, 北方边关的百姓虽然抵抗外敌, 却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和其余的起义军或王侯对上,道长,扪心自问, 你们想要一点力都没出的那些人在北方边关百姓们胜利后摘桃子么?”王淳之问道。
“这自然是不肯的。”道长们想也不想道。
哪怕是占据大义的王侯,他们也没出一点力,以后又凭什么命令那些拼过命的百姓们。
边关百姓们能逃的早就逃掉了, 现在依旧还留在那里的都是硬骨头, 他们脾气火爆耿直,那些没有出过力的王侯想要压他们一头, 让他们臣服几乎没可能。
更别说, 被朝廷放弃的他们, 对那些皇室王侯心里有一股天然的恨意。
当初任由他们自取灭亡的是朝廷,现在看他们好了,又想过来重新命令他们了,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所以等边关战事停歇, 边关百姓和中原王侯对上只是迟早的事情。
“王家堡主对边关百姓们就那么有信心么,你就不怕他们一群老弱病残让你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么?”一名道长问道。
王淳之想要的回报是边关百姓们的未来,而边关有强大的外敌对中原虎视眈眈,边关的那些百姓们有没有未来还两说呢。
“只要能帮助他们在生前多杀掉几个外敌, 那我的东西就算不亏。”王淳之道。
“道长们放心,我是不可能亏待自己人的,毕竟跟着我,可比跟着那些人走好多了不是。”
“那倒也是。”道长们不由笑道。
那些朝廷正统的王侯和王淳之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哪怕养气功夫已经臻至化境的他们都忍不住对朝廷心生埋怨呢,更何况那些被朝廷放弃的边关百姓们。
有实力,有责任的,他们到目前也就只见过王淳之一个而已。
王淳之不是王侯,却承担了王侯本该的担当。
事实上王淳之和忘川两人在边关的名头并不小,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武器,普通百姓死在那些外敌手中的数量只会更多,很多自觉捡回一条命的百姓都自发的感激着他们。
有珠玉在前,那些人又怎么可能看得上那些瓦砾呢。
更别说王淳之和他们的忘川先生已经决定亲涉进这天下大势中。
不是他们吹捧自己人,他们两人一旦联合,世间绝对少有敌手。
相比起那些没有担当的人,他们自然更愿意看到王淳之这样的人上位。
道长们并没有多思考,就替边关的百姓们答应了下来,要不然这一来一去的问,得耗费多长时间。
没看赤炎起义军那边这么长时间都还没回信么。
“你们事都说完了么?”
“小天,良子,你们去帮淳之取粮食、衣物和药材,道长们这边请,我这边要教你们一样新东西。”忘川对众人道。
王淳之把谢小天他们带到山林里面,第一次开始了对仓库的清仓。
粮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粮仓,一类是棉仓,王淳之让萧默几个把棉花转一圈再拉去王家堡,让堡内的人赶紧赶工,流水线式的运作,大大提升了出产量。
剩下谢小天和卢玉两人把粮食给弄出来。
王沛良则快速收割着王淳之长出来的药材,后面王淳之会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成品药。
王淳之把在棉仓内冬眠的蛇给捞出来,让人腾空棉仓。
蛇被冷空气激到,醒来后不停的嘶蛇信子,王淳之看着它道,“我给你取个名字吧,‘长青’怎么样?”
青,它身上的颜色,长,指它的寿命。
蛇懵懂的知道名字的含义,不禁用脑袋碰了碰王淳之的指尖。
王淳之并没有多喜欢蛇,蛇更是一种冷血动物,所以两人自相识到现在,一直都缺乏温情,平淡中透露着微不可见的冷漠。
但是在王淳之给它起了名字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突然近了一些。
蛇对王淳之的态度变得更亲昵了。
王沛良他们忙碌不已,直到第一次清仓,他们才知道他们以前居然囤积出来了那么多的东西。
哪怕有王淳之这个能给他们续航的开挂人士,等到天黑之际,几人的身体也懒洋洋的,动都不想动一下。
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灵上的排斥。
“还……还有多少?”王沛良躺在麻袋上仰头问道。
“肯定还得几天。”谢小天同样不想起来道。
此时劳累过度的他们分外羡慕坐着干活的忘川。
他们要是也能有忘川大佬/先生的脑子就好了。
……
另一边,齐鲁两地的交界处,这里栖息着一个庞然大物。
那就是附近名气最盛的赤炎起义军。
哪怕陈付连忙赶回来,时间也过去了将近两个月。
而此时的赤炎起义军内的情况并不好。
陈付并不是赤炎起义军唯一派出去借粮的存在,但是你客客气气的上门,自然少有人会买账。
闭门羹吃多了,自然会败人的心气。
没有好消息带回来,此时的赤炎起义军内部的人心也开始浮动。
一些心中底线本来就低的人红着眼提议道,“咱们的粮食就快要见底了,根本就撑不到多久了,还不如趁着有力气之际,去齐地或者鲁地劫掠一两座县城的粮食来填饱我们的肚子。”
“听说有的起义军已经开始杀人做军粮了,到时候我们要是饿着肚子,肯定会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的。”
“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杀掉我们的老弱妇孺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不由提议道。
赤炎起义军的首领眉头一皱,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在成为起义军首领之前,他也是百姓中的一员,现在他有人跟随了,就能把屠刀对准那些同样受苦受难的百姓么?
这不是他心生仁慈,而是那些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比他们惨多了,让人看了实在不忍心下手。
起义军内有人提议吃人肉,当即就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食同类可不是人该做的事情,再说我们派出去的人不是还有人没回来么,说不定就给我们带回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