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不满意先搁在一旁,她更想知道谁是福姐儿。
这个问题倒是很快就有了答案,毕竟亲家母上门,没的说不去看亲闺女和大外孙女的。等她亲眼看到以后,她的眼泪啊,就没停下来过。
“你又作幺!你又折腾!你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听呢?算算日子,娃儿都满月了,你为啥还躺在炕上?”
福姐儿满月那天,就是魏家请客那会儿,也就三四天前吧。也就是说,小杨氏应该出月子了。
甚至于,乡下地头就没有说坐足月子的。很多妇人都是生完孩子没几天就下地干活的,再不济也该起来生火做饭。能让媳妇舒舒服服的躺上七八日,什么活儿都不用干的,就已经是厚道人家了。
结果呢?
得知自家闺女已经在炕上躺了一个多月,这期间不光没干任何活儿,连屎尿布都是嫂子帮着搓的,她就没出过门,吃喝都是端到屋里送到她跟前的。
对了,隔壁魏大嫂的其中一个儿子会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杨冬燕就托他打了一张四四方方的小炕桌。
这一个月来,小杨氏都是躺在炕上吃喝的。
小杨氏她娘直接被气糊涂了,活了一把年纪,真就没见过那么作死的!
偏生,小杨氏还很努力的让她娘明白,自己在老魏家吃香的喝辣的,一点儿都没受苦。
没必要,真没必要。
只要不瞎,看一眼小杨氏脸上胳膊上那个肉,再看一眼福姐儿那圆滚滚肉嘟嘟的模样,就敢肯定这母女俩日子过得相当滋味。
至于每天至少两个蛋,只吃精细粮食不吃一口粗粮,爱吃肉包子、肉馄饨、肉饺子,再隔天杀鸡炖肉等等……
小杨氏她娘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我们老杨家对不住老魏家啊啊啊啊啊啊!”
杨冬燕强行留她嫂子吃个饭再走,因为她嫂子过来时是提了一篮子的鸡蛋的,总不能说人家带着礼物过来,连顿饭都不留吧?这也太过分的,说破天都没这般不要脸的。
又因为家里有客人,那不得多添俩菜?
万幸的是,眼下属于大牛二牛发完财回家了,已经不用继续装穷了。所以家里买了不少好吃的。
杨冬燕还考虑到她嫂子是彻头彻尾的北方人,不一定喜欢吃蒸米饭,所以吩咐方氏下了一锅大肉饺子。至于这不年不节的为啥要吃饺子……
小杨氏要吃啊!
又蒸了一笼屉的肉包子。
当然还是小杨氏要吃啊!
再杀了一只鸡,半只清蒸沾酱油吃。虽说是清蒸的,但因为配了猪板油,蒸熟后肉质鲜嫩油而不腻,滋味相当好。另外半只切了炒辣椒吃,用的就是杨冬燕从刘家兄弟那头坑来的上等好辣椒。
蔬菜也是要的,拍个黄瓜滴两滴芝麻油,再来辣炒白菜,最后则是丝瓜炒蛋,齐活了!
每一道菜都是用大海碗装的,饺子更是直接用面盆连汤带料的装了一盆。
小杨氏她娘目瞪口呆。
是很想哭,也的确很崩溃,可不知道为啥呀,崩溃的泪水从嘴角里流下来。
杨冬燕在外人面前还是很注重人设的,因此她亲自拿了大碗给小杨氏扒饭菜。今天没米饭,那就先来一碗肉饺子,再扒拉鸡肉,辣椒炒的那盘就算了,小杨氏还在喂奶呢,所以吃清蒸的就行,再多舀点儿丝瓜炒蛋……
她就是故意当着小杨氏她娘的面扒饭菜的,一边扒拉着一边还开口解释着,表示自己非常重承诺,对儿媳妇兼娘家侄女,那叫一个好啊!
“嫂子你看,我当初答应过你的,一定会待她像亲闺女似的……来啊,你也吃啊,这不是还有很多吗?”
那肯定啊,辣椒炒鸡肉就没动过,辣炒白菜也是,就算其他菜舀了不少,可剩下的更多啊!
毕竟,小杨氏就算再能吃,也肯定是比不上大牛和二牛的。
至于为啥大家都吃得那么好,却只胖了小杨氏一人……
当然是因为她成天不动弹啊!像大牛二牛,出门一趟清减了不少,就算这几天吃得很好,其实也没补回来。等接下来,要忙活盖房子的事情了,只怕吃得再多,还是胖不了。
而方氏和杨冬燕,也是看起来比其他人气色要好一些,跟小杨氏是真的没法比。
倒是窝头,他年岁小,这几个月里确实重了不少,可他正处长个头的年岁,因此份量是重了,看着还是瘦。
小杨氏她娘总结了一下:
一家俩胖子,不是她闺女就是她大外孙女。
就很好哭。
魏家的饭菜特别好,可吃完以后,却是越想越绝望。小杨氏她娘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能劝的话,上次过来的时候都劝过了,再反复说也没啥意思。可要是不劝的话,她这心里又实在是过意不去,总觉得自家坑了亲家。
也因此,她最后是哭着离开老魏家的。
更要命的是,村里有人认识她啊!
这不是去年老魏家办席,他们一家都过来吃了吗?事后还被魏大嫂好一阵编排,但不得不说,也因为如此,村里不少人都认识了她。
见她从老魏家出来,还在那儿抹泪花花,就有人不乐意了。
“咋地老魏家对你闺女这么好,你还不满意?”
“这也太……太那啥啥了!”
“不是我说你,实在是你们老杨家的闺女啊,这也太金贵了!天天吃细粮鸡蛋,还闹着要吃猪蹄、河鲫鱼下奶。杀猪匠家里的猪蹄都叫老魏家包圆了,还让方氏回娘家逼她哥下河捞鱼……”
其实没人让方氏回娘家逼她哥下河的,这不是有钱拿吗?是方氏自个儿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拿钱去买河鲫鱼,那还不如让她哥下河去捞鱼。累是累了点儿,但能来钱啊!
外人不知道这个,只知道小杨氏在家里作天作地。
咋有人都生赔钱货,还这么能作呢?
这是个好问题,可惜小杨氏她娘答不上来。
“保不准啊,就是她闹着要住新屋,老魏家才咬咬牙盖新屋的!要不然,你们说为啥啊?孩子都还小,咋就住不下了?要是我有那个钱,我就不盖屋,先买地啊,买了地甭管是赁出去给人种,还是自家辛苦一点儿都种了,每年能多收好多粮食呢!”
“对对!盖新屋是气派了,可等窝头长到能娶媳妇的时候,不得十年以后啊?他才三四岁呢!可十几年以后,新屋就成旧屋,又要拿钱修一遍,不划算啊不划算啊!”
“可你想想,要是十几年后再盖新屋,到时候猪崽就要嫁出去了,住不了两天新屋就要嫁了!”
“原来是为了猪崽啊!”
逻辑通√
于是在离开礁磬村之前,小杨氏她娘成功的得知了自家大外孙女的绰号。
猪崽,又名魏猪。
完蛋了,她闺女至少嫁出去了,大外孙女啊,才出生一个多月,看起来就要砸手里了!!
噢,还好那是魏家的娃儿,轮不到她来操心。
作者有话要说: 小杨氏:猪崽猪崽快长大,长大帮娘背锅锅~~!
第038章
人有时候啊, 真就不能想太多了。
猪崽出生才一个多月呢,这个时候去琢磨她能不能嫁出去……这已经不单单是想太多了,而是吃饱了撑着!
所幸, 魏家这边都是心大的,尤其这阵子又格外得忙碌, 自然不会有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随着大牛二牛的回家, 盖房子的事情已经提上了议案,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将盖房子需要的一应原材料都买回家来。光这一桩事儿,就足够哥俩忙翻天了。
杨冬燕是真的不知道该房子是一件那么麻烦的事儿。上辈子在永平王府时,甭管主子们想干啥,那都是一句话,跑断腿的是底下人。甚至主子们都不用具体吩咐底下人做什么,只需要将要求同管家说清楚了,接下来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可惜,这辈子别说管家了,老魏家那是连一个跑腿小厮都没有。
没奈何, 杨冬燕只能将俩儿子凑合着当小厮用了。
麻烦的是, 老魏家还是没能买到壮年牛, 好在买不到还能去租,如今离秋收还有挺长一段时间的, 租用牛车的价格并不算高。
有了牛车就方便多了, 即便牛没有马来得快,可架不住人家拉得多。
大牛二牛就经常天不亮就出门, 怀里就揣几个饼子,到晚间才能带着满载而归的牛车回家。有时候甚至当天都没办法回来,得在外头待一晚,次日才能归家。
只这般, 哥俩一趟趟的往家里拉东西,将盖房子所需要的一应材料统统置办齐整了。就连木头之类的,也是从外头买的。毕竟自家再托人上山砍伐,随后还要等木头彻底干燥,是又费工夫又费精力,还不如多费几个钱。
这是杨冬燕的意思,她受过了这破房子,做梦都想住上崭新的青砖大瓦房。
天可见怜的,杨冬燕的要求是越来越低了,搁在上辈子……
唉,可别提了!
人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杨冬燕是不想再提上辈子了,过得太好也是一种负担,完全吃不了苦啊!
好在,她是吃不了苦,大牛二牛还是可以的。
哥俩受够了漫无目的的在外头瞎逛混时间。像如今这般,累是累了点儿,可好歹有事情做,也有明确的目的,一下子人就有劲儿多了,看着精神头都足了许多。
终于,赶在秋收前七八日,盖房子所需的一应材料都凑齐了。
只多不少。
这原是考虑到砖瓦一类的,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损耗,因此在订的时候,会比真正需要的略多出一些。一般来说,是多出个一到两成,哪怕运气好,最终损耗不多,砖瓦一类的也好出手。或是卖给同村需要翻修房屋的人,或是干脆自家留下,毕竟隔个三五年的,房子还是需要修缮的。
别的都齐备了,在魏家院子一角里堆成了小山一样的一堆。
得亏他们这一带不爱下雨,这要是搁在南方,梅雨季节能让人怀疑人生。
唯一数量不够的,就是粮食了。
乡下地头盖新屋时,除了会出钱雇佣泥瓦匠、木匠之外,像其他纯靠力气的小工,都是请自家亲戚帮忙的。亲戚来帮忙不会收钱,但要包伙食,通常都是一天两顿,管饱,隔三差五再来点儿荤腥。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粮食问题,这不是秋收就要到了吗?等秋收结束后,就不怕粮食不够吃了。一般人还会担心吃了秋粮后,来年一家人的口粮告罄,可老魏家会担心吗?
杨冬燕盘算着自己手里的余钱,买材料耗费的钱要比预算略多一些,到如今就已经花了二十八贯钱了。这还没算上请泥瓦匠、木匠等费用,也没算上众多帮忙的人伙食钱。
只是这预算嘛,超过才是正常的,要真的刚刚好,才是有鬼了。
“咱们先一步步来,把房子盖好后再找人打家舍,啥都成了,再摆酒请客,最后才是买地。”
杨冬燕算得贼精,先将明面上的钱都花光了,再让人反推算出大牛二牛挣了多少钱。可真到了那时候,就算村里人能算出具体的数目来,钱都花了,眼红都来不及了。
大牛二牛是咋样都好。
方氏惦记着自家多出来的砖瓦,想着娘家很久没修房子了,盘算着到时候正好将多出来的卖给她娘家,自家能多添一道进项,娘家那头也正好把房子翻修一下。
至于小杨氏……
有吃万事足!
值得一提的是,猪崽太能吃了,逼得小杨氏大吃大喝才能有足够的奶水喂猪崽。反过来说,也就是因为小杨氏的奶水太充足了,猪崽是越吃越多,胃口极佳。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别说村里人了,连带魏家人都开始忘却猪崽的真实名字,改叫外号了。
要不怎么说,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呢?
福姐儿啊,她真就是个能吃能喝又能睡的肥猪崽!
娘俩放在一起看,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对此,杨冬燕是这么说的。
“胖子都长一样,白白胖胖的,瞧着能不像吗?这要是饥荒年间,人人都吃不饱,你出去一看,谁都是又干又瘦的,像不?都像一家子!”
话是这么说的,杨冬燕也提醒了小杨氏:“你可以了啊!差不多就行了啊!等福姐儿可以添辅食的时候,你就少吃点儿,瞧你这胖的……”
小杨氏老委屈了,这算啥?
她怀孕的时候要吃多点儿养身子骨,生完孩子也要多吃点儿好有足够的奶水喂孩子,等不用喂了,就不让吃了?
“姑啊!娘啊!你知道你这叫啥不?这就叫,卸磨杀驴!”小杨氏一脸的不高兴。
杨冬燕就高兴吗?家里有这么个胖子,她看着就觉得伤眼睛。小杨氏有多胖呢?她跟方氏俩加一块,大概就等于如今的小杨氏。
“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要么喊我娘,要么喊我姑,别把这俩称呼摆一起喊成不?姑啊,娘啊,你咋不干脆喊我大姑娘得了?”
小杨氏:……
我要脸,喊不出口。
“就照我说得办。等福姐儿再大一些,就给她炖蛋羹吃,糊糊也成,我记得还可以拿土豆芋艿搞碎了蒸熟喂孩子吃。到时候你就少吃点儿,再就是别折腾你嫂子了,屎尿布自个儿搓!”
生怕小杨氏再胖下去,杨冬燕很快就给她安排了一堆的事情。
其实,猪崽真的特别好养,她哭闹基本上不是饿了就是渴了。而且就算哭鼻子了也特别好哄,饿了就给她吃,渴了就给她喝,只要嘴里有东西,她就能安静如鸡。
但是吧,猪崽也不是全无缺点的,她吃得太多了,直接就导致拉得也多。
早先是因为小杨氏坐月子,这才让方氏帮着搓了屎尿布。再后来,小杨氏倒是出了月子,可她又霸占了灶屋,生火烧水做饭炒菜一类的事情,她都包圆了。
本来,分工合作倒也没什么。
尤其这天气一热,灶屋里就跟个蒸笼似的,方氏还真就宁可去河边搓屎尿布,也不乐意钻灶屋做饭。
横竖自家又不是以前那样缺吃的了,就算小杨氏会趁着做饭的机会偷吃……
粮食多,菜也多,再说小杨氏做饭的时候偷吃了,等正式开饭就吃得少了,其实总量是一样的。
可杨冬燕立了新规定。
方氏只需要洗他们一家三口外加杨冬燕的衣裳,小杨氏洗的倒也是一家三口的衣裳,但猪崽的屎尿布太多了,一天二十几条都换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