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东宫女官——张佳音
时间:2020-11-08 09:14:55

  大阿哥却是更加嫌弃地转开视线,然后就又对上了太子。
  太子方才瞧了个全,此时见大阿哥看过来,便支着头作出头疼状,关心道:“大哥若为宝娴侄女好,还是待阿日斯兰友善些为好。”
  大阿哥瞪他一眼,“本郡王不屑与矫揉造作之人言语。”
  太子被轻易戳穿,看向依旧在皇阿玛身边问候的人们,然后就见阿日斯兰走过来关心大阿哥的身体。
  没有人看出他“宿醉”……
  容歆晚间听太子说起,才知道他想装作身体不适,但是并没有成功。
  “……”
  她都能想到,太子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为,给众人造成多大的困扰。
  不过,“您好歹知会我一声,我给您上些粉,这样才会显得脸色苍白。”容歆“助纣为虐”道。
  太子下意识地抗拒,但随后想到什么似的,又好奇地问:“装病的话,只要上粉就可以了吗?”
  “当然不是。”容·表情管理王者·歆解说道,“还可以穿宽大些的衣服,显得人瘦弱,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眼神。”
  “眼神?”
  容歆点头,“生病的人,眼神都带着病气,越是严重的病,眼神越没有光彩,有些长期生病的人,气质也会有些阴郁。”
  太子摩挲手里的匕首,若有所思。
  ……
  八月,塞外开始转凉,干燥和大风,使得容歆常常咳嗽,康熙便在此时打道回京。
  太子和大阿哥的商船再次检修完成,准备购置完货物后,在年底出海,而此次因为九阿哥胤禟的加入,太子又添入一艘船。
  这一艘船,太子刻意放纵,船上货物的主人,有五阿哥胤祺,还有胤禟不知道的康熙。
  康熙之所以会如此,全赖于皇长孙。
  皇长孙想要尝试,可他的月钱没有多少,偶然之下透露给康熙,康熙自然要支持孙子。
  于是太子劝说无解后,便勉为其难地接受。
  而船刚一出海,正在宫中还在为年节忙碌时,云南地震的折子快马加鞭送入京中。
  这些年,大清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年初时刚赈济过山东等地的灾民,云南又有大灾,朝中宫中过节的气氛,顿时一跌。
  康熙当夜便在懋勤殿召集大臣,准备点钦差前往云南赈灾,太子初时沉默,待考虑清楚后,便躬身请示道:“皇阿玛,儿臣愿亲往赈灾,代皇阿玛安抚民心。”
  “太子殿下不可啊……”
  康熙还只是稍稍皱眉,大臣们便纷纷劝阻,这个说“长途跋涉,辛苦不已”,这个说“民风彪悍,恐有不妥”。
  在某一哥大臣说“震情未止,太子亲往实在危险”后,康熙反对道:“太子乃是大清储君,身份紧要,不可涉险。”
  康熙依旧决定派钦差前往。
  太子想做什么事,从来便不会轻易放弃,他回毓庆宫后,连夜赶出一份折子,历数他,一国储君,亲自前往灾区,对大清的好处。
  不一定会发生的危险和已知的好处,太子全都罗列的清清楚楚,无一遗漏,第二日一早便亲自呈给康熙。
  康熙只匆匆扫一眼,便明白此折的内容,没有继续看下去,而是严肃道:“太子,你理应以安危为重,怎可如此莽撞?”
  “皇阿玛,请您听儿臣一言。”
  太子躬身,从四十一年苗民之乱往前,到四十年广东瑶民起义,再到三十八年的琼州黎民被逼起事,一桩桩一件件,皆摆出来。
  大清入关以来,内乱未曾消过,这些年经过康熙和太子的努力,百姓的生活已比从前好上许多,可天灾人祸无法避免。
  而且南边儿实在有些地方,朝廷无法企及,很多消息滞后,管理也不得力,有些官员到那边任职之后,仗着天高皇帝远,便横行霸道,中饱私囊,苛待百姓……
  甚至可以说,朝廷和当地百姓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那些贪官酷吏造成的,如若不想办法解决,想必日后这样的民乱不会断绝。
  太子有根有据地将事实摆明,最后道:“皇阿玛,儿臣以为,皇阿玛南巡之意义,与儿臣今日所言之意义,异曲同工。”
  康熙南巡,不只是巡河道,亦会惩处贪官污吏,为百姓张目,太子的名声极佳,代天巡狩,收拢民心的效果定会非同凡响。
  此时,康熙并未想到太子民心所向带来的威胁,只是一颗父亲的心,担忧他的安危。
  最终,康熙也未能立即答应太子的请求,只教太子先行回去。
  太子却是知道,他一定会去的,他所说之事,除非皇阿玛亲至,否则换任何一个人,效果都不会好。
  无论他们父子之间如何,事关江山社稷,两人都是以大局为重。
  而太子一回到毓庆宫,容歆立即便迎上去,一边请他用晚膳后早些歇下,一边关心道;“殿下,皇上准您的折子了?”
  太子摇头,“并未。”
  “您写了一夜,连我看了都觉着您不去才不对,皇上因何不同意?”
  太子嘴角微微上扬,声音中隐含笑意道:“皇阿玛担心我。”
  容歆微讶,但这又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康熙一直以来,对太子便比旁人都要更重视几分,生出的一点隔阂,不足以抹杀掉两人的父子之情。
  随后,太子笃定道:“姑姑,您和太子妃说,悄悄为我准备起来吧。”
  容歆点头,“您放心,必不会耽误您的行程。”
  太子深觉过几日恐怕会没有时间过多交流,便又交代道:“姑姑,我此行恐怕会耗时许久,且如若有何意外,也不必慌张,以我的信件为准。”
  容歆心头一跳,问道:“你此次出京,可是有何打算?”
  “出门在外,难免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我只是担心万一有人夸大其词,再惹得您和太子妃担忧。”
  太子稍一停顿,又补充道:“不过,我确实也有些念头,还需得随机应变,此时便不与姑姑说明了。”
  容歆闻言,心里有底,便保证道:“我会照看好毓庆宫。”
  太子却道:“毓庆宫自有太子妃照看,您只管养好身体便是。”
  今年一入冬,容歆的咳症比前两年都要重,人也因为不适,消瘦许多,太子等人一直不放心她。
  这样小小的后遗症,以及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弱,是不可抗力,容歆已经很努力地锻炼保养,但并不是努力便能够对抗成功的。
  容歆很坦然,可其他人无法平淡视之。
  好意要心领,容歆便笑着保证道:“我前两年都未犯过,便有些放纵,以后再不会了。”
  “我会监督您,便是我不在您身边,也会教别人看着您的。”
  容歆眼睛笑眯眯地几乎弯成一条缝,越发慈祥道:“您这般说,我是再不敢偷懒的。”
  太子神情满意,复又说起旁的事情。
  朝中还要准备赈灾银和物资,是以钦差并不能立时出发,而就在前一日,康熙忽然下旨,命太子代他前往云南,赈灾的同时安抚百姓,并且代天巡狩。
 
 
第232章 
  旨意一下, 满朝皆是劝阻之声,康熙却再未有更改之意。
  于是画风一转,诸位皇子和朝臣们开始请求与太子同往, 康熙除先前点的钦差, 并未为太子点随行人员,一切有他自己亲自决定。
  为行事方便,必定要带自己的人, 因此太子毫不掩饰地选了经希和一些亲卫, 其余人皆按照太子出行的仪仗正常安排。
  至于皇子们, 除大阿哥以外,几乎所有的成年皇子都提出要一同前往赈灾、巡狩,太子并不在意他们中有多少是自愿,有多少是随大流, 他早已有打算。
  皇弟们,他一个都不带。
  而太子一说完,四阿哥率先不甘心地张口:“太子二哥……”
  “尔等不必多言。”太子抬手制止, 随后便向康熙拱手道,“皇阿玛, 儿臣此行一路向南, 顺遂与否尚且未知, 多带些精兵足矣。”
  方才太子点名的人, 皆是素来与太子亲近之人, 能力出众,可堪大用,是否有其他皇子同往, 并无太大差别。
  因而, 康熙颔首, 表示认同太子的决定。
  及至太子和钦差出发那一日,康熙率众皇子和朝臣相送。
  容歆和太子妃以及毓庆宫的孩子们亦在送行之列,太子有一点时间得以和他们话别,当众,轻轻拥抱太子妃,道:“颂宜,等我回来,我陪你回门。”
  “只望殿下平安归来。”
  太子含笑答应下来,松开她后,一一看过容歆和孩子们,便向皇阿玛拜别。
  太子妃看着太子的仪仗渐行渐远,方才轻声道:“姑姑,不知为何,我竟觉得,殿下不是赈灾,而是出征……”
  “斩破旧局,说是出征,也未尝不可。”
  于太子来说,此时最为紧要的便是云南赈灾,他亲去,起码没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贪污赈灾银,或许还能有余钱为百姓做些旁的事。
  是以一路快马加鞭,不敢耽搁一分。
  随行人苦不堪言,可养尊处优的太子都不叫苦,他们自然不敢有怨言。
  太子也并非不知体谅之人,赶至云南赈灾地后,立即命经希联系前云南巡抚、现湖广总督石文晟多年经营的人脉,在人手足够后,便给随他赶路的人两日假修整。
  太子没休息,即刻根据震情分配赈灾银,亲自督促赈灾,几乎不眠不休十余日,方才得以喘息。
  经希亲手端了补汤给太子,苦着脸道:“您总算是愿意躺下了,若容女官知道我没照看好您,非得扒了我的皮不可!”
  “胡说。”太子将补汤放在手边晾凉些,轻斥道,“姑姑何时扒过人皮?”
  经希冤枉道:“我那不过是为了表达您不好生休息的严重程度,您怎地还较真儿呢?”
  “姑姑的事,本就该较真儿。”太子摸摸碗壁,随后端起来一饮而尽,轻声道:“如今该是我宠着她们才是……”
  经希一耸肩,没再说容歆的“坏话”。
  太子看他也是瘦了一圈儿,眼睛都抠下去了,便道:“你也多吃些,这里是不比京中膳食精致可口,可多用饭才能扛得住,不至于生病。”
  “我知道,也都交代下去了,大伙儿跟着您出来,只是为大清和百姓做事,不是专为吃苦的。”
  太子颔首,伸手拿过云南的地方文献。
  经希几经犹豫,还是伸出双手捏住书册边缘,求道:“容女官确实教我看着您,您就行行好,文献一晚上看不完的,早些休息吧。”
  太子手一顿,还是放开手,起身走向床榻。
  而经希并未离开,走到软塌边,收拾上头的东西。
  太子手放在腰封,转头看向他,“你这是作何?”
  “为您值夜啊。”经希理所当然道,“侍卫们轮值,今日该轮到我了,您总不能让我坐一晚上吧?论辈分……”
  太子无奈地抬手,不想听他辈分那一套,道:“我让人给你拿被褥过来。”
  云南汉族和其他民族聚居,当年又是乱党盘踞之地,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危险,是以侍卫们对太子一直在进行严密保护。
  榻上矮桌搬下去,经希踢掉靴子,往榻上随意地一倒,喟叹道:“还是躺着舒服。”
  太子还在慢条斯理地宽衣,闻言,道:“百姓安寝,便是你我此行的目的。”
  经希侧头,看着昏暗烛火映衬下的大清储君,感触颇深,“殿下,我少年时从未想过,我往后的人生竟是会这般……”
  不是一个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而是经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那一年雪灾,或者说雪灾中少年太子的形象,改变了他们太多人……
  经希枕着手臂,嘴角上扬,“不过,感觉不坏。”
  太子不予置评,躺到床上后,身体很快便充满疲惫,精神却暂时没有多少睡意,便对经希道:“这几日,我会往京城上折子,云南本地官员,有功者,理应论功行赏。”
  侍从送棉被进来,两人暂时停下话音,经希趁着这个功夫,迅速脱掉衣服,把自己裹进被子里。
  侍从出去后,太子再次出声:“有过者,亦不能轻饶。”
  被子遮住下巴,经希的声音有些许闷,“殿下预备如何做?”
  “雇佣灾民修路,然后在云南府城四方立鼓,百姓可击鼓状告地方行苛政、横征暴敛之官员。”
  经希猛地坐起,瞠目结舌道:“这……这……可行吗?”
  “只要有一人迈出来,我严肃对待,便可取信于民。”太子淡淡道,“我的目的并非云南一地,而是整个江南巡狩。”
  只要传出风声去,有百姓相信太子殿下会为他们秉公处理,那么……后面的行程,“岂不是更危险?”
  万一有官员穷凶极恶,铤而走险,太子便有可能陷于危险之中,经希挠头,脑袋里已开始想如何安排人手保护太子。
  而太子许久未听到回馈,眼皮渐渐撑不住,陷入沉睡之中。
  等到经希脑中有个大概,回过神发现太子已经睡着,便起身为太子放下床幔,熄掉两盏灯,方才回到榻上躺下。
  太子确实是累极,这一睡,第二日下午才醒过来,经希等人也没有叫醒太子,只教人一直在炉子上温粥,太子醒后随时可以用。
  正在太子的城门立鼓进行的如火如荼时,康熙决定取消今年原定的南巡,由太子归程时,代为巡视河道,祭拜明孝陵。
  一月后,太子行至广州,视察港口时,亦会接受百姓状告官员的状纸,其中有真有假,太子每每皆仔仔细细查证,宁愿耗时许久,也不希望有冤假错案。
  经查证贪腐属实的官员,太子也并非都一棒子打死,除非极严重者递折子上京,请求皇阿玛严厉处置,剩余或功过相抵,或小惩大诫,但皆提醒诸人,他们的错处朝中已备案,若再犯必定严惩不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