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星陨落
时间:2020-11-09 10:30:05

  “好了,自己的孩子有必要这么较真么。”公孙起听了不由好笑道。
  “我跟你商量个事。”赵燕歌正色道。
  “什么事?说吧。”
  “我们就要墨白这一个孩子吧,你不知道,你在产房生产时,我差点中断了试炼。”
  赵燕歌知道,那个时候他非常的激动,以至于灵魂和身体都不协调起来。
  “在历练完成之前,我们就要这一个好不好,你要是还想要,等我们回去,生几窝都行。”赵燕歌把头靠在公孙起的肩膀道。
  刚开始还稍微触动的公孙起在听到赵燕歌说的几窝后满头黑线,“还几窝呢,你养的起那么多么?”
  在人间,赵燕歌是帝王,能给予赵墨白天下最好的待遇和生活,可是龙所需要的东西和人是不一样的。
  “这事等我们回去以后再说,你要是打定主意只要墨白一个,就去想办法去和父皇和文武百官们解释吧。”公孙起道。
  “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赵燕歌笑道。
  赵燕歌没有拖拉,洗三礼过后就直接告诉了秦三世和满朝文武这个决定。
  不出意外,得到的大部分都是反对意见。
  “陛下,这个决定万万不可啊,多子多福才是正理啊。”满朝文武劝赵燕歌道。
  “多子多福,一个教育不好,就成祸端了。”
  “诸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家中的那些孩子们,一碗水端平的能有多少,心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偏吧。”
  “更别说帝王家和一般人家不同,以后等我老了,皇位怎么分?”
  “都是嫡子,因为继承权一事在之前闹出的祸端还不足够么。”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群臣们不由讶然。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只有一个继承人,并确保继承人的存活就行了,诸卿放心,我既然这么说了,自然就会保护好唯一骨肉,让他平平安安长大的。”赵燕歌道。
  文武百官们最关心的不就是怕赵墨白能不能长成的问题,这点赵燕歌完全可以保证,他的血脉中绝对出现不了短命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文武百官们都拿赵燕歌没办法,毕竟他们是臣子,总不能去强迫帝王生孩子吧。
  公子墨白的出现已经让他们的心安稳下来。
  现在好了,一个竞争对手都没有,这就是未来的秦五世了。
  文武百官于朝堂之上让赵燕歌封公子墨白为太子墨白,虽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是有个名分还是更能安稳他们的心。
  虽然赵燕歌觉得这道程序有些多余,还是册封了下去。
  整个大秦也通过民报得知了这件喜事,高兴的在民间大肆敲锣打鼓,“我们大秦有继承人了,我们大秦有继承人了。”
  赵燕歌是他们主心骨,他的血脉就是他们未来的主心骨。
  帝王有继承人的消息安定的何止文武百官的心,还有天下百姓们的那颗心。
  后来听说帝王只要一个子嗣,更是让百姓们唏嘘不已。
  “看到没,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没看到我们陛下都在操心自己以后财产分配的问题么。”百姓们纷纷说道。
  大秦的礼法制度为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分配财产时,嫡长子拿的是大头,剩下的才是嫡子们,最后才是庶子们平分。
  这样一来,一大家子的财产就会不可抑制的分散。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生一个就行了,没有兄弟争夺财产,父母也不会太过偏心。
  “孩子少了发愁,孩子多了也发愁啊。”
  “可不是,不过还好咱们没有皇位要分配,没有陛下那么难。”
  帝王子嗣,除了继承帝位的那个孩子,其余的孩子都是要分封出去的。
  而赵燕歌中央集权,可不是想着未来让他们再次分裂的。
  听到赵燕歌废除了宗室子孙封地的权利,文武百官们的嘴角抑制不住的一直抽搐着。
  毕竟,现在大秦能享受封地特权的也就是皇室子孙,未来也就是陛下的子孙后代。
  只是没想到他们陛下会这么狠,连子孙后代应有的福利都不给了。
  “陛下还真是一视同仁啊……”那些交出自己名下良田的官员们道。
  大秦皇室的后世子孙们都不能享受到一块自己的封地,他们这些官员们就别在心里期期艾艾了。
  秦三世也算是看清了,赵燕歌是打算让皇室走少而精这个路线了。
  “你有没有想过子嗣安全这个问题?”秦三世抿唇道。
  “父皇不用操心这件事情,只要我大秦国不灭,我的血脉就不会断绝。”赵燕歌道,他毕竟不是真正的人类,他的子嗣也不会那么脆弱。
  “也罢,你们还年轻……”毕竟他们只是不想再生,又不是不能生。
  秦三世自己就一个子嗣,对于这件事情接受起来还挺快。
  “如此也好,这样你们就能一心培养墨白,不至于被别的事情所分心。”秦三世道,潇洒的对这件事情撒手不管。
  他毕竟已经不是帝王了,父亲的责任他也已经尽了,之后该怎么走,就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了,他不适合插手太多。
  有空还不如去抱抱孙子,带他去龙卫百家那里看看呢。
  小孩子的身子长的快,洗三礼的一幕幕犹在眼前,转眼就到了小家伙的满月礼。
  那一天,咸阳宫内大宴宾客,除却文武百官外,百家也少见的全体出动,非常热闹。
  他们纷纷为小太子送上玩具、笔墨、衣服、饰品等,东西很快就堆积满。
  正好出了月子的公孙起好好洗漱了一番,而后抱着赵墨白出来在众人面前剃胎发。
  待在母亲怀里,被公孙起抱着,赵墨白被人剃头发也不害怕,反而转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四处看,没多久,他头顶上的胎发落地,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理发。
  剃好胎发的赵墨白头顶上被留下一个“桃型”,这就是孩子们小时候最常留的发型了。
  出来见完客人,小家伙看的累了,就被公孙起抱了回去。
  一个月没怎么活动,公孙起感到浑身酸痛不已。
  晚上的时候,赵燕歌给公孙起身上搓了药油,又帮她舒展了一下筋骨,累的公孙起很快就睡了过去。
  床上就只剩下父子两人大眼瞪小眼。
  白天赵墨白睡的多,晚上自然有精力去折腾别人。
  见到自己最熟悉的人不理自己,小家伙嘴一扁,就要哭出来,赵燕歌连忙捂住了小家伙的嘴巴。
  “咿呀。”赵墨白的小米牙没有一点力气,直接糊了赵燕歌一手的口水。
  这段时间赵燕歌抱赵墨白的次数并不少,可不知道是不是他抱的不舒服的原因,赵墨白跟他一点也不亲。
  “小胖墩。”赵燕歌掂量了一下小家伙道。
  公孙起奶水的存储量每天都见底,喝的多,身上可不就长肉肉么,肉肉一多,体重可不就上来了么。
  不知是不是听懂了赵燕歌说的坏话,小家伙攥着小拳头朝着赵燕歌的方向挥舞着。
  父子两人在床上折腾着,正在沉睡中的公孙起下意识的把被子拉起,隔绝这股噪音。
  她实在是太累了,不是身体上疲惫,而是由孩子们带来的精神折磨。
  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公孙起才稍稍感受到了自己的母亲,太尉夫人当年的辛苦。
  一个孩子就这么难带,那么多孩子都是怎么照顾过来的,这天,公孙起问进宫来的太尉夫人道。
  太尉一愣,而后笑着道,“带孩子其实也没那么辛苦,小孩子都一样,等他稍微长大一点就好了,家里孩子多大,大都直接让大一点的孩子带,大的带小的,就是这样过来的。”
  只是不同于别的儿女,公孙起出生的时候,她的哥哥姐姐们已经成家的成家,出嫁的出嫁,自然是她和公孙太尉两人亲手带大的。
  “带孩子辛苦也就一段时间,等再过一阵子,孩子会爬、会坐、会跑了,你到时候想把他留在身边都留不住。”太尉夫人深有感触道。
  公孙起不由戳了戳儿子正在冒泡泡的小嘴巴。
  婴儿小的时候总会无意识的流口水,咬手指头,这些都需要大人去一一给他们善后和纠正。
  “把小太子抱去给三世陛下吧,让他们爷孙俩多处处。”太尉夫人道,轻轻叹了一口气,“三世陛下和太后娘娘真的过几天就要走了?”
  “是啊,不过他们说自己会常回来看看的,有车非常的方便。”比起他们去琅琊上那数月的路程比起来,现在大秦的交通来往不要太方便。
  与此同时,赵燕歌正在给秦三世夫妻两人打包东西。
  “给我一艘楼船如何?我想出海去看看。”秦三世道。
  “不行,出海太危险了,您老还是在家里面随处转转吧。”赵燕歌拒绝道。
  整个大秦秦三世都能去,但是出海,想都别想。
 
 
第157章 
  “我们大秦的楼船不足以抗衡大海的风浪么?”
  “不能,大海的水可比想象中的深,您老还是别惦记了。”大秦以后会出海,但是秦三世绝对不会在出海的名单上。
  看出赵燕歌态度坚决,秦三世道,“那你替我留意一下仙山的消息啊。”
  “恩,我会的。”赵燕歌答应道。
  又和孙子好好的玩了玩,秦三世就带着太上皇后离宫而去,临走前,太上皇后满心的不舍。
  “走吧,又不是不回来了,我们两个现在也不年轻了,也该看看大秦这大好的河山了。”秦三世道。
  这次他们开的是龙卫内由墨家和公输家联手打造出来的新式车子,比他们之前开的青铜车更加舒适,内部空间也更大,甚至还能提供小憇。
  车子开在咸阳城的道路上,秦三世的余光中好奇看到了不少学子们的身影。
  是稷下学宫内的那些学子们回来了么?
  不是的,是三年一次的春闱开始,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都赶往了咸阳城。
  比之三年前,这次赶往咸阳城的文人们更多,除却是真正过来考试的,还有一些搭乘着顺风车过来咸阳城长见识的。
  “听说我们县城的那些接生婆们就来过咸阳城,回去以后给我们说咸阳城多大多大,现在我们来一趟,今生总算是无憾了。”一位驴车内的老人不禁感慨道。
  要是以前,从他们村到咸阳城,得步行四个月的路程,现在倒好,只是四五天的光景,他们就来到了百里之外的咸阳城,亲眼见识了咸阳城的繁华与昌盛。
  马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百姓们走路的时间,相比起从前百姓们封闭的环境,现在道路的路段变好了,他们也都愿意出来走走,或县或郡,大大的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春暖花开,春闱将近,大秦学习了一整个冬天的施工队们也迅速的开工。
  北方的长城建设,南方的建筑重建,还有各个郡县之间隐蔽的小道路,纷纷开始动起工来。
  还有大秦施工队接下的打通夜郎国之间的道路,黔中郡的坚固堡垒也已经开始建设。
  稷下学宫内那些出去考察的学子们也纷纷呈上了天下学堂的各处选址。
  每一座学堂都距离适中,不远也不近,里面的老师们由附近考察过人品后的私塾老师们担任,以后他们的束脩将会由朝廷直接发工资。
  大秦不存在荒山野岭犄角旮旯的百姓们上不了学堂的情况,那些存在已经都被赵燕歌迁出集中管理起来,哪怕是最偏僻的村庄,往前多走两步也会看到一个学堂的身影。
  学堂选址完毕,自然就能开始施工,那些负责选址的稷下学宫学子会留在那里进行矫正和学堂的验收。
  身为第一次来咸阳城的学子们都感到非常的兴奋,他们被安排进了稷下学宫内,朝廷则开始了春闱的试题。
  负责筛选考题的三公们满意的点点头,道,“看来大秦的官员们是越来越重注学子们的实用性了。”
  以前的考题基本都考书籍上的学问,让学生们给出自己的见解,只可惜,随着大秦书籍的断句,那些书籍的注释同时也变得集中起来,只是死记硬背,还真难倒不了学子们,同时也分不出他们知识的高下。
  而现在官员们出的试题,几乎大部分都是干货,更是囊括百家知识点,可以让人很轻易就判断出一个学子所擅长的方向,从而为他们安排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不过短短数年的时间大秦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人才储备,这让重教育的左相感到非常的高兴。
  “北方边关的胡巫一直没动静么?”赵燕歌问公孙太尉。
  “胡巫非常的老实,一整个冬天都在给大秦翻译他们的胡文。”公孙太尉道。
  很显然,让一个帝王这个时候都不放松的人,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关于胡巫手中的大杀器赵燕歌并不知道怎么给文武百官说,说了以后会造成大恐慌,别等别人还没用出自己的手段呢,他们这边就先自乱阵脚了。
  至于赵燕歌为什么不把那些胡人拒之门外,而是把他们带进来,那自然是要给他们换一个全新的环境,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家园范围内。
  胡巫的大杀器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就像是医家的一种药材,得需要人采摘加工才能成药,那种东西,中原内部并没有。
  现在胡巫没动更好,因为现在的大秦真的不具备和匈奴彻底撕破脸皮的资本,就算大秦最后成功把匈奴灭绝,大秦本身也会元气大伤。
  不到万不得已,赵燕歌是不会那样做的。
  西域发生的那些事让赵燕歌眉头紧皱,北方边关城门关闭,大秦的外贸队伍自然也空闲了下来。
  赵燕歌偶尔和公孙起讨论起这件事情来,都叹息道,“外面很危险,我不放心你出去。”
  “放心吧,没事我不会去故意送死的。”公孙起道,“再说了,就算这次试炼不成,我还有下一次,你不用这么自责。”
  公孙起自问自己再强也无法和杀伤力和规模巨大的瘟疫相抗衡,她没有这个资本。
  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居安思危,加强大秦医术的发展。
  牛痘、青霉素等……就算不能百分百还原,也要把它们的雏形给弄出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