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给你下点面条?”苏寒刚要收拾碗,见他回来就道。
俩孩子早已吃完跑出去玩了。
陆荀看着三人的碗,吃的应该是饺子,数量卡的死死地,一个不剩,这是没做自己的。
他以往中午回来吃饭都会提前说一声,今天这情况苏寒还真没料到,好在早上擀的面条还有,这会做起来也快的很。
“你歇着吧,我自己来。”陆荀撸起袖子,跑厨房就着饺子汤煮了碗面。
“你哪天回来的?”苏寒好奇的问他,还以为一个归期不定至少得俩月呢。
“初二。”
苏寒笑道:“这么早,那你这些天——”
“吃饭睡觉去队里。”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感觉这话听着有点可怜兮兮的。
苏寒凑过去亲了他一下,“下次带你一起。”
陆荀眉眼立刻染上笑意,苏寒心中失笑,还真是比成成都好哄。
傍晚孩子们回来见到爸爸可开心了,陆荀陪着他们玩了一会,还没到八点,俩孩子就哈欠连连。
“赶紧睡觉去,明天带你们去买糯米粉,我们做汤圆吃。”苏寒催促他们道。
“我要吃黑芝麻馅的。”昭昭开心的说。
苏寒拉住想要溜走的成成,“洗澡去,你闻闻身上臭不臭,今晚不洗澡别想睡觉,昭昭监督他。”
成成这才不甘不愿的拿着睡衣去了浴室。
被冷落了这么多天的某人,夜里却只折腾了一回就放过了她。
“早点睡吧,”陆荀亲了亲她的额头。
过了元宵节,俩孩子就都开了学,苏寒的生活重新恢复平静。
郭红抱着三胎的女儿过来串门,满心满眼的有女万事足。
“你看看,是不是跟昭昭小时候一样胖?”郭红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小声跟苏寒说话。
苏寒瞧了瞧,这孩子养的好,可比昭昭小的时候胖的多。
“你不知道小李有多开心,当年聪聪刚生下来时也没见他这样,这小棉袄是生对了。”
苏寒也笑道:“男人大多疼女儿,陆荀那时候也这样,要星星摘月亮的,一次也没舍得打过。”
“生了这个还生吗?”苏寒问她。
郭红摇头,“不生了,有儿有女我也满足了,任谁再说也没用。”
小李前阵子升了营长,他妈过来了一趟,见了郭红就是各种夸,直说小李能有今天离不开郭红的扶持,郭红这么多年没人帮着照看孩子的气性一下散了,待小李他妈跟亲妈也没啥区别。
人家都说她刀子嘴豆腐心穷讲究还爱听好听话,真没冤枉她。
等到成成和昭昭放暑假,苏寒的图稿已经攒了厚厚一册。
昭昭最喜欢翻这个,还经常提出一些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意见,让苏寒欣喜不已。
成成这小孩小时候还能静下来写写画画,越长大越是坐不住,天天跑的没影儿,今天傍晚回来浑身都湿漉漉的。
“是不是下河洗澡了?”苏寒板着脸问他。
成成死不承认:“没有,这是在二柱子家玩水被他们几个泼的。”说着就抓住衣服的下摆使劲一拧,滴滴答答流了一地的水。
“哼!不承认是吧,等会我就去问问二柱子他妈,看你还抵赖。”
“真没有,不信你去问。”成成跑到洗手间把上衣脱了,回房换了件干净的。
吃完饭又是丢下一句话就跑了。
出了家门,成成赶紧跑二柱子家把他拉出来,两个人悄摸摸对好口供,这才放下心来去玩耍。
这小子太皮,苏寒实在不放心,偷偷跟着去瞧了瞧,一帮小孩在半米深的小坑里,个个光着屁股在里面狗刨得很欢快。
实在辣眼睛的很,苏寒扛不住撤了。
晚上等着成成的自然是久违的男女混合双打。
犯错误可以,但是说谎不可饶恕。
昭昭在一旁看的心有戚戚,哥哥哭她也直抹眼泪,陆荀不舍得女儿哭,这才放下竹板。
“想学游泳让爸爸教你,不能背着人跑到河里知道吗?”苏寒给他擦擦眼泪,言语中不无关心。
成成哽咽着点头。
自那以后,吃过晚饭,陆荀就会带着他去学游泳,正儿八经的蝶泳蛙泳学会以后,那套狗刨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小孩子们都说成成哥的爸爸真好,每天带着他去玩水,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
成成可得意了,天天缠着陆荀带他去河里,久而久之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天晚上两人照常从外面回来,趁陆荀去洗手间的功夫,成成一脸贼嘻嘻的跑到苏寒身边,悄悄对她说:“妈妈,河边有人偷看爸爸。”
“真的?”苏寒诧异的问。
成成使劲点头,真的不能再真。
陆荀进来,成成吓得出溜一下跑了,陆荀回头看了看他,问苏寒:“这小子干嘛呢?”
苏寒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听说有人在河边偷看你们游泳——”
这个听说自然是成成说的,陆荀失笑:“是警卫员。”
他的警卫员一般不会跟太近,也从不往家里来,俩孩子还真没见过。
这小子又谎报军情。
苏寒自然是信陆荀的,不过夏天也快过完了,就趁机暂停了两人的饭后活动。
下半年时,到处都在传要恢复高考,苏寒就知道离宣布这一消息已经不远了。
这段时间好多嫂子来苏寒这儿,想借复习资料给自家孩子看。
这么多人,苏寒手里的课本连同教案也就一套,借给谁不借给谁都是个问题。
索性直接把教案拿到印刷厂大家凑钱印了一部分,不管能不能考上,人手一本,一个个学的可认真了。
林佳过来就说她:“你干脆办个补习班得了,这样他们考上了也能记着你的好。”
“大家底子不一样,办补习班很没必要,那些教案他们看明白也差不多能考个大专了。”苏寒不想掺合这些事情,是非太多,能不能考上还是凭真本事说话。
11月宣布高考,12月就考试了,马桂兰家的三个女儿都去了,李素芳和孙巧凤家的小梅、小菊、卫国、卫党,连同石头和平安都参加了。
幸好最后这一批男孩子还没来得及被安排到部队,不然这届高考就要耽搁了。
成绩出来后,几家欢喜几家愁,马桂兰可真是扬眉吐气了,走路都带风。
当然也有人说风凉话,“考上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丫头片子一个,早晚是别人家的。”
马桂兰丝毫不在意,任凭你说,人家日子过得红火着呢。
可喜的是,苏寒带过的学生成绩普遍不错,就连一向成绩垫底的平安和石头都考上了大专,这个升学率可真是高的恐怖。
后来有人发现这个情况,那几本教案都快被传疯了。
等上大学的都走了,苏寒这儿才恢复平静。
学生们感激不已,对于她昔日的细心教导,一生铭记于心。
78年的春天,街面上的管理已经有些松散,往常见不得光的黑市也不再有人去抓捕。
苏寒去街面上寻了一圈的铺子,大都是国营的,估计到年底就算要租也只能租家民房来用。
为此苏寒特意找了之前帮着拉东西的那个大爷,问问看临街的哪家有意向出租。
“最好是能直接买下来。”
苏寒怕麻烦,以后租金肯定越来越高,她既不想当冤大头被人宰,也不想做些让人厌烦的扯皮。
“我帮你问问,放心好了,只要政策允许,肯定有人愿意出租。”大爷保证道,这么些年苏寒也跟他打过不少交道,为人热忱的很。
找铺子的活交给大爷之后,苏寒就没再管,她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寻到一个可靠的供货来源,布料要好,最好能定制。
她先找方大嫂了解了纺织厂的情况。
“机器每天都没停过,就我们这小县城,供不应求着嘞。”方大嫂颇为自豪道。
苏寒心想,再等半年试试,到时候外面的布料涌进来,又便宜质量又好,价格冲击之下,本地的纺织厂估计很难生存。
“能不能让我去看一看,过段时间想订一批布。”苏寒跟方大嫂说,布料如何还是要亲手摸一摸才知道。
方大嫂干了这么多年,早已是个小领导,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不过听说苏寒要买布,就诧异的问:“你买这么多布料干什么?倒买倒卖估计是不行的。”
“这不是都说要改革吗?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做点小买卖,两个孩子渐渐大了,挣点钱补贴家用。”苏寒笑着说道,最近有许多摆摊的都没人管了,买东西方便了许多。
方大嫂还是不太乐观,“谨慎点好,别又被割了尾巴,这政策谁知道哪天又变了。”
她的好意苏寒都懂,只是清楚的知道未来走向,不至于再缩手缩脚。
看了布料,苏寒觉得还凑合,走高端市场肯定不行,可以先用来打开局面,后续再找靠谱的厂子供货也可以。
见这边没了声响,方大嫂还当她被说通了不再折腾,每天如往常一般管孩子做家务。
这天放了学,昭昭突然找妈妈要钱,苏寒就问她要来干嘛。
“我想买皮筋玩儿,我们班的春燕就有一根,可宝贝了,一次都不借给我们。”
小丫头平时很懂事,可能听多了周围大人的谈话,总觉得家里养她和哥哥花费很多,因此从不乱花钱,难得开一次口,苏寒自然满足她。
小姑娘拿了钱立刻跑出去买了一根,回来就召集小伙伴一起玩跳皮筋。
苏寒站旁边看了一会,心里感慨,也不知道这玩意是怎么做到南北统一,哪怕隔了半个世纪之后还是一样的玩法。
就连平时的跳绳、丢沙包、翻花绳、跳格子都是惊人的相似,基本上都是苏寒小时候玩剩下的。
陆荀是知道苏寒的打算,这段时间见她又是找铺子又是跑纺织厂,就问她:“家里的钱还够不够,实在不行就买个院子。”
苏寒点头说:“我也这么想的,正让人打听,家里的钱足够的。”
这么些年其实陆荀的工资并没有花多少,再加上之前苏母给的,苏寒手里的钱可不少,买个院子绰绰有余。
最近苏母特别忙,小儿子苏致和如愿考上了军校,学校就在京市,平时回家的次数多了,就有许多上门做媒的。
苏母挨个看了,真没有几个满意的,有几个曾经下过乡的知青,都已经结过婚又抛夫弃子,如果不仔细打听,还真被他们蒙蔽了。
“你说说,这都叫什么事,”苏母气的不行,自家儿子是年龄大了,但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苏致和倒是一点不在意,和人见了面就基本不再联系,军校里管的严,他能回家的时候很少。
苏父宽慰她:“这事不急,急也急不来,我拖老战友帮着打听打听,看谁家姑娘还没嫁,年纪小点也无妨。”
也只能如此了,他这个年龄想找同龄人基本没有可能。
大爷帮苏寒找了几处院子,苏寒过去看了看,基本都是破败的不行。
只有一处临街的院子还可以,可是房主人家不卖。
苏寒不得不让大爷帮着再寻寻。
一直到年关,才终于找到一处合适的铺子,位置挺好,就是院子特别小,只有一个厨房不能住人。
这个苏寒倒无所谓,前后看了看,感觉还行,当即拍板定下,各种手续办下来,房子就易主了。
第101章 战事
店铺装修很快,没有找外人,陆荀自己就搞定了。
自家的铺子可以随便折腾,屋顶四周装了好几盏灯,墙面重新刷白,苏寒又特意订了一面试衣镜摆在店里。
按照苏寒的要求,陆荀在两边墙上钉了很多挂衣勾,有长有短相互交错,每个上面挂了一排的衣架。
陆荀忙了几个晚上,又在店铺后面的小院子里收拾出来一个厕所,店面基本就装修好了。
这次苏寒再跑纺织厂,方大嫂的态度已经完全不同于之前,最近南边过来许多不要票的便宜布料,冲击的小县城纺织厂订单寥寥无几,厂长急的不行,往常都是公对公的交易,现在私人想进货也可以。
苏寒如愿拿到一批布料,直接让人放到店里,找来马桂兰和刘嫂帮忙,把缝纫机也搬了过来,门一关,几人就在里面忙活。
衣服的款式苏寒早已熟记于心,闭着眼睛都不会裁错。
她这边一裁好,马桂兰就踩着缝纫机开始缝,之后刘嫂再给缝上扣子,三人分工合作又都是熟手,速度快的很,没几天的功夫就做出来不少衣服,足够应付年前这段时间的。
街面上的铺子如雨后春笋般一家家开了起来,苏寒把衣服一一挂上,空白的地方挂了许多自己手绘的风景画作为装饰,竹篮里养着的绿植也摆的随处可见。
只一挂鞭炮预示着有新店开业,第一天人很少,苏寒就和马桂兰坐着织毛衣,一点不着急。
有人好奇的进来瞅一眼,看着里面布置的温馨,衣服也好看,但是一听价格就都打了退堂鼓,觉得不如自己做一件来的划算。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马桂兰就急了,“这可咋办,咱做了这么多衣服啥时候能卖完。”
“慢慢来,不急,这才刚开始。”苏寒安慰她,刚开始没生意多正常,等人上身试一试自然就有人买了。
店铺是自家的,不用交房租,马桂兰甚至连工资都不要,除了手里压着一批衣服,完全没有其他的负担,就没有比这个更省力的生意了。
成成和昭昭早早的放了寒假,没事就来妈妈这里晃悠,昭昭还穿着跟苏寒同款的亲子服,母女俩站一起好看的很。
有进来瞧的客人看着眼馋,咬咬牙也买了一套,苏寒这里只有大人的,问清楚人家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快速做了一件小孩的搭着卖了。
“尺寸不对的话,可以过来改,一直有人的。”苏寒把客人送走,和马桂兰相视一笑。
第一件衣服就这样卖了出去。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陆续有人过来买衣服,专门要这种亲子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