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华卿晴
时间:2020-12-22 07:06:52

  这不,皇太后听着三皇子讲了故事。
  四皇子在旁边给配了乐,那是弹一弹琴声。
  至于弹的如何?
  肯定不怎么样的。
  可皇太后瞧着就是心情好。
  小辈儿的彩衣娱亲嘛。
  皇太后心中满意。
  “给母后请安。”
  正统帝给皇太后问安。
  “妾参见皇太后,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玉荣也给皇太后见礼。
  “天子,你且坐。”
  皇太后对着正统帝态度非常好。
  看了行礼问安的玉荣,笑道:“裕贵妃,你也平身。”
  玉荣谢了话。
  此时,贤哥儿、礼哥儿是一起的,给父亲请安。
  “儿子恭请父皇圣安。”
  贤哥儿一板一眼儿的行礼问安。
  礼哥儿学了哥哥的样,也是行了礼。
 
 
第76章 
  正统帝膝下的子嗣少。
  比起他的父皇太宗而言, 他目前就是三个活着的儿子。
  皇家就六个子嗣,三位皇子三位皇女。
  这等数量自然是少了。
  这物以稀为贵。
  正统帝的儿女少,于是, 对于三皇司马贤, 四皇子司马礼, 正统帝自然是看重的。
  “平身。”
  正统帝摆摆手, 对两个儿子唤了起身。
  在司马贤谢了话, 司马礼随了哥哥的动作时。
  正统帝对两个孩子招招手, 笑道:“来,到父皇近前, 让父皇看看你们最近可长高了?”
  正统帝态度很亲切。
  司马贤就是拉起了弟弟的手, 他与弟弟一道的走近了父皇近前。
  正统帝打量了两个儿子。
  正统帝笑道:“是长高了。”
  正统帝还比划了一下,道:“朕还记得, 年前时, 你们哥俩站一块儿, 到了朕的这个地方。如今瞧着,不错不错。再过些,就是昂扬男儿。”
  正统帝很满意。
  得了父皇的夸赞, 司马贤很高兴,司马礼也是扬了笑脸。
  小孩儿的眼中, 父皇自然是身影伟岸。
  哪一个小孩儿都是崇拜着父亲的。
  司马贤、司马礼自然也不例外。
  关心了两个儿子。
  正统帝还是问了他们的学习进度。
  小小的考校了一下。
  意思意思后,正统帝对于两个孩子的大概进度,有一些底子。
  对此,正统帝觉得合适。
  这两个孩子去正式进学,也不算拔苗助长。
  而且,哥俩感情好,礼哥儿也能多得些哥哥照顾。
  “很好, 父皇很满意。下一回,若是你二人再得父皇考校,让父皇继续满意了。父皇考虑着赏你们兄弟俩。”
  正统帝许了话。
  三皇子司马贤、四皇子司马礼一起行了礼。
  由着司马贤谢了话。
  然后,正统帝就是让教导嬷嬷领了两位皇子去寿康宫的小书房里,哥俩去一起练一练大字。
  打发了哥俩。
  正统帝的目光挪到了皇太后这儿。
  “两个孩儿瞧着,一定多得母后的教导。”
  正统帝小捧了皇太后。
  “这是孩子们本来就好。哀家这做皇祖母不必废了太多的心血,他们都是聪慧的好孩子。这懂事又上进。”
  皇太后夸了好话。
  “要哀家讲来,裕贵妃有功劳。这是给皇家添了两位聪慧的皇子。”
  皇太后把话儿挪到了玉荣的身上。
  “太后娘娘,您这夸,妾哪受的起?”
  玉荣笑着说道:“就像是圣上讲的,两位小皇子是多得皇太后的教导。这是学了皇太后的处事态度,如此才会懂得上进。”
  “至于说给皇家添两位皇子,这生子有功劳……”
  玉荣捂嘴笑了。
  笑过后,玉荣的目光扫了正统帝一眼,眼波流转间,玉荣还是眨了一眼睛。
  “妾一个人哪来什么功劳?这是圣上给的恩典。”
  玉荣这时候还是微低了一下头。
  当然,不是害羞。
  玉荣就是心头琢磨了,这应该有正统帝的功劳吧。毕竟,小孩儿们能出生,亲娘出功劳,亲爹也出了一颗种子。
  “哈哈哈……”
  正统帝笑了。
  笑过后,正统帝收敛笑容,他才说道:“爱妃说的对,朕也有功劳,大大的功劳。”
  正统帝这般心情不错。
  皇太后瞧了,也是笑了一回,说道:“你二人就是会打趣。”
  说些关于皇子的话题。
  正统帝还是把话头挪到了正题中。
  “母后,朕瞧着两位皇子多得您的教导,也确实够出众。依朕考校看来,他二人也到了正式进学的水平。”
  正统帝说道。
  皇太后听了,有些懂了。
  “学问到了,这年岁可不到啊。”
  皇太后用轻松的语气,淡淡的回道。
  “身在皇家,自然要能吃得了进学的苦。”正统帝不介意的样子,他道:“再则,朕亦是有考虑到贤哥儿、礼哥儿兄弟俩感情好。这二人真是去进学,还是一起念书习武的好。”
  皇太后听着皇帝的话,也是点头同意。
  “贤哥儿、礼哥儿打小一起长大,这事情真真好。依着天子的意思,这将来进学了确实得在一处。”
  皇太后把时间上,那是含糊了一下。
  正统帝听懂了。
  “母后,朕也知道您舍不得两个孩子。只是,玉不琢,不成器。朕还考虑了他们的将来。进学读书明理,习武强身健体。这皆是善事。”
  正统帝说这一个时代的正理。
  哪一个想教育好孩子的。都得让孩子有一颗聪慧的大脑,以及一幅强健的体魄。
  “裕贵妃,你舍得?”
  皇太后把目光挪到了玉荣身上,这是反问了话,道:“正式进学,可要挪了皇子到皇子所去。”
  玉荣见着话题问到了她的头上。
  玉荣抬了眼眸子,她说道:“妾听圣上与太后娘娘的吩咐。”
  “依着妾的见识浅薄,妾也觉得圣上说的在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懂礼。妾就是想着,圣上是两位皇子的父皇,圣上总会为他们考虑良多。”
  玉荣倒底还是表明了态度。
  玉荣是坚定了站了皇帝这一边。
  皇太后也瞧懂了。
  “哀家知道了。”
  皇太后颔首。
  这二人一个是天子,一个是贵妃。
  一个是两位皇子的父亲,一个是两位皇子的生母。
  这二人一样的意见,皇太后真不倒反驳了。
  “如此,朕谢谢母后了。”
  正统帝表示了谢意。
  没反对,自然就是默认了。
  皇太后听懂了皇帝的话。
  “这还没开春,瞧着天冷。不若再暖暖,等天暖了,再是商议挪去了皇子所?”
  玉荣瞧着皇太后的沉默,她是建议了话。
  “爱妃说的对。暂且缓缓,朕让钦天监算了吉日。”
  正统帝也是借梯下台。
  皇太后瞧了二人的态度。
  皇太后笑道:“在你们心中,哀家就这般的让你们为难了?”
  “哪的话?”正统帝可不认了。
  “母后最是通情达理不过。”正统帝夸一夸皇太后。
  “太后娘娘处理公正,待大家伙都是仁慈大度。宫里宫外没有不夸了太后娘娘的。”玉荣也是捡好话讲道:“妾就是琢磨了,皇子所那边的事儿,关乎了贤哥儿身边照顾的人手,这些可都得皇太后给拿一拿主意。”
  三皇子养在寿康宫。
  玉荣能旁敲侧击了。这真是明晃晃的插手?
  这就是要开罪了皇太后,是打了寿康宫的脸面。
  这借花献佛,玉荣也是在向皇太后表明了态度。
  哪怕如今玉荣算得后妃第一人。
  可玉荣没被所谓的“第一人”给愰花了眼睛。
  她自己后宫立足的根本是什么?
  玉荣一直很清醒。
  皇嗣、位份、圣宠,三位一体啊,这些皆重要。
  同样的,皇太后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玉荣最近这些日子,可使人盯紧了良嫔。
  良嫔的一些暗动,玉荣心头大概有数儿。
  若是武嫔真倒了,再是没翻身可能的那一种。
  那么,武氏一族在宫里就批望了皇太后。
  而三皇子借着皇太后的势,今后的路很平坦。
  玉荣想得多,就是想着给孩子铺了路。
  那么,武嫔倒台,一能复仇,复礼哥儿的仇。二能给贤哥儿铺路,攒收下武氏一族积存在皇太后手中的势力。
  想一想这些明的暗的,各种的好处。
  武嫔如何能不倒台?
  情感与利益上的冲突,这没有可调和的。
  玉荣看的明白。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摘出去,摘一个干净。
  良嫔做什么?
  她“不知道”。
  至少,她要给众人一幅这种态度。
  为什么?
  她在忙碌了孩子挪去皇子所的事儿。人精力有限嘛。
  连理由都想好了,她是甩锅成功。
  到时候,还可能撬来一些好处什么。
  想一想,还是挺美滋滋的。
  正统帝九年,春。
  弑君案落下了帷幕。
  吴王、楚王的死,不是结束。
  正统帝决心很大。
  吴王、楚王、郑王三人的子嗣,尽数废为庶人,除了宗谱。往后自然就是在承天府的皇庄中,那是老实种地的过一辈子。
  富贵是没有了。吃苦倒是能体会一生。
  至于吴王、楚王、郑王三人,自然也是贬为庶人。
  吴王、楚王死了。
  可郑王还活着。
  正统帝还是顾及了身后令名。
  给吴王、楚王一个简单的庶人葬礼。
  至于郑王?
  被暗卫押着,押去守了祖宗的皇陵。一辈子就算一个守陵的命。
  杀了郑王?
  正统帝倒是想的。
  可到底还是没法子。
  谁让前面的流言太狠了。
  说什么兄弟手足不相容。
  正统帝真是亲自下令杀了亲兄弟,这不是坐实了流言吗?
  人不能杀。
  可在正统帝看来,活着不容易。
  贬为庶人,往后受了监押。
  在祖宗的皇陵守着,正统帝还是有些交代的,为了净心,为了诚意。往后,就让废郑王这一位庶人食素。
  一个曾经享受了天家富贵的王爷。
  一个往后坐了监牢,一辈子食素,活着没滋没味的庶人?
  这活着,就是受罪。
  可偏偏真让废郑王这一位庶人去死?他也未必会吧?
  正统帝就是给李公公下了吩咐。
  “盯死了朕谨剩下的这一位皇兄。不,应该是除名的庶人。朕倒想瞧瞧,他下半辈子活着是如何的凄惨。“
  正统帝很恨啊,恨了这一位皇兄。
  因为目前查到的证据。
  吴王、楚王会卷进来,就是这一位郑王是主谋,其它二人是从犯。
  偏偏从犯吓唬到了,自己抢先的为了体面,先自尽了。
  这让正统帝很被动了。
  没法子的留了郑王这一个主谋一条命。
  在正统帝看来,郑王这一个哪入局,输了不认的家伙。
  既然无论如何都要活着,那就活的惨的一点。
  如果不惨,如何消恨?
  “奴才领旨。”
  李公公应了话。
  “记着,如果他与外面有什么联络。不管牵连到谁,就一定要查。至于朕这一位已经是废庶人的皇兄啊,那不必留情,让他……。”
  正统帝比划了一个手势。
  李公公看懂了。
  想让一个人活。
  那得看情况。毕竟,人若健康,活着挺容易。
  人的身体若出了大毛病,想活就未必容易了。
  可想让一个陷在囚牢中的人去死?
  那很容易。
  就李公公这等天子身边的红人,那是一句话,一个眼神的事儿。
  “奴才明白。”
  李公公赶紧又回了话。
  “去办事吧。”
  正统帝挥挥手,让李公公去办了事儿。
  永寿宫。
  玉荣忙碌着,也忙碌出了一些效果。
  至少,贤哥儿、礼哥儿要挪去了挪子所。
  兄弟俩住的院子,那是相互挨着的。
  玉荣要做的,就是差人把院子里应该修修的地方,好好的修一修。
  应该让太医检查一下的,那是多检查几回。
  至于安排人手?
  这更是重中之重。
  小孩儿离开亲娘身边。
  这身边的人,特别的要紧。就怕有良心坏了,那是勾坏了小孩儿的性情。
  想孟母三迁,为的什么?
  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环境,这重中的就是身边接触到的人。
  小孩儿成长的过程,就是后天的环境里,慢慢的受了影响。
  那是形成了三观。
  对于要安排到两位皇子身边的人,玉荣在仔细的挑了。
  她不光是自己挑,还是拿了名单,去跟皇太后请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