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湖涂
时间:2021-01-04 09:49:12

  “老师,那厂子本来就是我们一群知青建立起来的,我们有丰富的办厂经验,而且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粮油站了,也有办粮油站的经验,绝对没问题。”
  “好,那就好。”高校长也高兴啊,为自己的学生骄傲,也为那些能够回来的知青高兴。
  “现在你来找我是为了粮食部的事情?”
  苏青玉不好意思的点头,“是啊,我不认识粮食部门同志,而且这件事儿,必须和领导谈,他们才能做主。要不然我们没有通行证,后面计划就得放缓了。”
  高校长立马道,“这没问题,我马上去找金校长,他认识粮食部的同志。”
  对于这件事情,高校长是准备帮到底了。
  不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说这苏青玉是他们京大的学生这一点,那就得支持。事情做成了,京大也是有脸面的。
  总不能光学生努力,京大白得了这好名声了,这该做的还是得做点。
 
 
第215章 
  金校长也对这件事情很上心。
  知青问题到现在已经很明显了,上层的领导们都知道,再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下乡的知青肯定是要回城的。
  但是回城之后的工作问题确实也是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国家还允许做小买卖了,也就是个体户。
  但是个体户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单位的岗位以及个体户之间的差异,会对个体户看不起,不愿意做这个。
  如果真能给这些年轻人增加一些工作岗位,那也是做了好事。
  给了那些下乡的孩子们一些希望了。
  金校长对苏青玉连连夸赞,说她年纪轻轻的,已经开始忧国忧民了。而且还有勇气去做这些事情,实在难得。
  苏青玉道,“我以前也是知青,也是基层干部,现在也是京大的学生,多重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
  金校长笑着点头认可,“之前听说你拒绝了出国留学,我还以为你比较固执,现在看来,你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我相信你留在国内学习,也能成长的更优秀。这件事情,我帮你联系粮食部。”
  苏青玉满脸感激,“多谢校长支持。”
  金校长摆手,“这也是为了国家事业,作为华国一份子,义不容辞。”
  有了金校长帮忙,苏青玉很快就获得了和粮食部领导见面的机会了。
  周五下午没课,苏青玉就领着元归,跟着金校长一起去见这位姓梁的副部长。
  金校长路上也对元归大加赞赏。
  元归客气道,“都是苏老师的计划,我们只是绵尽薄力。”
  苏青玉道,“不不不,还是因为有了元先生帮忙,我们才能迈着步子往前走。”
  金校长笑道,“看着你们年轻人一起为国家建设出力,我们这老一辈的也算放心了,后继有人啊。”
  元归和苏青玉都笑了起来。
  三人到了粮食部,直接见到了梁副部长。
  这位梁副部长已经从金校长这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对苏青玉的这种行为由衷的赞赏。
  特别是她还这么年轻。还是个学生,就能够为华国事业做贡献了。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双方互相介绍之后,苏青玉就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她出来上学,个人身份证明那都是带着的。
  梁副部长简单看了一下,倒是也不会怀疑她作假。
  京大学生,还写过文章,大小是个名人。而且也没人敢这么骗组织。
  “这件事情问题倒是不大,”
  一个粮油站,对当地的经济不会造成什么混乱的局面。梁副部长觉得可以干,他就是好奇,“小红旗有这么大的供应量吗?”
  苏青玉道,“有的,我们在公社已经有了自己的粮油原材料种植基地了,后面我们还会在宁安县继续扩大这个种植基地。也会在当地设置收粮部门。而且我们主要的目的还是提供工作岗位,供应粮食,也有当地原本的粮油站分担,压力不大。”
  梁副部长微微点头,“想法还是很好的,步子也是一步步的走的,很稳当。但是,有足够的人来做这些事情吗?”
  苏青玉道,“有的,”她看向元归,“元华集团前期会帮我们进行建设工作,陆续人员招聘到位了,就稳了。”
  梁副部长可知道这个归国的爱国企业家的,他还通过元华,从国外弄了一批农作物种子回来了。笑着道,“元先生可真是及时雨啊,哪里需要,总能看到元先生的影子。”
  元归道,“正巧碰上了,苏老师是我的华文老师。”
  “原来还有这个缘分。”梁副部长恍然,“既然有了元华帮忙,那建设工作应该是没问题了。”
  人力物力都没问题了,梁副部长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这些粮油站都是受粮食部监管的,也不会出现大乱子。
  “那这样,我会给下面各省下个文件,让他们支持小红旗粮油站的建立工作,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苏青玉一脸欣喜。
  金校长道,“我就说了,国家对于利国利民的事情,都是支持的。”
  “谢谢梁部长,谢谢组织对我们的信任。”
  梁副部长道,“好好干,干出成绩来,以后争取为知青们提供更多的岗位,让孩子们都能回城。”
  苏青玉连连点头,然后问道,“梁部长,那这事儿可以宣传一下吗,希望更多的单位能够看到,也许他们也能有想通的举措,后期也能提供一些岗位。另外就是也给知青同志们看到,大家都是惦记着他们的。让他们对组织有信心。”
  “这个当然,我们粮油部会宣传的。”
  梁副部长笑着道。
  这种事儿当然得宣传。
  好事必须传遍全国。
  宣传工作,还是组织上做的更周到。苏青玉他们还原本是通过全国报宣传一下的,结果粮食部还想宣传的更到位,特意和苏青玉他们摆拍了一个签约仪式,还有和粮食部门领导握手的照片。
  粮食部专门写宣传稿的同志看图说话写稿子。
  写了为了给广大知青同志提供工作岗位,小红旗粮油厂向爱国企业元华集团借款,并且得到了巨额款项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粮油站,此举得到了粮食部的大力支持……
  随后又单独介绍了小红旗粮油厂的来历,说它就是一家由下乡知青帮助当地生产队建立的企业……把粮油厂与知青关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后面也把元华介绍了一下,说元华属于什么企业,在华国有什么投资,为华国的年轻人提供了多少工作岗位……
  反正三方都夸进去了。
  粮食部的领导们显然也考虑的很周全,他们认为,多做宣传,夸奖小红旗粮油厂,是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主动站出来,分担一下压力。夸赞元华,也是希望其他归国的企业家能够学习元华这样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英雄寒了心。做了好事,就必须让人知道。这种正能量的事情,当然得多宣传。
  等粮油站做好了,这不也是粮食部的一份成绩吗?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这文章和配图,随后在全国报,以及政府内刊上面都刊登了。
  这消息可在全国都掀起水花了。
  毕竟每个城市都有下乡的年轻人。虽然通过高考回来一部分,但是高考录取率不高啊,回来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更多的还留在农村。
  有些地区,到现在还在安排人下乡呢。
  所以这和知青有关的消息,简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着消息,好些人欣喜不已。虽然粮站岗位不会多,顶多也就几个人,不会超过十个人,但是最起码是有希望了。
  而且有了这件事情,也给大家提供了信心,说明国家也是重视知青问题的。
  也在认真解决。自家孩子肯定很快就能回家了。
  一时间,到处都在谈论这事儿。
  京大的学生们也是通过报纸,才知道学生会的苏主席这冷不丁的又上报纸了,而且还做了个大事儿。
  看着报纸上,苏主席意气风发的和人握手,签字,拍照的样子,一个个崇拜不已。
  这些大学生们很多都是知青下乡考回来的,他们考上大学之后,心里也惦记着曾经一起下乡的知青同志。
  前阵子闹出事情之后,他们也一直很关注知青回城的事情。
  没想到他们只是在关心,而苏主席却已经动手在做这件事了。这怎么不让他们心生敬佩。
  这事情的结果是,苏青玉甭管是在宿舍,还是在班上,亦或者在学生会里,都受到热切的目光。
  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就做了点事儿,大可不必这样,”
  面对这种单纯的目光,苏青玉心里多少有些心虚。
  她虽然也是解决了知青的一点就业问题,但是实际上她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小红旗能够走出来。
  只是借准了这个时机而已。没有大家想的这么伟大。
  高前进由衷道,“苏主席,你真是我辈之人楷模。”
  苏青玉干脆也厚着脸皮了,道,“在其位谋其政,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大家要像我学习,我也是欢迎的。”
  学生会成员都笑了起来。
  跟着这样的学生会主席,他们都觉得学生干部生涯更有意义,也更有干劲儿了。
  苏青玉一想,突然道,“对了,你们对这事儿感兴趣吗?”
  大家都看向她。
  苏青玉道,“我们这个工作刚刚开展,虽然有元华集团帮忙,但是如果有更多人帮忙,这件事情完成的就比较快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帮我们一起建粮站,也不需要你们在外地,就放寒假的时候,在你们当地帮忙就行了。”
  这可让所有学生干部们感兴趣了。
  与其寒假在家里没有意义的待着,不如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大家纷纷附和道,“有兴趣。”
  “愿意帮忙。”
  苏青玉见大家踊跃加入,高兴不已,“那行,到时候咱们报个名,把各自所在家乡写清楚,我们到时候统一分配。当然,先说好了,没工资的。我们现在还欠着巨额外债。不过到时候可以给你们一些粮油。”
  “苏主席,什么粮油啊,我们只是为了出一份力。”
  “不要报酬。”
  “就是,我辈之人对这些没兴趣。只想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谢谢,谢谢各位。”苏青玉欣慰又激动。
  除了学生会的人之外,苏青玉也在班上号召了一下,让有兴趣的人可以参与进来。
  因为建立粮油站,也和经济是有关系的,有兴趣的,可以提前参与这种实践活动。
  这种事儿得到了经济学一班的学生的大力支持。
  “这种事儿义不容辞,我家就是省城的。”
  “只要不嫌弃我没经验,我可以帮忙,反正在家里也是看书。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可不多。”
  “班长,给我记个名字。”
  只是好些学生遗憾的表示自己家在农村或者公社,无法帮忙。
  苏青玉就道,“那如果家乡有丰富的,品质高的粮食,也可以帮我们打听一下。粮站建立之后,后期还得收购更多粮食供应全国。”
  “这就没问题了,班长,我们那可是被称为鱼米之乡呢。”
  “我们还是粮仓呢。”
  “……”
  大家七嘴八舌,积极参与,让苏青玉心情激动,自己有这样一群同学,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她对未来的华国发展,很有信心。
 
 
第216章 
  苏家屯是最后才知道这消息的。
  还是通过公社领导知道的。
  公社何书记高高兴兴的拿着报纸过来,问他们情况,苏家屯自己都好懵着呢,这冷不丁的他们又上报纸了,而且还搞了这么大的事儿。
  苏卫国一脸懵逼。
  当然,粮油厂现在不是他管的,是卫民管着。
  他赶紧把苏卫民叫过来了,苏卫华最近因为天气冷了,也没出去跑成衣,而是在监督生产工作,所以他也没去县里买报纸看。
  看到这情况之后,苏卫民摸了下脑袋。
  苏卫国道,“你摸脑袋干啥,你知道这事儿不?”
  “……青玉书记是提过这事儿,让我给准备了一堆资料来着。我给她寄过去了。”
  苏卫国差点拍他脑袋,“这么大的事儿,你咋不和大家说一声呢。”
  “我,这不是还没定吗,我以为要等她回来才能定,谁知道她动作这么快。”
  苏卫国道,“你又不是不知道青玉办事效益最高的,说干就立马干的,她和你说了,那肯定立马就要去做,你竟然不和大家说一声。”
  苏卫民咳了咳,“这事儿是我疏忽了,不过……这报纸上是真的?”
  何书记满面笑容道,“这毕竟是上了报纸的事情,能是假的?”
  “天啊,我们小红旗能有这个本事?”苏卫民惊的瞪大眼睛了。他觉得自己最近搞的那个小瓶包装粮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算是粮油里面的一个大稀奇事儿。结果青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来这么大的动静。
  苏卫国道,“很显然这事儿不靠着咱小红旗,你看看,钱青玉弄到了,人那边也有,咱小红旗这是白捡便宜了。”
  张主任欣喜道,“这可不是白捡便宜,这是青玉书记干出的成绩。她可又带着咱们苏家屯迈出一大步了。”
  何书记笑着道,“何止是带着苏家屯,连我们红旗公社都得迈出一步了,这么大的销路和需求,我们整个红旗公社都得成为小红旗的粮油基地吧。咱开春了就鼓励大伙儿种麦子,种油料,支持小红旗发展!”
  在场所有干部们都喜气洋洋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