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湖涂
时间:2021-01-04 09:49:12

  “你们这搞起来,花费可不少啊。”
  苏青玉无奈道,“这也是为了吸引人才。”
  孙书记建议道,“我可以在县里郊区为你们划一片地区,让你们建厂,这样一来就好办了。厂子还是属于你们苏家屯的。性质不变。”
  苏青玉笑着摇头,“书记,说实话,现在小红旗规模扩大之后,确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但是当初建小红旗的初衷就是为了苏家屯。不能小红旗建起来了,反而抛弃苏家屯。这样对不起乡亲。”
  孙书记闻言点头,心里有些愧疚。自己确实只考虑了厂子的发展,没考虑到其他的。
  他道,“行,我先把你这些条件和各个学校提了,建议他们积极参与小红旗建设。”
  苏青玉早就写好招工启事了,直接拿给孙书记看。
  孙书记这一看,吓一跳,这上面比较详细,比苏青玉刚说的条件还要好。
  单位提供宿舍,而且还有厂车每天往返城区接送,关键是包吃两餐!而且还承诺没隔一天吃一次荤菜!
  光是这一点,都让孙书记咽口水了。
  他在县里食堂都也一个星期吃一次荤菜呢。
  除此之外,如果不在公司吃住,另外发放生活补贴,要在苏家屯建房,有建房补贴,补贴款和苏家屯本地人一样标准。
  高中以上专学历每个月还有至少两块钱的学历补贴。
  不提其他年节发放的福利,就光这些,就把他们这县里其他单位都比下去了。
  “这,这条件也太……其实也没必要,虽然有些人不愿意去农村,可是好些人也在家里闲着,有份工作也不是离得多远,他们也是愿意去的。”
  苏青玉无奈道,“这也是为了吸引人才,人才难得啊。”高薪酬高标准,才能高发展。
  “你们小红旗可真是舍得下血本。”
  孙书记道。
  公社何书记对此表示认同,他路上听到这条件的时候,差点就忍不住问苏青玉,小红旗招工有没有年龄限制,他这年龄能不能行。
  有县里一把手帮助宣传,小红旗的招工启事出现在了县里各个街道的宣传栏,街道办事处都挨家挨户的去宣传,高中中专院校也都知道了,只是这会儿学生放暑假了,没能去宣传。
  不过光是街道办事处的宣传,就已经把整个县城包了。
  县里高中生还是比较多的,一些人进了单位,一些人下乡,现在好些人也回来了,在家里无所事事,考不上大学,又没工作,都愁着呢。
  知道小红旗这条件之后,都心动了。
  就是纠结这地理位置。
  有孩子母亲可惜道,“这么好的单位,咋就没在县城呢。”
  办事处的办事员笑道,“要是在县城,就没这么好的福利了。人家就是为了吸引人才。”
  旁边邻居道,“条件这么好,每天有车往返,倒是也没啥差别了。还能有生活补贴呢。”
  这条件可真让人心动。
  办事员急着去其他地方宣传,就道,“要去赶紧报名,还不一定能选上呢,考虑那么多干啥?”
  听办事员一说,其他人才醒悟过来,对啊,这还不一定能选上呢,赶紧先去把名给报了。
  县里宣传的时候,苏青玉也在苏家屯准备招工考试的事儿了。
  也不用她亲自干,一声令下,其他人都帮忙,连苏家屯学校的老师们也来帮忙了。
  这就是苏家屯走集体经济的好处,所有人劲儿都往一处使。人力物力一下子都能调动。
  苏家屯的社员们知道这都是为了吸引外面的人才来建设小红旗,可都盼着多来一点。
  他们还挺后悔,当初那些知青们在乡下待了那么多年,啥条件都没要求的,结果他们啥也不懂,就让人家种了好几年的地,白白浪费了人才。现在想要这些知识分子来农村,都得开这么高的条件。
  不过这些招工条件倒是也让苏家屯社员才一次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有本事有文化进了场子,包吃包住,还拿工资,这辈子都不愁了。
  回家各个都压着自家孩子老老实实学。
  要不是苏家屯实在没人了,青玉书记也不至于从外面找人了。
  和苏青玉预想的一样,好的条件换来的就是许多人踊跃报名。
  县里把名单送到苏家屯了,苏家屯招工需求是八十人,结果这次招工光是报名就有三百多人了。
  初中生居多,高中生也有。中专毕业生极少。这还是中专院校专门分配的,要不然这些中专生一出来就分配单位了,也没机会参与她的招工。
  这还是光是县城的,其他公社里也有小红旗招工启事。
  陆续的又送了一批名单,人数不多,加起来也就六十多人。
  参与招工考试人数多,好在苏家屯有学校,教室都是空着的。桌椅都是现成的。
  学校老师们都帮着主持这次招工考试。
  等考试这天,苏家屯是最热闹的时候了。一卡车一卡车的从县城拉人过来。
  苏家屯的老老少少们都来看热闹。
  年轻知识分子不稀奇了,可这么多人来苏家屯,就特别热闹了。对这些外来的人,苏家屯的乡亲们也不和以前那样排斥,反而很欢迎。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人是来建设小红旗的,小红旗发展的好了,他们以后才能长久拿钱。书记也说了,以后土地承包金也会随着小红旗的发展增长。所以一个个满脸笑容,笑的十分热情。
  这些年轻人也都打量着苏家屯的环境,倒是比他们想象中的农村要好得多。房子整整齐齐的排列,还都是青砖瓦房。
  还带着小院,一看就宽敞。
  队里路也齐整,没什么杂草。
  看着倒是没有那么不能接受。
  其中还有一些曾经下乡过一段时间,最近回来的知青,看着这苏家屯,心里顿时想着自己当初运气不好,没分到苏家屯。要不然也不会急着回城了。
  至于其他公社过来的知识分子们感触就更深了,同样是农村,自己的队里和苏家屯这比起来,简直不能比啊。
  差距也特大了。
  苏家屯的年轻人们则自发的来帮忙接待这些人,带他们去学校,给他们指路。
  作为如今分了地,明天能开始拿分红的苏家屯人,在这些城里人面前,他们也显得特别自信。
  小姑娘们一个个中气十足的给他们指路。
  “你们也是苏家屯的工人吗?”有人问指路的小姑娘。
  “不是,我还是学生呢,过来搭把手。”小姑娘笑着道。
  “念高中?”
  “还在念小学。”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笑着道。
  问话的应聘者顿时有些尴尬。
  苏家屯的女孩子倒是开朗,“我们学校专门开了这种特殊班,都是我这么大的孩子,还有比我更大的都在念书呢。”
  作为女孩子,她们念书机会比男孩子还少。男孩子好歹念了小学,她们为了照顾家里,连小学都没念。队里的招工考试每次都没资格参加。因为大字不识几个,连进修班都念不来。现在队里给女孩子们分土地发分红了,她们有底气了,都要求念书,家里人也不担心她们大了嫁不出去了,也由着她们去。花几年时间学好了没没准以后当工人呢。
  旁边一个应聘的女孩子问道,“你们这不是说亲都早吗?现在念书来得及?”
  “那是以前,现在不着急了。”苏家屯的女孩子笑道,“咱分了地,地承包给厂里了,以后每年都能收钱,咱有钱,不着急。”
  “……”
  分地,收钱?!
 
 
第237章 
  这次招工算是小红旗建厂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了。
  考试考了几天,关于苏家屯的事儿也在县里传遍了。
  苏家屯可不是一般的农村,人家给农民同志分田地,田地集体承包给了厂里,厂里年底给他们发钱。听说比自己种地收成要多。
  苏家屯的农民种地,那不是叫种地,也叫上班。去干活也拿工资的。
  而且和厂里一样,岗位不同,给的工资还不同呢。
  他们盖房子有补贴,盖的都是青砖大瓦房,全队的房子都一个样子,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家家户户有小院,院子里养了鸡鸭,还养了猪。苏家屯的女孩子现在都不外嫁了,人家有田地有分红,还能拿工资。现在都是外面的男同志往人家女方家里住着。
  就这些消息,可把人羡慕坏了。
  苏家屯这可真是打破了所有人对于农村的印象。
  这哪里是农村啊,这过的比他们在县城都过的好。自己养猪养鸭种菜吃,不愁吃喝还能赚钱,住大房子。
  之前还特别犹豫,不想去农村当工人的年轻人们这会儿可都没这想法了,还只担心自己这次招工考试成绩不好。
  他们也打算着先干着,然后在苏家屯买宅地基,要是干的好,就在那边盖房子了。
  反正每天有厂车进城,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孙书记也听说了这些传言了,说起来他也是好久没去苏家屯看过了,这次一听,心痒痒了,干脆打着关心招工情况的名义,就坐着县里的吉普车去苏家屯了。
  到了地儿,首先就是一大片在建的厂房,以及已经建设好的厂房,再往前面走,就是一排排的房屋。
  和他上次来的时候,可完全不一样啊。
  这变化老大了。
  苏青玉知道孙书记来了,立马过来迎接了,“书记,您这来之前也没说,我们都没准备,其他人都去满工作了,都来不及通知。”
  孙书记笑着道,“我故意这样的,就怕耽误你们工作,知道你们忙呢,哪里能打扰你们。我自己过来看看就行了。”
  “那哪行啊,您可是难得来一次。”苏青玉笑着道。
  也没带其他人,司机和秘书都留在车上等着了,孙书记和苏青玉就在队里走走看看。
  “招人情况怎么样?”
  “都还挺顺利,这几天就能出结果了。”
  “嗯,有困难就和县里提。”
  孙书记道。
  苏青玉可不客气,“咱还真有困难,之前和您说过的,我们搞供销社,还有建设卫生所的事儿,这都得县里批。特别是卫生所,还得找大夫和护士。”
  孙书记高兴,大手一挥,“那没问题,回头我和县医院说说,让他们安排一个大夫和一个护士过来,至于供销社,回头你们去县里供销社总公司办手续就行了。”
  “这可真是多谢孙书记您支持了。”苏青玉高兴道。
  孙书记笑着看着苏家屯,“你们这么努力,我不支持不行啊。”
  这次来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孙书记每年冬天都要去各个大队考察社员过冬情况,太清楚苏家屯如今这情况有多好了。
  “青玉同志啊,其他队里能效仿苏家屯这模式吗?”
  眼前就有这样好的榜样,要是县里都干出这成绩来,那他这个县委书记当的可真是有滋味了。
  苏青玉道,“书记,我认为合适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我们苏家屯这模式也不是一定就好,弊端也有。有的人能解决弊端,有的人不能解决,所以还是要因地制宜。不过现在有小红旗了,其他队里倒是选择比较多。跟着我们一起种粮油原材料,或者他们自己找新的品种农作物,我们小红旗都能收。甚至他们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搞加工厂,帮我们小红旗搞代加工也行。”
  “这么说来,以后靠着小红旗,倒是能养活不少人。”
  孙书记听着高兴道。
  苏青玉认真道,“可以养活不少人。以后我们小红旗人越来也多了,不管是工人吃住,还是厂里其他产品供应,都能衍生不少行业。这只是时间问题。”
  孙书记心里高兴极了,“好啊,要是小红旗能够带领其他大队发展,那其他队里的老百姓也能够驯熟发展起来了。”
  他心里惭愧,之前他也想号召独立学习苏家屯,但是失败了。
  其他队里没有苏青玉这样有能力,又敢想敢做的干部,根本搞不起来。
  “青玉同志啊,你们苏家屯就放开手干,小红旗使我们县里的重点扶持单位,县里会给你们最好的政策,最好的帮助,争取你们先做大,然后带领其他地区发展。”
  苏青玉心里欣喜,立马认真道,“苏家屯感谢县里的支持,保证会尽力完成县里交代的任务。”
  孙书记又去社员家里看了看,看着新房子,看着家里养的鸡鸭,养的猪,顿时觉得这才是农民应该过的好日子啊。
  走的时候还十分感慨,心里想着,要让宁安县所有农民同志都过上这样的日子。
  送走孙书记,苏青玉赶紧儿去找苏卫国他们这些干部了,给他们安排任务,准备搞供销社和卫生所了。
  “孙书记已经答应了,你们去办就行了。”
  苏卫国高兴道,“那咱们队里以后有供销社了,买啥都方便,不用去县里了,咱还有卫生所,以后生病了,也不用去公社了。”
  苏青玉点头。
  其他干部们也都面露欣喜。
  队里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变化,日子越发红火,他们这些干部当的也更有滋味,更有动力了。
  也不用苏青玉再操心,一个个的就自觉忙碌起来。收拾房子的收拾房子,去县里跑流程的跑流程。
  招工结果才出来,队里这些事儿就忙完了,只等着大夫和护士过来,售货员上岗了。
  这次招工结果比原本计划的八十人多招了十来人。
  光是完成这次招工,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因为宿舍还没建好,所以这些新来的工人们暂时都坐厂车回县城,每天早晚去接送。
  厂里食堂倒是搞起来了,小红旗自己卖粮油的,也就不差吃的。
  加上队里有养猪场,家家户户的猪也养起来了,也能供应肉类。
  这些新人来了,就给苏家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样,一连好几天,老人孩子们都坐在大树底下看热闹,看着这些人坐车来,坐车回去。
  苏大姑家里已经搬进了新房子,她身体不好,就坐在家门口看着外面。
  看着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再和自己记忆中的苏家屯对比了一下,心里就觉得这就像换了个地儿一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