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这才想起来,苏青玉可不是本地人。
未来还真有可能走。
人家学历这么高,还有能力,不可能窝在花岗养老啊。
顿时又有了干劲儿了。
苏社长连老王都提拔呢,以后也不可能针对他们。
田副社长道,“苏社长,其实这些事儿我们也没想法,主要还是想把工作做好。关于公社的治安问题,我觉得可以再抓抓。虽然混子们走了一批了,但是就怕还有漏网之鱼。”
苏青玉点头,“你想的很对,这次我去南方也感觉到了,治安现在是一个大问题,我相信国家也会重视的,我们就别等国家安排了,先走在前面,杜绝隐患。小偷小摸的事儿也要重视。”
“您说得对。”田副社长见苏青玉重视工作,心里也越发的高兴了。
江副社长也不落后,立马提出干部考核问题。
要提升干部的素养和能力。好些干部文化水平不高,也要开展培训,让他们跟得上发展的需求。
苏青玉都觉得好,对于下属这样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很支持,“都放开手脚干,有需要就提。公社有的咱们就给,没有的我也去讨。只要能把公社发展好,咱大家都好。”
田副社长和江副社长都笑了起来。
跟着这样队里领导工作,他们觉得工作有奔头了。
等王副社长从县里回来,下午,县里就正式来任命了。
发任命通知的是组织部的周部长。宣读了任命文件,苏青玉升为花岗公社书记,王副社长以后就把副字给去掉了,正式成为了花岗公社的社长。
公社的人高兴的鼓掌,祝贺两位领导升职。
最重要的是苏社长升上去了,以后不用担心来个陌生人当书记了。
说实在的,经过之前您老狐狸和假正经的事儿,再有苏青玉当领导之后的对比,他们觉得还是苏青玉这样领导更好。真是怕了搞斗争的。那可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公社养殖场也听到消息了。
胡场长还特意去嘲笑郑场长。
“你之前的下属,现在可都坐你位置上了。”
郑场长面子上确实过不去,但是嘴上也不饶人,“正好老王和我关系好,他升上去了,以后总能多照顾一下的。”
“呵呵,人走茶凉,你又不是不懂。”胡场长一点都不信他的鬼话。
郑场长也不理他。
他现在只想把养殖场工作做好。
苏青玉愿意提拔老王,这也是一个信号。说明她这人不记仇。
既然她当初说了只要干的好就能回公社去,那他就试试看。
当初能从一个大队干部升上去,他现在作为养殖场的领导,又有之前那么多工作经验,他相信机会比以前更大。
他得比老狐狸早点回公社。
胡场长也是这么想的,奚落完郑场长之后,赶紧回养殖场安排工作,准备做出成绩来,好比郑场长先回公社。
这些事儿苏青玉是不知道的。
成为书记之后,她也自觉身上担子更重了,一点都不敢放松。连着往张家村跑了几次,又接了徐师傅去张家村的烧砖厂安排工作。
徐师傅如今也快退休了,倒不是年纪到了,而是因为他这工作有些辛苦,他儿子让他别干了,在家里养老。
毕竟儿子是大学生,而且分的单位也好,让他和老伴以后就在家里带孩子。
徐师傅这次过来,也是想把苏青玉的这份恩情给报了,要不然总是欠人家的,心里不踏实。
有这位大砖厂的大师傅过来一番指导,张家村的干部们这才发现烧砖也是一门技术活呢。
而且这活还特别有前途。
只要烧的砖好,哪怕是距离远点,好些人也愿意来拉。
不愁没钱赚。
上次烧砖厂是大队自己搞的,规模不大,现在大队的社员都投钱了,有钱之后,这烧砖厂规模就扩大很多了。社员们不止投钱,还可以来参与这边的工作。
苏青玉告诉他们,好好学技术,好好的把烧砖厂办起来,过几个月丰收之后,生意就来了。
农民富裕了少不得要修房子。公社建设也要砖块修学校,修厂房。连县里,苏青玉还准备盖职工房呢。
需要砖块的地方多着呢。
张家村的人也扩开了眼界,发现这烧砖厂大有可为,各个都很有信心。
还有采石场也是可以等赚钱之后多买设备,扩大建设。
建筑材料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吃香。
张家村的书记张青树道,“社长,等以后咱这稳定了,我得出去走走看看,多学习。要想发展,就得见多识广。”
苏青玉笑道,“等有机会,我给你们组织一下。是该出去多看看了。”
张青树道,“社长,我们队里还准备买一台挖掘机回来。现在好些社员想挖鱼池养鱼,我看这个生意可以做。”
苏青年道,“好啊,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做。咱们当干部的就要多动脑。”
张青树高兴的笑了笑,“主要是好多社员都对养殖很感兴趣了,虽然队里有集体投资的厂子,但是他们觉得多做点赚钱的营生也是好的,其他养殖场也愿意赊欠鱼苗,大家都心动了。特别是之前公社带着大伙儿搞稻田养鱼,现在看着养的还不错,社员就更想养鱼了。”
苏青玉听着也高兴,社员们愿意动脑筋致富了,这是一种好的信号。
说明大家的思想觉醒了。
她从来不觉得农民的土地上面就应该只种粮食。而是应该让这片土地充分的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来。
而且她也知道,未来国家粮食只会供应越来越充足。反而很多农村因为太贫穷,劳动力流失导致土地荒废了。
她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劳动力留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这片土地。同时这片土地也能让这些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整个上半年,花岗公司的干部和社员们都在埋头苦干。
苏青玉不止忙着公社建设,还偶尔要去一趟县里看康莱的食品厂建设。
康莱这次投资并不大,只六十万而已。
建设的规模也不大。
边建厂,边招工,工人都也只招了一百人。
这边的负责人袁厂长每次都很热情的招待苏青玉。
毕竟老总说了,多重视这位的意见。
苏青玉眼见他们这单位建设的差不多了,就给提建议了。
“你们包装怎么用什么包装?”
“主要是玻璃器皿还有铁箱。”
这算是比较奢侈的包装了,特别是铁箱。在钢铁很贵的时候,铁制品都不便宜。但是因为主要做出口的,康莱也就把这产品放在高档商品一类了。
苏青玉笑道,“我建议你们可以再加一种包装试试效果。”
“什么材质的包装?”
“竹编或者藤编的,甚至还有木质的。这些可以作为外包装。毕竟针对的客户是国外的同胞,他们在异乡,看到的高档包装太多了,我认为也许这种富有家乡特色的包装,能起到一定效果。如果真有效果,你们不是也节省了一笔包装费用吗?而且说不得还能做成华国特色。”
“这个哪里有生产吗?”袁厂长倒是觉得有些兴趣,可以试试看。能够节省成本,也能做出特色来。
苏青玉道,“都不用找人生产,找一些手工比较好的老百姓,在家里做好了,给你们送过来。更省一笔成本了。找工厂特意生产,附加费用是比较多的。”
第308章
苏青玉建议他们可以先试试,试验成本也不高。
袁厂长觉得这个主意也不错,也准备屯一批。
当然,这些包装的式样还需要设计,康莱这个食品厂是有自己的设计师的。
袁厂长也是明白人,干脆道,“那一事不劳二主,这事儿还需要麻烦苏书记帮忙找老百姓了。”
苏青玉道,“你放心吧,我提出来的,肯定也会帮你们解决。到时候我还会专门的人和你们保质保量。”
袁厂长对这个安排很高兴。
在这边有人帮衬,确实可以省下很多事儿。
虽然他觉得苏书记这个提议肯定有一定的目的,但是只要不损害康莱的利益,并且能够有利,那他也不会计较什么。
毕竟所有的合作都是利益,有利可图才会长久。
苏青玉回了公社,就让徐主任在公社招聘两位收编活特别好的老师傅,如果没有,去县里找也行。
徐主任问道,“找这样的人做什么啊。”
苏青玉就把县里康莱食品厂的事儿说了。
“要是能够做好,以后贫困户在家里也能多一笔收入了。”
徐主任听了也觉得惊喜,现在所有的社员都欣欣向荣人,贫困户确实是压在干部们心头上的问题啊。
这手工活好啊,哪怕是瘫痪在床的社员,都能干。
苏青玉道,“但是为了能够长久的做,这手艺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到时候还得教会了才行。要他们自己也争气。”
徐主任道,“您都做这份上了,再不争气也没办法了。”
她立马去让通讯员去队里打听去,要招两个收编活最好的社员。
花岗公社这么大,还是有这样的人才的。
因为每个公社农民家的菜篮子,也都是自家人做的。买是舍不得的。
这就锻炼出了老一辈勤劳朴实的社员的动手能力。
总有那么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在里面做出了名气,偶尔还能接私活。以前是偷偷的接,现在是光明正大的接。
都是两位老大爷。
苏青玉也不亏待他们,直接聘他们在公社工作,以后专门教大家手工,以及检查质量问题。
对于年纪一大把的老大爷来说,能够在公社得一份工作,那是很了不起的。
他们哪怕是自己编东西去卖,也卖不出多少。因为别的公社也有人干这个,县里也有人干这个。
他们在公社还成,出去了啥也不是,现在有固定收入,就都很乐意。
至于手艺外传?这还真不算什么手艺,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至于苏青玉,也觉得这笔投资还是不错的。就算康莱以后那活儿接不成,公社也可以组织这些人专门做些篮子,菜篓子出去卖。帮助他们出售。没准以后还能做一些装饰品拿出去卖,技多不压身,总能给他们找到点出路
师傅找好了,苏青玉就把之前统计的困难户名单拿出来,让各个大队通知这些人来队里学习手艺,学会了就可以接活干了。
这事儿很快就在各个队里传开了。
困难户们听到消息之后,都惊喜不已。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大队干部重复几次,才确定这个好消息。
“苏社长……苏书记可真是说到做到啊,过年那会儿说了这事儿,我还以为……结果她真的办了。”
这些困难户们都十分激动惊喜。
感觉生活里一下子注入了希望一样。
大队干部们知道公社重视这些困难户,也十分耐心的解释这个事儿。
“公社虽然安排了,可人家对这些活要求也高,所以还得去培训。公社免费给你们培训,手艺过关了就能接活,以后在家里做,然后送去公社,公社给你们看质量。自己可要争气啊。”
“这没话说的,公社都做这份上了,咱要是不争气,也没脸见人。”
困难的社员早就被生活磨的没有了脾气了。
只要给点希望,就都能挺着身子朝前走。
“真好,苏书记真好啊。”
其他社员也想接活干,毕竟谁也不嫌钱多。
队里也给做思想工作,这是照顾特殊家庭的,其余的老百姓自己能过就尽量自己过,现在队里都带着致富了,后面的路自己奔。等这些困难户赚钱参与投资了,以后公社也是特殊照顾的。
这是态度温和的大队干部说的。
遇着脾气暴躁的,还得教训一句,“咱得知足!有这个心,多用在养殖场,用在单位。都是小老板了,眼界能不能放开点。”
扶持贫困户的这些工作,苏青玉专门安排了一个年轻干事对接。就不用多操心了。
不过隔着一段时间,她倒是也会去看看情况。
这些因为各种意外而成为困难户的社员倒是十分珍惜机会,各个都很努力。农活干完了就来参加培训。
都不需要人监督。个顶个的认真学。
很快就有人学出来了,县里厂子也请设计师设计出了第一批的包装形状,然后由老师傅琢磨了这包装怎么编,带着他们编了几个熟练了,就分配了材料,让他们回去自己做。
也没人监督,只要求了交货的时间。
后面能不能质检通过,那得看自己的能力了。
康莱给的工钱不算高,一个外包装盒八分钱的工钱。
一个人一天勤快点,编制四五个不成问题。这些困难户家里就算干的人少,一个月也能增加十来块钱的收入了。
不多,但是能见着钱。
等攒个一年的钱,就可以去投资,就算分红不多,但是总多一个收入来源了,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这些困难户的心情也都好了起来,不再和以前一样暮气沉沉,看什么都觉得没劲儿,现在每天干劲儿十足。
苏青玉几次去队里考察养殖场,碰到了之后,发现他们精气神都好很多了,心里也高兴。
在公社有条不紊的建设中,九月中旬,整个花岗公社也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县里这些大大小小的鱼池里面养的鱼,都可以开始出一批了。
得亏了有水产公司提前找好代理商,元华水产运输车辆也准备齐全,这次丰收倒是没什么压力。
社员们只需要将这些鱼从养殖场弄出来就好。
除了养殖场的鱼,还有一些是社员在自家稻田里面养的鱼。
甚至还有一些是池塘里面养的。
另外有一些还有社员全家人一起挖了一个水田,自己养的鱼。
鱼类品种多,数量不少。
苏青玉提前就让各个队里报了捞鱼计划上来了。到时候好安排水产公司的人和运输公司过来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