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一定下来,胡副区长这边的医疗卫生系统就都忙碌起来了。
要洽谈各种药物的定价,补贴价。
光是这个,就是一个大工程量了。
苏青玉也没怎么插手。只是偶尔找时间过去旁听一下他们的讨论结果。了解进度。然后趁着下雪前,又去下面几个镇视察工作。
光是忙这些,就忙到了十二月份了。
这个十二月对于整个花岗来说都是特别有意义的。
通往省城的公路竣工了。
广地的工业区里的工业园建设也竣工了,现在就差外围的一些设施设备还在施工。
清水的清泉酒长销量翻倍了。
好山的山地养殖场里的山羊和家禽类也出栏了。获得了大丰收。
每年十二月,都是要汇总这一年工作收获的时候。
花岗的每一户,每一村,每一个镇,还有花岗区的各个部门在总结这一年的成果的时候,都是喜气洋洋的。
花岗镇就不必说了,四个镇里面最先富裕的,今年依旧走在最前面。
广地工业园虽然一直还在施工,但是里面的一些厂子早就开始开工了,招聘的工人也很多。广地人本来就不算多,除去年龄不合适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有机会来参与工作。
而还有当初建设工业区参与投资的村民,还有土地分红的社员。基本上都有收益。
清水酒厂就不用说了,虽然厂子今年花了不少钱,但是也赚了。
金厂长也不担心这些钱被取走。因为绝大多数的村民依然选择将钱留在厂里继续投资。
但是光看看数目,这些村民就满足了。
收获最直观的就是好山了,家家户户都参与养殖投入,收入周期也短,这年底正是缺皮缺肉的时候,出栏的货全都有了销路。都给的现钱。
村民们去领钱的时候,看着那些钱,眼睛都冒光。
老百姓们都容易满足,不求一下子大富大贵,只要一年比一年好,就都满足了。
更不用说这一年比一年好还是已经确定的事儿呢。
大家不止高兴挣钱的事情,更是高兴他们找到了致富的方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知道来年该做什么。也不用担心自己不懂。政府有人带着做。他们只需要出钱,出力,挽着袖子跟着后面使劲儿干,就能赚钱了。
脑子聪明的也能自己学了技术,自己去开养殖场。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该怎么走,不再像过去那样望不到头,只能够勾着腰,风里来雨里去,一代又一代的面对着土地,收那些仅仅只够吃饱肚子的粮食。
就在大家都庆祝丰收的时候,第一场大雪也终于下下来。
花岗区的干部们可没时间休息。都分配了任务,挨家挨户的做人口普查和统计。
这个是为开年的医疗补贴做准备。
到时候区里会给发小册子,以后凭着册子去就医,就可以使用补贴。
这个册子都是按户口发的,只属于花岗人。
如果是在花岗长期工作的,只要有单位证明,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
基层干部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也是惊喜兴奋。
他们虽然是干部,但是也是人,也有家人,也会生病的。
这个政策下来,莫名的就多了点安全感了。
各个部门了解了这个信息之后,都配合宣传部门开始走家串户搞宣传。搞登记。
各个部门都有任务,互相配合。
花岗区的老百姓们见着这些人冒着大雪来调查人口,还挺好奇,“同志,这是查超生吗?”
负责这事儿的公安同志笑道,“现在还有人超生?多想不开啊。”
“这不是怕不小心吗,那安全什么的也不是很安全。要不然谁想生的,也不用愁养老问题了。”
这年头超生,就两个原因,一是为了生儿子,一是不小心怀上了。
自从老百姓可以参与村里企业投资以来,就没人愿意为了生儿子超生了。因为如果超生了,就要取消孩子爸妈的投资权利。
这样一来,相当于少赚几十年的钱去养一个可能不会给他们养老的孩子。
在金钱保障面前,花岗人民的思想转变的很快。任何大道理都不如富裕的生活来的效果快。
公安同志宣传道,“那现在不用担心了,马上就有医疗补贴了,你们可以去做手术。男同志去做还便宜,好像就十块,女同志要三十。”
男人问道,“怎么差这么多!”
“这不是照顾男同志吗,这还不好?”
“怎么不照顾女同志啊?不是说男女平等吗?”
“对啊,所以政策鼓励男同志去结扎啊,毕竟女同志生孩子都遭过罪了。女同志生孩子的时候有补贴,男同志结扎有补贴,多公平啊。”
“……”
经过十来天的走家串户的宣传,花岗人民都知道了花岗要搞医疗补贴试点的事儿了。
以后大家头疼感冒看病拿药都能享受政府补贴。比如买一粒感冒药,可能就是买一颗糖的钱。然后各种大病也是有相应的补贴的。
这新鲜的消息让花岗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也热闹不已。
到处都在讨论这个消息。
第388章
以前看病哪里有这好事,政府还给补贴钱去看病呢。
虽然自己还是要花钱,可是花的少多了。
谁心里还没点占便宜的想法啊。生病了如果去看病,就能享受补贴。自己不去看,就享受不到这补贴,也占不到这便宜。自己还得受罪。
在算账方面格外精明的花岗人民很快就理清了这笔账。
而且宣传的时候还说了,这只不过是尝试,并不是长期落实的政策,也就是说指不定哪一天,这便宜还占不了了呢。
所以有病赶紧治病,现在不珍惜,以后没便宜占了,就晚了。
为了能享受这待遇,大家也很积极的配合来登记人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怕把自己家里人给漏掉了。
等人数统计完了,花岗区这边算了一笔账,然后将预计的一个金额给汇报上来了。
苏青玉看了一下数字,觉得还能接受。
花岗区如今的经济实力,补贴花岗的人还是够的。
管理的地方小就是有这个好处,各镇基本上都赚钱,这就给区里减小压力了。
倒是老书记看了账目还是心疼。
但是想到这是给老百姓治病的,虽然疼,还是得坚持。
大家合计好了没问题了,就将花岗医疗补贴试行政策文件往上面提报了。这还得上面领导过目了才行。
这边文件还没送市里去,市里倒是有了新的认识人事任免。
陈老书记终于退休了,赵市长顶上了,以后赵市长就是云城的保护伞。接替赵市长的,是之何副市长。也就是何穷的叔叔。
这消息传下来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原本担心赵市长上去之后,别人接替市长的位置,回头和赵市长掰手腕子,那可就影响下面了。可能他们之前的一些计划都要受到阻碍。
现在何副市长上去就好了,他可是苏区长的老领导了。那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至少花岗还是会顺顺利利的发展的。
苏青玉立马就给新上任的何市长打电话道喜,顺便汇报工作。
然后请示,“这事儿是之前赵市长,现在的赵书记审批的,现在不知道上面咋安排的,老领导您不给个指示,我也不知道怎么做。”
何市长红光满面,“一事不劳二主,既然是赵书记之前做的,那就还给他审批。小苏啊,你放心,花岗的工作市里一直很重视,就算人事变动,也不会影响你们的。”
“有您这话我心里特踏实。”苏青玉道。“那回头我去市里了,再去给您汇报其他工作。”
“行,正好来我办公室坐坐。”何市长笑道。
挂了电话,何市长还高兴的抽了根喜烟,这几天他一直兴奋着呢。
本来几年前也是抱着熬到退休的想法的,谁知道还能有这个机会啊。
他琢磨着以后要多提拔小苏这个同志。
这是个得力干将啊。年轻有为,值得提拔。
下午,苏青玉就领着胡副区长去市里了。
两人先是去建了如今的赵书记。
这位也是红光满面的。见谁都是乐呵呵的。
苏青玉和胡副区长来汇报了工作进度,将文件给了赵书记。
赵书记笑道,“你们这效率挺高啊,听说药企都已经落户了,你们还搞了人口普查,这么短的时间做这么多事情,很不错啊。”
苏青玉笑道,“大家都想在年前办好事儿,让老百姓们过个愉快的春节。胡一山同志带的小组工作效率也确实高,没日没夜加班,不怕苦不怕累,大雪天踩着一尺厚的雪就一家一户的去做工作了。胡一山同志本人也是好些天没休息了,眼睛都有血丝了。”
夸别人的时候,苏青玉脸都不红的一下,使劲儿夸。夸的胡副区长人都不好意思了。心里却心花怒放。
赵书记也顺着苏青玉这话,把胡副区长给夸了几句。
“现在我们云城发展之际,正是需要有用的人才发挥自己能力的时候,你们也多辛苦辛苦,组织和人民,都是看得到的。”
胡副区长激动的直点头。
事儿完了之后,赵书记就说这要送去省里再盖章。
应该是没问题的,之前领导都同意了,说明这事儿没问题。
后面就是走个程序而已。
苏青玉也不担心,还是说了一句领导辛苦了,给领导添麻烦了。
“领导,您现在担子又加重了,可要保重身体啊。回头多去我们花岗走走,去吃我们那儿的全鱼宴。”
赵书记笑道,“听说你这个区长不喜欢别人送礼说好话,也不喜欢搞接待仪式,怎么你自己倒是一套一套的给你领导说。”
苏青玉认真道,“我特真心。”
赵书记笑着摇头,让他们赶紧走。
苏青玉赶紧领着胡副区长去给何市长道喜,汇报工作。在这边又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何市长也给苏青玉这个得力干将透了底,他和赵书记的步调是一致的,就是发展云城经济。
“远的不说,就只说我们云城。我们还是计划先从农业开始做起。这也是上面提我的意思。不管是种植养殖,我们云城还是要依托这些的。毕竟也没别的资源了。我们也看过花岗的模式,也是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的,从农业再延伸出工业,云城以后要走的也基本上是这个路线。”
何市长说完又笑道,“花岗倒是做了个好榜样,就是好些不能复制。小苏啊,你说你要是坐在市里的角度,准备怎么发展云城啊?”
苏青玉面露为难,“我能想到的也是市里计划的这些,更多的我就没辙了。”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她这会儿所有的心思就是花岗,也只看得到花岗的全貌。
让她说出符合更适合云城的发展计划,她还真没这个能力。毕竟没处在那个位置上面。
何市长道,“还是要多思考,你在花岗做得好,以后也不可能长待的。时刻做好准备嘛。也不要局限于云城,湖云的各个地方都看看。这次我去省里组织部谈话,还有领导提起花岗,问起你了。谁说的准呢。”
苏青玉一动,心道应该不会这么快让她走吧。
花岗这边她都还不算做出成绩来,做多就是建了个地基,还没起高楼呢。
不过确实也要未雨绸缪了,她认真点头,“我知道了领导,我会多学习,多观察。”
省里的审批结果是在元旦之后下来的。
1985年的一月十号,这项文件就正式下发到了整个花岗区了。
然后花岗的老百姓们就知道了,一月十五日起,就可以正式拿着补贴本去买药,享受补贴了。
补贴本是由各个村发放的。保证每个本本都能到村民手里。
凡是落了户的,不管是刚出生的孩子,还是老的不能动的老人,都享受这个补贴。
这消息才传开,本本才发下去。花岗区政府所在的花岗镇就热闹起来了。
毕竟区里新建的,最大的一所医院,就在这里。
要生孩子的提前过来预订床位,治病的也过来登记排队,更多的是过来买感冒药的。冬天可是最容易感冒的季节了。以前舍不得买药,喝点儿生姜水就好了。现在享受补贴,都乐意来尝试一下这个政策。买点药回去备着。
能够让自己舒服点,谁乐意硬扛着呢?
花岗医院前所未有的热闹。
苏青玉也凑热闹,去做了个产检。
三个多月的肚子已经微微的凸起一点点,要不是仔细看,压根看不出来怀孕了。
但是照B超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孩子长大了好多。已经不再是小小的一点了。
大夫说等一个月就能感受到孩子在里面动。
林阿姨高兴的表示回去要重新搭配营养餐。保证孩子长成标准体重,让孩子妈妈和孩子都健康。
回了家,苏青玉就给元归的手机打了个电话说了这个事儿。
还说要把B超的那个片子给他寄过去,让他看看。
“不用了,你忘了,我们过阵子就要见面了?”
苏青玉:“……是啊,要去首都办婚礼。”
这都怀孕了,作为一个准妈妈来说,她还真忘了这事儿。
这事儿不怪她,“我怀孕之后,偶尔就容易犯糊涂,忘事儿。”
元归道,“没事,我帮你记着。”
苏青玉:“……”
……
八五年的春节是在阳历二月二十日,为了安安心心过春节,所以婚礼是定在了二月十六的。
这就得提前回去了。
往年过年,苏青玉基本上是在花岗过的。去年也是在花岗。今年倒是不怎么忙了,可以请假。
也不得不请假,毕竟要办婚礼。
老书记见她要请假回去结婚,顿时一脸疑惑,“我记得……之前是不是结过一次?”
苏青玉笑道,“没办法,嫁的远,两边都要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