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会结束便是晚上的元旦晚会,学校没有大的礼堂,便由各班在自己班里表演,然后再举荐一个节目轮流去其他班进行表演,一个节目串场三个班,相当于被举荐的节目会表演四次。当晚各个班级的课桌都是贴着墙排列,让出中间位置的当作舞台。我们带着排练了半个月的小品《班级好声音》上了台,就是改编的后来很火的好声音节目,以前看过便很喜欢。同样是采用学员与导师的模式,融入了班级特色,唱校歌的、背唐诗的、模仿周杰伦的,方言的、跑调的、惊艳的……我客串了一个角色——场务,中途顶着班主任的名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打赞助商广告。节目自一开始大家就笑个不停,我出场的时候大家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平时周老师比较严肃,不苟言笑,所以扮他的这个角色便成了意外的惊喜。不出所料被举荐到其它班级进行表演。
第一个去表演的班级就是七班。我只是中场客串,他们表演的时候我就站在教室门口等待上场,谁知冷河洲就坐在教室门口,而我恰好站在他的侧前方。因为模仿的是班主任的角色所以打扮也有些怪异,带了假发借了一件男士外套,如今这情况只得全程往前只盯着舞台,只当自己是一棵没有感情的树。谁知身后有人一直在窃窃私语,偶尔噗嗤一声。最后实在忍不住瞄了一眼,冷河洲眼带笑意,唇角弯弯地看着我,同桌的肖逸望着我哈哈大笑,看我转头还朝我眨了眨眼。我赶紧回过头,当作什么也没看见,然而脸颊却禁不住发烫。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好声音节目在年级火了,我的班主任角色也深入人心,偶尔在校园里还会被认出来,说你是不是就是演班主任的那个谁。
热闹的元旦过后,便进入了紧张的考试周。高中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大家都卯足了劲,连肖琳琳下课也不出去玩了,翻着平时最不喜欢的物理书狂背公式。
考试过后,新房装修好也有半年了,等我和弟弟都放了假,爸妈便打算把房子退了年前搬进去。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打包搬家,晚上整理到很晚,第二天大家还没起床便接到了大伯的电话,爷爷在凌晨的时候过世了,于是又一阵兵荒马乱地赶回家。
虽然早有准备,但一个人送走两次的滋味很难受。悲伤是会重复的。晚上守灵的时候,奶奶安静的坐在那里,还没有封棺,奶奶说想再看看爷爷。我坐在奶奶的脚边,依偎着她,奶奶小声地讲起了她和爷爷的故事。
奶奶是爷爷的童养媳,嫁给爷爷的时候才8岁。那时候家里特别穷,孩子很多,家里吃不上饭在快被饿死的时候,家里把奶奶嫁了过来。爷爷家那时候也穷,但吃糠咽菜总还能吃个半饱不至于饿死。奶奶又小又瘦,虽然8岁但看起来更像是6岁,本就就是一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爷爷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只是个子高看着像个大人而已。她有时候灶火烧不着爷爷会直接拎着火钳子扔过来,她那时候很怕他,爷爷的脾气比较暴躁。她没想过恨自己的父母,能让自己不饿死就已经很好了,那个年代饿死真的不算什么新鲜事。所以尽管她常常因为做不好事情挨打,但是从不敢哭,想着要怎么努力做好不被撵回去。奶奶说,其实爷爷也对她很好,有什么好吃的总会偷偷给她吃。爷爷另外有三个兄弟姐妹,爷爷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生活也不容易。后来慢慢长大了一点,她便帮着照顾弟弟妹妹。但是那时候想要活下去实在太难了,有一次二弟太饿了不知道在外面捡了什么吃中毒死了,小弟又被抓了壮丁。那时候只要家里有男丁都可能会被抓,只有到处东躲西藏。小弟走后,他们一直都盼着他能回来,就一年一年的等,却一直没有音讯,最后就想多半是不在了。后来想找点他的衣物埋了,每年清明时节能祭拜一下,但哪里还有啊,本来就没什么东西。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搬了家,啥也没有了。只能每年为二弟烧纸的时候,顺带为他烧一份。
怪不得每年清明的时候,他们会念叨着还有一个三爷爷,说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夜很深了,四周一片安静,月光如水一般洒下来,很轻柔也很冰凉。我靠在奶奶的膝盖上,盆里的纸钱还燃烧未尽。奶奶个子很娇小,可我总觉得她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她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默默地守着曾陪伴她一生的人,回想与他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脸上不见半点悲伤,似乎这一生她已经满足。
能遇见一个让人回忆起来感到满足的人,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吧。
第18章
03年的春季非典肆虐,教室、宿舍到处是刺鼻的消毒水味道,学生尽量呆在教室里,大人们也少出门不往人多的地方去。于是呆在家里的人被燕西少爷的魅力吸引,在学校的我们被郭敬明的文字蛊惑。他的文字绮丽,满是诗意的凄美,字里行间尽是青春的迷茫与忧伤,迷倒了一大群少男少女。许多同学在课上偷偷传阅,老师们自己都不知道收了多少本《幻城》,每收一本翻一翻,魏亮觉得这一本书已经快被他翻完了。今天,他在六班又没收了一本,以为夹在他的物理书里就不被发现,肖琳琳平时物理课可没有这么认真过。看来他有必要去找周彦平沟通一下,虽说要分文理了,但毕竟现在还没分呢。
即将准备第二期的社刊,因为第一期的热情,因为郭敬明青春文学的流行,这一期的投稿多了许多,算上上学期期末各年级的优秀作文,页数增加了不少。
到了周老师的办公室,蒋主任正和周老师说话,看到我进来便说,“我跟你们周老师正说你们社刊的事儿,新一期的社刊什么时候出啊,上一期你们做得很好,值得表扬,这一期继续加油!”
“蒋主任,我们稿子已经收集好了,现在只剩下排版和印刷。我和社长关于印刷的事情讨论了下,有个想法想来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
上一期的社刊是由学校打印室印刷的,封面是彩色但内页只有黑白,油墨并不是很均匀,文字影响并不明显,但漫画、插画效果就差了很多,而且纸张也不是很好,多翻几次就皱了。我把手中的杂志递过去,一本是我们自己的社刊,一本是外面购买的杂志,封面的铜版纸经过压光处理色彩明亮,内里纸张也白皙光滑。
“老师,我们可不可以采用这样的材质,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我们可以抬高每本的单价,并不会亏。投稿的同学看着自己的文章出现在这样高档的杂志里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相信他们很愿意分享给自己的朋友看,销量多了同学们拿到的稿酬也高,也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而且,我们建议投稿不仅限于本校同学,我们也欢迎外校同学参与,这样能引发其他学校学生购买的欲望。”
“李霏霏同学,很有想法嘛,有竞争就有动力,也让学校这帮小子知道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然一天天的尾巴快翘上天了。”蒋主任点头认真道,“不过,你这内容可得保质保量呀!”
“放心蒋主任,其实第一期我们只是初次尝试,以后我们会越做越好的。”
“行,我还就欣赏你的这种自信,那你们就先按照你们的想法做,我就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周老师也放下手里的杂志,“这样,李霏霏,你和余小秋先去问问外面印刷的成本,确定好价格,既能保证成本,又不能价格太高,不然大家不愿意买。”
周末下午,约着学姐一起去找印刷店,学校附近的好几家店只复印打印,做不了杂志印刷。转了大半个县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印刷店,高二年级晚上有月考,时间差不多学姐就先回去了,我自己打算再转转看。
县城分为南北城,北城是老城区,几所高中学校和繁华街市都在这里,南城是近两年才开发的新区,楼盘很少没有商业区,只有零星几个小商家。这时大家并不知道十几年后这里会成为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城区。
穿过一条十字街,发现街角有一家图文快印,似乎刚开业不久,门前还挂着红绸。此时门口放着几个纸箱,一个店员模样的人正往车上搬。我走过去,发现纸箱上面散放着几本杂志,铜版纸封面,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色彩清晰明亮。
可算找到了!店里有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听了我的需求他们拿出了报价单,30页以内,300-500本为1.2元/本,500本以上为1元/本。30-50页价格要高一个阶梯,50页以上价格相对会更高一些。
“可以统一定价吗?我们杂志基本会在50页上下。我们是学校的杂志,数量也比较大,以后还可以进行长期合作。”第一期社刊页数不多,但第二期开始页数已经增加了。
“这个我们做不了主,得等老板回来。”
临走的时候,我留下了店里的电话。当天傍晚就接到了店长的电话,一听我是十一中的学生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不瞒你说我也是十一中毕业的,去年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开了这家印刷店,想当初文学社还是我跟几个同学一起创立的呢。一开始我们也很有信心做好,只是后来没想到会那样结束,每次想起来还挺遗憾的,现在能看到你们继续办起来也总算圆梦了。你明天把稿子送过来,我亲自帮你们排版。”
第二天中午,我带着稿件去了印刷店,见到了店长。店长个子不高,带着眼镜,人很温和。他拿着稿件坐下来后便开始翻看,过了十几分钟他终于抬起头,“怪不得你们社刊能卖出那么多,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比我们用心。”
这一期共印刷了四百本,统一定价三块五,本校学生凭学生证可优惠一块钱。老板通知印刷完成的这天,我和社长一起去的,看着新鲜出炉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社刊,即使看过更多的杂志新刊,但内心还是有些小激动。学长第一时间购买了十本,说想给以前的几个同学看看,曾经承载过大家梦想的文学社依然还在,而且变得更好了。
没几天,社刊就已经在各个班级已经传开了。上学期县城各大高校的期末试卷是统一的,由于优秀作文的刊登,这次外校托人购买社刊的人数增加了许多。
“沈老师,我们的社刊怎么样啊?”蒋主任靠在椅背上,一脸得意的举着电话。
“看把你给得意的,不过我确实得夸夸你,这社刊被你们这么一弄,都赶上外面的杂志了。你们的那几篇年级优秀作文写得真好,我们学校的学生啊还是差了点,看来还得好好跟你们学学。”
“你也太谦虚了,互相借鉴嘛!你也让你们的学生多多投稿,选些优秀的刊登上,也让我们的学生开开眼。”
“开眼就不必了,不过我是得跟他们说说,鼓励他们,这孩子啊就得多激励才行。你们那个李霏霏,听说是周彦平班上的,好像跟我们班有个女生是初中同学。小姑娘挺不错,我很喜欢她那个小品剧本《班级好声音》,很有创意,听说你们元旦的时候演过?”
这蒋主任就不清楚了,不过只要听见来自沈凤的夸赞,他就是开心,周彦平这件事确实做得不错。
文理开始分科,重点班老师集体默认的是选理,除了班级最后几名没人选文,所以填分科表的时候老师只是象征性的提了一句,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
肖琳琳趴在桌上要死要活,抱怨我跟她要被文理这个后妈残忍的分开,不能再坐同桌了,还嘱咐我每天都要想她,以后分开了也要去班上看她。她物理不好,说要和物理恩断义绝,早就打算好了学文。其实我也选文,只是还没告诉她,所以交分科表的时候她愣住了。
下课,我站在周老师办公桌前,看他翻着手里的分科表,“你成绩好,理科也不错,为什么会选择文科?”
“周老师,我喜欢文科。”因为冷河洲会去D大,省内理工最好的大学。曾经的我选文去了D大,如果重新选理我没有绝对的把握。陈雯英意外选了理,依然留在七班,虽然曾听她说过更喜欢文科,物理化学起来有些吃力。七班依旧是理科重点班,而六班则变成了文科重点班,我和肖琳琳依然是同桌。
社刊属于双月刊,第三期已经印刷了六百本,现在收到的稿件越来越多,自第三期刊登几篇外校同学的文章后,似乎更激发了本校学生的投稿热情。大家比拼着努力,竟让半期考试每个班的作文分数有所提高,有些班级竟足足比以往平均分高出两分。两分是什么概念,有时候只是零点几分也能落后好几名。老师们乐开了花,学校也很欣喜看到这样的结果,为此特意为社团批了一个专门的活动室。社刊订阅得越来越多,稿费也越来越高,活动经费也有了。文学社一跃成为学校最有钱的社团,超过了学校风云正盛的篮球社。
现在社刊板块基本固定,内容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欢,然而能让大家每期都忍不住想要购买还需要一个因素——连载。只有连载才能让人忍不住期待下一期。连载的东西必须要足够有吸引力,而最让人欲罢不能的莫过于侦探小说了。曾经多少次为看侦探小说熬至深夜,每次提醒自己看完这章就睡,然而不由自主又点开了下一章。以前阿加莎,福尔摩斯,东野圭吾,以及各种网络小说电视剧看了不少,现在倒是可以试试。但社刊针对的人群是学生,情节设置得需要轻松有趣一些,加上悬疑推理就好了,设定的场所也大多在学校,容易有代入感。
肖琳琳住宿舍,第二天早上一到教室就找我抱怨,“都怪你,我们宿舍昨晚说话被老师抓到了。”
什么?这也能怪我头上,我一不住宿舍,二也不是老师啊。
“嘿嘿,就晚上讨论你的那个社刊上侦探剧情,一时没忍住声音大了点……”她声音越来越小,似乎也有些觉得不好意思。回想起昨晚,熄灯之后,她和上铺便开始了悄悄话:“乔瞧,你说我们的内衣晾外面会不会也被偷啊?”
乔瞧从上铺探出头,“我们学校应该没有那种人吧,”她激动得拍着床板,“你也想到了那个女生宿舍内衣连环失踪案是不是?娘呀,凶手竟然是对楼男生宿舍的人,就为了研究内衣里面的海绵,这太变态了吧,你说李霏霏是怎么想到的?”
“还有那个一直都收到男生写的情书和各种各样邮寄过来礼物的男生,被一个男生问愿不愿意做他的女朋友,搞得他以为是被哪个变态缠上,吓得差一点去练拳击。哈哈,笑死我了,结果见面的时候才发现寄错了,他只是和人家暗恋的对象同名同姓而已。”床对面的楚丽哈哈大笑。
“我说最新的那个案件,校长办公室墙上的鲜血,你们觉得应该是怎回事?”
“我猜是小三打架,不是说校长年轻时挺帅,她老婆一直都小心翼翼以她老公为生活重心吗,会不会被她发现了什么,然后就打起来了?”
“我觉得不是,地上有没处理干净类似符纸一样的黄色纸屑,我觉得有可能在做法事,觉得他老婆每天神神叨叨的。”乔瞧这个人迷信得很。
“那也得在家做啊,在办公室也不管用啊,我倒觉得可能是哪个学生诅咒他,眼看要考试,那校长又那么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