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在1972——水棠
时间:2021-01-14 10:04:56

  苏卫东听完,笑了起来,“爸,这些东西你先收起来,别忙着送回去!”
  苏大伯立时急了:“东子,咱不能……”
  苏卫东便温和的安抚父亲道:“爸,你听俺的,俺妹儿她绕了这么一圈,其实就是怕你不肯收这些东西。俺看得出来,她是真心实意想给咱儿的,你要是真的退回去,那反而伤了俺妹儿的心,这就不好了。”
  “再者,俺妹儿最后那句话说的对,她跟奶奶才回来,今天肯定有不少人要上家里看看,你这前儿把东西送回去,人多眼杂的,一下看见这老多好东西,这不是把她往风口上推吗?俺妹儿她毕竟才来,以后还要再咱这儿长待的!”
  看父亲脸上露出了动摇的神色,他最后又道:“爸,这今后日子还长着,只要咱心里能时时想着俺奶和俺妹儿,你和俺弟平时都多看顾些、帮着干点活儿啥的,别叫人欺负了俺妹儿,这不比你忙着把这些东西退回去强吗?”
  哥哥话音才落,旁边侧耳细听的苏卫阳立即拍着胸脯喊道:“爸,俺哥说的对,俺以后肯定会经常去看奶奶和老妹儿!而且俺保证天天帮她们干活,啥活儿最埋汰、最累挺,俺就干啥!”
  苏大伯被小儿子这一嗓子震的脑瓜子嗡嗡的,可又舍不得说,只好无奈道:“阳啊,你可小点声,天天这么喊,那嗓子能受得了吗!”
  转头看一旁笑呵呵的大儿子,心里也觉得孩子说的有道理,可还是有点过不去这道坎,总感觉亏得慌!
  他下意识的看向原本站在门口妻子,却发现那里早已没了人影。
  还是苏卫东看出了父亲的心结,给他出主意:“爸,要不这东西就先放着!你不说明天下午俺奶就带俺妹儿过来吗?这事等她们来了再说也不迟。咱现在该做的是马上准备起来,先上山下几个套子,看看明天能不能抓点啥!再到河边网点鱼,让俺妹也尝尝咱这儿的野味!”
  苏卫阳一听也在旁边叫好:“对啊,俺哥这招好,咱是得整点好吃的!也不能让俺老妹儿第一次上咱家来就吃大咸菜啊!那啥,俺现在就去准备!”
  “还有,阳子!”苏卫东叫住弟弟,又嘱咐道:“你上咱志国大伯家,问问小苗,今年上冻那前儿采没采臭李子和山钉子,有的话,你去要点,等来年咱多采点给她补上!”
  苏卫阳听得直点头:“哎呀,要说咱家就属俺哥脑瓜子最灵,总有那老多主意!行,俺这就去找小苗!”
  临出门前,又对苏大伯道:“爸,你就别在那嘎达犯合计了!你就听俺哥的,啥事等明天俺妹儿和俺奶她们来了再说,咱先准备东西啊!”说着,扭头就往外跑。
  苏大伯越想越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最后点头道:“那行,东西先放咱这儿,明天等你老妹儿来了,爸再跟她说!”
  苏卫东点头,这回没再说话,只是看着他爸小心翼翼的收拾那两大包吃的、用的。
  当他的目光从一旁摆着的几本小人书上略过时,心里一动,正想喊他爸把这几本书递给他,就见方才出去的弟弟去而复返,风风火火的又冲了进来。
  “爸,俺妈把羊圈里的那只最肥的公羊拽出来了!她让俺喊你今天就把这只羊杀了!”
 
 
第27章 大伯娘   苏卫阳更是嘟囔道:“俺娘就是……
  羊圈里一共有四只羊, 两只母的、两只公的,也是这个家现在最值钱的东西,一家人平日里当眼珠子似的看着。
  母羊留着下崽,公羊一般都是留到年跟前的时候再杀, 不是为了自家吃, 而是年底的时候, 林场不少知青会买些肉带回家过年, 或者自己做成腊肉、风干肉之类的寄回去。
  知青们出手大方, 价钱要比卖给供销社高出不少, 大队里不少人家都愿意把东西卖给他们。
  可惜林场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 知青们平时吃住、工作都在林场, 一切都要按照规定来, 谁也不能随意开小灶。
  也就年底的时候, 领导们顾念大伙儿想家的情绪,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才阴历十月中旬, 离过年还两个月呢,这么早就杀羊……
  父子三人互相看了看, 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苏卫阳更是嘟囔道:“俺娘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苏大伯收拾炕上侄女给的那些好东西, 这会儿手上刚巧拿起了那条用报纸包着的羊毛围巾。
  这围巾跟他家养的羊颜色有点像,但是可比他家的羊好看多了!
  人家这个颜色看着特别舒服,还干净!摸起来也软乎乎的,一看就暖和!反正他也不会形容,就是觉着好,咋看咋好。
  他握紧手里的围巾,下意识看向了窗外,浑浊的眼中渐渐有明亮的光芒闪烁。
  苏卫东看到了父亲眼中的变化,目光再次扫过那几本小人书, 唇角轻轻扬起。
  总觉得,这个家也许会越来越好。
  另一头,苏奶奶见大儿子走了,回屋关上门,伸手照着苏慧兰后背就是两下子,嘴里嘟囔道:“你个坏丫头,心咋那么大!让你啥都说,让你啥都说!”
  苏慧兰一点也不觉得疼,反而有点想笑。小时候她淘气,奶奶也这样逮着她拍几下,但是从来就没使过劲儿。
  不过,现在可不能笑,她连忙反手一把抱住奶奶手臂,连哄带认错道:“好奶奶,别生气,我知道错了!除了这件事,我以后保证都听您的,好不好?”
  苏奶奶哪里真舍得责怪孝顺懂事的乖孙女,闻言只是叹气,然后千叮万嘱的让苏慧兰一定要守住“金手指”的秘密,她不想为了拉拔大儿子一家就把自己的宝贝孙女搭上。
  苏慧兰感受到奶奶对自己毫无保留的疼爱,心中温暖,忙再三保证,自己以后行事一定会格外小心。
  安抚了苏奶奶,苏慧兰看时间已经八点半了,祖孙俩还计划再蒸两锅馒头,一半留着送人、一半冻上自家吃。
  苏慧兰主动揉面,搓馒头,苏奶奶乐呵呵的坐在灶台旁,一边看炉子、一边看孙女干活。
  苏慧兰手里揉着面团,脑子里却在想着之前在门口看见的那个女人,便跟奶奶顺口提了一句。
  其实她心里已经隐隐猜出了对方是谁,就是想跟奶奶求证一下。
  果然,苏奶奶听完楞了一下,慢慢道:“听你说的,应该是你大伯娘。”
  关于大伯娘的事,之前奶奶也跟苏慧兰提过一回,不过当时没多说,苏慧兰也就只是知道这些年大伯和大伯娘已经整整七年没有说过话,夫妻关系可想而知。
  苏慧兰想起刚才奶奶没有马上答应去大伯家,便忍不住问道:“奶奶,您不肯答应今天带我去大伯家……是不是怕大伯娘那里见了我会不高兴?”
  她本以为奶奶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老太太却迟疑了一下,慢慢摇了摇头。
  “兰兰,奶知道你想问啥,你大伯娘这人虽然性子犟,但在这方面从来没啥说道,也绝对不是小心眼儿!她这人……犯就犯在心太强了!”
  接着,苏奶奶就给她讲了讲头些年跟大伯娘的那些磕磕绊绊。
  苏慧兰一旁听着,觉得奶奶跟大伯奶之间除了爸爸那封推荐信的事之外,最主要还是性格合不来。
  大伯娘其实是个善良的人,就是为人敏感又强势,不太容易相处,。
  说起大伯娘这脾气,还要从她大伯娘小时候说起。
  大伯娘娘家姓秦,大约是四几年那会儿才来的秀山。
  前面说过,本地人大多都是头些年在南边过不下去,才跑到这深山老林的极寒之地讨生活的穷苦人。
  那时,几乎家家刚到这里的人都是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最初的几个月时常要依靠已经站住脚的同村人帮衬,等慢慢适应了这里的极端天气,之后日子才一点点好起来。
  秦家人刚来的时候也不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但村里人历来不排外,对初来乍到的秦家人也很是照顾,大伙儿都是尽心尽力的帮忙,想让这一家子尽快安顿下来。
  谁知道,这个秦家不知什么门风,男的个个好吃懒做、啥事不干,女的则是处处占小便宜、搬弄是非,很多人好心好意帮忙,不但得不到感谢,还好几次被反过来赖上了,简直是出了力气还惹了一身骚。
  时间长了,村里人看透了这一家子,也就冷了心,再不愿搭理他们。
  秦家也不是没有一个好人,起码秦家大儿子的妾室人就很不错,老实又勤快,就是命苦,天天做着一大家子的活儿,却从来不得好,秦家人都看不起她妾室的出身,对她动辄欺辱打骂。
  这个妾室就是大伯娘的母亲。
  那时大伯娘也才十来岁,小小的人却很厉害,常常为了护着自己的母亲被秦家人打的遍体鳞伤。
  奶奶告诉她,大伯娘左边眉尾有一道伤疤就是当年被她自己的亲爹用马鞭抽的。
  村里人都对秦家这对母女俩十分同情,可人家的家务事外人又不能插手,只能暗地里偷偷塞点食物或是帮忙干点活儿。
  大伯娘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一直到十六岁,直到49年解放了,秦家人觉得时机到了,终于不用窝在这冷的要死的鬼地方,就商量着要举家搬回旧地。
  可就在这个时候,大伯娘的母亲却因为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大伯娘每□□不解带的照顾母亲,完全没想到秦家人竟然绝情的趁着她睡着的时候,丢下她和病重的母亲,一家人连夜走了。
  这还不算,临走的时候大伯娘那狠心的爹居然两块大洋就把她卖给了石砬子镇上一个老光棍!
  大伯娘咬牙挥着菜刀暂时撵走了来逼婚的人,可她的母亲却没能坚持下去,当天夜里就咽了气。
  可怜这个女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丈夫抛弃,还在催促着女儿收拾行囊,她想早点回去,因为这里的冬天实在太冷、太长。
  当时有左邻右舍接到信儿过来帮忙的,听着这话,都掉了泪。
  后来,村里人帮着大伯娘处理了她母亲的后事,一直偷偷喜欢大伯娘的大伯则求了奶奶凑了两块大洋,找齐五爷出面把大伯娘那桩婚事退掉了。
  再后来,也许是为了报恩,也许是想找个依靠,也可能是真的喜欢,大伯娘就嫁给了大伯。
  刚过门的时候,她奶跟大伯娘这对婆媳关系还不错,一方面奶奶不是那蛮横不讲理的恶婆婆,也同情大伯娘的身世;另一方面,大伯娘对这个家心存感激,也真心实意的对这个家里的所有人。
  但是时间长了,彼此性格的差异开始凸显,她奶其实是有点大大咧咧的性格,凡事不那么较真,只要不出岔子,差不多就行;
  大伯娘则正好相反,她性子极为好强,遇事喜欢分出个子午卯酉,尤其是她在意的事,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一点儿不能含糊,说白了就是执拗。
  过日子本就是个相互磨合的过程,脾气再好也难免有些小摩擦,更何况是一个屋檐下一对性格迥异的婆媳,彼此性格、观念的差异最终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起初是各自忍耐,可时间长了,大伯娘委屈,奶奶心累,大伯不知所措,罅隙一点点变大,终成了割裂感情的缺口。
 
 
第28章 乡亲   二合一
  “兰兰, 你大伯娘就是这样的人,她喜欢你时恨不得把一颗心掏给你,可是你让她觉着伤心了,她就有可能一辈子不搭理你, 哪怕你跪下来求她都不成。”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优点, 她不会说因为对你冷了心, 就啥都不管不顾!她记得自己是谁家的媳妇、哪个孩子的妈, 该她干的、她一件也不会少做。”
  苏奶奶说到这儿, 见孙女已经揉好了一大盖帘的馒头, 便掀开锅盖, 拿起一旁的蒸帘, 先往上铺一层打湿的屉布, 然后再架到锅里。
  苏慧兰忙端起盖帘子, 把揉好的大馒头往锅里一个一个摆。
  等馒头上锅,重新盖好锅盖, 苏奶奶一边往炉膛里添柴火,才一边又道:“就拿咱娘儿俩说, 俺是她的婆婆, 你是她男人的侄女,咱俩去了,她不管咋样都会好好招待,该咋地就咋地,一样不差。”
  苏慧兰有些似懂非懂,既然如此,那刚刚为什么还要拒绝大伯,非得晚一天再去呢?
  她正想再问问的时候,就发现奶奶低头添火时脸上的神情有些黯然, 她忽然就有些想明白了。
  知道对方只是因为身份而对自己毕恭毕敬,心里却还在怨怪、甚至记恨着自己,而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改变不了这种局面,这样的感觉换谁都会难受吧。
  尤其对方还是奶奶也曾看重的儿媳,一定更加的无法面对。
  不过苏慧兰觉得,从大伯娘今天偷偷来看她这点看,也许她的心已经有了软化的迹象。
  当然比起大伯娘,她自然更心疼奶奶!想必在奶奶独自回乡的这七年时间里,一定没少在大伯娘那里碰壁,因此失去信心也是正常的。
  想到这里,苏慧兰忍不住走过去蹲下身子,将脸蛋贴在奶奶的肩头,代表了自己无声的安慰。
  感受到孙女的贴心,苏奶奶伸手轻轻拍了拍孙女的手背。
  祖孙俩谁也没有出声,就那么静静依偎着,看那从炉门缝里透出的点点火光,温暖而明亮。
  祖孙俩正静静消受这份美好的温情时光,这时,屋外忽然响起一道响亮的招呼声:“三婶在家没?俺跟俺妈来看你啦!”
  苏奶奶忙拽着孙女起身,“是你大奶奶和柳枝大娘来了!”
  这边刚打开外屋门,苏慧兰迎面就看见一个老太太和一个挎着柳条筐的中年妇女正站在门口。
  那妇女一看见她,立时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哎呀,三婶啊,这像朵花儿似的俊闺女就是俺的大侄女吧!”
  旁边的老太太也笑眯眯点头:“是俊!怪不得她奶天天想着念着的!”
  苏奶奶忙给苏慧兰介绍,“兰兰啊,这是你爸和你大伯的亲大伯娘,你志国大伯的妈!你叫大奶奶!”
  苏慧兰连忙给老人家打招呼:“大奶奶好,我是慧兰!”
  这位大奶奶看着比苏奶奶年纪大了点,穿一身青布褂子,头上戴一顶圆顶黑棉帽,看人时笑眯眯的。
  “瞧瞧这孩子不但模样长得俊,说话声也好听,真是招人稀罕!”
  等轮到一旁的妇女,还没等苏奶奶开口呢,她就抢着先对苏慧兰笑道:“俺不用俺三婶介绍,俺自己来!闺女,俺跟你志国大伯是一家的,你喊俺大娘就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