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不是改不了,只是不好改,别打击宿主的积极性。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不能打击军心。”
难得露脸的系统一出声,呵,说了一通玄之又玄的话,是想干什么?
李初一如既往的无视系统,同韦欣道:“好,那就看你表现了,你的时间不多,但只要有心,总能让我看到你的诚意的。我先去母亲那里,你赶紧走,要是留久了叫母亲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虽然李初有心帮人,不代表从现在开始就是,她要帮,得让她看到韦欣确实值得帮后再说。
提醒李显千万不要忘记武媚娘现在可在气头上,而且已经出言警告,这个时候如果李显犯到武媚娘手里,后果李初可是帮不上忙的。
“我,我马上走。欣儿,你好好养伤,我改天再来看你。”为了美好的未来李显赶紧的撤。
李初可不管他,自己已经先一步的走了,李显在后面连声的招呼道:“姐姐,姐姐,你不要忘记,我一定记着姐姐的恩情。”
总有一种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感觉,李初赶紧甩开满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
至于到了武媚娘的寝殿,武媚娘已经卸下了妆容,一身白色里衣地坐在榻上看书。
“母亲。”姗姗来迟的李初老老实实的见礼,武媚娘翻了一页书,“聊得够久的,都说了什么?”
李初一五一十的把和李显还有小宫女韦伟欣说的话全都告诉武媚娘,武媚娘听得一愣,“你就这样一五一十的全告诉我了?”
“有什么好瞒着母亲的?”李初本来就没打算瞒着武媚娘,只要韦欣通过考验,确实一心扑在李显的身上。李初就会把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武媚娘,征得武媚娘的同意。
“这就是你说要帮他们的办法?”武媚娘问起李初的打算。
李初点了点头,“办法就是只要征得母亲的同意,父亲那里肯定也不会反对的。”
武媚娘再问,“你怎么就知道我一定会同意?”
“什么母亲不同意?显儿已经是王爷了,李家是皇族,不需要和谁联姻再次壮大,有了常乐姑祖母的事,母亲也明白了,不是所有的高门大户都可以通过联姻结成盟友的。”把情况告诉武媚娘不代表,李初就没有办法说服武媚娘了。
不用急,只是将事实还有利益摆在武媚娘的面前,武媚娘自然就会知道怎么样选择。
“有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庆幸你不是敌人。”听完这番话,武媚娘看了李初许久,幽幽叹出一句。
李初连连摆手道:“母亲千万别这么说,你会吓着我的。”
“那今天的事你不打算跟我说说?”武媚娘话锋一转,提起今天的事。
这下轮到李初有些扭捏,武媚娘厉声的问,“不想说?”
“不是不想说,只是在想要怎么跟母亲说,母亲才不会动怒。”李初赶紧解释,完全不想引起武媚娘的误会。
“你是有意让武敏之去救人的是不是?”思来想去,武媚娘总觉得武敏之去的太巧了,就算他是追着宫女去的,但那个地方太隐蔽了,一般人都不可能去,只有跟着去的人才有可能寻到。
但是又一想,武敏之为什么插手此事?
联想到李初和武敏之之间的交锋,虽然两人话说的不多,可是两人交错之间传达一两句话,完全可以做得隐晦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武媚娘是个聪明人,一下子想明白了,这件事肯定是李初指使武敏之插手的。
“确实是我做的。我知道母亲想给常乐姑祖母一个教训,这也是为了我。我更明白这件事,如果我阻止了母亲,母亲一定会不高兴,也会觉得我的心偏向李家,帮着李氏宗亲的人,不帮母亲。要不是有这层顾虑,我早就直接去阻止了。”
这点心思半分不曾瞒了武媚娘,武媚娘想得分明,确实如果李初想这么做的话,她完全阻止不了李初,因为她没有想过李初会想拦止她。
“母亲要教训常乐姑祖母,因为常乐姑祖母告我的状,更不曾将母亲放在眼里,换作是谁都会不高兴。而且她还有意在父亲的面前挑拨你和父亲的关系,这是最不让母亲容忍的,给她一个教训,让她永远都不敢再和母亲做对,我支持母亲,可是结仇,母亲,确实不需要。”
李初老实地说出了自己为什么拦着武媚娘的原因,教训可以,结仇不宜。
武媚娘道:“你以为我怕和她结仇?”
李初连忙地道:“不,母亲不怕,我怕。我不希望母亲和李氏宗亲的人起了冲突,不希望母亲和他们闹得不可开交,和仇人一样。”
“一但母亲和他们的关系变成了这样,那么接下来父亲就会处于两难的境地,天长日久的,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会越来越复杂,那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想要父亲和母亲能够和从前一样,情意浓浓,彼此扶持,而不是彼此的针对。”
“所以,我今天送城阳姑母的时候让城阳姑母和所有的李氏宗亲放话,他们最好全都安安分分的,别管你和父亲的事,谁要是敢挑拨你和父亲的关系,或是有心取而代之,我会第一个对他们动手。”
在武媚娘或许早就想好怎么对付李氏宗亲接下来的事时,李初顶在前头,明明白白的放话,武媚娘纵然一开始猜到李初竟然帮着常乐长公主是生气的,这会儿也什么火气都没有了。
“城阳长公主会答应吗?这可是得罪常乐大长公主的事?”武媚娘询问。
李初道:“不过是看哪一种更能利于己,比起一个李氏宗亲来,一个常乐姑祖母算什么。素日母亲可曾薄待诸位宗亲了?既然不曾,让他们安分少掺和父亲和母亲的事,不该吗?”
第099章 吐蕃之乱
武媚娘笑了,极是愉悦的笑了,“好,说得好,做得更好。”
能让李氏宗亲全都老实,恰恰是武媚娘最想要的,武媚娘同样希望他们所有的人都少管她和李治之间的事,如果他们敢多管,武媚娘就会像对待常乐大长公主一样的对待他们,不相信的人尽可一试。
李初在不需要她提醒的情况下将武媚娘最需要的事做了,可谓面面俱到,武媚娘的眼中尽是笑容。
一众太后都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有了武敏之在中间缓和,总算武后没有那么生气,其他的事都好说了。”
是啊,只要武媚娘不生气,不因此认定李初是不站在她那边的人,那就好了。
萧太后:“孝庄妹子的脑子好使,转得也太快了。”
奉承孝庄太后一记,孝庄太后:“群主不是想不到,只是一时太急了,一急自然就失了分寸,否则武敏之这么好用的人,怎么可能不用。”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到此算是翻篇了,李初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武媚娘招手让李初走了过去,就在她的榻边上坐下,“你想好了,你真要上战场?”
“如果上了战场可以帮到大唐,可以帮到父亲帮到母亲,我想上。”本来就想上战场的人,既然自己可以作为一个平衡,正是李初求之不得的。
“行军打仗不是一件小事,你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一旦走出了这一步,如果你做得不好,那么你先请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会变成一个笑话。”武媚娘只是将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告诉李初,她是希望李初可以谨慎再三,不要轻易做下决定。
李初郑重的道:“母亲我不是心血来潮,我早就想好了一切后果,我没有退路,也正是因为没有退路,我只能朝前走,也一定会把事情做到极致。”
人之所以所向披靡,更多因为没有退路。“破釜沉舟,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母亲如此我也是如此。”
显然李初早就想过会有什么后果,但是依然决定一往无前。
这样很好,人想定了就去做,如同她想要做什么就大步的朝前去,去争去抢,永不后退。
“那你和我说说此去战场,你要往哪去?”好,武媚娘不知是不是做下了决定,但是此问,李初立刻道:“西部,吐蕃。”
吐蕃啊,原先在大唐内同他们交过手,震慑一回虽然让他们暂时老实,不代表事情完结了。
“先前吐蕃来过,虽有震慑,总得在他们进犯的时候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他们才能牢牢的记住,我就想从吐蕃开始。”李初想要由此开始,因为她有过震慑在前。
武媚娘沉下脸思量,目光沉着,李初不着急,由武媚娘去想,想来有些事是需要给人时间,不好轻易做下决定。
“我知道了,容我再想想,和你父亲商量后再说。至于那个小宫女,若能过你的眼,此事可以定下。宫女出身又如何,想要给她一个身份很容易。”武媚娘浑不在意,要不是李初同她说起此事,又恰是因为李初帮做得太好,她的心中高兴,未必会如此轻易的答应下此事。
“好。”李初不得不说自己压力还是挺大的,看一个个的都把事情尽托付于她的姿态。
“回去歇着吧。”武媚娘松口打发李初,她也需要一个人静下心来仔细的想想。今天发生的一切,武媚娘全都需要捋捋,做下的决定关乎她的未来,武媚娘不敢不慎重。
李初乖乖的退了下去,何尝不是松了一口气。她最怕的就是今天因为常乐大长公主的事和武媚娘起的间隙,武媚娘会出手教训常乐大长公主是因她而起,而她是希望武媚娘可以安好,少些杀戮,也算是为了武媚娘好。
但是李初不能确定武媚娘会不会领她这份情,李初很担心武媚娘只认准了一点,那就是李初阻止武媚娘去做武媚娘想做的事,无论什么原因,都是武媚娘所不能允许的。
还好还好,武媚娘是个讲理的。
萧太后:“这件事真得谢谢武敏之,如果不是武敏之插手,武后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
武敏之在武媚娘的心里是属于武家的人。李初利用武家的人去救李家的人,虽然很矛盾,但是至少证明了李初并没有一心偏向李氏宗亲,还能顾及武媚娘的颜面。
在这件事情里,武媚娘唯一要确定的是,李初会不会站在她这一边。确定了李初是和她一边的,武媚娘也就不在意李初利用武敏之缓和了她处置赵芬的意思。
见微知著,就是一点点的小事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
宣太后:“好险,群主得亏了没想亲自出马,你要是亲自出马,今天这件事一定会闹得更大。”
但凡武媚娘在处置赵芬的事情上见到李初,目睹李初阻止她行事,一定会认为李初背叛了她,辜负了她的信任,定会勃然大怒。
萧太后:“群主啊群主,高宗和武后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牵扯上李氏宗亲的事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局面也会越来越多,你总不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平衡的。”
李初:“不能也要保持,二择其一,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我父亲是不可能放任我母亲对付李氏宗亲而不管的。”
吕太后:“放心吧,武后就算再怎么强势,多少会顾及李治还活着,只要李治活着,有些事,武后就不会做得太过,反之,如果李治死了,李氏宗亲若想对付武后,就不一定了。”
萧太后:“就今天的事,武后一出手可就是毁了一个女郎的一生,或许更想取她的性命,要不是武敏之赶到的及时,赵芬能不死?”
发了一个叹息,萧太后:“一出手就要人命,这还算是武后手下留情吗?再是顾及高宗,但是武后要立威,立威就得狠。”
吕太后:“要不是手下留情,武后直接就能解决了常乐大长公主。”
……这样一说也在理,毕竟得罪武媚娘的人是常乐大长公主,杀她立威可比杀一个赵芬要好多了。
吕太后:“怎么说常乐大长公主都是李治的姑母,能杀常乐大长公主的女儿,但是不动常乐大长公主分毫,既是挖人的人心也是提醒常乐大长公主往后要安分守己,千万别再犯到武后的手里。”
李初不想再议了,“今天的事算是有惊无险的过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容我歇一歇。”
一天的精神紧绷着,生怕再出个什么事,李初确实需要休息一下。
太后们立刻安静下来,李初回到屋里直接倒头就睡,显然是累坏了,伺候的人没有一个敢来打扰。
今天的事一字不落的传到了李治的耳朵里,对于武媚娘的举措,李治知道武媚娘出手的初衷是什么?虽有以私报公之心,但是也有爱护李初的意思。
倒是李初的处理方式,将武敏之拉扯进来,缓和武媚娘有可能产生的怒意,做的很好。想到这一点,李治的心更定了,没错,就要让李初去担负重任。
越想越觉得合适,想必有了今天的事,武媚娘一定能够尽快的做下决定,定然会同意让李初从军的。
好,此事若是办成,李治心中的大事便落下了一半。另一半是只待李初在军中立下,军功足以震慑朝野内外,那么李治的的心才可以完全的放下。
*
只是随后常乐大长公主开始秘密的联络李氏宗亲,想使一众叔伯兄弟之力对付武媚娘。
与此同时城阳长公主也按李初的意思组织联络李氏宗氏的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连李初放的狠话,也一五一十的转达。
自然也有不忿的,并不认为李初一个女郎能掀起多大的波浪,而对于武媚娘的□□,确实有不少人心生不满。
他们李家的天下,什么时候由一个姓武的女人说了算?
由此开始,李氏宗亲的人竟然有不少伙同常乐大长公主一起攻击武媚娘。
武媚娘对此喜闻乐见,一群送上来的鸡,她怎么可能不杀?
但没有等武媚娘出手,李初先一步搜罗了各家犯下的罪证,齐齐的送到御史台。
御史台看到那诸多强抢民田,占人房屋的实证,不能不参。
在李治为李氏宗亲既然为难起武媚娘,想和武媚娘争夺不休头痛的时候,这些送上来的折子完全就是让李治不需要再左右为难,直接就能处置了。
出手参武媚娘的李氏宗亲,皆因所犯罪过大小而被李治责罚,然后李初往各家送话,如果他们依然坚持和武媚娘作对,依然要挑拨武媚娘和李治之间的关系,那么下一次,他们就不会只是受到李治的责罚而已。
各家自己都有什么事自己清楚,谁家都不清不白。其身不正,其行不端,岂敢指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