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并不接话,为了那么一句所谓的预言,死了一个李君羡不够,就连武媚娘这样的女子,一个个都想除之。他的父皇在世的时候,就怕将来有人会杀尽李氏皇族,若是这般,大唐焉存?
李清风突然往后一退,朝着李治跪下道:“陛下,公主或许就是一个能够破解此局的人。”
满殿皆是一片哗然,再结合住持大师和袁天师的话,就是李初本人都傻了眼,妈啊,这话的意思她还能改写历史不成?
啊呸,她不要,她可不要!
“这三个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看起来不像是假的。”萧太后永远是第一个发表意见的人。
原本都想栽李初一个妖孽的名声,现在都说了李初是福星,更是一个破局的人。
“一个早逝的公主活过来,总不可能没有原因。”孝庄太后补充。
李治的心情随着三人的话变得分外的好,尤其捉住重点地问道:“那么朕的小公主不是妖孽?”
“自然不是,这是天佑大唐赐下的可以挽救大唐的人,怎么会是妖孽。”李清风掷地有声地回答,似乎生怕其他人不信,“臣愿意拿脑袋担保,臣若有半句虚言,天打五雷轰。”
盼了那么久啊,竟然盼到一个有希望破局的人,李清风眼泪都落下了,可见激动的。
就是住持和尚和袁天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开口,“出家人不打狂语。”
“修道之人不染红尘,真真假假,绝不妄言。”
这样的三个人加在一起,要是有一个人的意思不同都还能有人帮他们吵,三个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原本包藏祸心的人委实不愿意放过大好的机会,没能把武媚娘扳倒,反而好像帮了她一把。
“诸位大师,有没有可能看错?”总有不死心的人想要问个清楚,这件事无论怎么看起来都诧异。
“公主殿下死后三日复活,这样的事竟然不是祸事?”提起此,倒是显得十分的不相信他们这些方外得道的人说的话。
“诸位既然不相贫道的话,自不必问贫道。”袁天师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而且这是他的专业,专业被人怀疑,这件事让人很难容忍,因此朝着一旁的人表露他的怒意。
住持和尚道:“老衲所言皆是老衲所见,若是阁下不信,可去寻愿意说你想听的话那人来,恕老衲不能配合。”
就是李清风这个本来是他们那些人希望的人此时也不满地道:“若是诸位不相信,不妨拭目以待。”
便是很相信李初,认定李初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唐的福星。
“天下谁人不知三位都是得道之人,若是连三位的话都不可信,还有什么人的话可信?柳大人,你想要这三位说的话,怕是他们不会说,但你非要扣朕的公主一个妖孽之名,是何居心?”李治直接寻着一直拿着李初是妖孽一事的人不肯放的那位问起来,想弄清楚此人是不是不管有多少人说李初不是妖孽,他就是不相信,就是扣定李初一个妖孽之名。
李初要不是不能给李治鼓掌,必须已经动手了,好父亲啊好父亲,你可得护着我,你要是不护着我,我可要被人害死了。
“臣不敢。”被李治问起的那位正是王皇的舅父柳奭,怎么敢真跟李治吵下去,他是一个臣子,李治想要废后,皇后可是他的外甥女,他是想帮外甥女一把,将李初除了,再把武媚娘拉下马,不料好好的计划一再生变。
先是长孙无忌临时倒戈,接着两位得道的和尚和道士前来,他们的意思很明白,李初不仅不是妖孽灾星,更是大唐的福星。
就连他们最寄以厚望,以为会给他们帮上忙的国师李清风也在最后肯地告诉他们,李初是能改变大唐悲剧的人,柳大人不愿意接受啊!
可是李治怎么会不懂他的心思,正是因为明白,此时问责起来,更多是借题发挥。
柳奭连说着不敢,李治道:“朕看你没什么不敢的。连安国寺住持大师和袁天师,李监正所言你都敢质疑,你不就是想让人说一句朕的公主是妖孽,是朕这个皇帝当得失德,所以才会生下这个妖孽,朕这个皇帝该当到头了。”
李治把话说得明白至此,引得柳奭连连摇头,“陛下,陛下,臣无此心。”
“你没有此心?朕因皇后失德之故要废后,皇后是你的外甥女,你存的什么样的心,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舅舅,你可知?”李治借机发难,而且这个难还要让长孙无忌配合起来。
长孙无忌听着李治唤着的舅舅,沉吟半响道:“陛下,柳大人或无此心。”
“若无此心,为何一心要说朕的公主是妖孽,妖孽二字,正是他一再提起,也正是他,一直想否定诸位高僧大师所言。舅舅,难道你也希望朕的公主是妖孽,是上天降下来惩罚大唐,惩罚朕的妖孽?”
此时的李治一步不退,一步不让,似乎等着长孙无忌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好让他死得明白。
长孙无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李治质问过,可见此时的李治有多生气。
第006章 福星真假
武媚娘道:“陛下,长孙大人忠贞为陛下,为大唐,怎么会和他人沆瀣一气对付陛下。”
这样劝和的话,光明正大的上眼药啊。
李治冲长孙无忌看着,似乎在考虑什么,“是啊,舅舅自来最疼朕,若是没有舅舅,岂有朕的今日。”
“陛下,陛下言重了。”有些事哪怕是真的,但就是不能说出来,因为君臣之别,为君者在前,臣在后,当臣子的要是敢起挟恩以令君报之心,这是目中无君。
长孙无忌明白因为一开始的自己犯的正是李治的大忌,他想除了武媚娘不假,可是用一个小公主,大唐的公主去除一位内宫的昭仪,当皇帝,当父亲的人能够幸免吗?
不能的。李治因此而怒,更是借此想让长孙无忌明白什么是君臣。
李治道:“舅舅不必说,朕都明白。”
说着明白的话,李治的目光看向一旁的住持和尚和袁天师道:“辛苦两位跑一趟,朕感激不尽。”
“陛下,老衲还有一言相劝。”住持和尚往前一步,李治一顿道:“大师有话不妨直言。”
住持和尚一笑道:“公主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更该积德行善,若是皇上不介意,每逢初一十五,还请皇上让她前往寺庙中安养,直到十五及笄方可中断,以保公主安宁。”
李治一想只是初一十五住寺庙,此事不算什么难事,点头道:“甚佳,朕记下了。”
袁天师道:“大师既然都说了,贫道也有一言相劝,陛下若是觉得可行便行。”
李治依然面带笑容地道:“天师只管说,朕一定记下。”
“公主将来无论做什么,陛下尽可随她之心,切记不可强求,求其所欲,违其心,恐不利。”袁天师说来,武媚娘道:“此言岂不是说,小公主往后不管做什么,我们这些当父母的都只管随她的意,不可多管束于她?”
“正是。”袁天师肯定地回答,武媚娘道:“可是孩子还小,未能明辨是非,若是一味骄纵,只怕……”
骄纵不可取,武媚娘也是为人母的,并不想将来养出一个无法无天的女儿。
袁天师道:“所谓随心,随其所欲,并非不管,宫中名师不少,让公主随诸皇子们一道读书识字,做一个明辨是非之人,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确实不难,不过是拿了女郎当成郎君一般养罢了,李治道:“随心之行,是指当她想做一件事的时候,随她去做,无论能看得到的结果,还是看不到的结果。”
“然也。”袁天师真正的意思正如李治所言,所谓能够看到的结局其实不过人凭空想像出来的,没有到最后,怎么就能确定那样的结局就是真正的结局了?
袁天师似乎想到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本经卷,“这是一本可以强身健体的功法,赠于公主,待公主年岁渐长,到了可以习武的年纪,若是陛下有意,不如送到我府上来,我为公主启蒙。”
这意思还想亲自教李初武功,群里的太后们又开始发表意见了,“这事看起来好像有人推手了。”
“谁提出请方外之人前来的?”你一言我一语的问起来,随之齐齐地看向武媚娘,心里何尝不是在想,武媚娘这样一点时间就能说服到这两个人,忒不容易了。
李治已经点头道:“若是将来初儿愿意,朕一定烦劳天师。”
点头表示他还是愿意听听长大后的李初怎么想的,若是李初认为应该要去练武,他一点都不介意。
李治的意思袁天师听明白,冲李治道:“陛下无事,贫道告辞了。”
此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圆满退场了,住持大师跟着一同道:“老衲也告辞了!”
“送两位。”李治客气地请人走了,等没了外人,李治看着一干臣子,“今日到此,散了吧。”
他这么一说话,人已经带着武媚娘和李初离开,李初在群中问:“适才明明问起长孙无忌的事,怎么不说了?”
“因为现在不是说的时候,还差一个引子。”宣太后为李初解惑,“帝王之心,你现在不懂,不能明白,不过没有关系,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不难看出来李治和武媚娘都不是省油的灯,旁人布好局等着他们,可是夫妻二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生生将一个要困住他们的局面全改成利于他们的局面,这样的能力,只要他们想教教李初,李初一定受益匪浅。
李治领着武媚娘和李初回了宫殿,武媚娘拍着胸膛道:“陛下,臣妾吓坏了。”
“辛苦媚娘了。”李治笑着拍拍武媚娘的背,谢的究竟是什么,他们各自有数。
“皇上护着臣妾和初儿,臣妾也会护着皇上和初儿的。”作为一个臣子,母亲,她都会做到最好的。
“放心,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的。”李治说到这里眼中闪过冷光,有些事,发生过一次,两次,三次,不代表他会无休止的忍耐下去,忍一时,只是为了等待时机,大权在握,他是大唐的皇帝,怎么能不大权在握呢?
武媚娘看着不远处的方向,那是中宫的方向,事已至此,她定要成为大唐的皇后,若不能成功,她便只有一死而已。
李初这才来两天啊,惊心动魄得让李初的精神就没松懈过。
“放心吧放心吧,你最难的关已经闯过去了,妖孽变福星,只要你这父亲还在,你的母亲还在,你都能横着走。”宣太后显得懒洋洋地宽慰李初。
李初:“是要抱大腿吗?”
“什么叫抱大腿?”一群太后听不懂新名词,所以问起李初来,李初只好解释起来什么叫作抱大腿。
“你能不抱吗?别以为你是女儿就不用经营,你就算有那三个人的话说你是福星,可是你能确定他们三个人说的话不是受人指使的?”
“看看你的父母们,你要明白他们会护着你,是因为他们得护着自己,你们的利益一致,所以他们会护着你,想让他们一辈子护着你的最好办法是一辈子保证和他们的利益一致,或者你可以带给他们利益。”宣太后积极地发表言论。
“哪怕作为母亲,当有一天我损及儿子的利益时,我的儿子都能毫不犹豫地舍弃我,亲情这种事,你最好别指望皇家里有真的亲情。”萧太后补充,“你要是不知道武媚娘废了几个儿子我可以告诉你。”
“不,不用,以后的事,我不想知道。”李初果断地表示拒绝,有些事不需要知道得太多,多了反而对她不利,她还是安心的长大,随着事情发生后再知道为好,预知太多的事,有利无害。
“你怎么不想知道,知道后面的事,你就可以阻止了。”萧太后想不明白李初的脑子,生怕李初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失了脑子。
李初:“太早知道一些事,除了让自己徒增烦恼没有任何用处,你们就算知道所谓以后的事,那都是史书中所记载的,有时候只记着一个果,连因都没有,因为果而否定因,对吗?”
话说得有些悬,但是一群太后们都听明白李初的意思,吕太后:“话说得不错,确实如此,有些事不知道反而更好。”
李初:“也没什么事了,睡觉。各位太后们,你们安静一点哈,我还是个孩子,脑子要安静才能睡,你们现在都在我脑子里,要记得哦。”
太后们:……
心真大啊!李初这一天天绷紧了精神的,作为一个孩子这不是她该过的日子,她要睡觉,好好地睡。
李初倒头再睡着,李治低头一看李初睡得安甜的,“这孩子真能睡啊!”
武媚娘一笑道:“孩子还小,要是不睡觉干什么?”
“陛下抱了孩子一天也累了,给臣妾吧。”半天下来都是李治抱的李初,除了中间段武媚娘抱李初出恭,李初一个成年人无奈成了一个孩子,吃渴拉撒睡都得靠人,如此日子,李初只能不断地催眠自己,她就是一个孩子,她只是一个孩子。
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再醒来的时候听到一阵交谈的声音,其中的一个声音李初很熟悉,是武媚娘,可是另外的一个她不认识。
“母亲,今日诸事多亏了母亲。”武媚娘感谢的话一说出来,李初还没反应过来。
因为李初睡觉群里一度安静的太后们看到那人,惊喜:“是卫国夫人杨氏,武则天能当皇后,能和唐高宗称为二圣,她可是出了大力的。”
萧太后看来很了解武媚娘的点滴,就连武媚娘的母亲都了解。
“还是我们小公主有福气,是真正的有福之人,媚娘,有了安国寺住持大师和袁天师的话,往后只要有小公主在一日,你的地位都会稳如泰山。”武媚娘的母亲杨氏那是心急如焚地进宫来,得知结果心中的大石尽都落下了。
“都是母亲教他们说的话。只是我也没想到,原只想让母亲请住持大师和袁天师莫将小公主说成妖孽,最后他们竟然说小公主是福星,母亲是怎么做到的?”武媚娘提起此是惊讶万分,初听的时候她已经惊住了。
杨氏道:“我没有教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