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存点点头:“起码比现在长得快。”
事关养猪的事情,袁大娘都挺积极,她猛地拍拍大腿说道:“需要啥你去写,我立马去找生产队。”
宋存左右看了看,这里没有纸笔,他说道:“我回家一趟。”
袁大娘也意识道这里没有纸笔,摆摆手:“那你赶紧回去。”
等到生产队把东西都给弄来了,宋存就教袁大娘怎么喂猪,猪六十斤之前怎么配饲料,六十斤到出栏又怎么配饲料,这都是有要求的,不能全按照一个饲料配制喂下来,全都一一跟她说了。
袁大娘听得云里雾里,也没听明白。宋存只能把方法写下来,他在家的时候,他过来帮忙配几遍,让袁大娘在旁边看着。他不在家的时候,让村里识字的青年帮着配。
当然,所有的猪原先没有喂饲料,猛地给它们喂饲料恐怕它们消化不良或是拉稀,开始几天只能添加少许,慢慢观察,待到它们适应了,再按照正常比例添加饲料。这话袁大娘听明白了,就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喂奶,后来添加辅食一样,先喂一点,让他试试,见他没啥毛病,再多添点,都是一个道理。
教会了袁大娘怎么给猪喂饲料,宋存闲了下来,没事就窝在家里看看书,或是帮着奶奶做做家务,提提水扫扫地啥的。
过年了,在村里借了牛车,拉着三位老人去了镇上赶集买年货,今年宋存挣了不少稿费,就想过个滋润年,到了镇上,他大手一挥道:“想吃啥,咱们就买啥。钱管够。”
宋婆子拍拍他的肩膀,噗嗤笑了:“还钱管够,说的跟你有多少钱似的。”
宋存笑笑,“走,咱们去供销社看看去。”
宋大爷爷先下了牛车,宋老爷子跟着下来,宋婆子下来站稳了后笑着说:“今儿让咱们孙子带我们逛逛,享受一回想买啥就买啥的感觉。”
快过年了,哪怕现在家家不算多富裕,供销社里也围满了客人。镇上供销社不算大,几位老人看到里面围满的人,就皱皱眉:“那么多人,懒得挤,二存子去里面看看,有啥需要买的你买了就是。”
宋存打眼一看,也不打算让几位老人去里面挤了,径自去里面买了几条鱼、几斤牛肉、几斤羊肉,拎出来放到牛车上,转身又去了供销社,在里面待了半小时左右,出来手里又是拎了一大堆东西。
宋婆子看到他手里的东西,哟一声:“咋买这么多?都买了啥?”
宋存笑着道:“啥都有。果子、糖、瓜子还有水果,还买了两壶白酒。”
宋存话说完,宋老爷子还有宋大爷爷就笑了,旁的他们不稀罕,唯独稀罕白酒。
在供销社买好了东西,又去了菜市,菜市里小商贩明显比去年多了,宋存看到有卖小草鱼的,又称了十斤。宋婆子扯扯他的手:“你不是买了鱼吗?咋还买?”
宋存边挑鱼边说道:“那是大鱼,红烧了吃,这小草鱼可以熬汤,反正这鱼又不要票。”
宋婆子就点头:“行吧,你喜欢吃就买吧。”说着就掏钱。
宋存拦住了:“说了今天我买菜的,不要奶奶的钱,奶奶那点钱还是留着自己慢慢花吧。”
卖鱼的妇人就笑着道:“你这孙子孝顺。我那孙子不在我这里掏钱就不错了。从来不指望他给我买东西。”
宋婆子笑眯眯的道:“我这孙子不仅孝顺,还是大学生呢。他的钱也都是他自己挣得,说是给老师翻译啥稿子......”
卖鱼的妇人满脸意外,看着宋存惊呼一声:“哟,这小伙子还是大学生呢,眼拙了,眼拙了,没看出来。这样吧,我这鱼摊子还从没有大学生来过呢,今天的鱼多给你称一点,讨个吉利。”
宋存当然同意,结果买了十斤鱼,那妇人多给了半斤。
称了鱼看到有卖牛骨牛腿牛脚的,他又买了不少,宋婆子拦道:“买那干啥,煮很久都啃不动。”
宋存跟她说:“你和爷爷腿脚疼,牛脚炖汤喝了比较好。”
宋婆子满心欣慰,这孙子真是比闺女都贴心,早几年闺女还经常回来看看他们老两口,这几年两个嫁出去的闺女都有了孙子,也不常回来了。今年过年,还没来送年礼呢,去年大闺女都没来,今年也不知道会不会过来,就是不给他们买啥东西,过来看看他们,跟他们聊聊天也好啊。
宋存放好牛骨,转头问奶奶:“再去买些羊排?”
宋婆子看他:“行,喜欢咱们就买。”
回去的路上,路过供销社,恰巧碰到宋大壮张小花,旁边跟着宋志文还有一个姑娘,姑娘身后站着两个妇人。宋大壮没想到会遇到爹娘还有宋存,瞥了眼他们的牛车,他笑着道:“爹娘,大伯,你们也赶集呢?早知道你们赶集,就跟你们一起来了。”
宋婆子嗯一声,下意识瞥了眼那姑娘,模样挺好,就是那眼睛乱瞟的,宋婆子也没说啥,人都说一辈子不管两辈子事,她这都三辈子了,管不着了,就说道:“你们忙着吧,我们回家了。”
张小花连忙说:“爹娘,今儿志文买订婚的东西,你们帮着掌掌眼呗?”
宋婆子哪里想操心她那些事情,说道:“你们自己看着买呗,我老眼昏花的看不清。”
张小花还待说些什么,宋存说道:“爹娘,你们忙着吧,爷爷奶奶买了一上午东西,也累了。先回去了。”
宋大壮点点头:“那行,你们回去吧。”
宋存赶着牛车,慢慢远去。姑娘旁边站着的妇人盯着那远去的牛车笑着问道:“刚刚那赶牛车的小伙子就是你家大学生儿子啊?”
宋大壮得意的点头,“是啊,考上大学了,自己能挣钱,还贴补他爷爷奶奶呢,啥事不用我们操心了。”意思今后就是宋存结婚也不用花他们的钱,让对方尽管放心。
妇人倒不是那意思,转而问道:“有没有对象啊,没有我给他说一个?”
宋大壮下意识拒绝道:“他的事,我们没管那么多。”
张小花却有些不高兴,今天志文买订婚礼,这女人倒是给二存子说起对象来了,也不看她说的姑娘配不配得上二存子,她假笑着:“宋存的婚事我们管不了,就是想管,咱们也不知道他想找啥样的媳妇,让他自己操心去吧,再说他现在还上学呢,不着急。”
那妇人撇撇嘴,不吱声了。
宋存没操心宋志文订婚结婚的事情,只听说那姑娘不仅要盖房,还要缝纫机自行车,就是手表也想要。要的挺坚决,不给婚事成不了。偏宋志文还看上了那姑娘,坚持娶那姑娘。急的张小花团团转,到处借钱打算给他们凑齐那些东西。
宋大壮还没表态呢,那边宋粮媳妇杨萍找上门了,说当初她和宋粮结婚的时候,只给盖了三间瓦房,其余啥都没有。如果张小花要给小儿媳妇买那些东西,也要给她补齐。不然将来他们老了的养老钱,宋志文出大头,他们出小头。
杨萍的话一出口,就点燃了张小花的怒火,婆婆媳妇吵了起来。一个说婆婆偏心,一个说媳妇不孝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
宋婆子坐在屋里织毛线都能听到她们的吵架声,摇摇头:“我就说一碗水端平,一碗水端平。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宋存在旁边练字,听到她的话,就笑着说:“甭管他们咋样,你也别去管她们,你这么大年龄了,操那么多心做什么?她们要吵让她们吵去呗。”
宋婆子叹口气,话是那么说,可听到他们吵架还是烦。
杨苹在张小花那里吵了半天没吵出个结果,生气跑到了宋婆子这里找宋存,大声问宋存:“爹娘要给志文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钱都花他身上去了,你还是个大学生呢,就啥也不敢说?咋那么窝囊呢?”
宋存皱眉,你们吵你们的关我什么事?语气有些不耐:“不是还没买吗?”
杨苹怒声道:“等到他们买回来就晚了。”
宋存说:“不是分家了吗?即便买那些东西,也没花你的钱呀?”那么着急干什么?
杨苹噎住了,脸色开始发怒,怒道:“反正我结婚的时候没买那些东西,他们要是给志文买,就必须给我们把那些东西也补上。”
宋存说:“这些事情你去跟爹娘说,跟我说没有用。”
杨苹不服气的说:“说的那么大方,我就不信你将来结婚的时候不花家里的钱?”
宋存说:“我现在不还是没结婚吗?等我结婚的时候再说吧!至于宋志文结婚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你觉得不公平,不该找我说,你去找爹娘说去。”
杨苹被油盐不进的宋存气走了。
宋婆子看着杨萍的背影,说道:“大粮子媳妇也是四六不分的主,想闹着公婆给她买东西跟你说有啥用?难不成让你一个没结婚的小叔子去闹腾,然后闹腾的志文结不成婚,脸上就好看啦?不长脑子。”
宋存笑着说:“跟我有什么关系?”
宋婆子说:“按理说大粮子跟你爹娘分家了,他们给志文说媳妇愿意买啥就买啥,跟大粮子确实没什么关系。大梁子媳妇闹的没道理。掐尖好强的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初还想跟我们住在一起。幸好我们没答应。”
宋存笑笑没说话了,嫂子如何,是大哥的事情,他不掺和。
年后,宋存提前几天回了学校,投入到学习中,大哥和宋志文闹腾的那些事被他丢在了脑后,至于宋志文结婚的事情,他更是没时间过问。
接下来一年里,袁大娘通过宋存告诉她的养猪方法,养出来的猪又肥又壮,甚至每头猪都达到了三百斤。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村,就连附近几个村都惊动了,他们可从来没养出这么大的猪过,纷纷过来看稀奇。
村里再也没人说宋存读书读傻了的话,转而纷纷夸起了宋存,说他读书怎么怎么聪明怎么怎么能干,随便教的养猪法子都能把猪养肥肥胖胖的。以至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知道了宋家村有个大学生宋存研究出来的养猪法子,养出来猪能达到300斤。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镇上,镇上养猪场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们找到了宋家村,想要派饲养员过来学习宋家村的养猪方法,想打听看看可不可以。
袁大娘和生产队队长商量了,方法是宋存告诉他们的,这事还是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能让别人学习。镇上养猪场的场长听到他们的话,立即说他们镇上养猪场就有电话,可以通过他们镇上养猪场打电话询问。好在宋存临走时给了宋婆子一个学校的电话,说有急事可以打这个电话找他。不然一时半会儿还问不到宋存。
电话打到了学校,宋存刚好没课,老师让他过去接电话,听到生产队队长的话,他二话没说的就同意了。
养猪场厂长非常感谢宋存,后来学习了宋家村的养猪方法回去后,他们照着养猪,养出来的猪也是两三百斤,深感宋存不藏私,还写了封信给省农业大学专门表扬了宋存。学校收到表扬信,很是意外,没想到学校的学生在校外做成了这么大的事情。
隔壁几个村看到镇上养猪场都去了宋家村学习养猪,他们也去找了宋家村生产队队长,跟他商量后,也同样去了袁大娘那里学习养猪。一时间,袁大娘成了附近几个村的香饽饽,俨然成了专业养猪饲养员老师,人家找她学习养猪也不是白学的,有送东西的也有给钱的,反正不会空着手过来。
等到宋存放假的时候,她还感慨,都是宋存的功劳,要是没有宋存告诉她怎么养猪,哪里有她的今天?
宋存笑着说:“这也是你的机遇,如果换成别人未必有这个机遇,毕竟当初你依着我在养猪场胡来,也是需要耐心的。换成另外的人说不定就把我赶走了。”
袁大娘想想,虽然是这么回事,可是要没有宋存的养猪方法,哪怕她愿意学习也没有地儿去学呀。说来说去还是宋存的功劳多。
第20章 第 20 章
时间过得很快,大学最后一学期, 宋存被学校安排到省城的一个农场实习。鉴于他上学期间收到的表扬信, 农场负责人了解他的情况后,知道他挺会养猪, 安排他去了猪舍, 让他教猪舍的饲养员如何养猪。宋存已经有养猪的经验, 教他们养猪算是轻松活。
同时被学校派到农场实习的学生, 有好几位。有作物学的, 有土地资源管理的, 当然还有畜牧学的。猪舍的饲养员都有文化基础,宋存几天教会他们,帮他们做完事情,就跑到隔壁去看他们研究农作物, 甚至他还看到几位教授在稻田里,研究稻子。
宋存不懂他们的研究, 就在后面给他们打杂,倒倒水,帮着拿拿工具啥的。等到年底实习完毕的时候, 不管是农场负责人还是在农场里做研究的教授都认识了宋存, 觉得这小伙子勤快,在做完自己工作的情况下, 还能跑来打杂, 有眼色。
鉴于宋存平时在校的学习和实习时的表现, 陈教授打算推荐宋存留校工作, 这时宋存对未来的路是茫然的,留不留校,他一时间难以选择,他回了趟家里,去了宋大爷爷家,大爷爷就问他:“这要看你将来是想教书育人,还是想当一名国家干部,为人民服务。”
教书育人?以后会不会感兴趣,宋存不知道,现在的宋存却绝对没兴趣。可如果想要当一名国家干部,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这是需要机遇的吧?
宋大爷爷就笑着说:“看来你更倾向于后者。”
宋存脸色微微发窘,他说道:“相对于当老师,我更喜欢为人民服务。其实...如果可以,我宁愿回到宋家村,从一名村官做起。”后世经常听到大学生回村当村官,他还挺羡慕的,虽然那时候他没啥志气,可不代表他没这想法。
宋大爷爷挺诧异的,好笑的看他:“人人向往城市,你这好不容易考出去,怎么反倒要往农村跑?”
宋存就说:“城里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太多了,不缺我一个,反而咱们村或者说大部分农村,都缺少一个有文化的领导人,从基层做起,更能了解老百姓的需要,也更能锻炼人,如果能管理好一个村,那么我就不怕管不好一个镇。能管好一个镇,就不怕管不好一个县......”
“好小子!”宋大爷爷拍拍他的肩膀,“有志气。”
宋存脸颊微烫,“我知道这想法过于理想化了,看看以前的生产队队长以及现在的村长,我就知道想要当好一名村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是只有把所有的困难一一克服了,才能越过重重阻碍,攀向高峰。”
82年1月份宋存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