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宫主仆自然是一夜好眠,可苦了后宫妃嫔辗转反侧一晚上,第二天天不亮就收拾妥当到皇后寝宫外守着。这一守就是两个时辰,期间不是没人想要凭着身份硬闯,问题是门口守卫都不买帐,无论她们是威逼还是利诱,人家就是不给进。有人提高音量想闹起来,守卫直接拔刀,顿时把她们的叫喊声给吓了回去。
待到太阳高挂,众妃嫔热得香汗淋漓,有体弱的差点给晒晕过去,长宁宫里才传出旨意,迎岚连面都没有露,直接叫她们去庆安宫侍疾。一干人顿时满血复活,什么身娇体软、什么柔弱需要呵护的人设都不顾了,不管怎样见到皇上再说,她们受过的苦皇上自然会给她们作主。
后宫外的侍卫这次没有阻拦她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赶到庆安宫,还没进门就开始哭诉起昨夜的遭遇。赵烨伟这时刚被人抬着如了厕,心里正不得劲呢,被她们一闹顿时更加火大——你们再惨能惨得过他?皇位没了,以后都要像废人一样躺在床上,还要仰仗聂氏那对贱人母子的鼻息。
“滚滚滚!都给朕滚!”赵烨伟气得大吼,众妃嫔哭喊声一噎,跪倒在地上面面相觑,心里都升起了不祥的预感。一时间也顾不得见皇帝诉苦,反正看情形现在去的话多半要触霉头,纷纷找人打探消息去了。
原先整天跟着皇帝的太监总管余怀德包括他的几个小徒弟都不见踪影,众人只能往平时没怎么在意过的小太监和小宫女手里塞钱,他们没在东莒宫现场,只知道一些大概的事情,而光只这些已经令众妃嫔绝望了——皇上废了,而且一辈子都好不了,玉山王带领大臣立了废太子为新君,而聂氏也一翻身做了太后。想想之前她们在冷宫做的那些事,这下好多人真的晕过去了。
这时朝上已公布了奸妃韦氏及其党羽的罪行:先是给太子下毒,不成后又联合太医延误病情害其体弱多病,被玉山王发现后又陷害他谋反被判全族超斩,更丧心病狂地在中秋夜宴上意图谋害皇上,控制朝廷推二皇子上位!
好在玉山王被高人所救,暗中联系忠臣一举在宴会中粉碎了奸妃的阴谋,可惜到底还是迟了一步,皇帝被奸妃韦氏所害,身体重创不能打理朝政,即使是救了玉山王的高人也无可奈何。不过幸运的是高人断定太子的身子可以调理好,于是皇帝大喜之下立了太子为新君,又任命六位大臣辅佐朝政。
消息一出整个京城一片哗然,之前玉山王一案不少人猜测是皇帝容不下功臣,谁知现在大逆转,竟是奸妃与奸臣作乱!有人感慨好在有高人出现,不然天下岂不又要大乱?不过也有人觉得玉山王出现的时机未免也太巧了,所谓的高人怕是杜撰的,玉山王应该早有准备才是。不管众人如何议论纷纷,结局已经摆在那里,就算有再多的阴谋论也中能压在心里,否则触怒了当权者,后果是他们不能承受的。
新皇登基的时间经过钦天监测算定在一个月之后的九月二十,时间算不上宽裕,迎岚作为整个后宫最高掌权人便开始忙碌起来。先把太监宫女清理了一遍,原先跟着皇帝和一众妃嫔的,有作恶的都处置了,没有大错的则通通赶出宫去,只留一些老老实实做事的。如此一来宫中便空了一大半,不过她早就与父亲通了气,打算之后补充一批忠心的人进来。
然后要学习登基时需要用到的礼仪,迎岚倒挺简单,礼官讲解过一次她就基本掌握了,小阳华的却要复杂得多,每天都要跟随礼官练习一个时辰。小家伙倒是坚韧,从来不曾叫过苦,只是他之后还要跟随新封的几位帝师学习,任务十分之重,短短几天就瘦了些。
迎岚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与帝师们商量修改了学习时间,又专门列了单子叫人每日给他制作药膳,如此一般折腾下来小阳华的气色总算好了起来。迎岚便放下心,又要监督尚衣局赶制小皇帝和太后的各式衣袍,而朝中一批大臣落马,自然要补充一批上来,提拔什么人自有六大辅臣去商量,迎岚需要做的是接见他们的夫人,新封的诰命。
这么一通忙碌下来,一个多月转瞬即逝,赵阳华正式登基为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敬其母为太后,朝政暂由辅助大臣代为打理,待其加冠之后亲政。
庆安宫为皇帝居所,距离前朝最近,自然不适合太上皇继续居住,迎岚便在后宫中划出几座宫殿,围在一起后成了一座新的宫殿,取名安乐宫将他移了过去。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又把他的十几个妃嫔通通封了太妃安排过去侍疾,那安乐宫住太上皇一个人当然是够大,但加上太妃们和跟着她们却伺候的人却有些挤了。
有人出声抱怨,迎岚便将她们伺候的人都撤下来,如此一来确实是宽松了,但太妃们自生下来就是被人伺候着长大的,现在没人为她们端茶倒水、洗衣叠被,没人给她们沐浴更衣、梳妆打扮,生活很快就变得一团糟。如果不是一日三餐还有人送来,怕是不少人都得活生生饿死!
太妃们倒是想闹的,但是她们的父兄族人在这次政变中通通下马,或斩首或流放,即使部分侥幸保住了性命也已经沦为平民,她们再闹也没有人理会。
第15章 开国元后变废后15
小皇帝正式登基后,后宫之中便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迎岚操心了,她询问过春英,得知她无意出宫嫁人,便将宫务都交给她打理,顿时便轻闲下来。于是迎岚开始深居简出,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消化分魂的记忆,对于别人来说或许这样的日子有些枯燥,但是对她这样动辄就是数十上百年地闭关修练的仙人来说,却如同凡人呼吸喝水一样正常。
朝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东夷、胡族等得知炎朝小儿当政,于新帝登基后十日联合进犯。虽然玉山王等人早有准备,但最终还是付出了惨烈地代价才将其拦在边关之外,之后又足足对峙了两个月,乐夷和胡族同意签订了三十年的和平契约,勒索大批粮草布匹后方退了兵。
边关的战事为炎朝的新年蒙上了一层阴影,乐夷和胡族残忍嗜杀,被拦在城外的两个月间对周边的村子进行了大量的劫掠,男丁老人被杀死,女人被掳走,到退兵时已经是十室九空。而国库中近八成的粮食被赔偿了出去,这意味着如果来年风调雨顺还好,一旦发生什么灾情,朝廷将无力应对。
迎岚便是在这种愁云惨淡的情况下融合完毕所有的分魂,虽然仍然受到天道的压制,但灵魂的稳固令她感觉整个人都更轻灵了些,而那些原本如隔岸看花般的记忆都清晰地在她脑中呈现,就如同她亲身经历过一样。得知了边关的结果,她有一瞬间犹豫要不要插手,对于仙人来说凡人的争斗、朝代的更迭都是自然之事,不过以她现在的身份,炎朝就是她的家园,到底还是不能袖手旁边。于是她将父亲请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娘娘有法改善农事?”聂永年惊讶万分,女儿原本是养在深闺,学的虽然不止是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但谋生方面多是管家和打理铺子之类,却不可能懂得耕田播种,现在突然说要几个庄子做试验……想到女儿莫名学会的法术,难道仙人还教授这些?
“是得到了一些法子,但是我对农事一窍不通,需要验证一下。”万千小世界发展进程各有不同,如今的迎岚说是知上下五千年也不为过,但是土地、气候、种子都不相同,不可能把未来的东西直接照搬过来,所以还是要了解了当地情况后再改进耕种方法。
她说的话正好与聂永年的猜测相符,而且自从那日在天牢中被救之后,他对这个女儿便有一种莫名的信服,现在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很快聂永年便按她的要求安排了几个庄子,各处田地的地势、肥瘦均有不同,又悬赏重金,招揽懂农事的人才,不限出身,只看学识。
这般高调的行为很快便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待得知是太后的意思,有人感念娘娘的仁慈,也有人在私下里说她沽名钓誉,不过不管是哪一种人都并不认为她能有多大的作为。
迎岚没有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将宫中的事全托付给春英打理后,干脆住进了庄子里。这个时代不是没有人才,只是受门第之见许多有能力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出头,在玉山王的重赏之下,陆陆续续便有老农、喜好研究耕种水利的人汇集过来。一开始也有不少读了几本书便自以为懂了的跑来掉书袋,迎岚多问几句便暴露了草包属性,被狠狠地打一顿后灰头土脸地赶了出去,之后没有真才实学的便很少敢来混吃骗喝了。
或许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昌顺元年在开春的时候降水量便明显少于往年,有经验的老农很快便判断出这一年很可能是个旱年。他们说是有可能,但迎岚观其神色基本上已经是肯定,她没有冒然将未来的方法拿到现在来套用,而是虚心向老农请教应对之法。纵观有史以来,农民是必须经常既要防旱,又要防涝,风调雨顺的年头其实反而是例外,所以这时代的人本身就很有经验。
老农们本就受了重金,又是为太后办事,自然不会藏私,将当下几种防旱方法都一一讲解清楚,不过他们懂的也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属于会用,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那种。而迎岚和另外那些喜好研究耕种水利的人细细分析出这些方式的优缺点,再试着改进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时候迎岚便发挥了大作用,她的思维不局限于当前,总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到后来这些农学爱好者几乎把她当神来尊敬了。
各种灌溉法、耕种法被用在几个庄子的田里,有好奇太后侍弄的地是什么样子的人想来看,迎岚从不让人拦着不许,不但大大方方地任人来看,还派了人专门给讲解。她是巴不得将方法传出去的,不过这时候的人将土地看得很重,在没有看到成果时轻易是不会改变的,只有极少数头脑灵活、胆子又大的人真的学回去后照做,其他人多是看个稀奇。
迎岚也不着恼,她从来不认为这事情能一蹴而就,就像她之前修练一样,需要一点点一点点慢慢地累积灵气,农事改进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她们改进的农具,效果更好的堆肥,还有用土方法制作的杀虫药等等,倒是很受喜爱,毕竟这个是能马上就看到好处的,推广起来分外的顺利。
天气渐渐地炎热,情势也跟着慢慢变得明朗,这一年果然如老农们判断的一样,是一个旱年。好在只能算是小旱,收成肯定会受到影响,但也不至于像大旱年一般颗粒无收。但即便如此也足够朝廷忧心忡忡的了,如今国库空虚,百姓收成低了,他们收到的税就少,遇到灾情重的还需要免税或者减税……
这时候连官员发俸都是发的粮食,边关将士需要粮食,所以才说农为国之根本,这个时代粮食对于人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所以当迎岚报出数据,她在庄子试点的农田不但没有降低产量,反倒比去年多了一成时,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实际上今年粮食产量不理想,勒一勒裤腰带还是能熬过去的,大臣们怕的是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当真欠收个两三年或者倒霉地遇上大旱,真的会国家动荡的。前朝末帝虽然荒唐,但纵观历史比他还荒唐的也不是没有,主要还是连着三年都是旱年,朝廷又不作为,底下的贪官污吏还拼命收刮,这才起义四起,断送了江山的。
所以说迎岚还是把自己的功劳看轻了,她以为增产一成并没有多少,可是这个时代的人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限制,想要提高粮食产量真的是千难万难,况且实际上以旱年做对比,提高的应该是超过了两成的。
众人的赞誉迎岚倒是不在意,她更操心的是耕种方法的推广问题,聂永年对此却是一点也不担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眼睛能看到的利益,无需你再做什么,这耕种之法自然便会快速流传出去。”
聂永年近来心情可以说是十分之好,女儿的成就骄人,现在甚至有百姓在称呼其为“神农娘娘”,他在朝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再不像小外孙初登基时般处处受人掣肘。
“那好吧。”迎岚承认自己在统观局势方面不如父亲大人,她如今想要做的是另一件事。
“废除太监制度?”聂永年有些惊讶,“你为何突然有此想法?”
这就要说到迎岚前日回宫路上遇到的事情,她去农庄一住就是大半年,去的时候轻车简从,回来的时候也没摆出高调的派头,只乘了一辆外表普通的马车,带着车夫和两个侍候的宫女。而就在宫门外不远,正遇到两个人抬着一个担架经过,上面盖着一张席子,沿路有血迹滴落。
虽然法力尽失,但迎岚的五感何其强悍,擦身而过间她便听到三人之外的另一道呼吸声,只是十分微弱,再不施救怕是很快就没了性命,出于怜悯之心她叫侍女将那两人拦住了:“我们主子是大夫,你们抬着这人恐怕撑不到医馆,主子医术高明,定能救他。”
谁知那两人并没有感激的意思,反怪她们多管闲事:“这小子熬不过净身是他没福气,宫里的太医都说没救了,你们是什么东西敢在这里大放阙词?”
“睁大你们的狗眼!”两个侍女气极反笑,当即便扬起金牌,吓得那两人面如土色,“扑通”跪下,拼命地磕头求饶。
迎岚这时候却没功夫搭理他们,方才两人跪地时担架也落在了地上,她听到了一声闷哼,也不知道那伤者还有没命在。两个侍女这时候已经知道担架上的人伤在何处,眼见主子下了马车,有心想劝阻,想了想终究是闭了嘴——主子平日里虽然待人温和,可一旦做了决定却从来不容人反驳,她们还是听从主子的吩咐好了。
第16章 开国元后变废后16
担架上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小小的缩成一团,脸色因为失血而一片惨白,大约是疼得狠了,双唇紧紧地抿着。迎岚才伸出手便被小孩儿死死抓住,嘴唇蠕动着努力发出细不可闻的声音:“救我。”
求生欲还挺强的。迎岚心中感慨,没有嫌弃他身上的污秽,仔细地为他察看伤处。小孩儿那处显然是感染了,已经溃烂流脓,才掀开衣服便闻到一阵恶臭。
迎岚眉头微微皱起,塞了一粒吊命的药丸到他嘴里,手指在他喉咙上轻轻一按,确认他吞下去之后才吩咐道:“带回宫。”
小孩子的身体轻,两个侍女没叫人帮忙,自己就将他抬到了马车上,一行人仍如之前一般低调地往皇宫行去,只留下两个太监在原地惶惶不安。
太后回宫这样大的事自然是瞒不住的,春英在主子踏进长宁宫的时候就收到了消息,只不过等她匆匆赶到时迎岚正在为捡来的小孩儿治疗,她能做的也唯有在房外等着。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期间已有人禀报之前所发生的事,春英一面感慨主子心善,一面又惙惙不安,怕自己掌管后宫不力,令主子失望了。
至于那两个胆敢对主子出言不逊的小太监当然免不了一顿责罚,实际上以他们的犯的过错,留他们一条命在她都自认为够仁善了。
迎岚好不容易将小孩儿从鬼门关拉回来,出门就见到她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不由有些惊讶:“是等太久了吗?”
“不,”春英一脸愧疚地跪下请罪,“奴婢监管后宫不力,请主子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