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逆袭记——薛定谔家里的猫
时间:2021-02-26 10:56:08

  刘大银问李三顺:“木耳和银耳泡了吗?”
  “都泡好了,一会儿就炒木耳,和肉一起炒。银耳拿白糖拌一下,还没弄呢。”
  “那好,我去拌银耳。”
  这个时候除了白菜萝卜,没有别的蔬菜,刘大银从省城买了一些干货来,招待亲戚用。
  她还从省城带回了许多罐头和火腿香肠什么的,又是几道菜。
  李三顺家里招贼的消息,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可人们讨论的嘴热烈的,反而是刘大银连续做了好几个噩梦的事情。
  这神神鬼鬼,灵异志怪,总比抓住小偷要引人关注的多。
  因为这件事情,刘大银每次出门,总会收到各种各种的询问。
  “三顺婶子,你真的做了好几此的噩梦,梦到已经去世的人?”
  刘大银出去串门,人们的焦点都在她身上,不管老太太还是小媳妇,都想亲口问一句,做梦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刘大银是个爱笑爱闹的人,别人问,她就说:“是啊,真的做了好几梦呢,那梦都一模一样的,先是我公公婆婆和爹娘来找我,接着就是留柱和开元开林躺在血泊里,脑袋和身子分了家。你们不知道啊,我第一次做这个梦,叫着就从梦里醒了,还把同一个车厢的人给吵醒了呢。”
  “是吗?那三顺家的,你做了噩梦就没想到什么?”
  刘大银拿了一颗炒好的花生在手里剥皮:“这做一个噩梦我能想到什么,谁知道到了家里,下午睡觉的时候又做了一模一样的噩梦。我这心里就不好了,连着两次做这样的噩梦,是不是有事发生啊,难道是去了的老人提前提醒我了。正好莲花家的狗不是跟着她来了吗,那是条黑狗,不是说黑狗除邪祟吗,我就想着把黑狗留下,万一真的有什么事的话,也能帮上忙。”
  “是啊,这黑狗护家。”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说道。
  “可谁能知道,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又做了一模一样的噩梦。这下事情不对了,我喊醒三顺就把事情告诉他了,他也吓坏了。我俩商量过来商量过去,这做梦单单梦到留柱和两个孩子不好,是不是他们在家冲撞到什么了,干脆就让他们去别人家里过年。”
  刘大银又吃了几颗花生,一个小媳妇就笑着说道:“三大娘,你快说啊,留柱和孩子到别人家里过年以后,你还做没做噩梦。”
  “你别催,我这就说,留柱带着两个孩子到了常有家里睡,我就不做噩梦了。我这一想,原来是冲撞到家里的祖宗了,可这也不对啊,谁家祖宗不喜欢自己家的儿孙,怎么还讨厌上了,不让他们在家里过年了。咱们村以前也有小孩子冲撞到家里的祖宗的,可那是祖宗们太喜欢孩子了,忍不住亲啊摸的,孩子才哭闹的,我家倒好,怎么好像反过来了,祖宗不喜欢自己的孙子了,非得人首分离啊。”
  有年纪大的就说道:“怎么能不喜欢呢,我记得三顺他爹,最喜欢留柱了,年纪大了谁都不认识,就只记得小柱子。”
  “就是啊,我心里还想呢,难道我做梦见的长辈难道都是假的,公公婆婆是假的,难道我爹娘也是假的。”刘大银笑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想着过了年,我就把儿子孙子都接回来,谁知道大年初一还没过去呢,家里就出了这样的事。”
  她的声音有点低,表情也很后怕:“那两个人可是带了刀子的,”刘大银伸手比划了一番,“刀子有这么长,要不是狗叫唤两声把我们给喊醒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这再一想啊,我公婆和爹娘,恐怕就是提醒我,家里要有血光之灾啊。”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是啊,这人倒在血里,可不就是有血光之灾吗。”
  “三顺婶子,你们这一回能躲过这场灾,多亏了祖宗保佑啊。”
  “是啊,这祖宗知道家里有难,特意来给你们报信的。”
  偏偏有人非要刘大银不高兴,说道:“三顺家的,这贼为什么进你们家,还不是因为你们家里做买卖,有钱了吗!这人啊,就不能做出头鸟,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够吃够喝就行。我听说你还到M国去了,就是因为你们家太富了,贼才盯上你们家的,像我们虽然穷,但是清静啊,没什么贼进门。”
  
第121章 刑侦文里的炮灰
  
  
  这人话里的意思,贼为什么进你们家啊,还不是因为你家有钱,要是没钱,谁会进你家偷东西呢。
  你们家有钱,活该被偷。
  这样人的很多,你为什么被偷,那是因为你有钱,别人为什么谁都不打就打你,肯定因为你做错了啊。
  要是刘大银活在二十一世纪,她就会知道这就叫“受害者有罪论”。
  刘大银不知道“受害者有罪论”,但她知道这样说的人肯定不安好心。
  “我们家富裕就该被偷,那照您这么说,贼还有理了。六大娘,你们家是出了贼儿子还是出了贼孙子了,怎么净替贼说话了,别管我家富还是穷,只要贼进家那就是贼的不对。”
  刘大银说完,就吃着花生,看六大娘被气的跳脚的模样。
  六大娘被刘大银的话给气了个半死,她说的这是什么话,什么贼孙子贼儿子,她家从下往上数八辈,可都是老老实实的人家。
  “你怎么说话呢,你家才有贼孙子贼儿子呢。”
  “我就这样说话,”刘大银一脸笑容,微仰着头:“六大娘,按您说的,我家被贼偷是我家不对,谁叫我家富裕呢,那我说你,也是你的不对,要是你对我怎么会说你呢。”
  刘大银笑嘻嘻的,看着六大娘被堵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六大娘有一个宝贝重孙,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就是被一家子宠爱着长大的。
  李开元在省城回来,带着好几本小画书,她的重孙子见了也要买,可在县里根本就买不到。
  重孙子闹得厉害,他爹就给了孩子两巴掌,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这可把六大娘给心疼坏了,她舍不得说打人的孙子,更舍不得说重孙子,只能把气撒在李开元身上。
  要不是他带来了小画书,自己的重孙子也不会哭着要,孙子也不会打孩子了。
  这村里的孩子没有一个人有这种东西,李三顺家的孙子怎么就能有呢。
  李家出了那样的事,她心里反倒痛快了,都快他们一家子太招摇了,要是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不做什么破买卖,别那么有钱,也就不会招贼了。
  村里这么多的人家,丢个鸡呀鹅的倒是有,可带着刀子上门抢劫的,李家还是头一份。
  要不是他家有钱,贼能带着刀子上门?
  说来说去,就怪他家跟村里的人家不一样,谁叫他们家有钱呢!
  她光顾着自己一时痛快了,怎么就忘了,这个刘大银,论吵架的本事,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六大娘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被刘大银带着笑看着,她只觉得自己一辈子的脸皮都丢尽了。
  “你怎么跟长辈说话呢。”
  刘大银笑嘻嘻:“就这么说话啊。”
  六大娘说不出话来,气呼呼地站起来走了。
  刘大银在家里呆了还不到十天,初六就坐上火车回省城了。
  刘大银还对那个“梦”心有余悸,买火车票的时候,刘大银特意嘱咐李三顺,一定要买白天到省城的火车票。
  李三顺知道刘大银心里在想什么,拍拍她的手:“我知道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你就不要怕了。”
  刘大银也知道自己状态不对,努力把‘书’上描写的画面从脑子里甩出去,“我没事,你去买火车票吧,咱们后天就要走了,要是去晚了再没票了。”
  省城的家门跟走的时候是一样的,上着锁。
  “大银,你先在门口等一下,我先进去。”
  李三顺的想法很简单,他先去探探路,万一,万一,万一这家里真的有人,大银和孩子们在门口也方便喊人。
  刘大银摇摇头:“我跟你一起进去。”
  李留柱在一边看的糊里糊涂,爹和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黏黏糊糊了。
  “爹,娘,什么你先进我先进的,咱们一家人一起进去不就行了。”
  李留柱背着行李,一马当先进了门。
  刘大银来不及说什么,儿子就到了院子里了。
  李三顺和赵大银对视一眼,赶紧也跟了进去。
  直到他们都进了屋,也没什么事发生。
  刘大银和李三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事是真的过去了,他们一家子不是刑侦文里的炮灰了。
  刘大银几乎要哭出来了。
  李三顺把手里的东西放下,说了一句;“大银,孩子们都在呢。”
  李留柱带着儿子去整理他们的房间了,幸好他们都没看到,要不得更加疑惑了。
  刘大银赶紧抹了抹眼泪,说道:“咱们也去收拾自己的屋子吧。”
  收拾好屋子,刘大银清理了一下家里的存货,把机器擦了一遍。
  初八那天,刘大银和李三顺去了养鸡场,人过年鸡可不过年,养鸡场的四个工人就是那个村子的,他们就在养鸡场过得年。
  刘大银给工人们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感谢他们。
  这个养鸡场只养公鸡,刘大银又租了一块地养母鸡,地租好了,石灰水泥砖头都订好了,就等天气暖和了开始盖养鸡场。
  回家的时候,闺女说让刘大银留心着点,留柱离婚好几年了也该再找一个了。
  刘大银找了个机会,问了问儿子:“留柱,你都离婚好几年了,还想不想再找一个,咱们家的条件还行,爹和娘也支持你再找一个。”
  李留柱低头做活:“娘,这哪能说找就找了,得有合适的啊。”
  听儿子话里的意思,他也是愿意再找一个的。
  她和三顺年纪大了,开元开林以后也要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生活,最后能陪着儿子的,还是另一半啊。
  以前是儿子不愿意找,刘大银拗不过儿子的意思,加上他和江安妮离婚的时候闹得很难看,虽然她很想儿子能再找一个,可她也不敢逼儿子太紧了。
  现在儿子有这个意思,刘大银当然高兴了。
  “留柱,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跟娘说说。”
  李留柱手里的活不停,轻轻说道:“只要人好,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就行。”
  刘大银点头道:“是啊,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留柱,我这就找人去说。”
  刘大银顾不上自己的活计,一阵风似的出去了,她要找王婆婆给留柱说媒。
  王婆婆年轻的时候就热爱做媒,现在年纪大了,空闲时间多了,更喜欢做媒了。
  留柱一个单身男人带着两个孩子,王婆婆跟刘大银说了两回,有几个姑娘正好合适,那时候李留柱还不想再找,刘大银就婉言谢绝了。
  现在儿子有了再找的心,刘大银当然得赶紧找人说了。
  王婆婆听刘大银说明来意,问道:“留柱想再找一个?”
  刘大银帮着王婆婆缠穗子,说道:“是啊,他年纪也不小了,总是一个人,我和他爹都不放心。虽然饿不着冻不着他,可有些事,他跟我们也说不了,还是有个人才能知心啊。”
  王婆婆点点头道:“是啊,这能走一辈子的还是那两个人。咱们做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得走在他们前边,做孩子的,大了就飞了,也有了自己的家,还是两个人你守着我,我守着你,走完这一辈子。”
  “我和三顺也是这样想的,留柱老是自己一个人,我和三顺走了也不放心。”
  王婆婆把缠好的棉花穗子放到笸箩里,盘腿坐在炕上,问道:“那留柱想找个什么样的?”
  “这我问了,只要人好,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就行。”
  王婆婆把笸箩放下,“那带孩子的,你们介意吗?”
  “不介意不介意,”刘大银摆手道:“留柱就带着两个孩子,我们不介意带孩子的。”
  王婆婆说道:“你们要是不介意带孩子的,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她丈夫死了,现在在娘家住,女儿六岁了,娘家都是老实人,人长得也不错,还是纺织厂的工人。你们要是愿意,我就去跟女方那边说一说,看看人家有没有这个意思。”
  刘大银笑道:“那我先谢谢您了,要是这事真的成了,少不了您的谢媒礼。”
  “好,那我就等着你们家的谢媒礼了。”
  儿子的事情要能解决了,也算了结了刘大银的一桩心事。
  王婆婆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去女方家里问了。
  她把李留柱的情况一说,女方母亲想了想,拒绝了李留柱。
  听王婆婆的意思,李家虽然现在有钱,可改革开放没搞多久,谁知道以后的政策是什么样呢。
  要是再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李家这种出头鸟肯定第一个被打下去。
  既然人家不愿意,王婆婆也就不再提了,有合适的再跟李家人提吧。
  女方不愿意,刘大银也就把这件事忘在脑后了。
  焦文茵睁开眼睛,迷茫了好一会儿,在自己身上又掐又拧的,觉得痛了她没有哭,反而高兴的大笑起来。
  笑够了,她没有穿鞋就下了床,翻开书桌上的日历。
  看到日历,她慢慢回想起来这一年发生的事。
  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虽然不大,但深刻影响了她的后半生。
  就在两个多月前,有人来给母亲说媒,姥姥嫌人家出身不好,不是工人是个泥腿子,没有问过母亲的意见,就给媒人推了。
  可姥姥怎么会知道,那个男人的母亲,未来可是一省首富啊。
  
第122章 重生文里的炮灰
  
  
  焦文茵的母亲叫刘红梅,女儿三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
  婆婆有好几个孙子,不稀罕焦文茵,结婚时的房子是婆家的,丈夫一去世,刘红梅母女就被赶了出来。
  幸好刘红梅是纺织厂的一名正式工人,靠工资还能养活自己和女儿。
  刘红梅长得不错,丈夫去世以后,倒是也有人给她说媒,只是条件好的看不上她,条件差的她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