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十万,还真出乎柳宵意外,感觉老婆比他会挣钱。“真不少。”
“不过要是买地皮,再盖房子,其实也没多少。”宋红米又有点小泄气。
不过马上又生龙活虎,“所以我决定暂时不买地皮了,我要把厂子分化。”
柳宵很有兴趣,他老婆常有惊人之举,效果又特别好,“哦?说说看。”
让他也学习一下。
“之前不是买了一些房产吗,离得都不很远,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我准备把厂子分成几个小厂,然后用小组长进行管理,按件计酬,到时候我再来一个小组比赛,第一名的工资增加,最后一名减工资,就不信她们不努力干活。老公,你觉得可行不?”宋红米兴致勃勃的问道。
“自然可以,但是小组长一定要找好。”柳宵想想,觉得没有问题。
“放心,我知道小组长权利有些大,所以还会找个线人帮我监督。”一明一暗问题应该不大了。
“可行。”柳宵叹口气,一手支着下巴,“感觉我要成吃软饭的了。”
“才不是,你可是咱家顶梁柱,老公,我想买缝纫机…五十台。”宋红米对着柳宵抛媚眼。
柳宵用手遮眼。
宋红米就呵呵笑。
“其实我有个会员是缝纫机厂厂长的儿媳妇,她自己也是工会的,承诺给我弄五台,差的也太多了。”差距太大了。“加上这些年积攒的票,回头再去市场收几张,差不多十二三台吧。”
柳宵摸摸自己的脸,“我觉得我的面子只能值十五台,再多肯定不成了。”
宋红米算算,将近三十台了,初期也够了,她打算十五人一个小组的,正好两个小组。
以后再慢慢增加。
“老公,你觉得厂子叫什么名?”她想了好几个都觉得不够好。
柳宵沉吟,“悦远如何?”
“用两个孩子的名字,可以啊。但是老公你真偏心。”直接把闺女的名字放到前头。
柳宵咳嗽了下,“不是说好了,以后女儿继承你衣钵么,儿子跟我学。”
解释的有理有据,但是宋红米还是一眼看穿。
就是偏心眼。
说起两个孩子,宋红米叹口气,“明年真送孩子们出国。”
孩子们的出国资金也要准备。
“那得看她们争不争气,能不能考上托福了。”柳宵也没把话说死。
主要是两人才高二。
虽然她们都说明年可以把高中课程全部学完参加托福考试,但柳宵还是觉得她们年纪太小。“其实让她们在国内读书,回头争取公派留学也不错。”
那时候,两人应该小二十了。
“算了吧,狼多肉少,而且选择学校也不自由。”宋红米并不赞同。
孩子们都有想出去学本领的心思,她当然早早的就收集信息了。
国家81年就有了托福考试,所以留学生早几年就有了。
她的会员里也有孩子出国的,关于费用她也问了。
国外不同大学学费不一,平均下来一年需要差不多2000美元,加上吃饭,一年三千多就可以了。
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七千多。
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2.3。
两个孩子就是一万五。
当然这是把奖学金和个人打工得情况刨除了。
这笔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拿不出来的。
她家还好,能承受。
所以没必要和其他人抢公派名额。
“铃铃铃…”放学铃响了。
“老公,我去门口接孩子。”宋红米下车了。
要不然一会学生一股脑涌出来,她不一定能看到宁悦她们。
柳宵也跟着下了车。
两人信步走到门口,已经有性子急的学生背着书包往外冲,这速度真不慢。
“老公,我脸上是不是有东西?”宋红米忍不住摸摸脸。
“没有,非常漂亮。”柳宵上前走了两步,将人挡住。
宋红米反应过来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然后把着柳宵的肩膀笑的直不起腰来。
她这辈子可是个大美人坯子,加上自家开工作室。
她的衣着、妆容、发型都走在国内前列。
加上三十多岁,正是女人最美好的年纪,果然有点引人注意了。
她忘了高中生都是十七八岁,正是荷尔蒙最旺盛的阶段。
其实宋红米不知道,有些学生也在看柳宵。
她们夫妻的穿着都很新潮,很是吸引人目光,很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儿子、女儿出来了。”柳宵拍拍她后背,让她缓缓,可别笑的肚子疼。
宋红米直起身,还真看到了,赶紧摆手招呼,“宁悦、宁远!”
俩孩子也很奇怪,推着自行车小跑着过来了,“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去吃烤鸭,你们把车子送回去,明早让你爸送你们。”宋红米摆手,“快去,快去。”
俩孩子一对眼,好嘞!
赶紧搬车子调头,吃烤鸭必须积极。
“我们上车等你们,车子在前头呢。”柳宵指了下,然后拍拍宋红米胳膊,“老婆,我们先走吧。”
宋红米和俩孩子摆摆手,才走了。
打开后车门,将袋子拿在手里,才又上了副驾驶。
柳宵扭头看了眼,“是什么?”
宋红米搂住,“不告诉你,等到吃饭时再说。”
柳宵也不再追问,反正用不了多久就会知道。
“对了,老公,还要帮我做一批会员卡,图样我已经设计好了。”这次更换一批会员,主要目的是清除一批不花钱的会员。
明年她会把会员卡分等级,铜为最普通的,然后银、金,还有更高规格的嵌宝。
铜会员卡就用铜制作,这个没问题,但是银和金她可做不起。
所以到时候不过是用银、金镶嵌几个小字罢了。
到时候就得找银匠师傅定制了。
柳宵自然没异议。
其实他做的就是压片,剩下的活儿还得找人。
“爸妈!”
两个孩子跑过来了,熟练的开车门上车。
“去哪吃烤鸭,全聚德还是便宜坊?”宁悦往前探着身子问道。
“便宜坊吧。”宋红米看向柳宵。
他已经发动车子了,“那就去便宜坊。”
“妈,刚才我同学还问你俩是谁呢,我说是我爸妈,他们还不信,非得说我妈是我姐。”宁悦说完自己捂嘴乐个不停。
柳宵哼,他媳妇是他闺女的姐,那岂不是和他差辈了。
他看着那么老像么。
不会啊,很多人夸他年轻呢。
不过要跟他老婆比,好像是有点老的,要不回头也做几回面膜。
柳宵收回思绪,专心开车,这才几年,京城街道上车子的身影就多了不少。
他造车计划要加快速度了。
很快到了饭店,众人要了一处偏僻的角落坐下。
宋红米财大气粗要了两只烤鸭。
还有不少配菜,一点不担心吃不完。
除了她,那父女三个一个比一个能吃。
“妈,我想起一件事,明天放假。”宁悦才想起来,之前脑子都被烤鸭塞满了。“不用我爸送上学了。”
宋红米懊恼的拍了下脑门,她明日办活动,就把放假这茬忘一边去了。
宁远也嘿嘿笑。
“妈,明天我去工作室,想把头发剪剪,刘海长了。”宁悦扒拉下自己的头发。
“不许烫头啊。”宋红米知道她眼巴巴的,但是年纪太小。
且如今烫头的材料限制,可以烫的发型不多,有些老气。
柳宵也抬头看向宁悦,一脸的不赞同。
宁悦慌忙摆手,“不烫,我也没说要烫啊,我做个面膜可以吧。”
“随便。”这个宋红米不管。
女孩子注重保养没问题。
“妹子,你又要画的跟鬼脸似的。”宁远仿佛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什么鬼脸!”宁悦奶凶奶凶的,“我在练习新的妆容,你是男的,不会理解的,你看妈,不也化妆么,多好看。”
宁远呵呵笑,“那怎么画到你脸上就变样了呢。”
宁悦张牙舞爪的扑了过去。
宋红米和柳宵也不管,知道两人有分寸。
这时候烤鸭上来了,两人就顾不得打仗了。
有好吃的谁还打架啊!
“儿子、闺女,教你们一种烤鸭新吃法。”宋红米拿着一个荷叶饼放到嘴边,夹起一筷子鸭肉往里一塞,直接塞进嘴巴里,动作一气呵成。
直接把宁悦、宁远看傻了,还能这么吃。
宋红米怂恿,“你们试试。”
柳宵卷了一个,放到老婆盘子里。
不拦着她忽悠俩孩子。
小孩子都要经受一些“挫折教育”的,他们俩还是太顺利了。
“我肯定可以!”宁悦跃跃欲试。
也先拿了一个荷叶饼放到嘴边,不过却是躲躲闪闪的,怕被外人看到。
结果饼没放正,虽然最后也成功了,但是饼没有包住鸭肉。
倒是把这对无良两口子逗得直笑。
可能男孩子运动神经好,一次成功,而且动作很快。
让宋红米没看到太多乐趣。
回身将袋子拿了过来,取出两个长款钱包,一棕一粉红,“给你们的。”
女儿自然是粉的,儿子是棕色的。
然后将袋子直接塞给柳宵,“剩下的都是老公的。”
对于父母时不时的秀恩爱,她们早就习惯了,头也不抬的研究自己的礼物。
“妈,钱包好漂亮,我好喜欢。可是我之前的钱包还很新呢。”宁悦有些纠结,到底要不要换。
“你之前不是折叠的么,型号不一样,完全可以换着用,你包不下六七个,也没见你发愁啊。”宋红米有些奇怪。
宁悦叹了口气,耷拉着眉毛,丧丧的,“主要是钱太少了。”
宋红米翻了个白眼,直接扭头和柳宵说话,“老公,快看看你喜欢不?”
“也是钱包。”柳宵随手掏出来。
他的钱包也是长款的,黑色的。
还有款公文包。
“妈,终于有男款包了,给我一个啊。”宁远伸手想要看看,他的幸福时光终于要到了。
宋红米将他手拍掉,“先让你爸试用一下。”
宁悦、宁远一起撇嘴。
她们是不懂网络语,否则肯定会说,父母是真爱,她们是意外。
第130章 六十年代养小崽(30)
宋红米没让宁悦到处乱窜,今天会员来的有些多,一百多个了。
弄的卖货这屋都有些放不下了。
好在有一些去做头发和美容了。
更有一部分在待客室或者屋外花坛边,三三两两的聊着天。
放假了,大家都不急。
而且今天做了不少的红豆、葡萄干面包。
上锅蒸的。
一次性两层,一共蒸了两锅。
昨晚于小敏在仓房那边的休息室睡的,半夜起来蒸的。
然后切成小块。
饮料是酸梅汤,也是一大锅。
得回准备的齐全,会员们一时挤不上,也没多少恼意。
宋红米刚给两个顾客结算,少不得再聊几句。
说了明年准备换会员卡,年前还有活动的事儿。
又有不少会员在念叨增加会员,都被她婉拒了,只说会员再多,服务就跟不上了。
不过也透露话,明年可能会清退一批会员。
活动连续做了三天,纯利润达到一万三千多。
完全达到预期,现在有钱人越来越多了。
宋红米将钱放入空间,回头存银行去,现在利率可高。
活动举办完,宋红米让于小敏安排,服务员们轮休。
她也在家结结实实休息了两天。
然后去办理服装厂的相关手续,以后要把厂子做大做强的,自然要依规合法。
好在她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了,有不少先例可寻。
但是前前后后也跑了大半个月。
这还是认识人,没有被刁难的情况下。
不得不说,手续太杂乱了。
好在终于办下来了,“悦远服装厂”可以正式挂牌了。
接下来是边买缝纫机边招人。
她要买的缝纫机有些多,所以不可能一次买齐,两台、三台的买,还要去不同的商店。
招人倒是简单,去附近各个街道办,找那些大姐,和她们说需要工人的条件。
都能告诉你几个合适的人选。
然后再从中优选一下,工人就有了。
这年代,街道工作人员对于本街道各家情况还是相当了解的,从她们嘴里得到的信息,准确率很高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缝纫机,毕竟缝纫机也不便宜。
关于这点,她没太强求。
她可以给免费培训,缝纫机还是挺简单的。
不过是手脚配合罢了。
不过关于小组长的人选,她要多上点心。
这人最好认字,因为要记账。
是按件计酬的,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量,还有合格品数量都要记的。
初中毕业的也不难招。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
各个街道给她推荐的女工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再大的她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