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闹三国——春溪笛晓
时间:2021-04-13 09:48:09

  那没事了!
  曹冲一脸欣然地把《观沧海》重温了一遍,凑到曹丕身边怂恿道:“父亲写了这样好一首诗,二哥你应当写上一首应和回去!”
  曹丕摇头说道:“未临其境,如何相和?”
  曹冲痛心疾首:“怎么就不能和了?大伙不都经常书信相和,也不是都在一个地头啊!可恨我不会写诗,要是我会的话,我听到父亲获胜的消息就会写个十首八首诗夸夸父亲的英明神武!”
  曹丕沉默。
  这么谄媚,不太好吧!
  曹冲想了想,说道:“是我想岔了,二哥你手上事多,肯定没空写诗,一会我叫四哥写去。”
  曹丕:“………………”
  曹丕定定地看了眼曹冲,想从曹冲单纯无辜的眼底看出他是不是故意为之,想要挑拨他和曹植之间的兄弟情谊。可他左看右看,只看出曹冲满脸的兴致勃勃。
  可见是真的很想怂恿人写诗了。
  曹丕说道:“等父亲回来了,我让父亲给你找个老师好好教你写诗,等你学会了你自己写便是。”
  曹冲自幼聪慧过人,当初曹操只是找了个寻常先生给他启蒙,他便学得百家皆通。
  后来曹操到处征战,也就把给曹冲找老师的事给耽搁了,毕竟曹冲表现得跟完全不需要老师似的!
  曹冲没想到自己怂恿两句,竟还怂恿出个老师来。
  想到古代拜师之后的种种规矩,曹冲直摇头:“不了不了,你看我这水平,估计学了也只会写那什么一片两片三四片!”
  曹丕见他一脸敬谢不敏,反倒坚定了跟曹操商量此事的心。
  毕竟,曹操在外行军打仗、行踪不定,最经常遭受曹冲来信骚扰的只会是他,叫曹冲改改他那张口哥哥我想你、闭口哥哥你最好的文风,他是第一受惠者!
  兄弟俩聊完天,曹冲果然又跑去找曹植分享自己对《观沧海》的惊叹之情,暗搓搓怂恿曹植写诗相和。
  曹植也在曹丕那读过这首诗,听了曹冲的高度赞扬,自是笑道:“那我们兄弟几个一同写诗相和,交由二哥一并送出去。”
  曹冲猝不及防被拉下水,一下子体会到什么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曹丕,魏文帝,给自己毕生功业搞了个文字,可见对自己的文学水平很有信心!
  曹植,曹子建,天下才有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一篇《洛神赋》,让多少人夸女神时有了可借鉴的话!
  跟这两个人同台竞技,谁会死得很难看就不言而喻了!
  曹植还在那说道:“你过了年便十三岁了,也该学学如何写诗才是,我与二哥七八岁时便能相唱和!这回都是自家兄弟,又是给父亲送去的,你只管放宽心写便是。”
  曹冲并没有被安慰到。
  他已经想到了,到时后世把“三曹”的诗摆在一起赏析评价,最后再补上一句“七子冲也曾写诗相和,只是水平相去甚远,此处不做讨论”。
  这叫什么,这叫当众凌迟!
  撞题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曹冲一脸拒绝地跑走了。
  不想第二日的家宴之上,曹冲正凑过去看自己刚满月的小侄女,就听曹丕在旁边催诗:“你的诗写得怎么样了?我与你四哥都写完了,就等你了。”
  曹冲转过头,却见曹丕和曹植齐齐看着自己。
  他横看竖看,在他们脸上看出了“不怀好意”四个大字!
  可恶,到底是亲兄弟,他这个隔了个娘的就是不一样!
  他们,居然联手坑他!
  尤其是曹丕,昨天嘴里说不要不要,才过了一晚就说已经写完了!
  这合理吗?
  这一刻,曹冲想要让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附体,直接给他们把唐诗三百首默写一遍,让他们震惊于自己的绝世才华!
  可惜曹冲自己回忆了一下,唐诗三百首自己好像背不全!
  曹冲叹气。
  早知今日,肯定背书!
  全唐诗全宋词,一字不落全背下来!
  输人不输阵,曹冲毅然说道:“虽然我诗写得不好,但我可以写八百字家书,一会回去就写!”
  曹丕与曹植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小子怂恿别人写诗倒是挺起劲,轮到他自己写就知道不容易了!
  席上没什么外人,三兄弟坐下吃酒,分的是曹冲带回来那坛赤霞珠。
  曹丕特地配了白玉杯,那白玉杯莹白而有光泽,霞色美酒倒进去十分相配。
  早前他已经品鉴过一小杯,这酒确实对他胃口,温厚甘醇,隐隐透着浓郁的葡萄芬芳,与许多浑浊的米酒或果酒却是大不相同!
  曹丕知道这酒必然是曹冲从“桃花源”处得来的,心中再次遗憾得了奇遇的不是自己。
  曹冲这小子看着机灵,实则天真过了头,得了好东西也不知道藏着点儿,就这么毫无保留地拿了出来。
  多亏了有父亲和他们几个哥哥帮着掩藏,换成别人他说不准怎么死都不知道!
  曹丕举杯邀两个弟弟喝酒,兄弟三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着,倒是原本该作为主角的小孩儿早早被抱走了。
  酒过三巡,杯盘狼藉。
  曹冲其实没怎么喝,离开时意识还是清明的。
  倒是曹植喝了挺多,差点闯进曹丕和甄氏的住处去,多亏了仆从架着才顺利回了自己屋子。
  甄氏等众人散去了,才出来扶曹丕进屋。
  她刚出月子,身形比过去丰腴不少,不过她本来偏瘦,这会儿倒是正好多长了些肉。
  曹丕想到曹植刚才往屋里闯的事,不知怎地记起了当初攻陷邺城、初遇甄氏的那一日。
  当时甄氏一身素衣,而对大军杀入城中依旧岿然不惧,带着姑嫂出来直而他们父子几人。那日父亲对甄氏十分赞赏,没过多久便做主让他娶了甄氏。
  当时子建是什么表情来着?
  曹丕忽然发现自己有点想不起来。
  如今子建也要迎娶崔氏女了,父亲临行前还亲自给他取字为“子建”,建与植相对应,都隐隐有建树之意,可见父亲对他寄予厚望……
  曹丕揉揉太阳穴,挥手没让甄氏靠近,口中说道:“你自去睡吧,我去别处歇着。”
  甄氏闻言点点头,没半句埋怨,只让人给曹丕备上醒酒汤,免得曹丕明儿醒来头疼。
  曹冲不知晓曹丕兄弟间的暗涌,他回去写完给曹操的家书后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早起给两个弟弟留了份写满几何题和应用分析题、满含兄长期许的卷子,便别过环夫人回庄子去了。
  一路行至庄外,曹冲又远远地瞧见郭嘉在河头垂钓。
  “先生!”曹冲来到郭嘉近前才翻身下马,笑眯眯地喊人。
  郭嘉这次不说曹冲吓跑他鱼儿了,反倒兴致勃勃地跟曹冲炫耀起自己的战利品来。
  这两天换了曹冲给的新钓竿,郭嘉钓起鱼来越发熟练了,今儿甚至还钓上一只龟!
  曹冲看见木桶里爬来爬去的龟龟,对这个可怜的小生命十分怜悯,生活这般苦难,命运如此弄人,它靠厚厚的壳子苟活这么多年,今日竟叫它落入郭嘉手里!
  真是令人唏嘘啊!
  曹冲欣喜说道:“那我回来得正好,中午我们就喝王八汤吧!”
  郭嘉钓了半天鱼,收获颇丰,也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和曹冲一并回庄子去。听曹冲这么一说,郭嘉不由疑惑地问:“王八?”
  曹冲眨巴一下眼,仔细回忆一下自己曾经闲极无聊考据过的王八起源史。
  他气定神闲地给郭嘉科普了一番,说《史记.龟策列传》里头提到过八种三皇五帝占卜用的神龟,其中第八种叫“王龟”,由于这种龟排名第八,所以老百姓传来传去便把这种会缩头的带壳玩意统一称之为王八!
  曹冲夸道:“先生您钓到王八,运气真好!《史记》里可都说了,能得名龟者,家必大富过千万!”
  郭嘉也是读过《史记》的,只是不会去注意这些旁枝末节罢了。
  听曹冲说起后他回想了一下,发现确有此事,只不过人家说的是名龟腹部有对应的文字,比如腹部有“日月”两字的才叫日月龟,有“王”字的才叫王龟,而不是随便钓上一只龟都是名龟!
  郭嘉摇头说道:“牵强附会!真要是名龟,不得好好供起来?”
  曹冲说道:“好好供起来说不准它会跑去别人家,只有尽快把它熬成一锅鲜美的汤,才能把它永远地留在我们这里,真正做到永不分离!”
  而对曹冲振振有词的歪理邪说,郭嘉怜爱地看了自己钓起来的王八一眼,才问道:“河里的王八熬汤会不会有腥味?”
  曹冲保证道:“不会的,特别鲜,中午你尝尝看就知道了!”
  两人边聊边走,很快便回到庄子上,等着享用郭嘉的劳动成果。
  曹冲从邺城归来,庄上的日子又归于平静,只有田里的土豆茁壮成长着,等待入冬后的第一场丰收。
  转眼小半月过去,曹操收到了来自邺城的家书。
  曹丕目前作为长子,代表诸位兄弟给曹操讲了家中情况,并附上了兄弟三人的诗作。
  曹操本来漫不经心地翻看着这封家书,听说儿子们作了诗,顿时来了兴趣。
  他坐直了身体,先拿起曹丕的诗看了起来。
  曹丕写的诗大意是“儿子读了《观沧海》心驰神往,恨不得当时站在父亲身边”,情真意切,颇为出彩。
  曹操看得直点头,不愧是他儿子,行文精悍,感情真挚!
  曹操又看曹植的诗词。
  如果曹丕的诗是写实派,那曹植这诗就是想象派了。
  曹植说他读完《观沧海》,想到了海里有仙山、有仙人、有神龙,仙人们得知他们大胜归来,特地腾龙驾雾来欢庆,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盛景。这代表什么?这代表他们乃是天命所归,连仙人与神龙都为他们欢庆!
  曹操读完,只觉酣畅淋漓。
  妙,着实太妙了!
  子建不愧是他文采最出众的儿子!
  这诗写得瑰奇壮丽,每一句都精妙到叫人拍案叫绝!
  连着两首诗都叫曹操惊喜不已,曹操翻来覆去读了两次,才去看曹冲的来信。
  曹冲先用八百字阐述了一下对父兄的思念,用的都是大白话,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我没有文化”的气息,看得曹操直皱眉。
  内容是挺让人感动的,就是不大有文采。
  等读到曹冲附在最后的诗,曹操只觉胸中有口老血在来回翻腾。
  这小子写的是什么玩意?!
  荀攸正要来禀报军中情况,走入军帐后见曹操在揉自己的太阳穴,不由关切地问:“主公你怎么了?是否要宣张医曹过来?”
  曹操摆摆手说道:“不必惊慌,我没事。就是仓舒这小子,回去后确实得给他找个好老师了!”
  荀攸不知曹操为何突然提起曹冲,转眸往案上搁着的书信看去,一下子被上而那首五言绝句吸引住了――
  儿闻东北米,吃着特别香!
  父亲既去了,不如带回来!
  荀攸:“…………”
  荀攸,以手抚膺坐长叹。
 
 
第33章 【兄弟齐心】
  米这东西,谷物脱了壳基本就叫米,像稻米、黄米、小米等等。如今军中的粮食就是在柳城那一带补给的,曹操吃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同,都是五谷杂粮,哪有什么香不香的?
  曹冲诗中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别的事没见他这么上心,听到这种毫无根据的传言倒是特地写这么首破诗过来!
  曹操与荀攸对坐良久,默契地决定忘掉曹冲那首乱七八糟的诗,若无其事地商量起军务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曹操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往回走,人多,路上需要停下来补给的次数也多,到将近十一月才走到易水边上。
  曹操此去大捷而归,斩杀蹋顿不说,还逼得袁熙、袁尚慌不择路逃亡辽东郡。就在曹操班师回朝之后没多久,辽东太守公孙康便逮住袁熙两人给杀了,袁家至此算是被解决了个一干二净!
  曹操这次千里奔袭,吓住了不少人,他们在易水驻扎的当口,各郡乌丸首领纷纷前来称贺。
  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至少人到了,贺礼也到了,曹操心情畅快得很。
  曹操给邺城去了封信,表示自己正月前后回到家,便在易水驻扎下来,接受这份来自附族的庆贺。
  蔡文姬随着大军一路归汉,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
  由于随军出发的还有不少乌丸骑兵家眷,蔡文姬混在其中倒也不显突兀。
  看着军中歌舞升平,舞姬歌者络绎往来,蔡文姬心中不免唏嘘叹惋:当初她离汉时到处兵荒马乱,胡族能肆意过境抢掠,不想如今竟是过去那被人讥讽为“宦官之后”的曹操踏破白狼山,扫平三郡乌丸!
  塞外是何种光景,没有人比蔡文姬更清楚,不说能不能打胜仗,光是这千里奔袭的苦头便是旁人吃不了的。
  这位曹使君,确实有常人比不上的地方。
  蔡文姬仰头看着天上的月牙,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留在塞外的两个孩子。
  她是被掳到塞外的,一直没名没分地跟着胡人。曹操派人来接她,那边愿意给曹操面子放人,却不愿意让她带走两个孩子。而且两个孩子留着胡人的血,跟着她一个孤身女子回来不免会遭人冷眼,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好就是留在他们父亲身边……
  蔡文姬手攥衣襟,对月长叹。
  十二年,十二年啊,她终于能回到家乡了。
  她是幸运的,只是许多与她一样命运的女孩儿,却没有她这样的幸运,她们有些已经无声无息地在塞外香消玉殒,有些还没名没分地在胡人帐中为奴为婢。
  何况即便王师北上能把她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带回来,过去的十数年光阴也无法倒流!
  乱世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寻常百姓饱受磨难的年代!
  与此同时。
  邺城东郊。
  十月底天气渐冷,曹冲在田里溜达了几圈,发现土豆应当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亲自试挖了几棵,欣喜地发现这些没怎么精耕过的土地营养十分充足,土豆一颗连着一颗,一整株土豆挖出来,竟能产上十来斤!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