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大夫人。”宋堰加重了语气,“宋府还有一位大夫人,你怎么连这都能弄错?”
“您糊涂了吧?”差役笑,“大夫人早两个月前就和离了,早早就走了,噢对了,就是您出事的那一天。”
“她没走。”宋堰执着道,“她只是出门了一趟,她和我说她去买脂粉了,很快就回来。”
“不是,这——”差役一脸的莫名其妙,他上下打量宋堰一遍,冲着宋老爷道,“小少爷这是脑子给撞傻了?”
“您大人有大量——”宋老爷无奈地叹气,边劝解着,边送差役出去。
“宝瑜没走。”宋堰仍坚持道,“她只是去买脂粉了,她迷路了,我出去找她。”
宋俏忍无可忍,大声吼道:“宋堰!你能不能从你的梦里醒过来!”
宋堰已经走到门口,闻声回头,久久地盯着宋俏,眼中血丝密布,宋俏打了个哆嗦,觉得宋堰像是头随时会扑上来撕了她的狼。
好在,宋堰没有真的扑上来,他转了身,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花厅。
这一走,直到晚上,天将黑的时候,宋堰都没有再出现。
宋老夫人急了,她担忧宋堰是想不开出了什么事,连忙派了许多人出去找,但是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有见到宋堰的人影。找了一夜,城内和府内都找了个遍,眼看着天都要亮了,还是一无所获。
“不会真出了什么事了吧?”宋俏猜测着,“或者是去了南边,去找大嫂了?”
宋正昀思忖片刻,忽然想起了什么:“寒春院去了吗?”
所有人恍然大悟。他们找遍了宋府,但确实没有人去过寒春院,他们下意识以为宋堰不会进去,毕竟他这两个月里无论刮风下雨,都没有迈进过寒春院一步。
竟然把这么明显的答案给忘记了。
宋家人明白过来,立即往寒春院赶,门锁还在,宋正昀等不及找钥匙,抽出一把刀,一把劈断了锁链,踹开门闯了进去。借着微弱的晨光,看到了遍地的酒坛子。宋堰正烂醉如泥地躺在那颗桃树下,左手搭在额头上,看着屋檐上的两只鸟雀傻笑。
他边笑着,眼泪滴滴地从眼角滑落,起初只是无声地落泪,很快,变成了嚎啕大哭。
宋老夫人拦在门口,没让人上前打扰,所有人静默地立在门边,看着就连断了一条胳膊也没有掉过泪的宋堰,蜷缩在桃树下哭得像个孩子。
过了不知多久,宋堰终于停下。
他仰头喝净了坛子里的最后一口酒,撑着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
“阿堰——”宋老爷颤颤的叫出他的名字。
“我知道了。”宋堰笑了笑,他眼中的所有情绪似乎都消失了,没有了伤心,没有了期待,什么都没有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第38章 三十八 宝瑜在临南岛上,度过了她有……
宝瑜在临南岛上, 度过了她有生以来,最惬意的五个春秋。
她每日忙于种菜养花,加上看着岛上村落里有许多念不起书的孩子, 还办了个小私塾,整日忙得停不下脚, 心中却是快慰的。
很偶尔的时候,宝瑜也会想起宋家的那些人, 想起宋堰。
宋堰寄给她的那封信, 宝瑜一直压在箱子的最底下, 再也没有打开看过,也没有扔掉。
过去的一辈子好像是一场梦,她的梦醒了, 那些曾经就成了余味,想起只觉得恍惚。
沈惟慢慢长成了一个大孩子,身强力壮,在他的身上,宝瑜总能看见宋堰曾经的影子。和上辈子一样, 沈惟仍然好动, 喜欢练武,没事就拿着粗木棍耍弄, 宝瑜不喜欢他习武, 阻止了几次, 沈惟明面上应付她,暗地里, 还是如故。慢慢的,宝瑜也就释然了,她没有资格去改变沈惟的想法, 沈惟有他想要选择的人生。
隔三差五的,宝瑜也能收到岸上传来的消息。
江南大旱,民不聊生,胡人南下,朝政昏庸,官员软弱,民怨沸腾,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中名号最响亮的两支,一支叫萧元,另一支由一位断臂少年将军率领。
传闻说那位少年将军虽然断了一臂,但仍然骁勇善战,屡战屡胜,还十分体恤百姓,率领了一支仁义之师,所到之处,民尽归服。
那位少年将军是谁?宝瑜不知道,她上辈子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
隐隐约约的,她有猜想,她想那可能是宋堰,但转眼就打消了这种疑虑,怎么会呢?宋堰好好的,上辈子,直到她死,宋堰也是好好的,怎么就断了一条胳膊。宝瑜不相信。
她只以为,或许是他们的重生产生了细小的变化,让天下的局势也产生了变化,才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人。
至于宋堰,宝瑜不知道他在哪里,她也刻意地不去想。
在宝瑜意料之中的,沈惟提出要参军。
正在吃早饭,看着桌上的菜肴,沈母伸出的筷子愣愣地停在了半空中:“为什么一定要去?”
“保家卫国才是男儿本色。”沈惟道,“乱世出英雄,我即便不是英雄,也想去挣个军功回来。爹爹去了,家里的男儿只有我,只有我出息了,娘和姐姐才不会受欺负。娘,你让我去吧,我能行的。”
“战场上刀尖无眼,如果你出了个三长两短……”沈母眼里满满的担忧,明显的不同意。
“姐——”沈惟放下碗筷,转而看向宝瑜。
“你想好了?”宝瑜低声道,“战场是真刀真枪的拼杀,不是你平日里在家门口那样,拿着一只树枝胡乱比划。会流血,会死人。你不害怕吗?”
“我不怕。”沈惟眼睛亮亮的,“生当作人杰,我想成为那位将军一样的人物,我也想做将军。”
沈母忧心忡忡地看向宝瑜:“阿瑜,你劝劝你弟弟——”
“随他去吧。”宝瑜笑了笑,抬手摸了摸沈惟的头,“阿惟长大了,有他自己的想法,就让他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吧。”
送走沈惟的那天,风和日丽,海边的风吹来阵阵腥味。
沈惟和同乡的十几个青年兵丁一起,登上了去北岸的船。对面驻扎了军营,有船只过来接他们,远远的,宝瑜瞧见,旗杆上迎风招展了一面大旗,上面写得似乎是一个“宋”字。
宝瑜盯着那面旗,她看不清,眯着眼又向前走了两步。
奉文站在船头,宋堰的身边,低声道:“将军,不过是十几个兵士,没必要您亲自去接。”
宋堰道:“我在等一个人。”
“谁?”奉文不解,“您在临南岛上有认识的人……”
他说了一半,想起来什么,脸色变了:“您再等大夫人吗?”
宋堰没有说话,他仍旧维持着那个姿势,看着对面承载兵丁的船与他们的船相接。士兵们从木板上一个个跨过来,眼中俱是见到新天地的惊喜好奇,有人介绍说那是宋将军,新来的士兵便一个个的过来敬军礼,报出自己的名字。
宋堰唇边带着微笑,一个个地听他们说完,最后一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生得俊朗,有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睛。
“宋将军,我叫沈惟,今年十七岁……”
奉文的眼神变得惊愕,他忍不住道:“小惟?我是奉文啊,你不记得我了吗?当年在平昌,是我去接的你!你怎么来参军了啊!”
沈惟怔忪了瞬,他看清奉文的脸,记忆慢慢清明,大笑起来:“奉文哥?”
奉文上前揽住沈惟的肩膀,附在他耳边道:“这位是宋将军,宋,你知道吧?”
沈惟立刻明白过来,脸上的笑却有些僵硬,他们的身份过于尴尬,他一时间分不清宋堰对他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船再次慢慢地动起来,这次是朝着北岸的方向,离着临南岛越来越远了。
宋堰遥遥地望向南岸的位置,他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眼眸微动,垂在身侧的左手也渐渐收紧。直到那道身影渐渐看不清了,宋堰才闭了闭眼,偏过头,看向面前的沈惟。
半晌,他笑了笑:“你和你姐姐,长得真像。”
宋堰摸了摸沈惟的脑袋:“尤其是那双眼睛。”
沈惟感受到宋堰的善意,也笑起来,他心想着,这位宋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仁爱大度。
“以后就叫我宋大哥吧。”宋堰温和道,“你年纪小,也没有上战场的经验,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好了,我会替你姐姐好好地照顾你的。”
沈惟一乐,从善如流地喊了一声:“宋大哥。”
宋堰再次摸了摸沈惟的头:“带你去吃饭。”
沈惟本来以为,初来乍到,军营又是个艰苦的地方,免不得要受些苦。他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没想到遇见宋堰,竟然过得比在家中的时候还要舒服。宋堰吃饭的时候,总会叫上他,顿顿吃得饱不说,还能吃到肉,晚上睡觉时,他在宋堰营帐的隔壁,用着上好的驱蚊香,一晚上舒舒服服的,连只蚊子都没有。
沈惟感觉到宋堰对他的好,已经超出了“曾经的亲戚”这样的范畴,虽然宋堰沉默寡言,并不与他多说话。
沈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而且从前宝瑜在家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提起过与宋堰的往事。
直到一日晚饭后,许是吃得太饱,脑子也发昏,沈惟竟真的问了这个问题:“宋大哥,你为什么,对我这样好啊?”
沈惟满心期待着,宋堰可能是觉得他天赋异禀,有意提拔他,或者是觉得他踏实可靠,适合做护卫。
宋堰垂眸抿一盏茶:“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告诉你了。”
沈惟回忆着初见的场景,想不出来,迷茫问:“啊?”
宋堰放下茶盏,微笑道:“你长得很像你姐姐。”
沈惟听得愣了神,半晌反应过来,有些不服气:“这是什么缘由呢?”
宋堰不肯再说,沈惟也不敢再问,日子只好这样过下去。
沈惟跟着宋堰的军队一路东进,连战告捷,宋堰并没有束缚他在战场上的发挥,沈惟像所有普通的士兵那样,参加了几次战役,由于杀敌勇猛,被提拔成了百夫长,过了半年又官进一阶,做了千夫长,一年半后被破格提升为校尉。
有了军功在身,沈惟的腰板挺得直了,与宋堰的关系也愈来愈好。
在沈惟的眼里,宋堰算不上是个脾气温和的人,常常会发火,只不过他生气的时候并不会吼人,也不会摔砸东西,只是沉默地坐着,用一双锐利的眼盯着犯了错误的人看。军中的人都害怕宋堰的眼睛,沈惟有时候也会怕,但更多的时候,他觉得宋堰的眼神是温柔的,看他的时候是温柔的。
但沈惟也能感受出来,宋堰眼里的温柔不是给他,他好像是透过他,在看另外一个人。
他在看谁呢?沈惟不知道。
沈惟的印象中,宋堰唯一一次对他发火,是因为一件小事。当时他刚刚立了战功,正是得意的时候,收到了姐姐寄来的信。宝瑜对他总是关怀备至,沈惟从前小的时候觉得喜欢,后来长大了,逐渐不服管束,总是抱怨姐姐啰嗦。
一次被宋堰听见,宋堰竟然发了火。
“不要这样说。”宋堰的语气极为严厉,“以后会后悔的,知不知道?”
沈惟被宋堰吓了一跳,他有些委屈,但不敢造次,嗯嗯啊啊地应了声。
宋堰什么都没说便走了,但那天夜里,沈惟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瞧见宋堰站在他的桌前,偷偷地看白日的那封信。
他借着月光,看了很久。
沈惟侧躺在被子里,抿着唇没有出声。这么多年来,他不是傻子,他感觉到了宋堰对他姐姐的微妙情谊。宋堰喜欢他的姐姐,但是他不敢说。沈惟忽然觉得好笑,堂堂宋堰,竟然也有不敢做的事情。
沈惟觉得他或许应该帮宋堰一把。
起义军依旧顺利东进,在淮宁城的东郊与萧元的军队会师,两股绳拧在一起,势力更大,兵马足有五十万,挥师东进,不到半月就兵临京都城下。
当朝皇帝姬孟元的军队大部分已经折损,倾尽全力调回了守卫各地的残部共十万人,加上原来京都的守备队,仅仅十五万。五十万对十五万,这一仗,宋堰毫无悬念的赢定了。
攻城战开始的前半个月,沈惟借着宋堰的名义,偷偷给宝瑜写了封信。
他本来想用自己的名义写的,但是又一想,既然是为宝瑜和宋堰牵红线,不如一步到位。
这几年来,沈惟没少在回信中说宋堰的好话,其实在内心里,他已经认定了宋堰这个姐夫了,虽然身份确实是尴尬了些。但是在和宋老夫人的相处中,他旁敲侧击地问过,宋老夫人是不在意自己的儿媳妇变成孙媳妇的。沈惟心想着,既然长辈都不介意,又有什么阻碍呢?
最关键的事,在五年前临走之前,沈惟在宝瑜的箱子底下,发现了宋堰写给她的那封信。
沈惟了解宝瑜,她不是个念旧的人,既然一直留存着那封信,一定有原因在的,只不过,或许是她不愿意面对的原因。
沈惟咬着笔杆子,绞尽脑汁,写了些大逆不道的话给宝瑜——
“我受了伤,就要死了,宝瑜,你能不能来看我最后一眼?”
落款写了宋堰两个字。
沈惟想,如果这封信能让姐姐来,那她心中的想法就不言自明了。
如果不能来呢,那更是不言自明了。
沈惟为自己的聪明机智挑了挑眉。
沈惟做的这些事,宋堰完全不知道,他与萧元一起,在紧张地筹谋最后一战。比起能不能打的赢这场仗,宋堰更加关心的是沈惟的安危。命运或许是有轮回的,宋堰从来不信命,但如今,也不得不信。
这一世,他用一条胳膊,换来了沈惟的完整,宋堰提心吊胆地过了五年的时间,终于能够将沈惟好好地还给宝瑜了,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出任何的意外。
宋堰不顾沈惟的不满,将守卫北城门的任务交给了沈惟。
围城必阙,如果将四面城墙都堵死,守城的将士明知必死,定会奋力一搏,但如果缺了一面城墙,守城的人知道还有活路,斗志就会松懈许多,而且往往会有许多逃兵弃城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