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从掌院到普通医师全都来了,竟是一个也无力回天。
已经说不出话的太宗皇帝只捱了半日,便在大惊大喜的极端情绪冲击下驾崩了。
唯有驾崩前,半日开不了口的太宗皇帝从牙缝中挤出一个柳字。
任何人都是怕死的,更何况是君临天下、权势无双几十年的人。他想说:传柳行。
大灵朝和梦里完全不是一番景象了,作为大灵朝的一国之君,太宗皇帝本该高兴的,但是他临死前,却后悔了,后悔派柳行随军。
如果柳行在京城,是不是还能救朕?太宗皇帝带着这个疑问驾崩了,临了都来不及颁他计划那道最后的圣旨。
若非驾崩得这么快,太宗皇帝原本是想颁一道太子继位后,必须立司徒卓为太子的圣旨的。
他自己经历过夺嫡之苦,却在坐稳几十年皇位之后,再不考虑如果立司徒卓为太子,他自己的皇孙辈会经过怎样的残酷斗争。
彼时,他想的只有他是大灵朝的皇上,他希望大灵朝千秋万代。而那个梦,也许是在暗示自己:司徒卓夫妻是真正的神仙临凡,是大灵朝的气运所在。那么,太子继续之后,再立司徒卓为太子便是顺理成章。他们应该会保庇佑大灵朝国运昌盛。
可惜,上天连给他留下一道遗诏的时间都没给。从此阴阳两隔,大灵朝与他再无瓜葛。
次日,前世的废太子称帝临朝,拟国号顺和,但是登基大典容后再办。
这些年,太宗皇帝虽时常生病,但是内外皆有贤臣辅佐,朝野倒是安定。自司徒卓前往西域就藩之后,连连胜仗,昨日新来的战报更是说一举将西海国灭国。
朝野中第一等的大事便是太宗皇帝的丧事,因太宗皇帝早疾病缠身,礼部一切皆预备好了,操办起来自有章程。
顺和帝拟了圣旨,将太宗皇帝驾崩的事通报全国各地,地方文武官员就地守国孝,不必进京。
另立皇嫡长子为太子,封林清为皇后。司徒卓升卓亲王,封地除原西海沿子大灵朝的疆域外,还加上整个原西海国属地。
黛玉夫妻接到圣旨,已是月余之后。因卓郡王夫妻皆如战神一般,前西海王又带头归降,民风桀骜的西海国民也尽皆臣服。两人在原西海国属地主政虽然不久,却已经理出些头绪。
得知太宗皇帝驾崩,虽圣旨说让卓亲王以治理藩地为要,不必回京,黛玉依旧准备了奠仪命人快马送去帝陵,以全孝道。
原著中的西海国便是后世新疆等地、另加一部分中亚诸国的土地,现实世界里,这片广袤美丽的土地要在清乾隆年间才纳入华夏版图。没想到在这本被穿越的红楼梦里,却早了几百年。二人灭了西海国之后,依旧称这片土地为新疆。
司徒卓在现代是军人,黛玉对后世的国际形势也了如指掌。知道这片疆域对华国一带一路建设有何等重要,即便是在架空时空里,两人也决心好生治理这片地方。
开办学堂,教授汉学的同时,也向学童们宣传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的概念。又对用水资源的利用开始优化,有计划的向下游放水,而不是上游无节制引水。这些做起来都需要时间,不过两人身上顶着神仙下凡的名声,回京反而引人忌惮,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做些利在千秋的事,两人也自得其乐。
三年之后,司徒卓奉诏回京。这三年里,二人已经整理出一整套对新疆的治理方案,新疆在两人引用科学管理方法之后,也确然绿洲越来越多,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王爷王妃在新疆也越来越受人拥戴。
甚至原本抵制汉人的年轻原住民,也开始主动要求进学堂,学汉话。
临行前,二人将新疆托付给周安志和提拔起来的当地官员共同管理,又带了大量的土仪回京。除了便于存放的葡萄干和哈密瓜,还有这几年新开垦的棉田种植出的棉花。
第120章 数年远离京城……
数年远离京城, 黛玉也思念父母幼弟得很,只是作为就藩的亲王、亲王妃,黛玉和司徒卓回京之后倒是要先入宫请安。
司徒卓直接去了上书房面圣, 而黛玉则去后宫见了林清。林清对黛玉自然是亲热的,作为和顺和帝一同熬过来的元嫡皇后, 林清清楚自己能坐上后位, 娘家付出了多少。
但是现在有如此杰出的庶子卓亲王, 林清相信司徒卓和黛玉人品的同时,也隐隐有不安。她既怕司徒卓有埋藏得过于深的野心, 自己最终信错了人;也怕太子终于容不下这个幼弟, 辜负了司徒卓和林家的功绩。
黛玉察觉了林清那股极力隐藏的不安,微笑道:“我和王爷离京数年,倒是许久不曾回乡。回京路上, 我还跟王爷说等忙完京里的事,禀明父皇, 回姑苏一趟。这些年,我想家乡的风物得紧。”
说起这个,倒是吸引了林清的注意力, 林清忍不住叹道:“莫说是你, 本宫何尝不想去一趟江南。皇上总在说也该出巡了, 我也盼着成行呢。”
从宫里出来,黛玉夫妻才回来林家。
林佑已经长成大人模样的,有些像年轻的林如海, 温润如玉。倒是贾敏鬓边些微染霜, 和黛玉见礼之后,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玉儿,这些年在边关可曾受苦?”
“累母亲担心了, 玉儿一切都好。”黛玉边落泪边笑着说。以前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的时候,母亲和姑母都是至亲。现在顺和帝登基,便显示出母亲和姑母的不同来。
母女两个正说着话,便有下人回报说苏岚和英莲带着姑爷回来了。
朝廷彻底拿下新疆之后,论功行赏,柳湘莲也升了二等将军,回京任职。展眼三年,柳湘莲和苏岚之子都一岁多了,生得玉雪可爱,叫黛玉王妃姨妈。
林如海夫妻做主,也给英莲说了一门亲,是个寒门同进士。进士和同进士只差着一个字,但是在官场的前途却天远地别,但是英莲的夫婿倒是个踏实知疼人的,夫妻两个倒也和美。且英莲的夫君也没学那起寒门子弟稍微有些出息,就纳妾买姬的,英莲日子过得倒也清净。
且不管英莲的夫婿是真的本分重妻还是有别的心思,只要林家不倒,他便不敢踏出那一步。于英莲而言,算是好结局了。
母女几个说了阵话,贾敏便把话头转到京城几个闺秀身上,还对黛玉说:“你这一回京,四处走动吃酒少不了的,也替我留意掌掌眼。”
黛玉一听,便知道这是要给林佑说亲。现在林如海位高权重,林家又一位皇后一位王妃,林佑本身亦极出色,已经过了会试,自是有意和林家结亲的人家极多。
只是林家现在虽然烜赫,却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给林佑择亲,除了模样人品,家世上却也宜贵不宜权。
黛玉点头应了,又道:“我久不回京城,对京中闺秀不甚了解,给佑哥儿择亲,想是母亲已有打算。”
贾敏点了几位闺秀的名,一一介绍了其模样名声,又道:“几位姑娘都是出挑的人物,只是我想着,翰林院掌院学士家的张姑娘性格文静,也极合适。”
黛玉浅笑一下道:“佑哥儿自己觉得如何?”
贾敏略愣一下说:“佑哥儿说但凭我和你父亲做主。”
贾敏那一愣,黛玉便知道林佑最中意的绝非这位张姑娘。父母之所以更倾向她,还是因为张家清贵,和林家结亲,不会引人忌惮。
司徒卓面圣回来,黛玉跟司徒卓说:“远卓,我们想办法走吧。”
司徒卓些微一怔,远卓是现实世界,林生对自己的称呼。他知道黛玉说的走不是回新疆,而是回现代。其实于司徒卓而言,他也更想带着黛玉回现代,但是黛玉的至亲皆在这里,司徒卓无法做到只顾自己,便让黛玉抛弃一切。
“玉儿,我不希望你为我牺牲。”司徒卓慎重的道。
黛玉轻轻摇头:“远卓,这不是我为你牺牲,而是我不想家人为我牺牲。”
司徒卓一下就读懂了黛玉的意思:“玉儿是担心岳父?”林如海现在固然位高权重,但是有一个神仙下凡名声的女儿,又有一个功高震主的亲王女婿,也号称乃是天上的神瑛侍者。朝纲越稳,以后林家被排除在权利中心之外一步步削弱的可能性越大。
现在父皇登基不久,还算倚重老臣,日后太子开始处理朝政的时候呢?甚至太子登基之后呢?
其实自己和黛玉走,对林家其他人而言,确然是好事,只是太苦了玉儿了。
“还有佑哥儿。”黛玉补充到。
司徒卓一想到林佑的年纪,差不多便猜到了,“今日入宫见父皇,父皇说让我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便在京城多呆些日子。开春父皇准备南巡,让咱们一同伴驾。”
黛玉和司徒卓最开始都是从林家老宅穿越过来的,那么这次去江南,可以顺利回去吗?
司徒卓作为原本的穿越者,步步为营、历尽艰辛,刚开始只是为了能够活下来,按原计划,摆脱生命威胁之后,司徒卓就会想办法去姑苏林家老宅,尝试能否穿越回去。
但是在这个世界里,自己真的找到了生生,不管是司徒卓还是沈远卓,都不会选择自己回去,而留下黛玉一个人在这里和这么多心思各异的人明争暗斗。那些殚精竭虑的日子,想想就可怕,怎么忍心让她一个人抗?
但是带黛玉离开呢?司徒卓不是没想过,但是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是这个时空孕育了黛玉,她的所有至亲都在这里,自己不能那么自私。所以自从知道黛玉就是生生,生生就是黛玉后,司徒卓从未提及过此事。
这次是黛玉自己提的,但是司徒卓还是看着黛玉的眼睛,十分认真的问:“玉儿,你真的想好了吗?”
黛玉笃定的点点头:“你也知道原本的林家最后是什么样子,我回来,能够再见父母一面就早已满足,何况如今林家有如此的局面。佑哥儿出息了,再历练历练当能支应门楣,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与其留在这里担心覆巢之下无完卵,不如咱们走了,我虽会想他们,但我知道我们走了之后他们会过得更好。”
司徒卓知道黛玉向来有主意,且除了逆了兄长的江山,确然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而且自己和黛玉如果在新疆继续经营下去,再加上神仙下凡的名声,未必没有机会。但是到时候血流成河,苍生何辜?走了好,走了不但林家好,随自己征战西域的将士们也有更好的前途。
很快,南巡的日子定下来,司徒卓夫妻也确定伴驾。
在出巡前这些日子,黛玉除了偶尔进宫,多数时候是留在家里陪父母家人,现在她无比珍惜一家团聚的时光。
除此之外,也偶尔会外出赴宴交际。无论是卓亲王还是林家,都风头正盛,黛玉接到的邀约自是数之不尽。
黛玉推了大部分的邀约,只择实在不便推拒的几家去了。这日,在安阳公主的家宴上,黛玉遇到了一个熟人:史湘云。
前世的姐妹,今世算是被黛玉亲自送去了粤海,也不知道史湘云恨自己不恨。
见了卓亲王妃,已经嫁做人妇的史湘云倒是收起了几年前的倨傲,屈膝行礼。
黛玉免了史湘云的礼,问:“夫人免礼,不知道老封君和忠靖侯可好?”
湘云笑答:“祖母两年前在粤海过世,已经安葬了。叔父一切都好。我在粤海的时候,叔父时常提起王妃,嘱咐我若是遇到王妃,千万要向王妃道谢。我年轻时候不识好歹,冲撞王妃,是我的过错,还请王妃恕罪。”
黛玉见湘云言辞恳切,坦然道:“女儿家闺阁中事,哪里值得记挂几年?史夫人冲撞过我吗?我怎么不记得?”
史湘云也坦然一笑,没了针锋相对的敌意,倒是露出了憨湘云的娇憨来:“王妃宽宏大量不与我计较,我总不能不识好歹的。”
湘云以前好逸恶劳,时常被贾母接到身边好吃好喝的宠着,史鼐夫人也不敢深管,虽是父母双亡,却养出了几分骄纵。
后来,史鼎带着老夫人南下,也带走湘云在身边教导。湘云本就聪明伶俐,以前是无人推心置腹的教她什么是真正的好歹,所以有些左性。
但在史鼎这样心中有大格局的叔父身边,史鼎认真教导了湘云道理,湘云才知道以前的自己多么自以为是,这次随丈夫回京述职,遇到黛玉,湘云是真诚道歉。
湘云主动与自己和解,是黛玉这次回京的一个小插曲。
二月底,顺和帝南巡,太子夫妻,司徒卓等皆随行,三月初,顺和帝一行在扬州登岸,入住行宫。
在江南的时候,黛玉又遇到了故人拜访。这次前来求见的是薛宝钗。
宝钗比之湘云要明白得多,薛家当年得林家指点,献造船术后回南,宝钗便是感激林家给薛家指了一条生路的。
这时毕竟没有人造胰岛素,薛家主外出应酬也不可能严格忌嘴。回南三年后,薛家主到底死于消渴症,也就是后世的糖尿病。但是薛家因和林家搭上那么点子关系,薛家是保住了。
宝钗这些年并没有嫁人,也没有招婿,专心在家照应生意。薛蟠没前世那么混账,但是也不是一个有能为的人,许多生意需要宝钗打点。薛姨妈曾经担心过宝钗的婚事,但是宝钗前世入京应选本就是为了拯救家族,现在薛家都有阳关大道可走了,嫁不嫁人其实不打紧。
哥哥是不能指望了,但是侄子聪明伶俐。宝钗觉得,自己在家支撑着生意,待得侄子成长起来,薛家便算真的保住了家业。若是自己嫁了人,侄子再被哥哥教歪了,薛家免不了败落,那才是愧对祖宗。
宝钗的想法在古代自是惊世骇俗的,黛玉倒是很支持她,也觉如此选择符合宝钗的性情。两人说了许久的话,宝钗才告辞。
三日之后,司徒卓禀明顺和帝,陪黛玉回林家故居看看,顺和帝恩准。只是黛玉夫妻把林家老宅里里外外找了个遍,还在老宅住了两晚,依旧没有穿越回去。
穿越时空这等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事,看来传送门也不见得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变。
新疆的事务越来越顺,朝廷也派遣了不少有能为的官员前去任职,倒并非非黛玉夫妻不可。
黛玉夫妻两个既是下了穿越回去的决心,即便没有走成,也渐渐抛却实权,在新疆问题上抽手。司徒卓向顺和帝请旨说久不回京,愿再留京城一些时日,顺和帝恩准。
卓亲王夫妻在京城一留数月,绝口不提回西域就藩的事。渐渐的,顺和帝,林皇后,太子,林如海夫妻都察觉了黛玉夫妻坚持留京的用心。
作为长辈的顺和帝夫妻、林如海夫妻对黛玉二人的作为自是感叹赞赏。太子也觉暗暗惭愧,是否是自己过于小人之心了。卓儿不但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幼时也和自己最是亲厚。自己岂能因为他功高而疑他?
司徒卓和黛玉倒是不将这些放在心上,将京城里能逛的能玩的地方全玩了个遍,又禀明顺和帝,想外出游山玩水。